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剪掉翅膀的卡梅隆就是杨蕊 《翻山》导演杨蕊的长篇专访
2010-06-13 17:21:58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访谈)关于杨蕊的《翻山》有各种各样的评论,部分国内外评论的摘要可以透过以下地址查阅:
http://fanhall.com/group/thread/16551.html
其中有一国外网站这么评论:“有的电影能让影院爆满,有的电影却让影院无人问津,两个极端之间是那些中等电影。而在三种之外,还存在另外一小批电影,也是最让人感到神奇的:这种电影让影院慢慢地走人。《翻山》就进入了这样的精英俱乐部。”
杨蕊说:“我也知道在国内争议特别大,而且拍砖的是远远多过叫好的,这是特别正常的,我认为你作为一个实验的形态出来,骂其实是最安全的,反倒是怎么去评述它是最不安全的,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解的,在很多人的观影习惯里面不可解,所以我现在就觉得,我现在希望的就是《翻山》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但是我并不介意怎样评价它,你说它病态,说它失败。我也看到有报纸在说,说这个是把跟观众不交流的做派已经演绎到了极尽的地步,彻头彻尾的呈现了失败的模样,这个都特别正常,但是我想假以时日,时间会告诉观众,我是一个最诚恳的交流态度。”
关于杨蕊的基本情况及作品,可参阅:
http://fanhall.com/im10798.html
现象网专访了杨蕊,专访目录:
记者按
它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恐怖片
他山之石可以成人 之 德莱叶
在《翻山》里,我是站在阿彼察邦的反面的
返回电影本体
拍摄《翻山》的一个经历,我觉得是一个打开自己的过程
临界状
纯粹的幻想或者纯粹的真实可能都不是我真正感兴趣或者关注的状态
理性源于什么?源于恐惧
这个电影最直接的展现了人的一种本质状态,也就是一种恐惧的状态。
我和你98分钟的交往
如果从人的本质来讲,人和人之间是很难能沟通的,电影像一个人一样
剪掉翅膀的卡梅隆就是杨蕊
我觉得卡梅隆是一个非常牛的实验片的导演
两个老人一台戏
两个老人故事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就是向一种无力感转化了
看《翻山》在我这儿应该有150遍
《翻山》现在是我最爱看的一部电影,这太自恋了
《翻山》是个恐怖片?
希望你感受到这种恐惧之后,你感觉到真正的安全感的存在
《翻山》之后是涉水?
其实我是把它当做一个完整的艺术系列来做的
没有翅膀的电影也能找到钱
我知道你是想找一些以资借鉴的,但是你会发现,我下一部都不知道资金会不会可以克隆这样的模式。
导演,我觉得这个电影是给盲人拍的
其实视觉已经不重要了,故事也不重要了,情节、表演都不重要了,声音本身超过了一切
设备
其实这个电影之后,我还是希望要做一部DV作品
发行——分账
从今年的5月到明年的5月放一年
两个老人一台戏
两个老人故事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就是向一种无力感转化了
现象网:好吧,我比较承认我倾向于你刚刚设定的第二种观众的身份。
而且你所说的全息性或者可能性,我只说明在我们两个采访的过程里面,你刚刚上面所说的一段话里面,我又挑出很多关健词,这个是我要往下引的,就会发现没有前后次序,我没有办法觉得到底哪个先拿出来跟你聊。
我还是得抓一个出来,你说刚刚剪断了全部的翅膀,我也感觉到这一点,这一点是在哪里呢?恰恰就是我怀疑电影的一个东西,也就是这种全息性是不是有效的,在里面的叙述里面,两个老人讲他们的往事,那些恐怖的,或者什么样的,他们两个的讲述是口述式的,等于是纪录片的方式。
而里面还有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其实是通过比较常规的电影手法,有叙事、故事性,画面、声音都来了,就是您说的全息的。
但是我个人认为,那两个老人的讲述,比这两个年轻人,您用电影全息的表达他们的爱情故事来得强烈,我感受得更深,所有的东西都在,因为它是给我想象的,等于就是文字的东西,所以我其实又很怀疑这种全息性是否是有效的。
杨蕊:所谓的全息其实也不是完全让你捕捉不到,因为所谓的全息其实跟它还有一个词比较接近,是编织,所谓编织的理念也有,全息的理念是立体的,而且是一种立体的编织,同样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就像我全片开首语的话,山里的雾气容易感染。
但实际上是从我内里散发出去的,可能整个电影对你来讲是雾气,你可以说它是弥漫的或者编织的也好,它可能是一种雾气,是你进入了这种雾里面,在这种雾里面,这种雾气的存在本身就是弥漫性、全息性的,所以你看到的是颗粒也好,光影也好,它都是围绕着你的,但是它一定要有非常触动你的,它可能会在某个时刻让你,即便你是在雾气里也好,可能它真正打动你的,还是一定要有某种时候有一种针刺的力量出来。
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两个老人的存在无论从历史的时空还是从这样一个故事的时空,都是站在最前沿的,也就是说它必须是一种最解释的,最直接的,最直接面对的,而且是最猝不及防的。
他的力量是最大的,这两段,包括老人故事的编写上,我都的的确确是下了很大的心思的,其实很多人在揣测,因为这个电影一定还是有故事的核心的,不可能就是一个雾气,你们去感应吧,不是这样的,所谓的全息一定是,其实是有的,只不过是按照某一种序列,就像我们在研究某一种生物性,你觉得它过于复杂,不可解,但事实上它一定有自己的一种编码形式,只不过这是一种我们不熟悉的编码形式而已,但并不是说它是一种纯粹的无逻辑和非理性的,否则这个电影就真的变成了我今天嗑药了,随便的一个完全非理性的东西,大家也去非理性吧,这就是全息,不是的。
我理解的全息其实是一种理性和非理性,就像我为什么说它是一种浅层的睡眠,所谓的临界状态是非理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交界状态,这个电影也是这样的,它是有几个层面,我非常喜欢,我觉得你非常敏锐,两个老人其实就是这个电影的结点。
就是一个大的网络,对一个大的网络而言,两个最关键的结点,两个解码的点,就是这两个段落,我在跟观众交流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到,我也会说,其实如果你要说有内核的话就在这儿,但你要说一定要问我这个内核究竟还说了什么,那我就确实觉得没有办法再继续说了,你能感应到这两个老人给你什么样的冲击,其实就是这个电影的核心的东西了。
现象网:这两个老人,我是在第一个老人出来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会有第二个老人,但是第一个老人出来的时候,我就在本子上记了一句“其实前面所说的一切,都抵不过老人这一段”。
杨蕊:对。
现象网:而且前面所说的一切,都不过是使尽浑身解数在表达这个老人所说的。
杨蕊:对。
现象网:当时我就有一种质疑,就是说这个导演会不会拍到后面觉得电影会是一种无力感,还不如一个老人的一段口述。
杨蕊:因为你这种感觉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已经变成了这个电影的一种目的了,我认为你真的是这个电影的一个——这个电影分几个圈的观众:普罗大众,这个电影的观众没有类似,也没有圈,但的的确确有最核心的,这个核心的我听了你的交流,我认为,我觉得你是最核心的观众群里的。
现象网:不好意思,我碰巧进入了而已。
杨蕊:对,就是因为它有很强的随机性,我感觉你对这个电影的理解,其实你是进入了一个创作,进入了一个创作者的理解,这个是我最感兴趣的。你不再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或者一个评论者的角度对他进行一个客观的审视,我恰恰觉得你已经进入了一个创作者的身体。我可以这样告诉你,其实就是这样发展的,包括最后,两个老人故事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就是向一种无力感转化了:包括最后那个人说的那句话,敲啊敲,睡着了,这个人真的向猪靠拢,就消失了。
最后整个一个电影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其实最后是向一个开口很小的地方逃逸了,就是逃走了,属于这个生命不能负荷的重,这个重无力解决了,因为就是无力解决的,无力解决的怎么样?就是从一个开口很小的地方逃走了。
有一点像培根的话一样,他那么纠结,那么悖谬的一个大的力量,最后往往会从一个,你会从他的画作里面,整个人那个身体都会从某一个端点消失了。其实我觉得是这样的,它也是一个不解决的解决,我觉得你这是一个,说实话这是一个创作,我承认我创作上有这样一个脉络。
现象网:这可能是我看电影的习惯,虽然我不太喜欢培根的画,但的确有一点,他们两个在某一点上是相似的。
杨蕊:对。
现象网:本来我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这两部片子,有一部片子我睡着了一会儿,我本来想让你猜我在哪一部片子睡着了。
杨蕊:《毕摩纪》吗?
现象网:应该是。
杨蕊:哦,因为如果你要是不采访到这个时候的话,我肯定会说是《翻山》,但是你要采访到现在了,我就认为《翻山》不会让你睡着了。
现象网:因为这本身是我第三个问题,但是没想到第二个问题就进入核心了,所以提前把自己暴露了。哈哈
杨蕊:是。呵呵。
上一页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10-06-13 18:22:23
金鹏
感谢整理。
最好能有片子看,否则很难受
2010-06-17 08:37:02
孤岛
(北京)
据我参加了上海放映的同学说,实在太闷了,没几个看完的。而且对导演在开场前说“希望大家注意声音“感觉不太舒服,觉得既然作品拿上台面,那就不要强制说希望观众怎样,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吧。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杨蕊说:“我也知道在国内争议特别大,而且拍砖的是远远多过叫好的,这是特别正常的,我认为你作为一个实验的形态出来,骂其实是最安全的,反倒是怎么去评述它是最不安全的,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解的,在很多人的观影习惯里面不可解,所以我现在就觉得,我现在希望的就是《翻山》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但是我并不介意怎样评价它,你说它病态,说它失败。我也看到有报纸在说,说这个是把跟观众不交流的做派已经演绎到了极尽的地步,彻头彻尾的呈现了失败的模样,这个都特别正常,但是我想假以时日,时间会告诉观众,我是一个最诚恳的交流态度。”
关于杨蕊的基本情况及作品,可参阅:http://fanhall.com/im10798.html 现象网专访了杨蕊,专访目录:
记者按
它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恐怖片
他山之石可以成人 之 德莱叶
在《翻山》里,我是站在阿彼察邦的反面的
返回电影本体
拍摄《翻山》的一个经历,我觉得是一个打开自己的过程
临界状
纯粹的幻想或者纯粹的真实可能都不是我真正感兴趣或者关注的状态
理性源于什么?源于恐惧
这个电影最直接的展现了人的一种本质状态,也就是一种恐惧的状态。
我和你98分钟的交往
如果从人的本质来讲,人和人之间是很难能沟通的,电影像一个人一样
剪掉翅膀的卡梅隆就是杨蕊
我觉得卡梅隆是一个非常牛的实验片的导演
两个老人一台戏
两个老人故事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就是向一种无力感转化了
看《翻山》在我这儿应该有150遍
《翻山》现在是我最爱看的一部电影,这太自恋了
《翻山》是个恐怖片?
希望你感受到这种恐惧之后,你感觉到真正的安全感的存在
《翻山》之后是涉水?
其实我是把它当做一个完整的艺术系列来做的
没有翅膀的电影也能找到钱
我知道你是想找一些以资借鉴的,但是你会发现,我下一部都不知道资金会不会可以克隆这样的模式。
导演,我觉得这个电影是给盲人拍的
其实视觉已经不重要了,故事也不重要了,情节、表演都不重要了,声音本身超过了一切
设备
其实这个电影之后,我还是希望要做一部DV作品
发行——分账
从今年的5月到明年的5月放一年
两个老人故事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就是向一种无力感转化了
现象网:好吧,我比较承认我倾向于你刚刚设定的第二种观众的身份。
而且你所说的全息性或者可能性,我只说明在我们两个采访的过程里面,你刚刚上面所说的一段话里面,我又挑出很多关健词,这个是我要往下引的,就会发现没有前后次序,我没有办法觉得到底哪个先拿出来跟你聊。
我还是得抓一个出来,你说刚刚剪断了全部的翅膀,我也感觉到这一点,这一点是在哪里呢?恰恰就是我怀疑电影的一个东西,也就是这种全息性是不是有效的,在里面的叙述里面,两个老人讲他们的往事,那些恐怖的,或者什么样的,他们两个的讲述是口述式的,等于是纪录片的方式。
而里面还有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其实是通过比较常规的电影手法,有叙事、故事性,画面、声音都来了,就是您说的全息的。
但是我个人认为,那两个老人的讲述,比这两个年轻人,您用电影全息的表达他们的爱情故事来得强烈,我感受得更深,所有的东西都在,因为它是给我想象的,等于就是文字的东西,所以我其实又很怀疑这种全息性是否是有效的。
杨蕊:所谓的全息其实也不是完全让你捕捉不到,因为所谓的全息其实跟它还有一个词比较接近,是编织,所谓编织的理念也有,全息的理念是立体的,而且是一种立体的编织,同样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就像我全片开首语的话,山里的雾气容易感染。
但实际上是从我内里散发出去的,可能整个电影对你来讲是雾气,你可以说它是弥漫的或者编织的也好,它可能是一种雾气,是你进入了这种雾里面,在这种雾里面,这种雾气的存在本身就是弥漫性、全息性的,所以你看到的是颗粒也好,光影也好,它都是围绕着你的,但是它一定要有非常触动你的,它可能会在某个时刻让你,即便你是在雾气里也好,可能它真正打动你的,还是一定要有某种时候有一种针刺的力量出来。
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两个老人的存在无论从历史的时空还是从这样一个故事的时空,都是站在最前沿的,也就是说它必须是一种最解释的,最直接的,最直接面对的,而且是最猝不及防的。
他的力量是最大的,这两段,包括老人故事的编写上,我都的的确确是下了很大的心思的,其实很多人在揣测,因为这个电影一定还是有故事的核心的,不可能就是一个雾气,你们去感应吧,不是这样的,所谓的全息一定是,其实是有的,只不过是按照某一种序列,就像我们在研究某一种生物性,你觉得它过于复杂,不可解,但事实上它一定有自己的一种编码形式,只不过这是一种我们不熟悉的编码形式而已,但并不是说它是一种纯粹的无逻辑和非理性的,否则这个电影就真的变成了我今天嗑药了,随便的一个完全非理性的东西,大家也去非理性吧,这就是全息,不是的。
我理解的全息其实是一种理性和非理性,就像我为什么说它是一种浅层的睡眠,所谓的临界状态是非理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交界状态,这个电影也是这样的,它是有几个层面,我非常喜欢,我觉得你非常敏锐,两个老人其实就是这个电影的结点。
就是一个大的网络,对一个大的网络而言,两个最关键的结点,两个解码的点,就是这两个段落,我在跟观众交流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到,我也会说,其实如果你要说有内核的话就在这儿,但你要说一定要问我这个内核究竟还说了什么,那我就确实觉得没有办法再继续说了,你能感应到这两个老人给你什么样的冲击,其实就是这个电影的核心的东西了。
现象网:这两个老人,我是在第一个老人出来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会有第二个老人,但是第一个老人出来的时候,我就在本子上记了一句“其实前面所说的一切,都抵不过老人这一段”。
杨蕊:对。
现象网:而且前面所说的一切,都不过是使尽浑身解数在表达这个老人所说的。
杨蕊:对。
现象网:当时我就有一种质疑,就是说这个导演会不会拍到后面觉得电影会是一种无力感,还不如一个老人的一段口述。
杨蕊:因为你这种感觉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已经变成了这个电影的一种目的了,我认为你真的是这个电影的一个——这个电影分几个圈的观众:普罗大众,这个电影的观众没有类似,也没有圈,但的的确确有最核心的,这个核心的我听了你的交流,我认为,我觉得你是最核心的观众群里的。
现象网:不好意思,我碰巧进入了而已。
杨蕊:对,就是因为它有很强的随机性,我感觉你对这个电影的理解,其实你是进入了一个创作,进入了一个创作者的理解,这个是我最感兴趣的。你不再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或者一个评论者的角度对他进行一个客观的审视,我恰恰觉得你已经进入了一个创作者的身体。我可以这样告诉你,其实就是这样发展的,包括最后,两个老人故事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就是向一种无力感转化了:包括最后那个人说的那句话,敲啊敲,睡着了,这个人真的向猪靠拢,就消失了。
最后整个一个电影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其实最后是向一个开口很小的地方逃逸了,就是逃走了,属于这个生命不能负荷的重,这个重无力解决了,因为就是无力解决的,无力解决的怎么样?就是从一个开口很小的地方逃走了。
有一点像培根的话一样,他那么纠结,那么悖谬的一个大的力量,最后往往会从一个,你会从他的画作里面,整个人那个身体都会从某一个端点消失了。其实我觉得是这样的,它也是一个不解决的解决,我觉得你这是一个,说实话这是一个创作,我承认我创作上有这样一个脉络。
现象网:这可能是我看电影的习惯,虽然我不太喜欢培根的画,但的确有一点,他们两个在某一点上是相似的。
杨蕊:对。
现象网:本来我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这两部片子,有一部片子我睡着了一会儿,我本来想让你猜我在哪一部片子睡着了。
杨蕊:《毕摩纪》吗?
现象网:应该是。
杨蕊:哦,因为如果你要是不采访到这个时候的话,我肯定会说是《翻山》,但是你要采访到现在了,我就认为《翻山》不会让你睡着了。
现象网:因为这本身是我第三个问题,但是没想到第二个问题就进入核心了,所以提前把自己暴露了。哈哈
杨蕊:是。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