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钢琴师》

2004-09-09 08:55:16   来自: xuchen (北京)
  [watermark]今天看了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影片《钢琴师》。是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在战争中的犹太钢琴师如何用自己的意志去求得生存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影片中对于男主角的求生历程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的刻画都非常的到位,他的思想上的转变引导了他所做出的行动。战争刚刚爆发时他是有一些雄心壮志的,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家庭以及民族的现状(二战对于犹太人来说主要存在的是民族矛盾而不是国家矛盾)。他是家庭的长子;长子在家庭中的意义是精神远远大于肉体的;最开始,他妄想用法制来保障家庭的生存权利(他曾想用通行证来保护年迈的父亲)。当家庭破碎后,他想到了武力,偷运武器到犹太区希望自己和同胞们能拿起武器反抗,但它毕竟只是一个音乐家,他的内心是软弱的。他托朋友帮他逃出了犹太区,当他看到零星的武力反抗被残暴的镇压后,他的反抗意识已被完全击碎,生存下去是他唯一的目标。这一点和其他反映战争的影片有很大的区别。当他藏身的那栋楼被德军轰炸后他逃到楼下,并没有捡起死去同胞的武器进行反抗,而是躲到垃圾堆后等待枪声的消失。这种处理非常的复合人物本身的天生性格,这种性格是与生俱来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他拿起了武器,观众都会叫好:总算出了胸中一口恶气。但这就不是影片中的这位钢琴家了,它变成了一个工人或者一个受压迫已久突然爆发的一个农民。知识分子,艺术家大部分是软弱的甚至自私的。而影片中的钢琴家所需要的也是他仅仅会想到的是躲起来,等待战争的结束。这一点对于他自己来说就是最大的胜利,他做到了。
  但是影片在主要任务上的成功并没有掩饰住其他地方暴露出来的失误。
  也许是我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我觉得这部影片对于战争以至整个大环境的渲染太过于形式化,戏剧性过于强烈。以至于男主角似乎与整个剧情有些格格不入。
  当男主角一家和其他犹太人被强行集中在广场上时,有位妇女失魂般的不停叫喊,这时,一位老人说:由于她在躲避德国人时用力捂住了他年幼儿子的嘴,亲手将他儿子憋死,但她最终还是被德国人发现了;男主角的表弟看莎士比亚的小册子一场戏(具体对白记不清了);德国军官在圣诞前夜让劳工们唱慷慨激昂的歌曲一场戏;还有表面看都只是生活细节,但仔细回想,在当时当地个人的思想意识会指导出这样的行动吗?就算会有这样的事,这些动作的外在表现会是影片中这样吗?
  形式感和戏剧化不仅表现在细节方面,在大历史背景下的德军也显得如此单薄。前面四分之三的篇幅都在渲染德国军队的残暴,没有人性,这似乎太单薄台形式化,太“纳粹”。为了表现德国人也是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分好人和坏人,于是片尾就又出现了一位更形式化的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他给了我们的男主角最重要的帮助,鼓励他走出了困境。整个城市最大的敌人最后成了危难时刻最重要的朋友。
  这部影片中男主角和最后的那位德国军官似乎是两个极端,前者极其自然,饱满丰富;后者却好像只是一个符号,空洞,虚张。原因就是导演赋予了影片最后的德国军官太多的历史使命,强加过于重的伦理思想,导致角色无法在有限的篇幅中完成导演的使命,于是他就开始“喊口号”,他的言行也就变得没有分量。
  导致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是谁?对,是战争,战争过于残酷,它给了人们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一切都是战争的错,与人无关。这个解释看似合情合理,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整部影片的构思却是本末倒置,经验和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果先有了理论,再根据理论去填充实践,填充“事实”,那就变成了教科书或者政治工具,不再是电影。观众也就不是在去主动理解信息,而是在被动的被灌输导演的思想。归根结底,我觉得还是导演强加给影片中人物的导演意识超出了影片中人物所能承受的能力,这种影响极端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样板戏。在这部影片中表现还不是特别明显。
  因此,我觉得导致影片产生这样的结果的归根缘由是创作者“意识”思想过于严重,超过了“意识”在一部影片中本该享有的权利,越权地去指导了事件的发展。
  我只是将影片中的这些缺陷放大分析,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
  [/watermark]
  

2004-09-09 17:11:04  hobbyxie (重庆渝中)

  很早就看了,是好片,而且很艺术,其他的偶也说不出一二,反正我喜欢
  

2004-09-12 14:03:26  穆斯林的赞礼 (四川成都)

  不错!我有收藏·
  

2004-09-14 13:31:57  程程 (罗马)

  这次在巴黎读书,有幸看到罗曼-波兰斯基很早期,年轻时候的16mm的12分钟默片,非常的有意思,和他后期的有些不一样.但是我想说<钢琴师>无论如何,应当是可以被看作是一部相当成功的电影
  

2004-09-15 12:00:17  爵色丽影 (零度时空)

  这是一部很成熟的电影,技术上达到完美了,可惜没有什么新语言,不过能让人感动已经难得了。
  

2004-09-17 00:17:22  xuchen (北京)

  我还是认为波兰斯基的影片太过于戏剧。另一种好莱坞式的百老汇戏剧。内容和形式都过于形式化,僵硬死板。实在没意思,真希望能看到属于电影的电影,我喜欢布勒松、塔尔科夫斯基、戈达尔。
  

2004-09-17 10:57:17  爵色丽影 (零度时空)

  xuchen:呵,赞同,我觉得他很有商业价值的导演,你说的导演我也喜欢,不过对我来说,卓别林、小津安二郎是我一生的追求。昨晚看了罗姆在1936年拍摄的《列宁在1918》,这部电影虽然是政治电影,但他简练有序的空间表达,场景的转换,场面调度令我感到很惊讶,他的环境表达和小津的是很单一的,可是小津明显比他抽象,我一直在思考这种感觉怎么来的。。。。
  

2004-09-20 12:20:07  danbar

  为什么要出现新语言呢?
  一部影片必须要出现新语言才算好吗?
  电影发展到现在出现过多少次新语言呢?
  出现了新语言就会是好电影?
  如同这个影片某一版本的海报:一个踟躇在残墙断垣里的背影,点出了整个影片的主题:纳粹种族灭绝的行为最大的伤害不是对国家的入侵,也不是对城市的破坏,而是对人心灵的巨大伤害——国家可以恢复,城市可以重建,但是对于心灵的伤害却是无法医除的。
  所以你才会看到失魂般的不停叫喊的妇女、翩翩起舞的人群……看不到这些伤害,才会把这些东西符号化。包括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也是这个战争的牺牲品,导演并没有试图去脸谱化或者妖魔化这些人物。
  “导演强加给影片中人物的导演意识超出了影片中人物所能承受的能力”这句话用在《辛德勒的名单》很合适,里面每个镜头的人物站位都是导演精心安排的——看看戴锦华的评述就可以知道——的确是超越了影片中人物所能承受的能力。
  

2004-09-22 03:47:59  xuchen (北京)

  看来你很喜欢波兰斯基,但我相反,喜欢斯皮尔伯格胜过波兰斯基,并不是要出现新的语言才算好。只是语言形式所承载的客体必须与形式相融合才能较好的传达意思,波兰导演好像在这方面都缺乏功底,包括基耶斯洛夫斯基,内容往往超越了形势的承载能力,虽然形式往往需要为内容服务,但两者是有机的互动关系。
  个人观点,咱们只是讨论一下。
  

2004-09-22 03:50:07  xuchen (北京)

  这方面我更喜欢西班牙导演和俄国导演(只是泛指)。民族共性对这方面是有一定影响的。
  

2004-09-22 19:49:49  春萧

  [quote]下面引用由danbar2004/09/20 12:20pm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要出现新语言呢?
  一部影片必须要出现新语言才算好吗?
  电影发展到现在出现过多少次新语言呢?
  出现了新语言就会是好电影?
  ...
  [/quote]
  呵呵,所以人们才会对〈火车进站〉推崇倍至,把〈公民凯恩〉当作电影盛典来膜拜,花大量时间去解读“玫瑰花蕾”的真意——所谓里程碑式的作品,尽管今天看来再怎么粗糙,因为在某方面开创了先河,于是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接收不接收,都得承认,人家先想到了,所以人家确实NB。
  

2004-09-23 16:11:41  爵色丽影 (零度时空)

  如果你把电影当作个人兴趣,你只需要关心是是自己,只需要能否感动自己。
  如果你把电影当作艺术,你只需要关心的是他的发展,只需要能否往创新。
  如果你把电影当作市场,你只需要关心的是他的运做,只需要体制和环境。
  

2004-09-24 10:20:40  danbar

  纯粹哲学意义上讨论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在这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不如结合《辛德勒的名单》或者《钢琴师》的具体内容来谈,会有实质性的内容。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wdURxKl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