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讨论]听听大家对<我们害怕>的看法

2004-09-01 13:52:08   来自: 房囚 (北京海淀)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我们害怕>的评论,基本上都是一片骂声,不知道我们论坛上有多少人看过,可以讨论下.不过有几个事情是要弄明白的:第一,该片导演是程裕苏,这应该是他的作品,不要因为大家认为棉棉的印象深刻,看是她的编剧和主演就当作是她的电影.
  第二,该片是温哥华电影节第一部获得龙虎金奖的DV电影,在它之前,没有一部DV制作的电影能参加竞赛单元,并且获大奖.它是破例的,在它之后,温哥华电影节开始允许DV参赛.
  

2004-09-02 17:51:18  蓓北 (北京)

  [这个贴子最后由蓓北在 2004/09/02 09:35pm 第 1 次编辑]
  
  看了,没什么感觉。
  

2004-09-02 18:43:31  雨不亭 (北京海淀)

  看了,不喜欢!
  不过,总体上算是DV剧情片中比较有开拓精神的,比较好的了.
  棉棉又老又丑又装嫩,没治!
  

2004-09-05 17:40:31  墓神

  我们害怕拍的很轻松,之前好多人也拍同性恋或爱滋题材,大都不如我们害怕自然。  基本上把一群人的生存状态交代清楚了。
  

2004-09-06 16:59:30  patch (北京朝阳)

  看着不舒服,大概因为没能看懂上海这个城市,感到没有根基。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
  镜头也不喜欢,很多象是单幅照片接起来的,带着长时间暴光拖出来的七扭八歪的光道儿,很业余的样子。能明白这种镜头要表达的个人内心或身体感受,但不喜欢。
  它没有创造性和奇异性。
  

2004-09-07 09:20:59  naikuan521

  真是可怕呀, 简直是一堆疯子和几个傻子的镜头.
    还有,这里是上海的败类在上海的丑恶表现
  

2004-09-07 10:01:09  苏七七 (北京海淀)

  我的一篇旧文章提到过这个片子:
  河道与潜流
  ——2002中国当代电影回顾
  苏七七
  以下十部中国当代青年导演的影片,不尽是2002年作品,有些可在院线与电视中看到,有些只在一些民间观影活动中展出。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电影的文化地形,这些河道与潜流,在不同的方向探索着各自的可能性。
  《希望之路》
  宁瀛作品。从四川到新疆的列车里,挤满了要去采棉花的农民。导演让她的几个问题不断在车厢里回响:“你觉得幸福吗?”“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在她的纪录中,形而上的发问与简朴切实的回答构成了一种内在的对话。宁瀛是个控制力极强的导演,这个纪录片有着相当完美的影像与节奏——而也因为控制得如此到位,几乎象是个剧情片。
  《公共空间》
  贾樟柯作品。全州电影节“三人三色”中的一个单元。这个短片没有对白,镜头流连在候车室、路边的停车点,等等。在导演几乎无目的的长镜头与特写中,观者会忽然反省到,我们曾经过眼了多少过于功利的影像。朴素的现实中,生发出庄严的宗教感。——于这个平实的影片的结尾,有了一种歌剧的风格。展现出生活中最卑微的盛大。
  《旧约》
  崔子恩作品。分三部分:诗篇1981,箴言1991,雅歌2001。展现了二十年同性恋者的生活情感状态。影片有一种奇妙的混合着严肃与游戏的气息,导演对现有规则的解构,不是冷酷的拆解。他对美与爱的微妙动人的感受,使作品有了感人的力量。
  《今年夏天》
  李玉作品。英文片名为《鱼与象》。这个女同性恋影片拍得诚恳自然。有宽和的同情与微妙的细节,其中不失幽默与质疑,表达了女同性恋者在家庭中,社会中的无语存在。由现实人物出演的这个片子,在纪录与剧情间边界比较模糊。
  《古玩》
  郑大圣作品。一个主旋律的电视电影。这个片子的对叙事的把握能力让人惊讶,有一种传统章回小说——或者折子戏的风格。中国文化中的世事人情,家国想象,得到了一种十分圆满的表达。然而,也唯其过于圆满,不免有过于封闭的倾向。
  《我最中意的雪天》
  孟奇作品。在青年导演的作品中,这是相当不“自我”的一部,导演要拍给的是“给老百姓看的片子”。这个片子很朴素,也有动人的地方,但是整体过于平常了,薄弱的现实主义。
  《安阳婴儿》
  王超作品。导演的知识分子气质是非常明显的,他非常自觉。在这个关于底层的影片中,有冷静的描述,内敛的同情与隐伏的反省。但是,他的自觉让这些东西变成太有秩序的书写和想象了,因此,在纪实手法之后,这是一个严格的剧情片。
  《我们害怕》
  程裕苏作品。在新青年们为DV新世代的到来欢呼时,这部作品相当敏锐地反映了新媒介可能带来的技术与观念的变化。正如DV是我们这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错陈的语境中最前方的亮光,这个片子也有着浓重的后现代风格。但有意思的是,它也家常。当我们用解构主义来拆解观念时,日常生活还是最后的立足点,身体与情感是有限的,但也只有它们,在现在时中成为唯一的依傍。
  《江姐》
  张元作品。导演是一个把握文化风向的高手。他的长处不在于艺术的思考与感受,而在于文化符号的塑造与利用。《江姐》的复活,无关乎精神实质,而是一幅政治文化的拼帖画。所以它在德国播映,报纸的标题为《在柏林歌剧院里绣红旗》。
  《井盖儿》
  陈大明作品。一个故事很好,节奏很好的剧情片,导演留美多年,这部电影亦有一种按配方调制快乐的好莱坞气息。但是也好——中国的商业电影早该学会这一招。片子技巧性很强,看着轻松愉快,还能给人几分意外惊喜。只是不懂为什么还没上院线。
  

2004-09-07 10:03:48  苏七七 (北京海淀)

  不过我看着自己记的笔记,完全想不起来这个片子说的是啥,好恐怖啊:))
  哦哦,想了半天想起来了,两个同性恋小男孩的。这个片子比我后来看的另一个程裕书的还齐整些。后面那个更乱了。
  

2004-09-07 10:05:18  苏七七 (北京海淀)

  后来那个片子叫什么呐房囚?
  

2004-09-07 10:07:38  房囚 (北京海淀)

  《目的地,上海》
  我觉得这部比《我们害怕》好啊,大气了很多
  

2004-09-09 11:14:59  叫叫蝴蝶 (久远的墓地)

  看过了
  看完了就忘了
  没有它的剧照好看
  

2004-09-09 16:20:49  hobbyxie (重庆渝中)

  可以说很难看,没创意,不深刻,太假了
  我根本就没看完
  睡着了......
  

2004-09-12 14:02:12  穆斯林的赞礼 (四川成都)

  ············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KZruntETgklrVKr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