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现象网专访《墨索里尼的肮脏战争》导演及《在炼狱》导演
2010-04-26 13:44:42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访谈)意大利佛罗伦萨Popoli国际电影节在50周年纪念之际,在北京举办中国•意大利国际影像纪录论坛,记者分别采访了《Mussolini's Dirty War》的导演:Giovanni Don francesco(约翰•唐•弗朗切斯科 )\《In Purgatory》的导演iovanni Cioni(乔瓦尼•欧尼)及此次影展的策划人之一的Zizzi Giordano(赵丹)。
《墨索里尼的肮脏战争》的导演约翰•唐•弗朗切斯科 在采访中表示影片拍摄的初衷只是为了:找回在长时间里因为被掩盖而被埋没的正义。影片所讲述墨索里尼独裁时期的意大利对希腊一个小村庄150名农夫进行了屠杀这样的事实,也许我们国人感到异常熟悉,相比其南京大屠杀乃小巫见大巫。对此导演认为:就算意大利作为侵略者所制造的惨剧相比德日的程度要小,但就算如此,这也是不能作为我们遗忘甚至否认这段历史的理由。而且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很好的正视自己的历史,那么它肯定也不能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展望它的未来。
而导演乔瓦尼•欧尼则表示此次中国的放映让他的获得09年POPOLI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奖的《在炼狱》成为了另外一部电影。
相关阅读 “
中国•意大利国际影像纪录论坛 北京展映
”
《在炼狱》导演:抛却形式内在是一样的感人
记者:您的影片是意大利味道很浓的影片,那么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放映,其反馈有何不同呢?
Giovanni Cioni:当然是有很多不同的,就我的电影来讲,它讲的是一个关于那不勒斯这个城市的信仰和宗教崇拜的,那么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观众的反响也不不太一样。
比如说这个影片在意大利放映的时候,大家都情不自禁会心的笑了,但是在中国是没有观众笑的,这可能就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那么一些文化默契上的东西就没法产生吧。但是在超越这些形式上的不同之外,其实内在的东西还是一样能打动不同国家的观众的。能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找到一些共通的东西这是很有意思的。
但是我很喜欢能有中国观众能看到我影片,他们对我的影片的评价使我对自己的电影有了另外一个维度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这部《在炼狱》与我自己来说它已经是另外一部电影了。
记者:您能分享一下在您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里的感受么?
Giovanni Cioni:我花好几年的功夫来拍摄了这部影片,我还和其中的一些拍摄对象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当你去做记录片的时候你是心无旁骛的投入进去的过程,这时候就不仅是一个作壁上观的旁观者、观察者了,这时你其实已经是其中的一部分了。
我在最开始时是拍过一些短片的,后来我就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这部作品的拍摄之中了,这和之前的影片拍摄的感受是有很多不同的,但是这又很难在语言上对他们做出一个界定,来说它们的区别到底在哪儿。
其实纪录片和电影之间的边界是非常的模糊的,常常是很难去明确的分开它们的。正如现实和幻想他们之间的界线一样,有些事情是真实发生的,但是看上去会非常的梦幻,那么相对应的有些事情是幻想出来的,但是看起来它是如此的逼真,就像正在现实中发生着一样。
上一页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墨索里尼的肮脏战争》的导演约翰•唐•弗朗切斯科 在采访中表示影片拍摄的初衷只是为了:找回在长时间里因为被掩盖而被埋没的正义。影片所讲述墨索里尼独裁时期的意大利对希腊一个小村庄150名农夫进行了屠杀这样的事实,也许我们国人感到异常熟悉,相比其南京大屠杀乃小巫见大巫。对此导演认为:就算意大利作为侵略者所制造的惨剧相比德日的程度要小,但就算如此,这也是不能作为我们遗忘甚至否认这段历史的理由。而且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很好的正视自己的历史,那么它肯定也不能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展望它的未来。
而导演乔瓦尼•欧尼则表示此次中国的放映让他的获得09年POPOLI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奖的《在炼狱》成为了另外一部电影。
相关阅读 “中国•意大利国际影像纪录论坛 北京展映”
记者:您的影片是意大利味道很浓的影片,那么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放映,其反馈有何不同呢?
Giovanni Cioni:当然是有很多不同的,就我的电影来讲,它讲的是一个关于那不勒斯这个城市的信仰和宗教崇拜的,那么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观众的反响也不不太一样。
比如说这个影片在意大利放映的时候,大家都情不自禁会心的笑了,但是在中国是没有观众笑的,这可能就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那么一些文化默契上的东西就没法产生吧。但是在超越这些形式上的不同之外,其实内在的东西还是一样能打动不同国家的观众的。能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找到一些共通的东西这是很有意思的。
但是我很喜欢能有中国观众能看到我影片,他们对我的影片的评价使我对自己的电影有了另外一个维度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这部《在炼狱》与我自己来说它已经是另外一部电影了。
记者:您能分享一下在您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里的感受么?
Giovanni Cioni:我花好几年的功夫来拍摄了这部影片,我还和其中的一些拍摄对象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当你去做记录片的时候你是心无旁骛的投入进去的过程,这时候就不仅是一个作壁上观的旁观者、观察者了,这时你其实已经是其中的一部分了。
我在最开始时是拍过一些短片的,后来我就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这部作品的拍摄之中了,这和之前的影片拍摄的感受是有很多不同的,但是这又很难在语言上对他们做出一个界定,来说它们的区别到底在哪儿。
其实纪录片和电影之间的边界是非常的模糊的,常常是很难去明确的分开它们的。正如现实和幻想他们之间的界线一样,有些事情是真实发生的,但是看上去会非常的梦幻,那么相对应的有些事情是幻想出来的,但是看起来它是如此的逼真,就像正在现实中发生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