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再看《一一》

2002-11-12 11:44:45   来自: zy69
  再看《一一》
  2000年,台湾导演杨德昌的《一一》在嘎纳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
  我认为,这是一部有资格在中国电影史的十佳影片中,占据一席之地的电影。
  作为一部故事复杂的剧情长片,《一一》的语言有别于主流的常规叙事电影。
  固定不动的机位,将一个个场景空间纳入全景画面,无须分切,从不推拉,更少特写,
  叙事大多通过全景长镜头的场面调度实现,主要人物的刻画则用一些中近景的单人画面,
  不依靠常见的分析性的人物关系镜头,对谈之中惯用的正反打也不多见,
  比起好莱坞技术化的镜头组接,这种方式更加客观含蓄,更耐读解,值得品味。
  大多时候,摄影机就如一位事外隐身之人,伫立在那里静观一切,只不时转转脑袋而已,
  没有焦距景深的刻意变化,感觉更象人的一双眼睛,聚精会神洞察一切。
  全片叙事流畅,复杂的角色关系,微妙的情感线索,鲜活的人物个性一一展现。
  虽不同于常规的叙事电影,但并不让人感觉看着很累,
  因为《一一》所包含的一切,就是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都能感同身受用心体会。
  城市的生活如何表述,城市的景象如何展现,对于寄生城市的电影人都是难题。
  《一一》的精彩就在于不做作、不猎奇,对城市生活和影象的展示,平实而细腻。
  往往镜头隔着玻璃记录故事,人物对谈入耳清晰,玻璃的反光同时映射环境斑斓的光影。
  纯粹抒情的一小段城市影象,是优雅的琴声伴随东京夜晚的灯火楼群,
  车载的向外张望的眼睛(摄影机),前往相会那一生中唯一爱过的多年之前的情侣......
  《一一》的声音制作同样精致完美,层次清晰极富空间感,其中两处特别的处理印象深刻:
  一是 B超荧屏上婴儿胎动的画面,配合大田对游戏机制造技术的专业述评;
  二是父女远隔千里各自约会,不同场景时空交替切换,但画面和声音不相同步。
  在《一一》中,画面和声音常常传达不同的情节线索,信息丰富而且叙事精练。
  讲故事的影视作品,高明之处都是运用视听推动情节发展,《一一》的成功也不例外。
  另外,影片里角色的话语对白,表达之精彩、含义之丰厚也必须提到,
  虽然某些形而上的哲理含义与全片生活化的自然风格,有时难免刻意,稍显不合,
  但对于提升整部作品的精神境界应该说还是利大于弊,显然这也是编导追求的结果。
  《一一》的空间,就是中国的城市人正在生存着的空间,既是混沌的也是统一的,
  《一一》的镜头,则记录了这个完整的空间,既再现了真实同时又饱含诗意。
  对超一流的影视作品的评判,就在于视听语法与哲学内涵的高度统一,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一一》接近完美。
  一年多以前,曾在网上论坛发过一篇《一一》的观感,虽不专业,但是自己的感受,
  至今再看《一一》魅力依旧。上面还忘记提到演员的表演,评价只有两个字:真、好。
  无论是故事的含量、电影语言的纯粹,还是深厚的内涵,《一一》之丰富都难以说尽,
  只有陶渊明的一句诗,能够完整概括再看《一一》的感受: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附 观感之七:精美的《一一》
  闲着无事,又看了一遍《一一》,发觉不少地方第一次看懂。
  真正好的电影,总是可以细细品味,常看常新的。
  洋洋问:“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呢?”
  另一半的背影很容易拍到,谁又知道,世事人情的面目共有几重。
  婷婷问:“为什么,这个世界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呢?”
  世界只有一个,可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地的想法又多么的不同。
  这是杨德昌的超越之作,超越了自己,超越了时空,也超越了人生。
  迷茫着的无奈,焦虑中的苦闷,压力始终贯穿着生活,一一呈现。
  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喧嚣里的降生和平静中的离去,一一轮回。
  “其实,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所以人也应该这个样子。”
  至少在电影里,真的是这样。
  这部电影最精彩的画面,是恶作剧后电教室里的一段:
  云腾致雨娓娓道来,洋洋眼中的风景,女孩儿身后银幕上的电闪雷鸣,
  竟是那么惊心动魄,完美异常。
  在网上看到一篇杨德昌关于《一一》的访谈。
  他说《一一》的概念早在十五年前就成形了,剧本写了两周,电影拍了两年。
  他提到一个实验,科学家将老鼠的紧张基因抽掉,使其没有警觉活得轻松,
  可是它们却先死掉了,认为这反映了生命的机能。
  压力和紧张固然不好,却是生命延续的重要原因,这才是人生。
  我不认为他讲的都对,但也不想辩白,
  因为对艺术家来说,理论如何并不重要,心灵的直觉方为根本。
  由于语言的障碍,一些台湾方言依然没能听懂,比如在日本的戏,
  对这样一部精致的作品仍是很大的遗憾,不知从哪里可以找到剧本。
  胖子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
  又岂只三倍呢?
  我们不知道的,我们看不到的,有人拍给我们看,感觉真好。
  

2002-11-13 09:50:32  苏七七 (北京海淀)

  你做完作业啦:)
  有一天看《麻将》的时候,我忽然明白“电影语言”是什么意思。:)因为杨德昌让我体会到了他的语言风格。他的思想倒说不上深刻,但他的语言是我喜欢的。这种语言,让我想起朱天心的小说《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只是朱要更气盛些。杨是困惑的,无由解的痛与爱,有时候就变成突如其来的暴力。走向更虚无。
  他的偏冷调的基色,安静的构图,坏孩子软软的台湾腔。看了听了,真是不容易忘记。
  我最喜欢的,倒不是一一,是牯岭街。
  

2002-11-13 16:38:57  老手颓唐 (北京朝阳)

  《麻将》,我挺喜欢的片子。
  最有意思的是那个小老大,坐在店里和爸爸的情人通话,东张西望之后,发现那女人在门外,于是很不满的一句:“我在里面哪……”而那个一本正经的女人居然是叶全真,看得笑死人了。
  

2002-11-13 18:21:25  苏七七 (北京海淀)

  叶全真为什么让你笑死啦?她是干嘛的啊
  

2002-11-14 11:11:49  Neveronline (戰國)

  我更喜欢《独立年代》
  

2002-11-14 16:51:15  老手颓唐 (北京朝阳)

  叶全真演过三级片,后来还演出了一些打打杀杀的角色,难得见她如此保守的造型啊:)
  《独立年代》还没有看,下回向老大讨教。
  

2002-11-14 18:48:20  发条鸟 (北京海淀)

  是阿,杨德昌《麻将》《独立年代》都让我笑到肚子疼,
  听台湾人及其认真地说粗口真是太搞笑了,不过这是杨德昌的经典标志之一
  

2002-11-16 09:45:21  活着还 (北京)

  [quote]下面引用由发条鸟2002/11/14 06:48pm 发表的内容:
  是阿,杨德昌《麻将》《独立年代》都让我笑到肚子疼,
  [/quote]
  ?????
  《麻将》很是悲哀,一点不好笑,我看了只想哭
  

2002-11-25 01:40:06  芬兰浴 (北京海淀)

  这位仁兄是在谈谁? 蔡明亮?“大多时候,摄影机就如一位事外隐身之人,伫立在那里静观一切,只不时转转脑袋而已” 杨德昌有其自己的风格  强烈的介入 导演的无处不在
  《一一》留给观众现场的思考时间是仓促的 一切是经验的判断 城市主题太大了,过分介入造成戏剧成分过度,导演的表达过度又造成与经验的疏离和电影的冗长,煽情。
  

2002-11-25 15:36:18  发条鸟 (北京海淀)

  看电影真的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我觉得《麻将》好笑,因为杨德昌总是这么罗里罗嗦地表达他想说的东西,活着还兄看了只想哭说明他说的还不错,如此而已:)
  

2002-11-25 19:22:27  zy69

  对电影来说,任何一种方式风格其实都是导演强烈介入的结果,因为电影一切的细节都是设计、制作出来的,都是有原因的。
  《一一》的人物情节的确复杂,导演也的确在尽情倾诉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同与否是观者个人的事情,无法强求。
  我说“大多时候,摄影机就如一位事外隐身之人,伫立在那里静观一切,只不时转转脑袋而已” ,主要指《一一》多用固定机位的全景长镜头,不用“推”“拉”“移”,只用“摇”的拍摄方式,比喻而已。
  另外,我感觉蔡的方式其实是更加主观,因为其刻意的形式和概念化方式。相比之下我认同杨。
  

2002-11-25 21:49:19  活着还 (北京)

  [quote]下面引用由发条鸟2002/11/25 03:36pm 发表的内容:
  看电影真的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我觉得《麻将》好笑,因为杨德昌总是这么罗里罗嗦地表达他想说的东西,活着还兄看了只想哭说明他说的还不错,如此而已:)
  [/quote]
  发条兄,改天一起看电影,你边笑我边哭,场面肯定壮观
  

2002-11-25 21:58:05  芬兰浴 (北京海淀)

  其实几个台湾导演都还是比较不错的
  

2002-11-26 12:09:33  发条鸟 (北京海淀)

  呵呵,恩,这让我想起以前我和别人一起看《大话西游》,别人大笑,我觉得悲凉,不过我很坚强,没有哭:)
  

2002-12-07 16:05:47  kaisa

  [quote]下面引用由活着还2002/11/16 09:45am 发表的内容:
  ?????
  《麻将》很是悲哀,一点不好笑,我看了只想哭
  [/quote]
  也不至于,起码伦伦的结局不错,让人看到了希望。
  

2002-12-07 23:18:19  zy69

  旧贴一篇:)
  观感之二 真实而艺术的台湾电影
  
  最近,市面上盗出了不少台湾片,《一一》买来看过。
  
  从没去过台湾,也少见台湾真实、全面的报道,
  却平添一种自信,自认为已经了解了台湾。
  
  台湾社会历史《悲情城市》里的《戏梦人生》,
  变革发展年代《童年往事》那《恋恋风尘》,
  中产阶级《独立时代》的《恐怖分子》,
  灰败之局《只要为你活一天》的《麻将》,
  还有《青少年哪吒》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这些《暗恋桃花源》的《好男好女》们无不让人心恫难平。
  
  台湾的电影工作者(请允许我这样称呼),
  用他们的镜头,深刻地审视了台湾的面貌。
  忠实记录下的,那是艺术里的写实;努力探究的,那是叙事中的艺术。
  我们从中看透的,是今天台湾人的心灵和头脑。
  
  大陆吃电影这碗饭的人(请原谅我这样称呼)不感到惭愧吗?
  只会用一些高粱、黄土、烧酒、染坊,
  或者灯笼、皮影、京戏、四合院来装饰几本二流小说,
  这就是我们最拿得出手的电影。
  
  若干年以后,不管台湾变成什么样子,
  二十世纪的台湾人依旧活在他们的电影里。
  而十多亿平庸的百姓,却从没有真正地活过(不只是《活着》),
  因为你们的失职。
  

2002-12-07 23:37:27  芬兰浴 (北京海淀)

  不知zy69是大哥还是大姐,我现在也很希望比较全面地看看台湾电影,是不是可以指导一下?:)
  

2002-12-08 00:13:19  zy69

  从我的文字里,感觉不出我的性别吗?指导可不敢:)
  台湾电影,凡能找到的都值得看看,本也不多。在国际上成名的也就那三位: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
  其他如拍《暗恋桃花源》的赖声川,还有吴念真(在《一一》里演NJ,他导的片子我没看过,据说也不错)。
  年轻一些的有陈国富(《只要为你活一天》)等,我看的也不多。
  

2002-12-09 14:23:20  patch (北京朝阳)

  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不错,那些假相声就不敢恭维了.相声这种家传手艺,外人还真难掌握.
  

2002-12-20 19:35:53  中国斯基

  总觉得亚洲人的电影就应该是静止而内敛的,固定的镜头下隐藏着激烈撞击着的矛盾
  就像《一一》,就像《你那边几点》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RfFpIyXZe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