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花儿都到哪里去了?
2010-03-29 09:04:18 来自:
4444
(八卦是抵达真实的最佳途径)
花儿都到哪里去了?
/ 張鐵志
2010-03-28 23:31
──野百合学运二十年反思
1990年在台北发生的「三月学运」,或者「野百合学运」,是台湾战后史上最大的学生静坐抗议运动。二十年来,这个运动已经成为八零年代台湾学生运动的象征,一个过于巨大而充满扭曲的符号。此刻回望这场运动和其所代表的意义,到底还剩下什么?而当年那些盛开的花朵如今都到哪里去了?
1988年李登辉担任总统后,国民党内开始出现汹涌的权力斗争。在1990年中华民国总统改选之际,党内出现主流派与非主流的斗争表面化。负责选举正副总统且从未改选过的国民大会,竟自行通过「临时条款修正案」,将任期延长为9年,让各界对国大争权牟利行为极度不满。毕竟,台湾已经开启民主化的大门,国会全面改选更是八零年代民主运动的主要口号。
1990年3月16日,几名台大学生到中正纪念堂前静坐抗议,拉起白布条,上面写著「我们怎能再容忍七百个皇帝的压榨」。而后,台大学生会和各校社团动员支持他们,且有更多自主性的学生来这个学生称之为「中正庙」的广场展开静坐。人数最多时超过五千名学生,并有多名学生发起绝食抗争。
学生提出的四大诉求是:「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国会全面改选」、「召开国是会议」、「订定政经改革时间表」,并以「野百合」做为三月学运之精神象征。
3月21日,李登辉在总统府接见学生代表。次日,指挥中心宣布撤退声明:《追求民主、永不懈怠》,校际会议决定成立「全国学生运动联盟」(简称「全学联」),学生陆续撤出广场,结束为期六天的三月学运。
当年野百合学运的前三个诉求都达成了,尤其是国会全面改选,让台湾在进入九零年代的门槛上,更往民主体制的架构迈进一大步。但这当然不全是学生的功劳,而是民主运动长期推动累积的社会能量,并且也符合李登辉的政治利益。学生们只是扮演了关键的临门一脚。
这场运动的出现虽然有其临时性,但也可以说刚好总结了过去十年的运动成果。原本八十年代就是台湾社会力解放的年代,学生运动也是其中的一环。从台大学生争取学生会长普选开始,从北到南许多大学出现学运社团和学生运动,去争取校园学生权利和言论自由、参与校园外的政治民主运动和社会运动,反省学生和社会的关系。当时主要有两种运动路线:政治民主运动和更强调与社会弱势连结的人民民主路线。
于是,学运干部在和校方、和国家暴力、甚至不同派系的斗争经验中,学习论述和组织经验;干部之外的学生则被这个变动的时代气氛深深感染。到了这场三月学运,更成为许多人的生命启蒙经验。当年总指挥、现任台大教授范云在2004年为文说,「对很多第一次参与抗争运动的学生而言,野百合学运是个独特的青春记忆……。这些理性与情感的交锋、理想与现实的对话,对每一个参与者而言,都是一场民主启蒙。」
当然,运动中不是没有矛盾,尤其有两点强烈争议。第一是学生们拉起了一条线,把群众和学生分隔开。这条反映了学生对自我纯洁性的定位,认为这个纯洁使他们可以取得相对于政治的道德制高点。
第二个争议是学生最后见了李登辉,且次日就撤退,因此被很多人批评这是被摸头,让李登辉收割了运动成果。甚至有人诠释,这个摸头摸走了整个八零年代学运的能量,让九零年代之后的学运开始衰落,让野百合学运世代开始堕落。
然而,这样的历史诠释是有问题的。一如野百合是多年学运的汇集绽放,学生运动也不是在这场华丽绽放后就凋谢。光就能量来说,晚野百合学运两个月的「反军人干政」、次年四月的「独台会案」,都依然有人数庞大的学生和教授走上街头。九零年代之后大规模学运的退潮(而非消失),可能是因为形式民主的逐步确立(国会改选、废除黑名单),多元认同政治/文化政治的进展、以及全球化/新自由主义浪潮的袭击有关。且后来仍有一代代理想主义学生投入各种校园及社会改革,只是他们没有当年那么幸运被大众看见。
所谓学运世代或野百合世代的堕落,不是一场误会就是恶意的扭曲。犬儒主义者廉价地把「三月学运」等同于「学生运动」等同于「学运世代的从政者」,然后以学运出身的政治人物来代表整个学生运动,并以否定前者来否定八零年代的学生运动,或整个学生运动的意义。野百合世代中参与政治者确实令人失望,因为他们至今更多是被政治权力改变,而不是改变了政治,然而这些人其实是少数。更多人是走入学术、文化、媒体、社运领域,或者其他社会部门,并成为这些领域的中间份子。而即使从事政治工作的,也还是有人不走选举路线,而试图在看不见的地方推动政治改革。
当年,几千人在广场上聚集起来支撑起了巨大的野百合花。而二十年来,离开广场的花朵们,还有许多不是最鲜艳的、最可被看见的人,在把野百合的种子带到社会各角落,继续追求社会和文化的改造。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灌水/闲话
/ 張鐵志
2010-03-28 23:31
──野百合学运二十年反思
1990年在台北发生的「三月学运」,或者「野百合学运」,是台湾战后史上最大的学生静坐抗议运动。二十年来,这个运动已经成为八零年代台湾学生运动的象征,一个过于巨大而充满扭曲的符号。此刻回望这场运动和其所代表的意义,到底还剩下什么?而当年那些盛开的花朵如今都到哪里去了?
1988年李登辉担任总统后,国民党内开始出现汹涌的权力斗争。在1990年中华民国总统改选之际,党内出现主流派与非主流的斗争表面化。负责选举正副总统且从未改选过的国民大会,竟自行通过「临时条款修正案」,将任期延长为9年,让各界对国大争权牟利行为极度不满。毕竟,台湾已经开启民主化的大门,国会全面改选更是八零年代民主运动的主要口号。
1990年3月16日,几名台大学生到中正纪念堂前静坐抗议,拉起白布条,上面写著「我们怎能再容忍七百个皇帝的压榨」。而后,台大学生会和各校社团动员支持他们,且有更多自主性的学生来这个学生称之为「中正庙」的广场展开静坐。人数最多时超过五千名学生,并有多名学生发起绝食抗争。
学生提出的四大诉求是:「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国会全面改选」、「召开国是会议」、「订定政经改革时间表」,并以「野百合」做为三月学运之精神象征。
3月21日,李登辉在总统府接见学生代表。次日,指挥中心宣布撤退声明:《追求民主、永不懈怠》,校际会议决定成立「全国学生运动联盟」(简称「全学联」),学生陆续撤出广场,结束为期六天的三月学运。
当年野百合学运的前三个诉求都达成了,尤其是国会全面改选,让台湾在进入九零年代的门槛上,更往民主体制的架构迈进一大步。但这当然不全是学生的功劳,而是民主运动长期推动累积的社会能量,并且也符合李登辉的政治利益。学生们只是扮演了关键的临门一脚。
这场运动的出现虽然有其临时性,但也可以说刚好总结了过去十年的运动成果。原本八十年代就是台湾社会力解放的年代,学生运动也是其中的一环。从台大学生争取学生会长普选开始,从北到南许多大学出现学运社团和学生运动,去争取校园学生权利和言论自由、参与校园外的政治民主运动和社会运动,反省学生和社会的关系。当时主要有两种运动路线:政治民主运动和更强调与社会弱势连结的人民民主路线。
于是,学运干部在和校方、和国家暴力、甚至不同派系的斗争经验中,学习论述和组织经验;干部之外的学生则被这个变动的时代气氛深深感染。到了这场三月学运,更成为许多人的生命启蒙经验。当年总指挥、现任台大教授范云在2004年为文说,「对很多第一次参与抗争运动的学生而言,野百合学运是个独特的青春记忆……。这些理性与情感的交锋、理想与现实的对话,对每一个参与者而言,都是一场民主启蒙。」
当然,运动中不是没有矛盾,尤其有两点强烈争议。第一是学生们拉起了一条线,把群众和学生分隔开。这条反映了学生对自我纯洁性的定位,认为这个纯洁使他们可以取得相对于政治的道德制高点。
第二个争议是学生最后见了李登辉,且次日就撤退,因此被很多人批评这是被摸头,让李登辉收割了运动成果。甚至有人诠释,这个摸头摸走了整个八零年代学运的能量,让九零年代之后的学运开始衰落,让野百合学运世代开始堕落。
然而,这样的历史诠释是有问题的。一如野百合是多年学运的汇集绽放,学生运动也不是在这场华丽绽放后就凋谢。光就能量来说,晚野百合学运两个月的「反军人干政」、次年四月的「独台会案」,都依然有人数庞大的学生和教授走上街头。九零年代之后大规模学运的退潮(而非消失),可能是因为形式民主的逐步确立(国会改选、废除黑名单),多元认同政治/文化政治的进展、以及全球化/新自由主义浪潮的袭击有关。且后来仍有一代代理想主义学生投入各种校园及社会改革,只是他们没有当年那么幸运被大众看见。
所谓学运世代或野百合世代的堕落,不是一场误会就是恶意的扭曲。犬儒主义者廉价地把「三月学运」等同于「学生运动」等同于「学运世代的从政者」,然后以学运出身的政治人物来代表整个学生运动,并以否定前者来否定八零年代的学生运动,或整个学生运动的意义。野百合世代中参与政治者确实令人失望,因为他们至今更多是被政治权力改变,而不是改变了政治,然而这些人其实是少数。更多人是走入学术、文化、媒体、社运领域,或者其他社会部门,并成为这些领域的中间份子。而即使从事政治工作的,也还是有人不走选举路线,而试图在看不见的地方推动政治改革。
当年,几千人在广场上聚集起来支撑起了巨大的野百合花。而二十年来,离开广场的花朵们,还有许多不是最鲜艳的、最可被看见的人,在把野百合的种子带到社会各角落,继续追求社会和文化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