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拆弹部队:当战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10-03-10 17:02:34   来自: 4444 (八卦是抵达真实的最佳途径)
  拆弹部队:当战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国际先驱导报(by 卫西谛)
  )来源:http://vcd.cinepedia.cn/
  《拆弹部队》(Hurt Locker)开宗明义,片首就写出“战争就是毒品”,这也是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找到的“安全立场”,而她的这个表达是通过纪实风格来完成的。这个电影由马克•鲍尔(Mark Boal)编剧,他曾在伊拉克跟随美军爆炸品处理小队几个月,毕格罗形容知道这个故事时的第一反应是“很难想象是在办公室里写出来的”。所以,影片一开始就强调某种现场感,它的摄影指导是Barry Ackroyd ,他曾拍摄过《联行93号》(United 93),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相信对他的手持摄影不会忘记。在本片中他使用了四组手持摄影机进行拍摄,纪实感即为强烈。演员也接受过基本的拆弹训练,以期获得最真实的表演效果。所以,这部战争影片的震撼性主要得益于营造了令人身临其境的战场气氛。美国影评人称它为“燃烧的戏剧”。
  影片的开场,就介绍了拆弹作业的过程,这是一种极端高压下的工作。《拆弹部队》也许是最准确、最具体得展示拆弹状态的电影(以往的拆弹行为一般是警匪片中花哨的插曲)。从这部电影的序幕开始,拆弹作业在其危险性的表象下,另外两种性质被清晰地揭示出来:首先它是一门精密的艺术,有严格而巧妙得解除方式,也可以说它是一门死亡的艺术;其次它又是一个游戏,那架用于拆弹的(玩具般的)遥控小车的出场业已说明,当然它同样是一个死亡的游戏。在拆弹行动的这两种特质下,毕格罗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她本人对战争场面描绘的迷恋,同时使其产生足够的娱乐性,虽然期间用残酷的血腥和死亡做了足够的填充。她也不吝于描写充满男性魅力的血性场面,那些冲动的、健美的、可爱的时刻——她从来都擅长表现男性之间的冲突和友谊。不过,这些有时让影片的某些段落显得过于冗长。
  而《拆弹部队》最出色的地方,是将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危险程度,用多种形式精准地表现出来。一种形式是,字幕出现拆弹小组撤离巴格达的日期倒数,士兵们把每一天活下来称为“幸存”,于是这种倒计时的形式带有一种强烈的迫切感——既接近又脱离死亡。而当主人公回到美国本土之后,自愿重又投入到战场上去,倒计时的形式再度出现,却产生了一种悲沧与反讽的意味。另一种形式是拆弹小组组员之间的通话里、不断被读出的拆弹者与炸弹的距离,这一读数也意味着丈量与死亡的距离。还有,反复渲染的草木皆兵的周边环境,任何当地人都有可能是亡命的敌人。于是在《拆弹部队》中间,紧张感被放大到极致。这种形式上的紧张感,潜移默化地让观者能感受到战争对人性的侵蚀,从而建立变形的心理状况,这是毕格罗的精彩之处。当影片最终结束,作为主人公的拆弹专家重新穿上厚重的防护衣,向炸弹现场——或者说死亡——走去时,你能深刻地感受到一种可悲的病态。
  关于伊拉克战争以及周边或遗留问题,最近三年来已有一批美国电影从各个角度去表现,其中最著名的有罗伯特•雷德福的《狮入羊口》(Lions for Lambs)、布莱恩•德•帕尔马的《节选修订》(Redacted)、加文•胡德的《反恐疑云》(Rendition)、保罗•哈吉斯的《决战以拉谷》(In The Valley of Elah),以及雷德利•斯科特表现中东地区间谍行动的商业片《谎言之躯》(Body of Lies)。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对布什政府在对伊战争和反恐政策上都持批判态度。而《拆弹部队》(拍于2008年、奥巴马上台之前)在立场问题上,是显得最为模糊的。凯瑟琳•毕格罗本人坦言,自己对政治没有兴趣。所以,在对战争残酷性的表现强度,也相应的没有以往传统的美国反战电影那么强(比如《野战排》、《全金属战壳》、《现代启示录》),而是通过一场接着一场,不连贯的、封闭的拆弹场景联接起来。在态度上,接近于(甚至弱于)雷德利•斯科特的《黑鹰坠落》,持有谨慎的不支持态度,来阐释战争中的个体的悲剧。影片获得美国主流评论的认可和表彰,同样是有其单纯的人道主义立场的原因。
  奥斯卡上巅峰对决的《阿凡达》与《拆弹部队》两部影片,实质上是左、右之争,影评人理查德·克里斯说“它们都和踏上异域土地的一支美军小分队有关,虽然它们都是出色的影片,但美军在其中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在《拆弹部队》中的士兵是英雄,而《阿凡达》中他们大多数是反面角色。”《电影手册》也非常关注《拆弹部队》,影评人比尔•柯荣 (Bill Krohn)指出其延续了美国电影的英雄主义传统,认为杰若米•雷纳(Jeremy Renner)扮演的主人公有点像是约翰•福特作品里的约翰•韦恩 (John Wayne),他们“可以不用靠杀人、而是靠救人来成为英雄”(按《纽约客》的话说他们的本质工作是“拆炸弹”,而不是“丢炸弹”)。而“男人们是深深地需要有一个神话。英雄,就是您自己的、最理想的‘我’。马克•鲍尔的剧本让我们能够在当今的情况下重新去定义英雄……而英雄主义,其实也是一种逃离亲密关系的方式。”
  毕格罗本人说这种“英雄感”,是为生存下来而付出的高额代价,那就是作为一个人将永远只能在一种极端的压力和威胁下才能生活。同时,她也难免为患有此种心理病态的英雄做出恰到好处的辩解和保护,在影片中最明显的段落就是:主人公与绰号“贝克汉姆”的伊拉克孩子之间的感情。
  ————————————————
  《拆弹部队》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
拆弹部队 海报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