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无尽的追问:与方励的一次谈话

2010-03-10 16:25:25   来自: 4444 (八卦是抵达真实的最佳途径)
  来源:王小鲁博客http://wxiaolu999.blog.163.com/blog/static/1353341472010219514875/
  
  时间:2008年3月4号下午 地点:劳雷影业公司
  访问者:王小鲁
  被访者:方励,制片人,参与制片有《安阳婴儿》(导演:王超,2001年),《日日夜夜》(导演:王超,2004)、《红颜》(导演:李玉,2005年)、《颐和园》(导演:娄烨,后撤项,2006年)、《苹果》(导演:李玉,2007年)。
  
  1.为什么做电影?
  
  王:那天我在青年电影论坛上听到你的讲话,你对目前的电影局面发表看法时直言不讳,很直接,我觉得这很难得。
  方:因为我不靠电影生存嘛,靠电影生存说话就得掂量,不靠它生存所以就没有什么顾忌。靠电影生存你就得考虑饭碗上哪里去,大家会有很多难言之隐,尽管大家都知道现实是怎么回事,但都会有所顾忌。
  王:你是半路来做电影制片人的。
  方:对啊,我到现在也是只有一部分精力在做电影,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做科技,海洋技术,地球科学技术。
  王:后来怎么做起了电影的?
  方:电影是后来做的,特别简单,当你不得不做的时候,你首先要考虑生存,当你生存没有问题的时候,你肯定要考虑自由,这是人的本性,你考虑自由的时候,你可能喜欢什么就选择做什么。
  王:最早你在华东理工大学读书?
  方:是,二十几年前,82年毕业的,现在毕业了26年了。后来在研究所干了两年,又到外企,后来又跑去念书,到美国读MBA,87年去的。
  王:之前我看到你在华东理工大学的一个演讲,好象在那里做了一堂励志课。
  方:经常。还有北京地质大学也是,每一年去发一次奖学金,学校希望我跟学生聊聊天,生活经历和感受吧。
  王:我觉得你以前也应该喜欢文学之类的东西。
  方:喜欢写东西嘛,文革的时候写过,还喜欢无线电,喜欢机械,喜欢科技,喜欢文学也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喜欢的。
  王:文革的时候你二十几岁?
  方:哪有,文革的时候我12岁,文革10年你能做什么呢?学你也上不了,除了看武斗、打枪,拣子弹壳。
  王:文革的时候你属于被冲击的还是冲击别人的那一种?
  方:被冲击的。冲击别人的下场一般比较惨一点。那时候我家里被抄两次,属于被镇压的对象。被冲击的对象一般成熟都比较早,可能更敏感一些。
  王:据说西南的武斗是最厉害的,尤其广西那边。
  方:广西没有四川厉害,全国之最是四川,从小看死人,那是天天的事。广西是一个阶段厉害,在柳州铁路局,柳州打得比较晚。全国武斗规模最大是四川,最激烈是四川,但是最晚是两个地方,保定和柳州。保定就是38军,柳州就是铁路局,保定到69年还在打,四川到69年就歇了嘛,9大开完,四川就平息下来了,68年底开始收缴武器,69年初就平息下来了。
  王:那时候你主要在干什么?
  方:看热闹,没书读,学校全关了。从66年关到69年,全国学校关完。到了69年开始复课,我们就是所谓的复课之后开始上中学。上中学上了一年多就算毕业了,就到下乡这一拨。
  王:你下乡到哪里了?
  方:贵州。时间不算太长,两年。比下乡更艰苦一点,修铁路,开石头,打隧道,修大桥。每天跟石头、铁钎、炸药打交道。
  王:那时候有接触到什么样的文化知识吗?
  方:有啊,文革中间没有什么驾驭了,就剩下自我驾驭了,你又不在共产党的体系内,你干嘛?就看小说。那个时候就在小说里泡大的,读禁书。人们在干嘛呢?除了打仗的,剩下的就在过日子,我们干嘛呢?能看到什么看什么。
  王:你到后来做电影,似乎就是业余爱好。
  方:做电影就是很本能的东西,喜欢写东西、摄影是很早的兴趣,做电影是你表达生活的一个方式,表达有很多方式,有的去选择表演。电影也就是讲故事嘛,讲故事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平面的立体的声音的影像的文字的都可以,电影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吧。还有是电影的速度比起小说快,你写一个长篇很长时间,电影快,电影更生活,离现实更近一些,而且不管从文学性也好,生活性也好,社会性也好,它是综合性,是一个最立体的表达。
  王:我发现你在一些电影里多次出镜,《红颜》里有,《苹果》里有,《颐和园》里也有吧?
  方:《颐和园》里没有,只是我跟德国制片人在马路上聊天,没有角色。出现是被带进去的,不是说因为剧情需要,《苹果》里是群众演员,有台词的大群众。
  王:所以从这点上,我发现你是真的很喜欢电影。
  方:表演是很过瘾的,很好玩的。表演太有意思了。这年龄也不对了,不能做演员了。但有戏演我永远很兴奋的,因为你演你没经历过的角色,体验别人的生活和内心情感,是很好玩的。
  王:我觉得你在《红颜》里演得很好。
  方:《红颜》 是临时被抓的。我在英国,导演李玉给我打电话,说不行了,两个演员都达不到要求,说你来吧,我说行啊,只要你信任我。为什么要我来呢?因为在前期选演员的时候,导演老让我搭戏,有一次没办法,临时见演员,副导演不在,说你来搭个戏吧,我说行啊,后来她说发现你挺能演戏的,生活我很熟悉啊,你给我个角色我都了解啊,社会中什么角色我都了解。
  王:当时好象也没费什么力气。
  方:不但没费力气……我是从英国回来,早上到北京,当天转飞机,下午到成都,剧组直接把我拉到拍摄现场,立刻给我换衣服。剧本我是参与写的,所以很熟悉,但台词不一定记得,立刻看台词,立刻抓上去演。你敢用,我有什么不敢演的。后来觉得还行。后来背台词,我发现我挺能背台词的。最后那场戏我喝大了,真的喝大了,那场戏怎么拍的我全忘了。
  王:在《红颜》中你一共出过两场?
  方:其实是出过三场,后来那一场我们没用。就剩下调戏女主角,还有婚礼,那两个重场。最后那一场我真喝多了,导演不放心,说台词你还能记住吗?每个都记的,一个字不漏。真喝大了,因为你不喝醉你的身体状态不对,而且现在出来的感觉是你真喝高了以后的感觉,因为那个拍了四条,从不同的角度。拍完了以后我什么都忘了。
  
  
  2,作为制片人
  
  王:你从哪年开始做电影的,是什么契机让你开始做的?
  
  方:2000年。以前什么都不知道。国内的什么体制都不知道,我都不知道中国有个叫电影局的,也不知道有发行的,也不知道拍摄有什么手续,在我看来就很简单,买胶片租机器就拍了。
  
  王:那时候你对国外的制作流程了解吗?
  
  方:都不了解。我以后就像拍照片一样,我有胶卷相机就拍了,我觉得就这么简单的事,没想到这么复杂。所以说开机了以后人家才问我,说你这个电影报批了吗?我说报谁批啊?都不知道还有报批。
  
  王:当时和你合作的是王超。
  
  方:对,《安阳婴儿》。
  
  王:当时你怎么找到他做电影的?
  
  方:不是找到他,是他找我的。前面是98年的时候,正好认识陈凯燕(陈凯歌的妹妹)和她的老公金平,凯燕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他们到美国上我家里来玩,因为我跟什么人都能侃嘛,他们就说你为什么不来做电影呢?我也问自己为什么不来做电影,我说有人合作就做啊,就聊起来了。开始的时候说要攒一个电影公司,我说好,也是打算用这个房子,金平好跑过来看过,后来过了半年,我觉得金平做不了事,所以就扔在一边了。这个过程中,因为金平要策划几个剧本,就把王超找来。
  
  王:王超是陈凯歌的亲戚。
  
  方:比较远的亲戚吧。王超可以参与写剧本,然后在一起喝了几次茶。聊过几次天,当时觉得王超有点个性,有点感觉。聊天的时候,他拿着本子来找我,应该是9月份的时候,天还不太冷的时候, 12月份就开机了嘛。那时候觉得很简单。
  
  王:当时那个电影投资多少钱?
  
  方:那个电影比较少,16毫米拍的,一共花了120万。
  
  王:我记得王超的一部作品里,有一个片花里一个投资人在谈与电影局沟通的问题,是你吗?
  
  方:对。那是我。
  
  王:《安阳婴儿》这个片子在国外商业成绩怎么样?
  
  方:卖了不少,现在还在卖电视台呢。今天还有一个片商告诉我希腊电视台要。现在要的都是电视台,影院早过了。
  
  王:在国内没有任何传播渠道?
  
  方:国内有啊,文化部批了。音像DVD发行了。
  
  王:大陆电视台不会要的吧?
  
  方:当然不会要,因为你没有公映许可证,当年你也没有拍摄许可嘛。
  
  王:这些渠道把这个电影的投资找回来了吧?
  
  方:没有。只找回来百分之七八十吧,赔得不多。
  
  王:《安阳婴儿》拍摄中,你知道电影局之后,没有想过要和它沟通?
  
  方:当时不知道,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地下电影了。因为拍摄这个王超都被禁了嘛。再找王超的时候是为了要把王超解禁,为《日日夜夜》。《日日夜夜》是解禁的。
  
  王:王超的解禁是你做的工作吧?
  
  方:百分之百全是我做的,全部。就因为这个事情才跟电影局有交流,有沟通嘛,以前我谁也不认识,就因为《日日夜夜》的事才认识电影局,跟他们来往。
  
  王:那是哪一年?对话的过程痛苦吗?
  
  方:03年。我觉得还可以,我没想到和电影局对话还挺容易的。以前我印象中党政干部都不太懂电影,打官腔,但后来觉得还挺好沟通的。大家都还挺讲道理的,而且电影局也是一年年在换,也是越来越年轻,不至于大家沟通都沟通不了,如果大家沟通都沟通不了,电影局就无法管理这个行业了嘛。
  
  王:《日日夜夜》的剧本你参与创作了吗?
  
  方:没有参与创作,但是参与讨论了。
  
  王:这个电影是地上的,片子后来为什么不放?
  
  方:没放。不发行赔的少点,发行赔本更大,要继续赔。
  
  王:《日日夜夜》好象也拿过国外的奖。
  
  方:南特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嘛。
  
  王:这个片子的投资多少?
  
  方:那个片子投资比较大一些,600万,收不回来。
  
  王:那个片子是亏得最多的吧?
  
  方:不算最大的,亏的最大的是《颐和园》吧。
  
  王:《颐和园》你不是撤资了吗?
  
  方:是撤项。资撤不回来了,钱都用了,你怎么撤得回来呢。
  
  王:《颐和园》现在还有可能有其他回收途径吧?
  
  方:国内是不可能,你丢了国内你就赔死了,任何中国电影丢了中国你就赔死了。中国电影没有中国市场——除非你做一两百万的,你只要做了超过三四百万的你就会赔得底掉。一定的,没有任何一个有点规模的电影、质量很好的电影三四百万以下做得了,只要是好品质的,一般都得四五百万才能做比较优良的电影,所谓画质也好,音效也好,但凡做到那个程度,你没有国内市场,那三分之二就赔了,你能在海外收三分之一,一半都够戗。
  
  王:后来《江城夏日》你参与了吗?
  
  方:《江城夏日》我没有介入,我跟王超讨论过一次剧本,后来决定不参与了。
  
  王:你的第三部就是《红颜》了。
  
  方:《红颜》基本上和《颐和园》同期吧,开机是几乎是在两个礼拜之内的前后,同时拍的。但是《颐和园》周期长嘛,《红颜》快,完成得早,05年成片,就投院线了。《颐和园》是到05年拍完,到06年完成后期的。
  
  王:《红颜》投资也算多的了。
  
  方:《红颜》也和《日日夜夜》差不多,所有加起来600万左右。实际上不到,因为用了一部分基金嘛,法国政府的资助。
  
  王:还有一部分是韩国的基金吧?
  
  方:韩国的基金是奖金,是给编剧本人的,不算在制作里的。
  
  王:《红颜》当时上院线是什么情况?
  
  方:在院线上了,但是没有明星,发行公司也不太好,是没有经验的公司。音像和电影频道的回收还行,但是票房不好,票房基本上打平,把宣传费挣出来了。
  
  王:但当时看到这个电影的观众,反响据说还是非常好的。
  
  方:是,但是发行不行。一个电影不管拍得多好,你怎么产生市场的知名度?那是要花钱的,为什么你用明星,因为明星有宣传点嘛,经纪公司都在宣传嘛,否则你就得花钱宣传,你花钱你就得算帐了。05年的票房你如果运作的好,可能会产生一些票房回收,但是你算帐的话,你比如说你希望赚到五六百万以上,你做100个拷贝多少钱?加上宣传,你回得来回不来?如果你票房业绩不错,能把宣传和发行费用全部收回来,那已经算是成功,如果还有投资的回收,那赚不回来。别看这两年,市场变化很大的,04年05年市场很差的。
  
  王:现在好一点了。
  
  方:现在好多了。文艺片票房能达到几百万已经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当年的市场很难的,就像小帅的《青红》那样。《青红》的票房两百万,你算拷贝费都收不回来,加上宣传费,你怎么收啊?全世界的电影也很少说能只通过票房能回收的,国外的电影主要也要靠DVD啊,一个DVD几十美圆,咱们这里全被盗了。这DVD是白给啊,现在DVD越来越不值钱了。为什么?就是盗版太凶了,网络也凶,卖个DVD版权,几乎是白送。
  
  王:当时王小帅说过《青红》的问题,没有专门放艺术电影的小厅来放这个。
  
  方:没有艺术院线嘛,只有一种院线,这个有利有弊吧,弊的一点在哪里呢,就是没有宣传点的电影完全没法上,利在哪里呢,但凡你有点宣传点的,你文艺片也可以进主流院线,这个全世界都没有可能性的,只有中国,在欧美根本就没可能,文艺片怎么能进主流院线,普通观众根本就看不到的。
  
  王:但在中国就造成了一种情况:看电影有时候盲打误撞,有观众忽然撞到了《红颜》,他本来没想要看这种电影,但是看了后,觉得比期望地好。
  
  方:从这里你也看到中国电影的发行方式,它就是这样一个方式。你没有炒作,没有明星,你基本上老百姓就看不到,因为他无法知道啊。其实中国的明星哪个有票房?哪个都没有票房,明星有什么?明星有话题,可以不断地炒,不断地覆盖,让大家知道这个电影。
  
  王:最近《颐和园》盗版碟出来了,能否谈下《颐和园》的合作情况?
  
  方:《颐和园》本来是一个地上电影,在剧本报批的阶段是修改了剧本的,和你现在看到的盗版差别是很大的,现在你看到的剧本是最早的剧本。当初和主创谈的时候,是大家达成协议修改了剧本的嘛,但拍的时候又拍回去了,没有按照送审的剧本拍,这就把这个电影的市场丢了。
  
  王:当初是导演拿这个剧本来找你的?
  
  方:不是,是我找的娄烨。我找娄烨是因为对娄烨好奇,并不是因为《颐和园》。是找到娄烨以后才知道有《颐和园》的剧本。我是对他很好奇,想见见这个导演。
  
  王:为什么对他好奇?
  
  方:当初就这么几个导演。第五代当时成功的导演我也参与不进去,不成功的导演我也就没有兴趣了,寄希望于少壮派,刚40出头,40左右,年富力强的。当时好奇,就去打听打听,聊聊天嘛,第一个我去找的就是娄烨,一聊就聊得很开心,就想合作,就想跟这个导演一起做一件事,因为这个导演吸引你,然后才有了《颐和园》。其实早就有了这个《颐和园》,开始的时候他不信任我的时候还不给我看,他也不知道我是哪一路人,我本来也名不见经传,就冒出个人来。
  
  王:然后呢?
  
  方:就聊嘛,然后感觉上都觉得有合作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说人和人相处吧,做事情的方式,还有大家的兴趣是否能走在一起去,走到一起去就看看这个剧本能不能打动我吧。看完剧本觉得这个剧本非常好,喜欢这个剧本,但知道有一个死结,有一些东西不能碰,不能碰怎么办呢?然后我们就来探讨这个剧本有没有修改余地。
  
  王:当时把六四完全修改掉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那一块怎么补呢?
  
  方:你这样想吧,假如你的电影本身不是关于六四,是一个时代下人物的命运,是人物在当时的世界所遭遇的情感历程,你当然是可以调整的,你可以不放在89年,你可以放在87年,88年,你可以没有六四,但是人物所承受的东西有类似的地方。我想六四也不是一个单独的孤立的事件本身,它所反映的是当时那个时代的压力吧,社会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它一定是有原因的,压力是有一定的积累的,你可以人是这个时代的状态,你可以把人重新走一遍吧。《颐和园》表面上看是这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骨子里是这一代人的年轻的对未来的梦想,对自由的追求,包括后来所遭遇的事情。你可以换一个讲法。当时我们走了另外一条线,这十几分钟,你重讲。这十几分钟是全部改完了的,而我认为是成立的,也是非常强的命运感的东西,也是一对年轻人在追求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爱情就错过了,留下了很多遗憾。六四是在客观上遭遇了这个事件,导致了两个人的改变,我们换一种方式,可能更多是两个人内心对事物的看法,在那个时代里面所产生的差别,导致两个人走岔了。
  
  王:从现在的片子来看,他一开始就描述八十年代的空间氛围,自由思想和理想主义情怀,这就像恋爱早期的梦想一样,而八九年的突发事件是对那一切的终结,这很重要,所以可能你们当初的改动非常大。
  
  方:现在来看就更离不开了嘛。现在的片子比较多的篇幅是放到了社会的压力上去,如果我们换一个压力,同时也是比较大的压力……可能你们不记得,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在1985年到88年,尤其是这四年,是出国大潮,那个时候所有的大学生没有一个安心读书的,到任何一个大学去看,人人都在补习托福,都在联系国外的学校,没有人安下心在国内念书,当时我们修改剧本的时候,你社会的冲击力也很大,但没有六四那么爆炸性,可能把人物的心理取向变得更重一点,也就是说你有同样的社会的压力,然后人物的情绪变得很强烈,里面也有一些比较大的事件,但这个事件相比于六四而言,那就小得多,更多是校园的冲突,校园的冲突反映的是人和现实的冲突,不是政治性的东西,更多是个人性的东西,但它也是一个出路,肯定没有六四这么极致,但仍不违背电影的初衷和人物的走向,这是当初我和娄烨达成协议的。
  
  王:我觉得纳闷的是,既然当初已经办了那么多的手续,为什么后来又改回去了?可能是在拍的过程中,觉得还是不行,还是要坚持一些东西。
  
  方:这个我可以理解为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情不自禁。但娄烨事后给我的说法,就是寄希望于也许两年后,政策会有所改变。但我认为是导演自己的冲动,变得情不自禁,跑回去了吧。
  
  王:其实89年的事件没有正面出现多少。
  
  方:那是不能动的。那是死结。当初我在04年的4月,认真坐下来跟娄烨跟耐安坐下来谈,每次都七八个小时,最后大家得出这个结论,但凡做这个电影,六四不能碰。一碰,这个电影就死掉了。这是达成协议的,也就是在这个前提下,大家用了几个月修改剧本,修改剧本以后,大家都能接受,而且我觉得还没跑题,受到的伤害还不大,仍然是非常好的文艺片,有非常强烈的那个时代的气息。就是换一个方式讲当时的故事。
  
  王:如果你不是制片人,作为一个普通人,你会喜欢什么样子的电影?
  
  方: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我永远都喜欢大的时代背景下,关于小人物的命运的电影,因为我也喜欢历史,喜欢战争,喜欢人,永远也会喜欢一个社会在变革时期人物的命运的电影,然后喜欢人性深处各种角度,人的矛盾的几面,我永远喜欢的。我永远不喜欢一张脸,其实人性不是这样的人,人没有简单的好坏,只有说跟这个社会冲突不冲突,合不合时宜。
  
  
  王:比如说有哪些电影?
  
  方:我看电影不多,都是有选择的,今年的奥斯卡盗版碟还没出来,还没来得及看呢,因为你上院线看,你总是公映了你才有机会看,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在美国呆的时间又少,在美国呆的时候,一般奥斯卡提名的都会去看。不会所有的电影都会去看,没时间,就是坊间大家说好,就去看,或者一个电影有争议,或者哪个电影有特点,你也会去看,不会是因为哪个明星哪个导演你去看。另外因为你要做这个电影,你会找同类电影去看,那是为工作。如果是为爱好的话,比如去年的奥斯卡的《窃听风暴》,我很喜欢,《通天塔》,《血钻》,我觉得都不错,以前我非常喜欢的电影有《现代启示录》,《教父》。《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也还不错。小一点的电影,像那年金棕榈的《孩子》,金基德的电影我也很喜欢。太温的电影不喜欢,没劲的,白开水的我就不看。四平八稳的传统电影我绝对不看,没意思,你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比那电影还精彩。纯娱乐电影我不反对,因为市场有需求嘛,但我自己没兴趣。《蜘蛛侠》《超人》这样的电影我肯定不看,没兴趣,因为我做科技的嘛,科幻的电影我们这些人可能想得比他们更远吧。但《侏罗纪公园》我喜欢,因为我们脑子里老是在琢磨这些事,比如化石复活。神秘的电影我喜欢,跟我们接触的世界有关系,我们经常琢磨这些事。纯打打闹闹的,纯功夫的,一点兴趣都没有,纯搞笑的电影也不喜欢,没意思。
  
  王:刚才谈了你投资了四部电影了,从投资的角度,这交学费也交得不少了。
  
  方:也不完全是交学费,这个要看你怎么看,如果从学习的角度,从你专业制片人的角度,那是在交学费,但从一个人的角度,你不是在交学费,你是在享受生活吧,因为你得到了乐趣。
  
  王:我觉得这个过程中,你的制片理念是在变化的,那天有人说你的制片理念很好,我觉得你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方:这个过程其实是随着你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说你自己的转变,就很简单,如果这个事情让你随便玩,你兜里有很多钱,你肯定不会变,你想干嘛干嘛,你喜欢就干,就跟我说的做《颐和园》,没有为什么,就是这个导演我喜欢,这个剧本我欣赏。到一定的时候,你不能全用你的钱来做电影,你要用到别人的钱来做电影了,那你就必须要问为什么了。
  
  王:对,这就是以前是票友的性质,现在慢慢进入行业,要变专业了。
  
  方:对,要负责任了嘛。一旦对他人要负责任的时候,你做事情就要很谨慎了,你就要考虑做这个电影能不能把资金回收回来,成本能不能控制得住,还有你跟一个导演合作,你负不负责任,说这个是不是能做一个有艺术成就的作品,对于一个导演他会不会进步,成长,你做这个电影会不会有意义,能留得下来,你都得去想。我想对于所有创作人员来说,这是意义最大的。大家在一起,关键是做了一个好作品,留在电影史上了,给后代留下了一个好作品,那做制片人也是一个欣慰。像现在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的,艺术取向比较重的,你想有大的回报,没有什么可能性。最理想的方式就是不赔,还能找到钱,最后你还能把钱还给别人,大家最后还高兴了一场,我觉得就很理想了。
  
  王:现在做这一块,占你精力的百分之几?
  
  方:每一年不一样。04年05年占得比较厉害,因为是两个电影同步嘛,超过一半了,花了精力百分之六七十在电影上。06年07年好一点,因为只有一部电影嘛,一部电影差不多百分之四十到一半左右。07年因为没拍,只是后期,所以精力占百分之三四十,08年也是在百分之三四十左右,两年做一部电影,就百分之三四十的时间,但业余时间占很多,白天工作的话,可能占百分之三四十,业余时间可能就占大了,可能百分之六七十的时间都在那边,平衡下来,差不多一半的时间。
  
  王:你现在在做什么电影?
  
  方:在做一个新电影,这个电影比上个电影要难做一点,因为我被禁了,公司被禁了,我也被禁了。那我就得找合作伙伴呢,我必须呆在合法的地方,我在境外是合法的,在国内我工作是合法的,挂名就不合法,也不是不合法,是不合规定。做新电影,我用境外的身份可以,可以做合拍,国内必须有合作伙伴,人家去报批,我不能去报批了。
  
  王:现在做的电影是什么题材的?
  
  方:现代题材的。现代题材永远是第一选择。
  
  王:我有一个感觉,你对现实有一种比较强的诉说的愿望。
  
  方:当然,这是根本跑不掉的,历史再精彩不如今天精彩,历史再难忘不如今天难忘,今天为什么难忘,因为今天在变化,就因为他在转变,遍的都是故事,天天都是故事。再过去几年,比如我经历的过去二十几年的变化,包括世纪初到现在,变化多大啊。
  
  王:我觉得这还是有个人气质的原因,同样面对这个世界,有人看久了,不觉得有什么变化。
  
  方:我觉得天天都变化,每天在路上东张西望,看到天天在变化,你观看房子的装修,你看窗户的材料都变了,你看餐馆的广告都变了,你看行人的衣装打扮都变了,过马路的方式走变了,出租车司机开车的方式都变了,你看他以前多不规矩,现在老老实实的,人人都不敢违章了,现在看随地吐痰的人都少了。变化太大了。建筑工地施工都变了,以前哪里注意环保,现在都守规矩了。但这还是表象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变化。
  
  王:人心的变化。
  
  方:人心的变化太大了。人的变化过程中,最精彩的是不确定,如果都稳定下来就不精彩了,就没有那么多故事了。就是因为他不稳定。因为现在不是一个佛教国家,不是一个穆斯林或者基督教国家,同时也不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也不是一个完全孔夫子的国家。矛盾,不确定,摇摆,但同时因为这个不稳定,是动态的,dynamic,学物理的你就知道,反而充满了活力。
  
  王:所以《苹果》就很契合你刚才讲的这种理解和感受。
  
  方:《苹果》是我和导演在一起创作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本身就来自于我们对时代的一个态度,中国确实太精彩了,变化太剧烈了,人也太精彩了,五花八门的思考,它不墨守成规了,以前的价值观念都崩溃掉了,今天的观念到底是怎么样的,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考虑,而且各个阶层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考虑,以前的打工仔和现在不一样了,你去请个保姆现在几百块钱请不到了。
  
  王:《苹果》看起来是几个人的具体的故事,其实内在视角是很大的,野心也很大,要描绘的东西也是一个整体性和全局性的东西。
  
  方:是。其实《苹果》的创意的时候,野心是蛮大的,但是限于这样的篇幅和这样的制度,所以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在有限的几个人物里面,试图让观众去感觉。为什么《苹果》里面会感觉挺剧烈的,因为只有一个多小时吧,只能有这么小的篇幅,是能用几个人物,两个家庭。但讲不是只是这几个人,讲的是这个时代的事,但讲时代的事不可能在一个电影去覆盖所有的,但一个电影能让大家去想事,已经很好了。
  
  王:《苹果》的票房最后很好,是在你意料中还是意料外的?
  
  方:其实是在意料之中。你如果我看当时写的策划案,就是这样,是在预期之中的。因为这是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很近的,发生在城市里面的,而且在城市之中是最前沿的两极分化的冲突,金钱和情感,贫富,男女。当时有一个很强烈的冲动在哪里呢,是一转眼,哎呀,中国到这儿来了,这是你的感觉。所以这是李玉和我在多伦多的时候,谈起这个故事来,你看到发达国家,你觉得也是这个状态,然后再一想,人在哪儿?人是一个什么状态?一下子发现差别很大。
  
  王:看《苹果》会感觉里面的人比较陈腐,也有朋友跟我谈起,说不喜欢这个电影里的人物。你感觉他们的生存环境变得很前卫了,但人心的发展滞后了。
  
  方:那你不觉得中国今天就是这个状态吗?除了90年后的,还有老年人我们讲得不太多,中年人和年轻人、二三十岁和四五十岁是这个社会的主流嘛,而且是两个不同的阶层,这两个阶层不是以有钱和没钱来衡量的,而是根据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来讲的,这两个阶层构成了今天社会的主流,你去讲他们的故事,讲他们的感觉,当然这个定位是不是准确……这是创作者试图这样去讲。因为你当初你选择的时候就去想,什么样的人物具有代表性,你不可能去覆盖所有的人,如果你选今天城市里的白领,你可能会丢掉一大批人,因为白领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人,但你不去讲那些今天在经济上已经很有钱的人,也不对,因为本身它就是这样一个潮流,大部分人可能还处在生活的维持阶段,又有钱又有文化的人也有很多,但毕竟还不能形成一个主流。不同电影会以不同角度去讲同一个故事,这个团队的创作者是选择了这样一个方式去讲。切入点就是这样两个家庭,这个一个城市,这样一个时代,试图来讲今天社会所面对的一些有意思的转变和冲突。
  
  
  王:你现在找一些合作对象,你一般有一个什么标准?
  
  方:我的标准也很简单。第一个,大家都想讲故事,这是最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导演他只是想当导演,你肯定没兴趣,比如一个演员,想找到钱,只是想改变一下身份,那我肯定没有兴趣,因为我也不是为了想做制片人而做制片人,我也是因为喜欢电影喜欢讲故事,来找合作伙伴。这是第一重要的,一个导演他是真的从内心想讲故事。第二个是这个导演是想讲现代的故事,现代的故事并不是说不可以讲历史。你四平八稳的,或者煽情的,或者夸张的,这肯定不是我喜欢的东西。如果观念太老了就没有合作前提,虽然我年龄很老,但我观念不老。不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我不是学电影出身的,所以我没有包袱,所以在电影上我是年轻的,在年纪上不年轻,但我在视野上是新的,是开放的,我的冲动也是年轻的,就是因为时间短嘛。
  
  王:你以后的工作重心会向电影上移一点吗?
  
  方:其实现在受到的约束,可能是我的科技的事业丢不了,因为对科技的热爱永远在,还不是一般的热爱,是非常非常着迷的。所以时间分配上你没有办法,只能有选择的做电影。你撑死了,一年一部是你最大的极限,除非是帮忙,替人家把握和策划一个电影,或者是以你为主,比如说是共同,你有多个合作伙伴,一起来策划一两部,两三部都有可能。如果你是自己独立策划电影,一年一部就到头了。
  
  王:而且我觉得你做为制片人是很愿意有更多介入的,你内心似乎是很渴望创作的。
  
  方:对啊,否则我就不会有兴趣,如果我只是做老板,我做电影干嘛,我完全看别人的电影不就完了,你当老板不外乎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你想赚钱,你当老板,那不是我的兴趣。我的兴趣是讲故事,你躲不掉的要参与,不参与的你肯定不做,我只是挂名,或者我只是负责找钱,我肯定不做,没有兴趣。最低限度的,是参与策划,如果不参与故事的话。然后你要能跟导演对话,你要能参与剪辑,然后在跟导演交流的时候,用什么样的主创演员,什么样的摄影师,这个电影方向朝哪里走,大概是个什么感觉的电影,在达成协议前这个你要参与,到后来技术方面的事情的参与可能会更深了,因为我本身也喜欢技术,比如工艺的选择,这都是本能的东西。
  
  王:这样会不会让导演觉得给他的束缚太多了?
  
  方:这就看是什么样的导演。如果说是一个封闭的导演,他肯定接受不了我,如果是一个开放式的导演,他肯定会喜欢死我,作品最后是他的作品,不是制片人的作品,对不对?电影作为一个艺术作品,导演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不用讲的。如果是纯商业电影,制片人可能是第一,制片人是更重要的,即便是一个纯商业电影,也不会说这个电影是制片人的电影,人家会说这个是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张艺谋的电影,人家不会说这是张伟平的电影。电影永远是导演是第一位的。 一个思维开放式的导演,他求之不得你这种制片人。你分担多少事情,帮多大的忙,你即便参与创作,你跟一个导演的合作最大的作用是帮导演,而不是约束导演,即便你是发表意见,对导演来讲也是多一个脑袋来帮忙,因为你前提不是谁指挥谁,因为最终要达成协议嘛。即便是制片人的意见最后被否决了,放弃了,但对导演来说也是多了一份挑战和考验。首先制片人作为一个观众,给你打了两拳,多了一个关口。就像一个导演创作一个作品也是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这只是好事,不是坏事。因为电影最怕遗憾,到了剪辑台上后悔,到了大屏幕上,想当初为什么会这样。
  
  
  王:那会你说你以后不会做纯商业的电影。
  
  方:我说的商业的定义和一般人的定义可能不一样。不一样就是说,有的是比较俗的商业电影,就是没有一点冲动,就是完全觉得什么东西能卖钱,我们搭,搭,搭,有时候做电视剧会有这种情况,就是说比如最近这个人比较火,我们用他搭可能比较能赚钱。我所理解的商业可能和这个不一样,要有冲动,比如历史题材,哪段历史让你特别想去谈,想去讲,首先你要有这个冲动,然后这段历史可能是观众想去了解的,是有看头的,然后我们以这个为目的去创作,可能它就是一个商业电影,而不是编剧和导演的完全非常个人的东西,你首先想到大家喜欢这个故事,讲好了大家会喜欢去看,我喜欢这样的商业电影,而不是没有冲动的东西,对于我个人来讲,这个时候它已经不是一个纯商业电影,因为它出来后是有原始冲动的,不管是编剧还是导演,他内心是有感觉是有激情的。
  
  王:商业电影有很多类别的。
  
  方:最大的一个差别其实就是原创性。不管是商业的还是艺术的,都是有冲动的。就是你发起一个话题,你雇人,让枪手们,我给你出个题,我出钱,你给我写完,然后请一个导演拍完,这样的商业电影我不喜欢。
  
  王:现在大的投资赚钱比较稳,中等投资在夹缝里,像《苹果》这样能赚钱的其实很少,你做的反而是这一块。
  
  方:是,这个我同意。这一块是我最喜欢的。这就是一个挑战哪!因为你没有大场景,没有大制作,它没有那种绚丽的东西去吸引观众,那你就纯靠故事。
  
  王:其实讲述我们身边的比较贴身的故事的电影比较少,它的制作和传播都是非常欠缺的。大家似乎愿意脱离现实讲故事,把精力都投入到国产大片上了。
  
  方:所以我觉得它就是一个挑战呢。你希望出来的电影的制作本身是精良的,这就意味者它不能太低的成本,一两百万做不了。在我的心目中,在国际上大家能说得过去,说这个电影是精良制作的电影,四五百万是前提,希望比较理想的电影,制作上还能用一些特效,在班底上再强一写,差不多要六到八百万,但四五百万是底限,再低了就没有办法做,除非你要培养一个新导演,培养一个新导演,完全不用明星,为了让他能出来,而且画面和声效还能说得过去,你也得最三四百万,一二百万做不了。一二百万那就是纯实验的电影,我觉得比较惨,就比如《安阳婴儿》,我觉得就是一个实验电影。象《日日夜夜》、《红颜》这样的,我觉得就是一个制作很精良的作者电影,或者是纯艺术电影,《苹果》就已经开始考虑市场了,不管是题材还是班底,还是方式。其实在考虑市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导演。一个导演要成长嘛。
  
  王:《苹果》对导演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跳跃,这个我们都能感觉到。
  
  方:那同时也是个挑战。理性是不太好用的,你一旦去追市场了,你要小心,你不能丢你的艺术,这对导演的镜头都是考验。你又不想丢艺术性,观众还能接受,还要好看,这些明星还愿意去演,还能演得出来。
  
  王:《苹果》的市场定位当初你是有一个想法的吧?
  
  方:一定是,清清楚楚。从一开始就清清楚楚,就是冲这个来的。
  
  王: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呢?
  
  方:当初的定位,是1000万到1200万的制作,全明星阵容,这是不虚的,纯投入,但最后我只花了900多万,那是我省下来的。但从制作规模上是1200万的制作,让所有欧洲人来看,是1500万的电影,在欧美的水平来说,你说是2000万的投资,人家也都相信,从当时明星的知名度,他的价位来考虑。综合来看,它是一个1500万的电影,但她是用1000万来拍的,并不是你花少了钱,是人家没要你的钱,所以你的回报得要求回报这些。在谈这个电影的时候,定位也是1/4到1/3的回收是境外,甚至说还多一点,如果把港台算成大中国的话,纯欧美的回收是1/4。
  
  王:现在这个电影还在美国上院线吗?
  
  方:美国还在放,1月25号就在上。艺术院线没有说上去两星期就下来的,它是区域性的,它不做那么多拷贝,它流动,它一个区一个区的做。
  
        3,申诉与沟通
          王:后来被禁了后听说你要申诉,有这回事吗?
          方:有啊,我现在的申诉报告还在局里啊。没给我答复,这就看电影局机构有没有调整吧,一调整我还要申诉。
          王:在国内来说也没什么损失了吧?
          方:怎么会没有损失。损失大了。电影频道丢干净了,网络丢干净了,第二轮丢干净了,其他全丢干净了。只有前两三个星期的票房没丢,其他全丢了,你最大的丢了。电影频道那是禁的,网络现在超过音像,那是丢干净的,网络丢50万,电影频道丢100万,加起来丢了150万,再加上第二轮,你很多城市没上,你只有这么多拷贝啊,你计划是第二轮的嘛,你中等城市全丢光了。起码丢了200万到300万的纯收入。
          王:现在的申诉可能性大吗?
          方:这我不知道,要看体制改革啊。如果说广电总局从部位的改组上面有变化,申诉就有可能。
          王:短时间不一定会吧?电影局划入广电似乎是1986年,都20多年了。
          方:这些坊间传说都有,现在两会要解决的就是国务院新的部委的调整,部也要精简,这是趋势嘛。比如美国部位只有十五个,日本有12个部委,一般都不到20个。中国超过了,翻一番。部委的精简是势在必行,你从南方的雪灾你就能看到,如果你的交通能源就是两大个部,你就特别容易调配,现在跨的行业太多了,煤炭和石油就不在一个部里,电力也不在一个部里,这都是能源啊,如果你都在能源里,煤电水气都在一个部里,你就能调整过来了,好多机构是重叠的。中国机构一定是要精简的,过去计划经济才有这么多部委,现在是市场经济了。
          王:80年代,在其他行业都在改革开放的时候,这个电影的管理反而是逐渐收紧,越来越严格。
          方:电影越调越严格,是因为电影没有纳入产业机制。你如果纳入产业体制,你制定政策的时候,你的方向都不一样,你首先是你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就业税收,GDP,你以这个为目标的话,你的指导方向不一样。你现在的方向是以不出事为方向,如果在意识形态的指导下,首先是保官,以不惹事为前提,你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如果你换个方式,是以繁荣市场、丰富老百姓生活,创作更大的社会效益和国民产值,就业机会,那在这种方式下你做事情的考量都不一样。政策是怎么定的,政策首先是以人为考量,如果你做事首先是为了不惹事,那你就不敢做新事,因为新事不确定,但如果你做事是以产业为前提,你就敢做实验,敢做新事,这是180度的不同。
          王:说实话,你这些年这种对说话和外界对话的方式,就是那种直接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以后来看,是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的。
          方:大家其实都要这样讲啊,其实最后这个国家,也必须这样走。为什么?因为中国是加入了WTO的,你对WTO是有承诺的,你要求别人开放市场,人也对你要求开放市场,文化是一个市场,电影也是一个市场,你能不开放吗?如果你开放,你怎么办?你一开放,你能拿我们现在所有的标准来衡量对方的所有产品吗?就像我们要求美国开放我们的家电市场,那美国要求你开放你的市场,对等的,如果在贸易平等的原则下,对方也要你开放你的文化市场,你一开放文化市场,你分级制没有,美国的电影怎么进来?你封锁你的文化市场,人家就封锁你的别的市场,你的经济会受影响,最后市场超越意识形态,这是势不可当的。
          王:对,市场也能化解极权。
          方:必须是这样的。而且关键是,现在国家越来越强大了,不是说两个电影就能把你给影响了的,而且网络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大家什么消息都能看得到,咱们的政权不是越来越稳定吗?咱们的政权也没受到什么挑战啊。
          王:与电影局对话是给他们一个知道下面情况的路径,你跟他们的对话就很重要,而现在对话不充分,多数时候是私下发牢骚。
          方:其实我相信电影局的官员们既然他们都在这个位置上,他们也希望这个电影能发展,希望中国电影将来的市场政策越来越宽松,所以这是一个互动的东西,如果说业内大家不去呼吁,不去要求,你也推不动。这些官员想做一个新的改革,推出一个新的政策,他的依据是什么?他首先依据民意,依据市场的呼声,依据市场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你不形成压力,你也不能给官员们一个台阶,大家都不讲话……
          王:这个民意就传达不过去。
          方:而且所有做官员的,在自己的任内,都希望有政绩。如果说电影是一个产业,我今年的票房又上升了多少,国产片的占有率又上升了多少,这都是最好的业绩,所以你推动的越多,你政策只能越来越宽松。我现在经常讲的话就是关于审片制度,你审片制度不透明,审片没有交流,你在剧本的阶段上还有一些交流,审片几乎完全没有交流,他只叫你怎么改,全都是暗箱操作,谁都不露面,大家填单子,发表意见。由于这个压力不够,所以大家想怎么说怎么说。压力不够,万一有一天压力挡不住了,那你更完蛋。当有一天你必须开放你的院线市场的时候,好莱坞的作品洪水一样涌进中国市场的时候,那时候你知道太晚了。为什么,因为你自己的队伍没有培养,当初你的政策把自己给约束了,所有的编剧不敢写,导演不敢拍,大家都去拍电视剧,都去拍主旋律,当有一天你市场开放的时候,美国的资本来阻挡你的电影,制片人都是美国人,资金都是美国的资金,你怎么办?
          你自己的队伍就萎缩了。今天我们大家都在呼吁审片要透明,要开放,这个队伍要年轻化,这个制度要宽松一下,分级制度要有,实际上是为了保护民族工业。保护的最好方式是使自己的队伍壮大,不是要关门,你关门的保护是温室,等有一天温室要拆的时候,全经不起风吹雨打。
          王:去年我们国家电影总票房才几十个亿。
          方:对。你再看这里面国产电影占多少,进口电影占多少,分帐片占多少,这个数字你一看就知道。如果现在再不讲话,再不把这些捅出来,再不放在日程上来讨论……说实话,这些电影厂早就该关了,国有企业都改了多少了,这些电影厂还拿着纳税人的钱,今天拍一个,明天拍一个,丢库房里面,这种方式能行吗?说实话,这些东西没拿到社会上来讨论,如果你拿到社会上来讨论大家不骂死你才怪呢。你拿纳税人的钱,拍电影不要讲收,你每年说你国产片几百部,你看看国家多少资金在里面,国家多少钱在浪费,拿什么东西来考核?以后就要打板子,你电影厂投资进去,好,你以后要进行绩效考核,你投了电影如果没有回收,你这个厂长就得下台,那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现在电影集团是以企业来声称的,中影是企业,上影集团是企业,但我们现在做的事是企业来衡量的吗?
          中影集团上影集团每年投资多少钱,回报是什么?回报靠拿自己的位置,拿进口大片的钱补自己的窟窿,说起来每年还赢利,赢利在哪里?全靠卖美国片子赚的钱。
          你这样伤害的是什么?你扶持的是美国电影,毒害的是自己的电影市场,摧毁的是自己的电影工业,唯一的好处是自己的官没丢,你说这个合理吗?我们都来自于其他行业,其他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像今天电影的产业,能生存吗?一秒钟就跨掉。如果拿市场经济的原则,对所有的不管是交通,铁路,运输,还是说我们的农业,林业,包括我们的制造业,你用任何行业的标准,套到电影里面来,电影顷刻就没了。立刻化为乌有,经不起任何打击的。所以没办法。老说我给中国电影抹黑,我根本不是抹黑,我是替中国的电影产业担心,今天如果不是拿广电总局的指令,你《变形金刚》多少号必须得下,你国产电影早就完蛋,现在国产片被保护着,但保护是不健康的。你在一个学校当校长,你说凡是调皮捣蛋的我就都开除,你把听话的学生留着,那你这个学校就完蛋了,以后高才生还有吗?这些年轻人都是创造性的,他脑子在想新事,你老是老年人的思维,这里不能碰,那里不能碰,那你这个学校就完蛋了。你的导演编剧的队伍怎么出得来啊?我是着急,我刚开始做电影的时候,没想到中国电影产业竟然是这样一个状态,太搞笑了。
          王:我给你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个第四代导演,他在80年代拍了一个与战争有关的片子,最后的片子出来后要经过什么将军啊,副总理级的人来审,最后他坚决不继续拍新片了,他说再拍就累死了。你在看到这种情况后还继续拍,我觉得你是非常有勇气有精力的。
          方:有一点你必须看到,这个国家在进步啊,我们不是看电影局的局长或者审片委员会,我们寄希望于这个国家在进步,国家趋势在那里摆着,那这个电影能不进步吗?我们今天讲的这些话,其实很多人都会讲,我之所以敢讲出来,是因为我不拿国家一份钱,电影局也不给我一分钱,也不给我单独一个银幕,照顾我的片子,所以我光脚不怕穿鞋的,有什么担心的,你不让我做我换个方式做,照做不误。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意识到这一点,现在再不改革,再不给电影制作一点宽松的政策,那最后真的就灭亡了。我有时候跟电影局局长聊天,他说我太悲观了。我说就是我太乐观了,我根本就不悲观。
          王:他们也很难碰上像你这样跟他交流的人吧?
          方:第一个我又不送礼,我又不请他吃饭,天天就说话而已。谁不愿意大家都唱赞歌啊,我觉得做电影的领导,就得要胆子大,就得要创新,敢改革。我们寄希望新的官员能有新的思想,有市场经济的意识,而不只是做行政官员。你像我们拍《红颜》的时候,我就笑,我们要拍80年代的电影,跑了好多县城,后来朋友告诉我说,你不可能找到这种地方,你想一个县城如果还是80年代的感觉,这个县城早没官了,这个话所包含的含义是什么?就是这个含义,如果说我们任何一个行业还保持在80年代,这些没有政绩的官员早就下课了。我们拍《红颜》遇到这个事,虽然拍摄难度大了一点,但我觉得高兴,说明我们国家进步了。
          王:最后一个问题,你怎么看电影分级制度?
          方:我觉得分级制度是势在必行的,是跑不掉的,因为你不分级肯定就有问题,你必定有一些少儿不宜的东西,也有成年人的生活,你比如说,有暴力有情色,如果你不分级,你怎么能保护青少年的同时又兼顾成年人呢?你没办法做。你不分级就是永远的妥协,方方面面的妥协。
          王:但有的制片人可能会不喜欢这个制度,有了分级制,可能会使电影局失去禁某些片子的借口,但是分级后,可能会使一些片子失去很多市场份额。
          方:这就是一个平衡。如果说你创作者在表达的时候希望相对自由一点,但同时你又不伤及不同阶层的观众,那你就没办法,你总要平衡你要哪头,也有可能你的片子比较中庸,谁都能接受,但这往往不是一些创作者想要的。创作者一旦想要自由,就会涉及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受众。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qzVOBCoLrr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