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鹿特丹电影节专题:马然观影日记 & 应亮《慰问》获老虎&专访杨恒

2010-02-02 23:37:13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专题)第39届鹿特丹电影节将在2月7日结束,马然将持续在鹿特丹发回精彩观影手记及第一手现场资讯。杨恒《光斑》入围主竞赛单元,在杨恒前往鹿特丹之前,现象网记者专访了杨恒,谈及了本片在创作和制作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其间透出的和投资方之间的关系处理,以及在投资方压力下对于影片创作的把握,相信对于很多创作者来说都是值得关注的,随着越来越多或多或少的资金愿意投资独立剧情片,这些方面无疑也是创作者们必然要面对的。(点击了解《光斑》)。
  
  金虎奖获得者名单
  
  马然观影手记:(持续更新)
  一:随处可见杨恒 最火石井裕也
  二:“中国独立电影导演的平价小卖部”之外
  三:以北京为根据地的RONIN HSU感觉上有些神秘
  四:应亮《慰问》得奖
  五:阿佐谷的美代子心情
  六:制片人实验室及其他……
  
  现象网专访《光斑》导演杨恒:
  要是要我自己去找资金的话会有难度,毕竟我也想让影片的品质高点,技术上的东西能提高些。
  虽然像这次资金解决了,但却遇到了另外的一些麻烦。

  
  制片人实验室及其他……
  
  众所周知,鹿特丹电影节长期以来对导演首作和第二部作品推崇有加,而参加展映的来自全球的年轻导演人数众多,当属正常。应亮曾经对我说,在电影节上他永远不会感觉孤独,因为总是遇到讲“同一种语言”的人交流创作心得和观影经验,心有戚戚焉。
  
  其实鹿特丹不仅为年轻导演们提供了练兵场所,他们有青年影评人训练营(YOUNG TRAINEE PROJECT),专注于培养和发现全球30岁以下的影评人;同时也有今年进入第10周年的“鹿特丹实验室”(ROTTERDAM LAB)专门培养年轻一代的制片人——因为是10周年,本届影展的“实验室”通过关联组织/机构提名的方式邀请到全球67名青年制片人。本项目创立开初的目的就在于给没有经验的制片人们一个平台与业界人士面对面接触并且更重要的是积累人脉,也成为鹿特丹影展CINEMART(电影市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附属环节。
  
  在“实验室”里,青年制片人有机会像参加“相亲”一样与工业代表轮番对话,并且得到老手的指导。今年“实验室”名单中老马没有看到任何中国代表(往年则有),而实际上,LAB的国际合作机构中并没有中国组织,而亚洲其他国家比如韩国、日本和新加坡赫然在列的都是国立机构(KOFIC\UNIJAPAN和新加坡电影委员会)。
  

  LUXOR大概是影展中最大的一个戏院(座位数900多),据观察,它也是每年鹿特丹“商业片”和所谓“大片”的放映场所。作为大电影节,无论如何特立独行,鹿特丹依然需要注意保持口味平衡……所以LUXOR几乎集中了所有的较为讨喜的片子,其中不少是日本电影(不少已经被荷兰电影博物馆买下版权,都是在鹿特丹进行荷兰首映),例如是枝裕和的“空气人偶”、崔洋一的“KAMUI外传”、“导盲犬小Q”和男演员役所广司的导演首作“蛤蟆的油”,陆川的《南京!南京!》在影展开幕的第三天也在此献映。
  
  2010的鹿特丹影展有一个有趣的“脱口秀”单元叫做“BIG TALK”(或许应该翻译为“大对谈”),它代替了以往的映后问答,由影展主席或者选片人和导演在电影开幕前进行轻松问答。1月30日法国导演FRANCOIS OZON(法蘭索瓦.奧桑)为新片“LE REFUGE”和是枝裕和(“空气人偶”)都先后在LUXOR参加了BIG TALK。老马不能免俗参加了是枝裕和“空气人偶”的荷兰首映(影片随后会在全国戏院上映),当日下午一起到场接受满座欢呼的是枝裕和和他的美术设计种田阳平(TANEDA YOHEI,最新项目是台湾导演魏德胜的新片“赛德克巴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大对谈的结尾,影展主席英文念出是枝裕和影片中的一段诗句,请是枝裕和念出日文——“生命 可能是 無法以自身之力成功的完滿   而被創造出來”(中文版)。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鹿特丹专门请种田阳平设计了一个小小建筑“立方体”CUBE——外观是一个蓝色的小屋,里面贴满了“空气人偶”的海报,而有一个屏幕在反复播放着种田作艺术设计的影片片段——其中包括不少岩井俊二的作品。是枝裕和提到说,自己就是在看到种田阳平为岩井俊二“燕尾蝶”作的布景之后印象深刻与他结识的。
  
  现象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马然
  责编:107CINE

  

2010-02-03 22:53:57  鼠。。 (AV界耀眼新星导)

  什么意思啊,楼上的这位?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