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一场关于纪录片创作立场/现场的自由交流(二)
2009-12-06 23:23:46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专题)11月27日,一场由料阁子17号主办,栗宪庭电影基金协办,主题为“立场—中国纪录片和纪实摄影的抽样调查报告”的自由交流论坛在北京798艺术区的料阁子空间举行(
点击查看该活动的介绍
)。这场交流论坛由朱日坤主持,参加的导演有:王我、徐童、丛峰、顾桃、訾瀚、徐辛和赵亮。在现场还放了几位导演的相关作品的片段。交流分为三个时段,本文为第二时段的交流实录,参加的导演是丛峰和顾桃。
朱日坤:这位是顾桃导演,这位是丛峰导演。我有个幻觉,丛峰应该是一个电影评论家,外表也特别像。丛峰原来也在媒体工作过。
丛峰:原来干过两三年吧。
朱日坤:怎么去拍起纪录片来?
丛峰:做媒体之前两年的时间,我在那个地方住过一年的时间,因为跟我原来的生活有一个很大的对比差别,我原来用其它的方式尝试去表达,拍照片啊或者说写些文字性的东西。但是发现那个现场感绝对是没有办法和活动影像比的。最终经过一些年的准备,然后下了一个决心,决定应该去拍那样的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了一个心愿。
朱日坤:你拍摄影片是为了选择一种表达的方式?之前并没有下很大的决心一定要去做电影?
丛峰:恩,对。原来我可能喜欢看电影,原来并没有想一定要变成一个做电影的人,我最初拿起摄像机去拍纪录片,最开始的初衷完全是那个地方。假如我没有在那个地方生活过一年了,我可能至今也没有拍纪录片。
朱日坤:顾桃,先说一下你的片子。
顾桃:我拍的纪录片都是跟我生活的环境有关,我感觉不用去寻找那个题材,因为你身边就是你要做的,纪录片去做跟你有关系的生活,是最正确的。对于我来讲,我是内蒙古鄂伦春旗那一块出生的,但是我拍的呢,是鄂温克,是鄂伦春族的邻居,他们是一个在南坡,一个在北坡,我从小对鄂伦春的生活就太熟悉,可能就失去了特敏感的东西,可能是熟视无睹吧……
其实我拍这个最初是我父亲用相机和文字去记录鄂温克这些村民,而且是我拍的这些人的上一代。我02年开始进入这个民族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不是我父亲在80年代拍的狩猎文化的存在了,我最早也跟丛峰一样是想用相机去拍这个地方,但是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拍不到能够用一张图片能够表达出的那种感觉。最好的方式是用摄像机。因为他们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自己也没有身份了,中国有这么多的名称,有工人、有农民、有国家干部。放下猎枪以后,他们等于失去了自己身份,所以他们的语言他们的生活那种苦闷,图片是很难表达的。我就开始用摄像机一直跟踪拍摄。
观众:顾桃,大声点,听不见。
顾桃:哦。好。当时剪这个片子的时候,之后我还在拍,每年都回去拍,现在我在做一个新的片子,还是跟内蒙古环境有关,叫做《成吉思汗的守陵人》,因为这个叫《敖鲁古雅的养路人》,我对熟悉的人感兴趣,现在在做新的片子,但除了民族的,在城市里也有这样的朋友,我那时候因为拍图片,认识了一个人体模特,05、06年我做了一个片子,(那个人是)美院的人体模特,山东人,跟訾翰是老乡,那个片子叫《我的身体你做主》,那个模特在对着画的时候,大家都会把他当做一个道具,把他摆来摆去的,但是忽略了他作为一个人来说特别重要的东西,他虽然在那做着模特,但是他本能的那种尊严、那种情感甚至超出了画她的那些人,那个片名叫《我的身体你做主》,他的身体是别人来做主的,但是别的事可能他自己做主,做了那么一个片子。基本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朱日坤:你拍摄《敖鲁古雅》地方,从小熟悉那里的人和物,后来你怎么切入拍摄的?
顾桃:我从小熟悉鄂伦春族的那个生活方式,那个鄂温克呢,从小受我父亲影响,因为我们那,鄂伦春其实是一个镇,镇上有一万左右的人口,而且全是鄂伦春族,而我父亲是60年代支边到了鄂伦春旗,所以我出生在那,他在70年代就跟鄂伦春族还有鄂温克人在一起,就是纪录他们的生活到80年代,我受他的影响。80年代的时候我十岁吧,他总是不在家,总是失踪,我们家所有的活他都没赶上,作为一个男人,冬天我们应该上山去拉柴、拉煤、拉粮,都是我母亲、我姐和我去做这些事,他有时候半年才回来,有时候三四个月,回来的时候他头发特别长,穿得也是特别脏、特别破,他回来的时候很疲惫,但是他的眼睛里,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有一种光芒,眼睛是很亮的。后来他经常带鄂温克的村民去我们家,我一看,他那个大脸,带着枪,穿着那个兽皮的衣服。那个时候印象就是这样的。
到后来,因为正常的考学考出来,考出来后又留在大的城市,完了以后又漂到北京,跟什么也没有关系,我做过装修,跟服装公司拍过样片,还做过其它,跟纪录片也没有关系,跟画画也没有关系,可能到了这个年龄吧,就想自己这辈子应该做的一件事,能让自己踏实的一件事,我做得比较晚,05年35 岁的时候才感觉我应该做我不是以前做过的那些事,因为那些事都跟人的生存有关,不断地为了生存去做记者去摄影图片,都不是自己要表达的立场。所以我是做得比较晚,不像赵亮、徐童他们。
徐童:我更晚。
顾桃:哦,对,他更晚。找到一种方式,适合自己的。
朱日坤:丛峰的拍摄现场是在甘肃。
丛峰:恩,在甘肃。
朱日坤:记得你总的片名叫《甘肃的意大利》
丛峰:对,叫《甘肃的意大利》
朱日坤:跟意大利有什么关系?
丛峰: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我在拍摄的时候,朋友给我讲一个笑话,他们也经常没有什么事、无聊,就编笑话。当地古浪川有个地方叫意大利(音),是“一起”的意思,两个古浪人去参军,教官问他你是从哪来的,我是古浪人,问第二个人你是从哪来的,答我“意大利”,实际他说的是他们是一起来的,但别人听起来是从意大利来的。
在我的主要拍摄地点(诊所)附近,有一个五星级国际会议中心,是台湾人做的,当时就感觉这个宾馆就像一个穷乡僻壤的意大利,意大利对我们来说,还是比我们发达很多的一个国家,最后用了那样一个片名。
朱日坤:你觉得你在这样一个地方拍摄,跟顾桃一样,一定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丛峰:我觉得我们两方式有点接近,不过他是属于一个本地人,我是属于一个外地来的,对那个地方产生感情的一个人,然后我是做了一些准备,经过一些年再到那个地方去拍摄。
顾桃说他对城市也拍过,我在城市没有拍过长的,拍过短的。未来我也要在北京拍,会拍跟这个地方没有关系的人。从地域上说,虽然都是西北,但是应该他最重要的一个区域,在敖鲁古雅那个地方人的生活不管多么不如意,但都是很自然的。在我去的那个地方,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封闭,很多人的那个状态很接近,在中国那种小地方,无论是小的县城、小的镇、小的村,人的生活状态都是很接近的,比如在敖鲁古雅那个地方,他们可能天天都在喝酒,因为除了喝酒他们没有事干,原来我在北京的时候,我可能也喝酒,但是酒量不很大,但是我去那个地方拍了几年后,我的酒量就变得很大了,我天天喝酒。那个东西不是以你思考能够得到的,你通过在那生活,真的是那样,每天的生活都很重复,都很单调,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有太多希望。比如这里的人还可以想着,我为出名我为挣大钱我要买一个怎么样的房子,但是那里的人,很多时候人没有什么希望,没有什么机会,最多的是时间。比如晚上六七点钟吃完饭可能就没事干了,那做什么呢?大家在一起,肯定是希望把这一天高高兴兴度过去,慢慢就会喝酒,所以有的时候不喝的话就会很难受,晚上可能漫漫长夜你过不去。在北京我习惯夜里干活,熬到很晚,我三点钟睡觉,但是在那边没事的话,你可能八点钟就不知道干嘛,你就可能只能去睡觉,所以只能和朋友在一起喝酒,把这个时间度过去。我本人作为一个外来的人,虽然我在当地应该算生活了挺长时间,我是这种想法的话。我更能理解他们本地人是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希望。我还有希望,我能够回到北京来,能够去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只能在那里生活,所以喝酒有时候就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每天通过它找点快乐,把时间打发过去。因此人就付出代价,你的片子(指顾桃)也有朋友因为喝酒……我的新片子里也有个朋友,那两个不是很熟,他们也是因为喝酒出事的。
朱日坤:顾桃,你说一下,你在那么熟悉的一个地方,当你拿起摄影机来拍摄的时候,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没有?你认为通过镜头来看你的家乡的感觉自然吗?
顾桃:恩。对。甚至我一开始做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是在做一个纪录片。没有这个做纪录片的意识。只是想把他们现在的这个生活状态(记录下来),当时我也是要去拍图片的,那是在02年,他们已经定居的时候,我当时是带着一个照相机去的。图片我也没想拍,是想把我父亲当年拍过的老朋友拉上,因为我父亲老了以后,腿也走不了啦,得了很严重的风湿,我说跟他拍点照片,回去让他看看他的那些老朋友,我去的时候正好在他们很早的一个定居点,在一个很小的政府盖的屋子里,也有客厅,也有卧室,我正好坐在客厅和卧室之间的一个很挤的地方,一帮鄂温克人在那里喝酒,他们说是顾德清的儿子来了,当时在那个客厅里有两个退役的大猎犬,大狗,特别大,不象藏獒那么凶,有鄂温克人,也有北京去的人,可能是去采访的,在那喝酒。外面客厅呢,那两个大狗就在那里交配,特别自然的。我说,啊,这是一种最自然地生活。猎狗就是一家子人一样的感觉,所以当时我就想拍一张照片,但是照片你再用广角镜头也拍不下来,我就想,如果这个一个摄像机动的东西,包括当时他们说的语言,因为要禁猎了,猎狗也退役了,枪也会……,那种失落的情绪,生活失去了目标,没有了自己的身份,我感觉用摄像机能够更好地记录下来。所以很自然地跟他们一起上山,完全从图片的那个概念里出来了。一直就这样拍了几年,也不知道这样有什么样的出口,只是自己先留着,留着做什么也不知道。只是这两年有独立电影节,纪录片节。才知道做这么个片子可以拿出来,哦,摇身一变成导演了(笑),原来是没有身份的人,只有身份证,现在一下变成是这个身份了。
朱日坤:丛峰原来也是作家,现在没有“家”了,成导演了。
丛峰:刚才徐童跟王我讨论的那个导演的称呼,我觉得正好有一词,就叫作者。我原来以为作者就是写东西的人,现在大家用影像来写东西的人,我觉得叫作者可能最恰当。
朱日坤:为什么说不喜欢用导演这样的词呢?
丛峰:大家看剧情片看得多嘛,剧情片里有个人在那指挥一切,纪录片作者,其实跟这个立场有关系。我觉得刚才王我那个话说得挺对的,我们可能都是带着立场去现场的,在现场你首先要把那个东西先拿掉,我们在现场首先是要去观察,站在一个尽量客观的角度,这个客观实际上时不可能的,只是说是一个尽量客观的角度,你要观察里面到底要发生什么事情。比如在剧情片里叫做场面调度,导演要调度你们演员从哪走,比如摄像机怎么走,但是我们可能是现场调度我们,我们要根据现场决定往哪去跟踪这个人,这个时候更要调度的是自身。
朱日坤:像你去拍摄那个诊所,是不是很早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拍摄的方法?
丛峰:在正式拍摄之前,我05年回到那个地方去拍,那次拍不是一个很明确的拍摄,每个方面我都拍了,这个诊所我大概拍了十天。可能很多年前我进去过,但是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后来我的朋友重新把我带过去,认识马大夫。你进那个诊所,它里面特别旧,感觉不是一个时代,好像一个过去的时代被压缩在这个房子里一样,我就去了十天,每天都去呆一会,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到这个诊所里面,各种各样的人,在那个地方你有时候要做一些实际的考察,比如在北京的话,它交通很发达,我在798可以拍,坐车回到通州也可以拍,但是在山区的话,交通很不便利,如果你跑到这拍跑到那拍,你会花非常多的精力,但是在那个空间,不同的人会到那个地方,他们会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这个地方,他会把更多的个人信息带来那里,当时觉得这个空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小的空间会有很多事情,不会发生很多事,但是你可以听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朱日坤:在诊所那里拍摄了多长时间?
丛峰:诊所那里跨度三年,05了拍了一次,但是那一次都没有用,只是建了一个感觉,回到北京后一直在想这个事,后来觉得越来越清晰,欲望越来越强烈,还是回到那个地方去拍 那个诊所。06年回去拍了十天,在那里地方,每天跟上班一样,早上起来吃早饭(后就去),到中午。当地有一个习惯,到中午吃完饭后下午就没有人,下午(诊所)把这个门关掉,回去睡会觉,然后晚上再把诊所门打开。所以我就白天拍诊所,晚上拍其它内容。连续拍了70天。07年春节之前我又补拍了一些,加起来一百天。
朱日坤:顾桃,你现在做了两三个片子后,你对这样一种影像自己有什么总结?
顾桃: 我不太看书,看书都是小的时候看一些。前一阵子我突然看一本书,好像是一本关于做纪录片的,是一个德国人写的。那个书上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是靠知识和信仰,靠这两点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感觉。但是我自己认为,知识信仰之外,比知识信仰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本能和直觉,每个人自己的这种本能和直觉。我们在场的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本能和直觉可能都不一样,知识呢,我们可能有共同获得的那种,我们共同受教育的背景。但是我一直感觉我做东西,以前画画也好,完全凭自己直觉和本能去做事,没有必要去选择那个题材,也没有必要去看其它的那个人的生活。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还是自己的本能决定自己怎么去观察这个社会观察那个生活,(这)还是跟自己有关。但是有时候本能可能是错误的,就像前年,宋庄因为有一个精神病院,就在小堡那个边上,我想去找找题材,本能地到宋庄小堡去找题材,跟艺术家没有什么关系啊,它恰巧是在那个艺术区里有一个精神病院,我当时开一个很破的一个车,桑塔纳大屁股的那个旅行车,开到那,还带着摄像机,一到小堡村就被一个画画的哥们,“嘿,干啥”,还没等说完,“走,喝酒去”,(笑)
我们从中午喝酒喝到晚上,喝完酒后我开车往回走,快到北苑的时候,我想起来了,嘿呀,我不是去找题材的嘛,怎么又回来了?本能又被现场的那个给干扰了。但还是本能,我自己的东西还是出于本能。
朱日坤:留着时间,大家有问题的可以问。
观众:顾老师,你好,我想问的是,因为你拍这个影片,和你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个人认为会不会少了一些前期的了解采访的过程。本来你也是为了父亲去拍一些他老朋友的照片,后来发现用纪录片的方式更好一些,那么第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你所认为的纪录片,如果你给纪录片下个定义的话,你怎么理解纪录片?第二个问题呢,当你走进鄂温克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生活改变了,原本本民族的东西在慢慢遗失,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想法,做纪录片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在唤醒着关注这种民族的东西呢?
顾桃:怎么理解纪录片呢,可能还是跟自己有关吧,纪录片还是一忠实于记录为主,但是现在纪录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像徐童新的那个纪录片(《算命》),它全用章回体的形式,也是纪录片,但是超越了我们做的更忠实于镜头本身现场的那个东西,还有一些(纪录片),也加入了一些其它的元素,都构成(纪录片),但是这里至少它有记录的因素,可能又把这种东西给提升了,都很好,各种各样的形式。我做纪录片,就我看,就是观察式的,反射那是别人看出来的。不是说纪录片不带观念嘛,但其实你把机器一开机,带子一上一开机对准,其实已经有观点了。这是我不容否的。
我拍的这群鄂温克人,我是这么感觉的吧。作为全国56个民族,应该像56朵花那样,那么鲜艳那么艳丽独特,可是我们现在很多民族已经失去了自己最独特的那种文化,包括南方那些民族,我们只能到景点去看他们穿的服装,舞台式的民族服装,北方的这些民族呢,就跟生活的经验有关,这个民族越来越少了,我们是没有办法的,我们没有能力像政府一样,有能力去抢救文化,我们只能去保留。用摄像机也好,用图片也好,只能是保留我们看到的这个东西。
还有一句话是一个学者说的,作为一个民族现象,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也不会永世长存。正好赶上历史是这样一个结点了,我们恰好是在这,我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去保留文化。但是是不是想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当然是想,只是没有这个出口,除了每年栗宪庭电影基金会的,还有南京一个电影节,云之南,还有现在应亮他们重庆弄的,其它在国内就(没有)了,毕竟看的还是最少数的,所以可能也是所谓的留给未来吧,通过博物馆啊、图书馆啊,我们现在力所能及地去这样做。
观众:我们今天谈的是立场这个题材,虽然题目比较大,但是我觉得立场是无所不在的,比如我们对政治事件的解读,可能也是我们的一个立场,还有对生活的价值判断……还有我们艺术家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这可能也是一种立场,是种比较微观的语言的立场,
我们纪录片比较强调客观地去表达一个问题,尽量回避自我主观的东西,但是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媒体无所不在的形势下,我们也无可避免地受到很多媒体的影响,受到大众舆论的影响,所以我们今天也看到很多的纪录片,包括对三峡工程的拍摄,对城市底层生活的涉猎,这是我们对纪录片一个基本的印象,虽然纪录片可能是一种边缘的……,在一种意识形态里面是一种边缘的意识形态……,但是纪录片里面它也形成很多符号。……在这样一个媒体的时代里,容易受大众舆论影响的时代里面,我们的纪录片导演怎样有自我不同的立场,怎么有我们自己不同的语言?
丛峰:刚才在下面听第一组(王我、徐童)讨论立场的时候,我更想给它改成态度这个词,对于艺术家来说,你的态度和立场其实除了表现了你对事物的判断外,更应该表现在艺术语言的使用上面。另外一方面,从拍纪录片上来说,它的立场绝对不仅仅表现在他的现场,我们在剪辑做后期的时候,他的立场可能表现地更明显。说白了,它就是一些影像片段如何把它组合在一起,你前后两段它的联系跟立场很有关系。包括我们拍一块石头,在座的各个人拍出来的可能都不一样,这个东西我觉得就是态度。但是这个态度不能仅仅用一个政治态度、社会态度来判断,首先第一个是观察,然后你可能内心里有一个判断,最终这个讨论还是要在艺术语言里面。比如你每个镜头,我是如何使用,这个其实都是态度,为什么我拍他的时候离着五米远,为什么那么近,还给他全景,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态度,都是立场。我觉得要特别明确清晰地讨论这个问题,不能很抽象地说。可能很难说,从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事物,甚至同一个人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吧?每种方式都是你的态度你的立场的体现,这个立场和态度是针对这个具体的事物的,我觉得不存在一个抽象的立场吧。
朱日坤:顾桃呢?
顾桃: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我只有现场没有立场。因为现场就是我的生活。在生活里坚持的东西在片子里……,就是很模糊,很难界定这种东西。
观众:可是,我看到的,虽然有很多优秀的导演,很多作品也有……,可能我不能具体的判断哪一些比较纯粹的,我就……比如现在有很多拍三峡大坝的影片,其实三峡大坝跟很多导演没有什么关系,跟他长期生活的地域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去拍呢?可能很大是因为国家社会舆论的原因。我不知道对一个与你平常生活没有什么关系的地方去拍摄,怎么表现纪录片的真实性?
顾桃:(笑)看我们在座的有没有拍三峡大坝的导演,问一下。
王我:我不提问,我回答。
(现场笑)其实像你刚才说的,包括……里面出现的人物也好,我也看过一些这样的纪录片。我觉得,是这样的,他们是被忽略纪录的一群人,假如让这个导演拿起机器,有机会去中南海里面拍,我觉得他也可以把中南海的人拍出来……,或者说拍出他们在很无奈中的那种状态,最起码能够拍得相对真实一些,跟电视里看到的不一样。那么你说的,三峡大坝也好,汶川地震也好,很多导演去拍,这是跟风吗?我觉得可能是,往高点拔一拔,可能是出于一种责任心去拍,你说主流媒体对导演的影响,主流媒体对导演的影响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家伙去翻一翻,它说是白的时候,我们就去抹抹黑,大家伙去看看到底是不是黑的,那么拍出来的东西是不是黑的,呈现给观众去看,观众看看而已。
像你说的跟风,为什么拍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很容易去拍他们,比如我可能想去拍你,你可能工作很忙,比如我去拍另外一个人,从影像上说他可能比弱势群体更有戏一点,他可能会根本拒绝我拍。这些人为什么会接受导演去拍呢,因为他们这些人内心里可能更希望被关注,哪怕关注他的是一个人,哪怕全世界只有一个人关注他,他心里也能感受到被关注的那一刻的感受。
那种被忽略的东西,可能你也有,当你被所有人忽略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当我去拍那些人的时候,像刚才徐童导演讲的那种,那种情义上更容易接近,我可能更容易表达出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换一个人群,可能就不太好做。最起码从他的身份上来说,不太好做。我觉得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
至于符号化的东西,都是这些人做完事之后,并不是带着它去做,我觉得更多可能是这样。符号化的东西当时只是在绘画、当代艺术这一块,你仔细想想,你现在只是在看结果而已,你如果看过程和起初的时候,你看不到符号化的东西,全是他们自己内心的表达。
观众:在现场,这些人的身份跟新闻记者的身份很接近?
王我:我觉得……你说的新闻记者我不是太了解。
观众:他们有时候在怀疑一个问题的真实性,可能也跟你们同样一个态度,一个方式。
王我:最终可能呈现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吧。他们有时候有一些无奈的东西,这些导演是抛弃了一些东西从而得到了另外一些东西。我不去接受审查,也不在你们那发表,……我刚才还想跟那个谁谈,前两天南方周末开天窗的事,我还想问问他开天窗的事,他们也想表达,没办法。开个天窗也是一种表达,我想责任心大家都有。包括报纸媒体啊,电视台媒体啊,只不过媒体不是自己的,控制在别人手里没有办法。最终你自己通过其它办法去呈现出来。
观众:我也去过很多边缘的地方,像我们作为一个所谓的中心人物去,我们拿着摄像机对着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表现地不自然,觉得是有摄像机在对着他们,你们在拍的时候,遇到这种时候,怎么使他们以一个自然的状态来面对?
王我:这可能也是一种自然表达吧,他可能在面对媒体面对摄像机的时候,他那样一种状态,可能就是他一种自然,肯定跟日常时不一样。就像你说的,你从城里带着摄像机去的时候,你首先是带着差异去的,就像边缘地区的人跑到城市里来,他也会有一种差异,他那种状态不是真实的吗?也是真实的。我们去边远地区,那种兴奋在当地人看来,太夸张了吧,至于那么兴奋吗?看到一座山看到一片水,兴奋成这样。的确也是你真实的感受。其实差异性的东西,往往也是真实,我们两之间这种感受的差异,就是说没有必要回避它或者说刻意去怎么怎么样。
观众:我不知道我理解对不对,纪录片要拍得很好的话,可能纪录层面上的东西会更好一些?
王我:纪录层面上的东西?指的是哪方面?机器操作还是?
观众:一方面是技术操作,另一方面是……。更执着的态度去表达,如果大家拥有同样的技术,我可能以更多的时间,它可能跟我们的绘画创作不一样。
朱日坤:不好意思,我打扰一下,抱歉,要不一会私下去交流。
本文观点仅代表发言者本人之观点,现象网发表本文并不代表赞同或反对相关观点
现象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整理:汪玲
责编:107CINE
感谢料阁子17号以及栗宪庭电影基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9-12-07 01:06:47
表象(刘寻)
《我的身体你做主》——主角是“他”,不是“她”。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独立电影民间活动论坛
朱日坤:这位是顾桃导演,这位是丛峰导演。我有个幻觉,丛峰应该是一个电影评论家,外表也特别像。丛峰原来也在媒体工作过。
丛峰:原来干过两三年吧。
朱日坤:怎么去拍起纪录片来?
丛峰:做媒体之前两年的时间,我在那个地方住过一年的时间,因为跟我原来的生活有一个很大的对比差别,我原来用其它的方式尝试去表达,拍照片啊或者说写些文字性的东西。但是发现那个现场感绝对是没有办法和活动影像比的。最终经过一些年的准备,然后下了一个决心,决定应该去拍那样的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了一个心愿。
朱日坤:你拍摄影片是为了选择一种表达的方式?之前并没有下很大的决心一定要去做电影?
丛峰:恩,对。原来我可能喜欢看电影,原来并没有想一定要变成一个做电影的人,我最初拿起摄像机去拍纪录片,最开始的初衷完全是那个地方。假如我没有在那个地方生活过一年了,我可能至今也没有拍纪录片。
朱日坤:顾桃,先说一下你的片子。
顾桃:我拍的纪录片都是跟我生活的环境有关,我感觉不用去寻找那个题材,因为你身边就是你要做的,纪录片去做跟你有关系的生活,是最正确的。对于我来讲,我是内蒙古鄂伦春旗那一块出生的,但是我拍的呢,是鄂温克,是鄂伦春族的邻居,他们是一个在南坡,一个在北坡,我从小对鄂伦春的生活就太熟悉,可能就失去了特敏感的东西,可能是熟视无睹吧……
其实我拍这个最初是我父亲用相机和文字去记录鄂温克这些村民,而且是我拍的这些人的上一代。我02年开始进入这个民族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不是我父亲在80年代拍的狩猎文化的存在了,我最早也跟丛峰一样是想用相机去拍这个地方,但是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拍不到能够用一张图片能够表达出的那种感觉。最好的方式是用摄像机。因为他们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自己也没有身份了,中国有这么多的名称,有工人、有农民、有国家干部。放下猎枪以后,他们等于失去了自己身份,所以他们的语言他们的生活那种苦闷,图片是很难表达的。我就开始用摄像机一直跟踪拍摄。
观众:顾桃,大声点,听不见。
顾桃:哦。好。当时剪这个片子的时候,之后我还在拍,每年都回去拍,现在我在做一个新的片子,还是跟内蒙古环境有关,叫做《成吉思汗的守陵人》,因为这个叫《敖鲁古雅的养路人》,我对熟悉的人感兴趣,现在在做新的片子,但除了民族的,在城市里也有这样的朋友,我那时候因为拍图片,认识了一个人体模特,05、06年我做了一个片子,(那个人是)美院的人体模特,山东人,跟訾翰是老乡,那个片子叫《我的身体你做主》,那个模特在对着画的时候,大家都会把他当做一个道具,把他摆来摆去的,但是忽略了他作为一个人来说特别重要的东西,他虽然在那做着模特,但是他本能的那种尊严、那种情感甚至超出了画她的那些人,那个片名叫《我的身体你做主》,他的身体是别人来做主的,但是别的事可能他自己做主,做了那么一个片子。基本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朱日坤:你拍摄《敖鲁古雅》地方,从小熟悉那里的人和物,后来你怎么切入拍摄的?
顾桃:我从小熟悉鄂伦春族的那个生活方式,那个鄂温克呢,从小受我父亲影响,因为我们那,鄂伦春其实是一个镇,镇上有一万左右的人口,而且全是鄂伦春族,而我父亲是60年代支边到了鄂伦春旗,所以我出生在那,他在70年代就跟鄂伦春族还有鄂温克人在一起,就是纪录他们的生活到80年代,我受他的影响。80年代的时候我十岁吧,他总是不在家,总是失踪,我们家所有的活他都没赶上,作为一个男人,冬天我们应该上山去拉柴、拉煤、拉粮,都是我母亲、我姐和我去做这些事,他有时候半年才回来,有时候三四个月,回来的时候他头发特别长,穿得也是特别脏、特别破,他回来的时候很疲惫,但是他的眼睛里,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有一种光芒,眼睛是很亮的。后来他经常带鄂温克的村民去我们家,我一看,他那个大脸,带着枪,穿着那个兽皮的衣服。那个时候印象就是这样的。
到后来,因为正常的考学考出来,考出来后又留在大的城市,完了以后又漂到北京,跟什么也没有关系,我做过装修,跟服装公司拍过样片,还做过其它,跟纪录片也没有关系,跟画画也没有关系,可能到了这个年龄吧,就想自己这辈子应该做的一件事,能让自己踏实的一件事,我做得比较晚,05年35 岁的时候才感觉我应该做我不是以前做过的那些事,因为那些事都跟人的生存有关,不断地为了生存去做记者去摄影图片,都不是自己要表达的立场。所以我是做得比较晚,不像赵亮、徐童他们。
徐童:我更晚。
顾桃:哦,对,他更晚。找到一种方式,适合自己的。
朱日坤:丛峰的拍摄现场是在甘肃。
丛峰:恩,在甘肃。
朱日坤:记得你总的片名叫《甘肃的意大利》
丛峰:对,叫《甘肃的意大利》
朱日坤:跟意大利有什么关系?
丛峰: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我在拍摄的时候,朋友给我讲一个笑话,他们也经常没有什么事、无聊,就编笑话。当地古浪川有个地方叫意大利(音),是“一起”的意思,两个古浪人去参军,教官问他你是从哪来的,我是古浪人,问第二个人你是从哪来的,答我“意大利”,实际他说的是他们是一起来的,但别人听起来是从意大利来的。
在我的主要拍摄地点(诊所)附近,有一个五星级国际会议中心,是台湾人做的,当时就感觉这个宾馆就像一个穷乡僻壤的意大利,意大利对我们来说,还是比我们发达很多的一个国家,最后用了那样一个片名。
朱日坤:你觉得你在这样一个地方拍摄,跟顾桃一样,一定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丛峰:我觉得我们两方式有点接近,不过他是属于一个本地人,我是属于一个外地来的,对那个地方产生感情的一个人,然后我是做了一些准备,经过一些年再到那个地方去拍摄。
顾桃说他对城市也拍过,我在城市没有拍过长的,拍过短的。未来我也要在北京拍,会拍跟这个地方没有关系的人。从地域上说,虽然都是西北,但是应该他最重要的一个区域,在敖鲁古雅那个地方人的生活不管多么不如意,但都是很自然的。在我去的那个地方,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封闭,很多人的那个状态很接近,在中国那种小地方,无论是小的县城、小的镇、小的村,人的生活状态都是很接近的,比如在敖鲁古雅那个地方,他们可能天天都在喝酒,因为除了喝酒他们没有事干,原来我在北京的时候,我可能也喝酒,但是酒量不很大,但是我去那个地方拍了几年后,我的酒量就变得很大了,我天天喝酒。那个东西不是以你思考能够得到的,你通过在那生活,真的是那样,每天的生活都很重复,都很单调,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有太多希望。比如这里的人还可以想着,我为出名我为挣大钱我要买一个怎么样的房子,但是那里的人,很多时候人没有什么希望,没有什么机会,最多的是时间。比如晚上六七点钟吃完饭可能就没事干了,那做什么呢?大家在一起,肯定是希望把这一天高高兴兴度过去,慢慢就会喝酒,所以有的时候不喝的话就会很难受,晚上可能漫漫长夜你过不去。在北京我习惯夜里干活,熬到很晚,我三点钟睡觉,但是在那边没事的话,你可能八点钟就不知道干嘛,你就可能只能去睡觉,所以只能和朋友在一起喝酒,把这个时间度过去。我本人作为一个外来的人,虽然我在当地应该算生活了挺长时间,我是这种想法的话。我更能理解他们本地人是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希望。我还有希望,我能够回到北京来,能够去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只能在那里生活,所以喝酒有时候就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每天通过它找点快乐,把时间打发过去。因此人就付出代价,你的片子(指顾桃)也有朋友因为喝酒……我的新片子里也有个朋友,那两个不是很熟,他们也是因为喝酒出事的。
朱日坤:顾桃,你说一下,你在那么熟悉的一个地方,当你拿起摄影机来拍摄的时候,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没有?你认为通过镜头来看你的家乡的感觉自然吗?
顾桃:恩。对。甚至我一开始做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是在做一个纪录片。没有这个做纪录片的意识。只是想把他们现在的这个生活状态(记录下来),当时我也是要去拍图片的,那是在02年,他们已经定居的时候,我当时是带着一个照相机去的。图片我也没想拍,是想把我父亲当年拍过的老朋友拉上,因为我父亲老了以后,腿也走不了啦,得了很严重的风湿,我说跟他拍点照片,回去让他看看他的那些老朋友,我去的时候正好在他们很早的一个定居点,在一个很小的政府盖的屋子里,也有客厅,也有卧室,我正好坐在客厅和卧室之间的一个很挤的地方,一帮鄂温克人在那里喝酒,他们说是顾德清的儿子来了,当时在那个客厅里有两个退役的大猎犬,大狗,特别大,不象藏獒那么凶,有鄂温克人,也有北京去的人,可能是去采访的,在那喝酒。外面客厅呢,那两个大狗就在那里交配,特别自然的。我说,啊,这是一种最自然地生活。猎狗就是一家子人一样的感觉,所以当时我就想拍一张照片,但是照片你再用广角镜头也拍不下来,我就想,如果这个一个摄像机动的东西,包括当时他们说的语言,因为要禁猎了,猎狗也退役了,枪也会……,那种失落的情绪,生活失去了目标,没有了自己的身份,我感觉用摄像机能够更好地记录下来。所以很自然地跟他们一起上山,完全从图片的那个概念里出来了。一直就这样拍了几年,也不知道这样有什么样的出口,只是自己先留着,留着做什么也不知道。只是这两年有独立电影节,纪录片节。才知道做这么个片子可以拿出来,哦,摇身一变成导演了(笑),原来是没有身份的人,只有身份证,现在一下变成是这个身份了。
朱日坤:丛峰原来也是作家,现在没有“家”了,成导演了。
丛峰:刚才徐童跟王我讨论的那个导演的称呼,我觉得正好有一词,就叫作者。我原来以为作者就是写东西的人,现在大家用影像来写东西的人,我觉得叫作者可能最恰当。
朱日坤:为什么说不喜欢用导演这样的词呢?
丛峰:大家看剧情片看得多嘛,剧情片里有个人在那指挥一切,纪录片作者,其实跟这个立场有关系。我觉得刚才王我那个话说得挺对的,我们可能都是带着立场去现场的,在现场你首先要把那个东西先拿掉,我们在现场首先是要去观察,站在一个尽量客观的角度,这个客观实际上时不可能的,只是说是一个尽量客观的角度,你要观察里面到底要发生什么事情。比如在剧情片里叫做场面调度,导演要调度你们演员从哪走,比如摄像机怎么走,但是我们可能是现场调度我们,我们要根据现场决定往哪去跟踪这个人,这个时候更要调度的是自身。
朱日坤:像你去拍摄那个诊所,是不是很早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拍摄的方法?
丛峰:在正式拍摄之前,我05年回到那个地方去拍,那次拍不是一个很明确的拍摄,每个方面我都拍了,这个诊所我大概拍了十天。可能很多年前我进去过,但是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后来我的朋友重新把我带过去,认识马大夫。你进那个诊所,它里面特别旧,感觉不是一个时代,好像一个过去的时代被压缩在这个房子里一样,我就去了十天,每天都去呆一会,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到这个诊所里面,各种各样的人,在那个地方你有时候要做一些实际的考察,比如在北京的话,它交通很发达,我在798可以拍,坐车回到通州也可以拍,但是在山区的话,交通很不便利,如果你跑到这拍跑到那拍,你会花非常多的精力,但是在那个空间,不同的人会到那个地方,他们会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这个地方,他会把更多的个人信息带来那里,当时觉得这个空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小的空间会有很多事情,不会发生很多事,但是你可以听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朱日坤:在诊所那里拍摄了多长时间?
丛峰:诊所那里跨度三年,05了拍了一次,但是那一次都没有用,只是建了一个感觉,回到北京后一直在想这个事,后来觉得越来越清晰,欲望越来越强烈,还是回到那个地方去拍 那个诊所。06年回去拍了十天,在那里地方,每天跟上班一样,早上起来吃早饭(后就去),到中午。当地有一个习惯,到中午吃完饭后下午就没有人,下午(诊所)把这个门关掉,回去睡会觉,然后晚上再把诊所门打开。所以我就白天拍诊所,晚上拍其它内容。连续拍了70天。07年春节之前我又补拍了一些,加起来一百天。
朱日坤:顾桃,你现在做了两三个片子后,你对这样一种影像自己有什么总结?
顾桃: 我不太看书,看书都是小的时候看一些。前一阵子我突然看一本书,好像是一本关于做纪录片的,是一个德国人写的。那个书上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是靠知识和信仰,靠这两点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感觉。但是我自己认为,知识信仰之外,比知识信仰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本能和直觉,每个人自己的这种本能和直觉。我们在场的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本能和直觉可能都不一样,知识呢,我们可能有共同获得的那种,我们共同受教育的背景。但是我一直感觉我做东西,以前画画也好,完全凭自己直觉和本能去做事,没有必要去选择那个题材,也没有必要去看其它的那个人的生活。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还是自己的本能决定自己怎么去观察这个社会观察那个生活,(这)还是跟自己有关。但是有时候本能可能是错误的,就像前年,宋庄因为有一个精神病院,就在小堡那个边上,我想去找找题材,本能地到宋庄小堡去找题材,跟艺术家没有什么关系啊,它恰巧是在那个艺术区里有一个精神病院,我当时开一个很破的一个车,桑塔纳大屁股的那个旅行车,开到那,还带着摄像机,一到小堡村就被一个画画的哥们,“嘿,干啥”,还没等说完,“走,喝酒去”,(笑)
我们从中午喝酒喝到晚上,喝完酒后我开车往回走,快到北苑的时候,我想起来了,嘿呀,我不是去找题材的嘛,怎么又回来了?本能又被现场的那个给干扰了。但还是本能,我自己的东西还是出于本能。
朱日坤:留着时间,大家有问题的可以问。
观众:顾老师,你好,我想问的是,因为你拍这个影片,和你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个人认为会不会少了一些前期的了解采访的过程。本来你也是为了父亲去拍一些他老朋友的照片,后来发现用纪录片的方式更好一些,那么第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你所认为的纪录片,如果你给纪录片下个定义的话,你怎么理解纪录片?第二个问题呢,当你走进鄂温克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生活改变了,原本本民族的东西在慢慢遗失,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想法,做纪录片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在唤醒着关注这种民族的东西呢?
顾桃:怎么理解纪录片呢,可能还是跟自己有关吧,纪录片还是一忠实于记录为主,但是现在纪录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像徐童新的那个纪录片(《算命》),它全用章回体的形式,也是纪录片,但是超越了我们做的更忠实于镜头本身现场的那个东西,还有一些(纪录片),也加入了一些其它的元素,都构成(纪录片),但是这里至少它有记录的因素,可能又把这种东西给提升了,都很好,各种各样的形式。我做纪录片,就我看,就是观察式的,反射那是别人看出来的。不是说纪录片不带观念嘛,但其实你把机器一开机,带子一上一开机对准,其实已经有观点了。这是我不容否的。
我拍的这群鄂温克人,我是这么感觉的吧。作为全国56个民族,应该像56朵花那样,那么鲜艳那么艳丽独特,可是我们现在很多民族已经失去了自己最独特的那种文化,包括南方那些民族,我们只能到景点去看他们穿的服装,舞台式的民族服装,北方的这些民族呢,就跟生活的经验有关,这个民族越来越少了,我们是没有办法的,我们没有能力像政府一样,有能力去抢救文化,我们只能去保留。用摄像机也好,用图片也好,只能是保留我们看到的这个东西。
还有一句话是一个学者说的,作为一个民族现象,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也不会永世长存。正好赶上历史是这样一个结点了,我们恰好是在这,我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去保留文化。但是是不是想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当然是想,只是没有这个出口,除了每年栗宪庭电影基金会的,还有南京一个电影节,云之南,还有现在应亮他们重庆弄的,其它在国内就(没有)了,毕竟看的还是最少数的,所以可能也是所谓的留给未来吧,通过博物馆啊、图书馆啊,我们现在力所能及地去这样做。
观众:我们今天谈的是立场这个题材,虽然题目比较大,但是我觉得立场是无所不在的,比如我们对政治事件的解读,可能也是我们的一个立场,还有对生活的价值判断……还有我们艺术家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这可能也是一种立场,是种比较微观的语言的立场,
我们纪录片比较强调客观地去表达一个问题,尽量回避自我主观的东西,但是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媒体无所不在的形势下,我们也无可避免地受到很多媒体的影响,受到大众舆论的影响,所以我们今天也看到很多的纪录片,包括对三峡工程的拍摄,对城市底层生活的涉猎,这是我们对纪录片一个基本的印象,虽然纪录片可能是一种边缘的……,在一种意识形态里面是一种边缘的意识形态……,但是纪录片里面它也形成很多符号。……在这样一个媒体的时代里,容易受大众舆论影响的时代里面,我们的纪录片导演怎样有自我不同的立场,怎么有我们自己不同的语言?
丛峰:刚才在下面听第一组(王我、徐童)讨论立场的时候,我更想给它改成态度这个词,对于艺术家来说,你的态度和立场其实除了表现了你对事物的判断外,更应该表现在艺术语言的使用上面。另外一方面,从拍纪录片上来说,它的立场绝对不仅仅表现在他的现场,我们在剪辑做后期的时候,他的立场可能表现地更明显。说白了,它就是一些影像片段如何把它组合在一起,你前后两段它的联系跟立场很有关系。包括我们拍一块石头,在座的各个人拍出来的可能都不一样,这个东西我觉得就是态度。但是这个态度不能仅仅用一个政治态度、社会态度来判断,首先第一个是观察,然后你可能内心里有一个判断,最终这个讨论还是要在艺术语言里面。比如你每个镜头,我是如何使用,这个其实都是态度,为什么我拍他的时候离着五米远,为什么那么近,还给他全景,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态度,都是立场。我觉得要特别明确清晰地讨论这个问题,不能很抽象地说。可能很难说,从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事物,甚至同一个人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吧?每种方式都是你的态度你的立场的体现,这个立场和态度是针对这个具体的事物的,我觉得不存在一个抽象的立场吧。
朱日坤:顾桃呢?
顾桃: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我只有现场没有立场。因为现场就是我的生活。在生活里坚持的东西在片子里……,就是很模糊,很难界定这种东西。
观众:可是,我看到的,虽然有很多优秀的导演,很多作品也有……,可能我不能具体的判断哪一些比较纯粹的,我就……比如现在有很多拍三峡大坝的影片,其实三峡大坝跟很多导演没有什么关系,跟他长期生活的地域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去拍呢?可能很大是因为国家社会舆论的原因。我不知道对一个与你平常生活没有什么关系的地方去拍摄,怎么表现纪录片的真实性?
顾桃:(笑)看我们在座的有没有拍三峡大坝的导演,问一下。
王我:我不提问,我回答。
(现场笑)其实像你刚才说的,包括……里面出现的人物也好,我也看过一些这样的纪录片。我觉得,是这样的,他们是被忽略纪录的一群人,假如让这个导演拿起机器,有机会去中南海里面拍,我觉得他也可以把中南海的人拍出来……,或者说拍出他们在很无奈中的那种状态,最起码能够拍得相对真实一些,跟电视里看到的不一样。那么你说的,三峡大坝也好,汶川地震也好,很多导演去拍,这是跟风吗?我觉得可能是,往高点拔一拔,可能是出于一种责任心去拍,你说主流媒体对导演的影响,主流媒体对导演的影响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家伙去翻一翻,它说是白的时候,我们就去抹抹黑,大家伙去看看到底是不是黑的,那么拍出来的东西是不是黑的,呈现给观众去看,观众看看而已。
像你说的跟风,为什么拍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很容易去拍他们,比如我可能想去拍你,你可能工作很忙,比如我去拍另外一个人,从影像上说他可能比弱势群体更有戏一点,他可能会根本拒绝我拍。这些人为什么会接受导演去拍呢,因为他们这些人内心里可能更希望被关注,哪怕关注他的是一个人,哪怕全世界只有一个人关注他,他心里也能感受到被关注的那一刻的感受。
那种被忽略的东西,可能你也有,当你被所有人忽略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当我去拍那些人的时候,像刚才徐童导演讲的那种,那种情义上更容易接近,我可能更容易表达出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换一个人群,可能就不太好做。最起码从他的身份上来说,不太好做。我觉得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
至于符号化的东西,都是这些人做完事之后,并不是带着它去做,我觉得更多可能是这样。符号化的东西当时只是在绘画、当代艺术这一块,你仔细想想,你现在只是在看结果而已,你如果看过程和起初的时候,你看不到符号化的东西,全是他们自己内心的表达。
观众:在现场,这些人的身份跟新闻记者的身份很接近?
王我:我觉得……你说的新闻记者我不是太了解。
观众:他们有时候在怀疑一个问题的真实性,可能也跟你们同样一个态度,一个方式。
王我:最终可能呈现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吧。他们有时候有一些无奈的东西,这些导演是抛弃了一些东西从而得到了另外一些东西。我不去接受审查,也不在你们那发表,……我刚才还想跟那个谁谈,前两天南方周末开天窗的事,我还想问问他开天窗的事,他们也想表达,没办法。开个天窗也是一种表达,我想责任心大家都有。包括报纸媒体啊,电视台媒体啊,只不过媒体不是自己的,控制在别人手里没有办法。最终你自己通过其它办法去呈现出来。
观众:我也去过很多边缘的地方,像我们作为一个所谓的中心人物去,我们拿着摄像机对着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表现地不自然,觉得是有摄像机在对着他们,你们在拍的时候,遇到这种时候,怎么使他们以一个自然的状态来面对?
王我:这可能也是一种自然表达吧,他可能在面对媒体面对摄像机的时候,他那样一种状态,可能就是他一种自然,肯定跟日常时不一样。就像你说的,你从城里带着摄像机去的时候,你首先是带着差异去的,就像边缘地区的人跑到城市里来,他也会有一种差异,他那种状态不是真实的吗?也是真实的。我们去边远地区,那种兴奋在当地人看来,太夸张了吧,至于那么兴奋吗?看到一座山看到一片水,兴奋成这样。的确也是你真实的感受。其实差异性的东西,往往也是真实,我们两之间这种感受的差异,就是说没有必要回避它或者说刻意去怎么怎么样。
观众:我不知道我理解对不对,纪录片要拍得很好的话,可能纪录层面上的东西会更好一些?
王我:纪录层面上的东西?指的是哪方面?机器操作还是?
观众:一方面是技术操作,另一方面是……。更执着的态度去表达,如果大家拥有同样的技术,我可能以更多的时间,它可能跟我们的绘画创作不一样。
朱日坤:不好意思,我打扰一下,抱歉,要不一会私下去交流。
本文观点仅代表发言者本人之观点,现象网发表本文并不代表赞同或反对相关观点
现象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整理:汪玲
责编:107CINE
感谢料阁子17号以及栗宪庭电影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