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去“估”。高估也好,低估也好,都是“估计”的“估”。估的准确的,似乎都是少。不管如何,数年前,网络上的五毛没有现在的多。现在的影评不算个屁了。五毛党一统天下后,用的都是马恩列毛邓江+胡的理论了,理论水准一飞冲天,在网络上立马实现了两党同时执政。其他的准五毛党和积极向该党靠拢的各预备党员,也许还会成立牛毛党、鸟毛党,统治了时事评论、八卦评论、国际评论等所有评论。在此时,谈所谓的“网络影评”,您认为这样的评论能算什么呢?我一直认为,那就是鸟都不算。在这个宏图大略中,连点缀都是不需要的。香港的爱国艺人就足以点亮江山的光芒了。
王小鲁:被高估的网络影评
2009-11-04 23:22:53 老猪 (暫住中國)
2009-11-05 18:11:54 非专业说话
影评,呵呵;
既然是评,就只是论而已,经济学,社会学的论还有事实为依据,还有数字为支撑。
影评?!影评和所谓理性扯在一块,扯得上吗!!!!!文字好坏而已,跟“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大家评个爽,有人崇拜有人唾弃,也就是了,别把影评说得跟什么似的。
我就挺崇拜楼主作者能把文字写的这么好看,
既然是评,就只是论而已,经济学,社会学的论还有事实为依据,还有数字为支撑。
影评?!影评和所谓理性扯在一块,扯得上吗!!!!!文字好坏而已,跟“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大家评个爽,有人崇拜有人唾弃,也就是了,别把影评说得跟什么似的。
我就挺崇拜楼主作者能把文字写的这么好看,
2009-11-15 01:57:02 表象(刘寻)
以前是“一元”(最多两三元)吸纳,“一元”表达
现在变成了“多元”吸纳,头绪多,想静下心来一元表达,难啊。所以呢,匆忙上马评个爽了事得嘞
……
……不是说真要往论文靠,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只是说,没有理性基础的感性表达,你即使写诗,也还是浅薄了点儿吧
毕竟我们看素不相识的人的文章的时候,还是在乎营养和所谓“参考价值”的。。
现在变成了“多元”吸纳,头绪多,想静下心来一元表达,难啊。所以呢,匆忙上马评个爽了事得嘞
……
……不是说真要往论文靠,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只是说,没有理性基础的感性表达,你即使写诗,也还是浅薄了点儿吧
毕竟我们看素不相识的人的文章的时候,还是在乎营养和所谓“参考价值”的。。
2009-12-09 00:44:20 王我 (兲朝)
我以前没看到过什么影评,后来零星看了一些,说实话,感觉像是在听一帮老处女努力地谈论男人们谁的“活儿”好。能感觉到他们最多只是看过,肯定没有干过,至于为什么要“努力地谈论”我不了解其动机。面对这样隔山打牛式的评价,被谈及的人不论褒贬除了苦笑之外,间或只是牙根儿或腿根儿痒一下儿而已。所以关于评论或曰评价我更乐于听“干过”的人说出的话,就像人们酒桌上相互的褒贬,虽有酒兴混淆,但毕竟既干过也看过,一桌人自然心知肚明,好赖自知,说出来也不敢太离谱儿,不然自讨没趣儿。
还有这样一种人,不拍片,只看片,但看完之后也不装懂瞎说,觉得片子好的话他会想办法让别人也来看看,觉得差也不会说啥。如果你问某个片子怎么样?他会说“还不错”或者“不咋样”——我喜欢这样的“影评”。
还有这样一种人,不拍片,只看片,但看完之后也不装懂瞎说,觉得片子好的话他会想办法让别人也来看看,觉得差也不会说啥。如果你问某个片子怎么样?他会说“还不错”或者“不咋样”——我喜欢这样的“影评”。
2010-04-25 11:52:13 孤岛 (北京)
在Tim Bywater &Thomas Sobchack的《电影批评面面观》里,将电影批评分为新闻取向、人文取向作者取向、类型取向、社会科学取向、意识形态取向等等几种,其中,新闻取向是针对广大观众的影评,而人文取向等几种形式主要是针对更加理性的分析和背后人文美学知识梳理的,可能更接近作者心目中完善的影评。但是这样其实有拿俩套不同的理论话语系统要求一篇影评之嫌。
第二,我认为在中国,网络影评很有价值,没有被高估。原因还是老生常谈,一部分掌握资源的精英不是为看电影的普通观众服务的,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我的一位老师,非常洋洋得意地告诉我们《人民日报》编辑给他打电话,告诉他《三枪》不行了啊,赶快写篇文章说说吧之类吧啦吧啦的,在我看到的中国学院派的叫兽,有良知的少,拜金拜权的多一点点,看看中国的学术腐败就知道了。
另外很多传统纸媒的影评人也并不独立,毕竟有什么媒体招待场媒体红包之类的存在,他们的独立发言有多少我很怀疑。
第三,作者看来很鄙薄狂热的影迷写出来的"个人观感“的文章,不过,这样的文章对于普通影迷上电影院看大众电影却非常有用。对于普通影迷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这篇文章运没运用电影史,而是这篇文章有没有告诉我,这部电影到底值不值得花那些钱去看。网络是最草根的传媒,所以他最主要的受众,就是普普通通的会写帖会骂娘的群众。
所以,你选择的那篇美国同行的文章对照是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因为没有中国特色......囧,在现在中国这个普遍价值观沦丧的状态下,普通没有利益权势纠扯的升斗小民说话倒是更有公信力。
最后,作者只是想借网络话语的狂欢表达一个价值内核,就是先一元,再多元,众生鼎沸不是美。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如果你问我看不看那些评论家写的评论某部电影的文章,我也说不看,因为我不信任他们。
第二,我认为在中国,网络影评很有价值,没有被高估。原因还是老生常谈,一部分掌握资源的精英不是为看电影的普通观众服务的,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我的一位老师,非常洋洋得意地告诉我们《人民日报》编辑给他打电话,告诉他《三枪》不行了啊,赶快写篇文章说说吧之类吧啦吧啦的,在我看到的中国学院派的叫兽,有良知的少,拜金拜权的多一点点,看看中国的学术腐败就知道了。
另外很多传统纸媒的影评人也并不独立,毕竟有什么媒体招待场媒体红包之类的存在,他们的独立发言有多少我很怀疑。
第三,作者看来很鄙薄狂热的影迷写出来的"个人观感“的文章,不过,这样的文章对于普通影迷上电影院看大众电影却非常有用。对于普通影迷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这篇文章运没运用电影史,而是这篇文章有没有告诉我,这部电影到底值不值得花那些钱去看。网络是最草根的传媒,所以他最主要的受众,就是普普通通的会写帖会骂娘的群众。
所以,你选择的那篇美国同行的文章对照是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因为没有中国特色......囧,在现在中国这个普遍价值观沦丧的状态下,普通没有利益权势纠扯的升斗小民说话倒是更有公信力。
最后,作者只是想借网络话语的狂欢表达一个价值内核,就是先一元,再多元,众生鼎沸不是美。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如果你问我看不看那些评论家写的评论某部电影的文章,我也说不看,因为我不信任他们。
而且盗版碟是通过非法的渠道流通并进入我们视野的,我们的兴趣也因此而增加。那时候网络电影论坛的影评栏目是一个热门的栏目。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去浏览当年那些比较兴旺的影评版,觉得没有了以前的狂热。当我要去找一篇比较合乎理想的文章,发现我时常失望,在那些精华帖子之间浏览,也很少能找到中意的。也许我是对网络影评期待过高,或者说现在我们的热情正在消减。
后一个因素似乎更大一些。很多人不愿意再为一个不赚钱的点击率奉献那么多的精力与热情。当然回顾历史,我们并不能否认这些年网络影评的成绩,一部分网络写手通过网络进入了纸媒介,与西方的纸媒的瓦解带来的传统影评人工作岗位的消失不同,我们的纸媒在质疑中仍然在暂时的坚挺,因此网络影评进入纸媒如同得道或者修成正果,而纸媒影评人进入网络并依靠网络为生的则较为罕见,因为我们的网络仍然是免费的,它仍然在瓦解着我们的知识产权意识。
总之,在我的印象之中,网络影评已经没有过去的声势浩大,虽然在数量上网络影评伴随博客的兴起可能比以往更多,但多是量的累积,而非质的升华。但是我们在网络上浏览贴子、查找一个影片信息的习惯却因此保留了下来。网络影评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助长了一种观看电影的气氛,使电影比之前都更成为一个公共话题,成为凝聚一群人的方式。而这样的被塑造和被挖掘出来的影迷则成为电影消费人群的主体,他们的动作也在扩张着电影的讯息,同时塑造着中国电影的新消费人群。或者说句夸张的话:一个没有被网络评价过的电影,或者说一个在互联网上搜索不到的电影,就如同一个从来没有被拍摄过的电影。
最近看了一篇译自美国业内专业杂志《Filmmaker》的一篇文章《互联网时代的影评》,可以以美国同行的境遇与我们略做对照。这篇文章是对一些传统媒体作者和博客写手进行的调查,询问他们对于网络影评的看法:网络批评是否对电影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你如何看待网络影评的参与性或者这种参与性是否有助于创造一个全新形式的“电影社区”?你更喜欢看职业评论家还是业余影迷的博客?……等等。
多数人都承认网络批评的确对电影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具体形态如何,则几乎都难以确定。不过大家似乎都认为网络批评的价值被夸大了,那种自由交流的意义也被高估了。网络影评的特点经常是即时写作和即时发表,也就是说得到即时性的满足,因此缺乏时间的积淀,观点也太随意。另外也有人认为,所谓网络的优点其实是旧日(传统)实践的存留。而像“a flim by”网站把一些人吸引到了一起,而其实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就彼此认识。
一位被调查者说它偏爱的博客出自见多识广从而拥有发言权的评论家,而非一些“好心的影迷”。他嘲笑了网络上那些“狂热粉丝博主”,说这些人的电影大餐关于单调,他们对于国际潮流的知识和兴趣比较匮乏,而且他们缺乏“利用电影史的能力”。“安妮汤普森(著名电影学家)曾经写过,她在某处授课,她的学生说不读评论家的文章,因为不信任他们。在我看来,这是我听过的最扯淡的理由。”
网络影评留下了大量个人观感,那些观感中很大一部分也许只对个人有意义,而不具有公共的价值。网络带来的民主意义和多元价值只是大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并不代表每个观点的持有人都得到了思想上的提高。“多元”这个词语在八九十年代尤其流行, 90年代给我很多教益的一位老先生说:多元?你首先得变成一元,才可能有多元。你先思考一下,你自己够得上一元吗?
多元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所坚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然后大家可以共存,不同意见可以同时得到保留而不必定于一尊,社会上因此有不同的树木,构成一个层次丰富的森林。而如果每个人在自己身上都多元了,都后现代了,那么社会其实是非常乏味的一元化社会,是一望无际的杂草社会。看起来有很多观点在呈现,但其实都是同质化的。因此我们必须得首先将自己修炼成为拥有个性气质的头脑清晰的“一家”或者一元,这样的人才可能丰富我们的社会。
我又想起了一个旧事,也许可说明这个问题。多年前的一次讨论课上,一位学生在发言时吞吞吐吐,看来是因为没有做足功课。在教授的逼问下,这位同学说,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嘛,每个人都可以有每个人的观点!这位教授却毫不客气的回击,说:你说的这个观点就是一个屁!
教授此时虽然言语粗鲁,但我觉得他的立场却是正确的。姑且让我们这样来定义多元吧:多元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力表达自己,当你表达了一种混帐的观点而教授并没有踢你一脚,而是让你继续坐在那里,这已经体现了“多元”价值的仁慈,但并不是说你表达的观点与别人经过调查研究的严肃观点是等值的。
网络影评的缺陷当然是他的过于感性,过于追求短暂的表达享受,而更少一种理性的色彩,缺乏一种长时间思索的过程。也许网络影评这个词本身是值得分析的,如果网络影评只是非专业、不成熟的观点的代名词,那么这也许是对于网络的贬低。也许只有好的影评和不好的影评之分,至于发表的介质,远非我们想像的那么重要。在上面提到的那份调查中,一位来自《综艺》的写作者说,他觉得理想的博文应该是一篇小型论文。信然。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现象网发表本文并不代表认同或反对上述观点。
作者:王小鲁
责编:107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