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一旦“同”了“学”,就是永久的“同学”

2009-10-14 19:05:11   来自: 新伟  评论 同学
    《同学》是林鑫继《三里洞》后,矿工三部曲之二,与《三里洞》相同的是,同样讲述的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同样以煤矿为大背景,所不同的是,被拍摄者被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林鑫用镜头跟踪了每个被摄者一天的生活,记录了导演的高中同学们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洗礼后,当下的生存状态。采用群像的方式,展现给了观众。
   在《同学》中,煤矿情节无处不在。林鑫和他的同学们毕业于三里洞煤矿矿中学。作为矿工的第二代,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青年时代在三里洞矿工作过,假若没有煤矿改革,或许他们现在还是继续着他们父辈的生活。
     然而,时代变了。铁饭碗不存在了,他们被企业甩到了社会中去摸爬滚打。每个“同学”的奋斗各不相同,从商从政从教,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也不断的起起落落,他们的命运与这个大时代的背景都有着联系。
     “同学”,在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交际圈。林鑫既是一个拍摄者,也是拍摄对象的同学,这样的拍摄关系,使得林鑫的拍摄显得自然直接,每个被拍摄者也将自己的最隐秘的一面展现了出来,比如,一位患慢性病的同学,躺在床上,突然向林鑫说起,他们曾经一起学画时自己的初恋女友,而他的老婆就在另一个房间,同学刘全安在讲述自己文学理想破碎时那种无奈和沮丧,一位失手打伤别人而被判过刑的同学难以掩饰的悔恨。同样,因为这样的关系,让林鑫的镜头里充满了感情。
     林鑫讲述的是国人普遍存在的中年危机,这是整个一代人的问题。年轻时,受革命冲击,知识不足,年龄增加,财产增加却十分困难,还要面临家庭,事业的压力。如今,快餐化的时代,人们不断的受着成功论的鼓励,做着一个又一个的发财成名的梦,《同学》记录的不光是成功者,比如有经商成功的大老板,大学教授,更多的是很普通的中年人,他们谈不上成功,甚至很多人十分落魄,他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来自个人,来自社会。但都在像一只只蚂蚁一样,努力的活着,这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归宿吧,不论他们的境遇如何,只要能够“活着”,承受再大的压力和打击都可以忍受。
     《同学》对每一个被拍摄者的段落,都是以一张高中时候的被拍摄者的照片开始,再进入被拍摄者一天的生活,最后的段落为,每一名同学走路的背影。这让我想起了十月在草场地观看的瑞士导演费尔南的纪录片短片系列《第一天》,费尔南打破以往他拍摄纪录片的常规方法,不做大量前期调研,不用三脚架,不用布灯,不用采访,只在拍摄前几天给被拍摄者打电话,拍摄一个被拍摄者一天中做的一件事。这样的拍摄反而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导演捕捉到了很多微小但很重要的细节,被拍摄者的表情动作显得更自然,基本没有顾忌到摄像机的存在。林鑫的《同学》中,随机拍摄同学的一天,看似非常偷懒或者说简单的拍摄手法,却传达出了林鑫想要表达的想法,记录当下国人最普通的生活,用生活的力量去打动观众,给观众带来共鸣。
     当下,中国独立纪录片拍摄的题材大多与现实存在着一些差距,林鑫的《同学》无疑是一个关注现实题材的范本,相信,这样的作品还会越来越多,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现实不就是过去的未来吗?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评论版权属于作者新伟 ,并受法律保护。除非评论正文中另有声明,原创评论采用创作共用(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协议发布。转载评论(包括blogger转载自己的作品)以来源处的版权声明为准。

影片信息 . . . . . . (回到影片页面)

片名:
同学 
导演:
林鑫 
编剧:
林鑫 
上映年度:
2009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主演: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