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P.K.14杨海崧,和影像一起摇滚
2009-10-13 13:34:51 来自:
长川
由于影像的存在,杨海崧的音乐生活里面常常会出现摄像机。无论是排练还是演出,一直有朋友跟着P.K.14拍摄很多影像。从早先Hi8拍摄的大量在南京演出的素材,到同为音乐人后来做了导演的戴维•哈里斯(David Harris)为他们拍摄的巡演纪录片——《公共王国的旅行》,再到刘峰拍摄《爱噪音》,摄像机就像一个时时刻刻在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戴维拍的时间较长、较集中,而刘峰拍摄的时候更是完全的跟踪——6台摄像机一直紧追,光素材就有350个小时。
当被问及如何调整与这双“眼睛”之间的关系时,杨海崧笑称,他们对于摄像机的存在几乎没有感觉。不是摄像机开的时候赶紧坐好,摄像机关了就又是另一副姿态,“我们基本就是照常说话做事(当然后期导演们怎么剪是他们的处理方式)。”有很多时候大家甚至没有意识到被拍了,直到最后放片子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段也被拍摄下来了。
Q&A
记者:你们通过什么方式参与到这些纪录片中?
杨海崧:我们在其中,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元素,更多的还是导演的想法和意图的实施。无论是刘峰还是戴维,我们都没有太多的干预。完全是他们对我们的看法和感觉,而不是我们说“这段把我们拍得太丑了,不行”。
纪录片是导演和乐队的合作,而不是乐队自己想拍一个关于乐队的片子。导演之所以要拍他的这部片子,必定有他明确的动机。
“因为摄像机,再看你们,感觉与以前非常不同”
戴维以前是音乐同行,摄像机从来没碰过。但是突然某天他严肃地告诉大家,经过郑重的考虑,觉得自己想做一个电影导演。正好P.K.14有一个巡演的活动,大家邀请他同去。戴维当下买了个SONY PD190加入了队伍。
由于是第一次用摄像机,戴维几乎是看着说明书来进行这次的拍摄过程。巡演到深圳,戴维又去香港买了个苹果电脑,开始琢磨用Final-Cut 剪辑。从素材中可以看到很多很晃、机位不佳的镜头。大家几乎对素材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可是成片出来后大家都吃了一惊:非常专业。于是有了后面的发行。
拍摄中,戴维对大家说,他觉得P.K.14和他以前在北京看到的感觉非常不同,摄像机给予了他新的体验和观看。
戴维还将自己对P.K.14的感受和创意发挥在了乐队第一个MV《他们》中,其中选择的是杨海崧喜欢的黑白默片风格。一个好玩的,不一样的,低成本的影像就此诞生。
Q&A
记者:你怎么看待“灵感”?
杨海崧:我不太相信灵感,我不相信你坐在一个地方,待着,然后忽然有一个叫灵感的东西撞着你。即使有这么一个东西,也是因为我一直生活在其中,因为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在思考的环境和氛围中总结出来的。
“电影对我来说还是比音乐复杂得多”
除了新近准备的MV,杨海崧和好友李红旗还有一些合作。在曾经的巡演中,李红旗拍摄了很多P.K.14的影像。在看素材的时候,李红旗想把它们做成一个半小时的故事片。主题大概是几个人去疯人院寻找一些东西却没有找到的故事。
对杨海崧来说,这样的影像很有趣,“我很想把它继续,不过电影对我来说还是比音乐复杂得多”,他说,在乐队很简单,只要和你的合作乐手打交道,可是一个剧组里牵涉到的人数远远不止三两人,“导演”这词对杨海崧来说,似乎等同于“心力交瘁”。
Q&A
记者:和商业元素的结合中,如何表现“自我”?
杨海崧:人们常常觉得艺术家只注重自我。但恰恰相反,“自我”其实是一个需要抛弃的东西。如果你死死坚持着所谓的“自我”,那就完蛋了,你只会变得更加封闭。如果你真正强大,你会更加开放宽容地接受很多东西。
在“爱噪音”的过程中,Converse给了乐队充分的自由,巡演这种形式,作为乐队来说,非常重要,而且我们也有很多次的巡演经历。每一次演出就像我们平时的任何一次演出。P.K.14就是P.K.14的样子,而这也是Converse想要的。所以我们的合作很愉快。你在纪录片里可以看到, 大家的状态都很放松。
有一点印象很深,Converse的商业方式非常正规,片中所有相关的版权,每一首歌、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形象,都有一大堆细致的版权同意书。现在想起来,好像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签名。
记者:作为乐手,你对影像中的声音有什么看法?
杨海崧:影像就是声音、画面、色彩等元素的美妙结合,而画面之外的声音也会使画面有延伸,即使是默片也能勾起我们对声音和影像的思考。就像戈达尔在《神游天地》中影像和声音的相互关系,声音被极好地用以表现和扩展了影像。
文/大众DV杂志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9-10-15 13:17:22
长川
杨海崧,你眼镜摘下来是什么样子……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看不懂」影像工作室
kiPBhxRKJWAxTo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当被问及如何调整与这双“眼睛”之间的关系时,杨海崧笑称,他们对于摄像机的存在几乎没有感觉。不是摄像机开的时候赶紧坐好,摄像机关了就又是另一副姿态,“我们基本就是照常说话做事(当然后期导演们怎么剪是他们的处理方式)。”有很多时候大家甚至没有意识到被拍了,直到最后放片子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段也被拍摄下来了。
Q&A
记者:你们通过什么方式参与到这些纪录片中?
杨海崧:我们在其中,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元素,更多的还是导演的想法和意图的实施。无论是刘峰还是戴维,我们都没有太多的干预。完全是他们对我们的看法和感觉,而不是我们说“这段把我们拍得太丑了,不行”。
纪录片是导演和乐队的合作,而不是乐队自己想拍一个关于乐队的片子。导演之所以要拍他的这部片子,必定有他明确的动机。
“因为摄像机,再看你们,感觉与以前非常不同”
戴维以前是音乐同行,摄像机从来没碰过。但是突然某天他严肃地告诉大家,经过郑重的考虑,觉得自己想做一个电影导演。正好P.K.14有一个巡演的活动,大家邀请他同去。戴维当下买了个SONY PD190加入了队伍。
由于是第一次用摄像机,戴维几乎是看着说明书来进行这次的拍摄过程。巡演到深圳,戴维又去香港买了个苹果电脑,开始琢磨用Final-Cut 剪辑。从素材中可以看到很多很晃、机位不佳的镜头。大家几乎对素材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可是成片出来后大家都吃了一惊:非常专业。于是有了后面的发行。
拍摄中,戴维对大家说,他觉得P.K.14和他以前在北京看到的感觉非常不同,摄像机给予了他新的体验和观看。
戴维还将自己对P.K.14的感受和创意发挥在了乐队第一个MV《他们》中,其中选择的是杨海崧喜欢的黑白默片风格。一个好玩的,不一样的,低成本的影像就此诞生。
Q&A
记者:你怎么看待“灵感”?
杨海崧:我不太相信灵感,我不相信你坐在一个地方,待着,然后忽然有一个叫灵感的东西撞着你。即使有这么一个东西,也是因为我一直生活在其中,因为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在思考的环境和氛围中总结出来的。
“电影对我来说还是比音乐复杂得多”
除了新近准备的MV,杨海崧和好友李红旗还有一些合作。在曾经的巡演中,李红旗拍摄了很多P.K.14的影像。在看素材的时候,李红旗想把它们做成一个半小时的故事片。主题大概是几个人去疯人院寻找一些东西却没有找到的故事。
对杨海崧来说,这样的影像很有趣,“我很想把它继续,不过电影对我来说还是比音乐复杂得多”,他说,在乐队很简单,只要和你的合作乐手打交道,可是一个剧组里牵涉到的人数远远不止三两人,“导演”这词对杨海崧来说,似乎等同于“心力交瘁”。
Q&A
记者:和商业元素的结合中,如何表现“自我”?
杨海崧:人们常常觉得艺术家只注重自我。但恰恰相反,“自我”其实是一个需要抛弃的东西。如果你死死坚持着所谓的“自我”,那就完蛋了,你只会变得更加封闭。如果你真正强大,你会更加开放宽容地接受很多东西。
在“爱噪音”的过程中,Converse给了乐队充分的自由,巡演这种形式,作为乐队来说,非常重要,而且我们也有很多次的巡演经历。每一次演出就像我们平时的任何一次演出。P.K.14就是P.K.14的样子,而这也是Converse想要的。所以我们的合作很愉快。你在纪录片里可以看到, 大家的状态都很放松。
有一点印象很深,Converse的商业方式非常正规,片中所有相关的版权,每一首歌、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形象,都有一大堆细致的版权同意书。现在想起来,好像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签名。
记者:作为乐手,你对影像中的声音有什么看法?
杨海崧:影像就是声音、画面、色彩等元素的美妙结合,而画面之外的声音也会使画面有延伸,即使是默片也能勾起我们对声音和影像的思考。就像戈达尔在《神游天地》中影像和声音的相互关系,声音被极好地用以表现和扩展了影像。
文/大众DV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