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镜》---小成本的无穷想象力

2009-09-28 12:23:23   来自: 唱诗  评论
  文:刘路
  
  《镜》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小成本的无穷想象力。
  小成本电影我看过很多,要么过于沉闷要么过于粗糙,要么讲了一个平淡无奇的事情,大家似乎把电影的想象力都归结于投钱的多少,场面的宏伟。其实我并不认为非要地球爆炸,大厦坍塌才叫视觉冲击,那飞机撞大楼的事不是拉登才干过么?
  关键在于如何发掘生活的荒诞性,如同鲁迅所说:“生活中还没有发生却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一,
  很明显,《镜》仅仅只用了一个DV,并且取巧的选择了主视角,避免了大型的场景调度,并且引发了悬念——观众即使没有注意,但是潜意识里也会带着这样一个疑问,这是谁的视角?作为一个悬疑片来说,它直接的切中了主题,并且避过了冗长的铺垫。
  从开始到结尾,直到真相揭开的一幕,导演都尽量的将视角控制在了一个人称身上,他的感知就是观众的感知,而作为替代主角进行看的观众,所有进入视觉的东西都是无限放大,客观性丧失到了最低,所有一点和现实的差异都会带来荒诞感,譬如在电梯内讨论买菜做饭的两个大男人,在片头就将观众带入了一种混淆的现实荒诞中——其实这和生活的差别只有那么一点点,因为我们常看到都是女人在讨论。而后的主视角又将许多的事情进行了无限放大,譬如讨论老实人的乘客,譬如穿军大衣过来借火的路人,但是在画面冲击力较大的砸吉他事件中,主视角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将情绪很好的压抑住了,以免喧宾夺主。
  直到最后,我们在替谁看这个悬念揭开过后,我们依然萦绕在一场荒诞之中,避免了悬念剧最大的问题——只能看一遍,揭开谜底之后变索然无味。
  二,
  导演在对故事的把握上非常的老道,原本一个简单承蒙的见网友的故事和人格分裂的故事被他拍得精彩有加,并且利用各种复杂荒诞的分枝来刻画人物性格,这种刻画作为一个用主视角拍电影的年轻导演来说,很可能是无意识完成的,而且是深入了自己的性格进去。譬如车上义正言辞的对堕落的女乘客直接表示不满,在大街上对不尊重的环卫的摇滚青年现场进行教育,到后来看见女网友特别不好意思的情形都在对人物性格进行生动的刻画。而这种刻画既丰富了故事的情节和内涵,也让观者对这个躲在视角背后的身份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让以后出现的人格分裂有一种比较自然的过度。
  也许是无意也许是有意,这种过度强化了影片的内在逻辑,将原本奇异的事情少了突兀的感觉,多了一种完整的自我构建。譬如在影片中厕所的一个记录认识美眉的电话号码的镜头和出去后不好意思见网友的镜头对立起来,更加深了欲望和性格的矛盾,甚至在说到自己的工作时,对自己的身份也出现了难以定位的情形,这种掩埋在荒诞下的内在逻辑,是一个电影对主人翁,对于替代主人翁的观者达成了一个完整的心理构建,使人格分裂显得更加令人信服和更加真实。
  三,
  我曾将此片给普通观众看过,我发现他们对于此片中出现的所有荒诞的事情都有很高的接受力,譬如莫名其妙借火的路人,譬如刚才还骄傲不逊后来却乖乖扫地的摇滚青年,譬如两个人仿佛对话般的各自打电话,反而是导演规规矩矩想叙述的事情表示了不太理解——所以难怪导演在结尾仿佛画蛇添足般的为影片拍摄了一段解释性镜头。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说,这段解释确实是必须的。
  导演在影片中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带入了许多不合时宜的人物,构筑了一个荒诞的叙事方式,但是却对影片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因为导演抓住了影片的内在逻辑,从而达到了牵引观众对影片的认同,观者对影片的认同也是影片无穷想象力的一个重要根基,如同许多片子总出现的警察被水浇得不敢向前一样,电影本身就是靠这种认同机制来进行对现实的再创造。
  所有大成本和小成本的电影都一样,当你能够组合所有镜头的内在逻辑的时候,你拍什么观众都总是会在观影时予以认同,这也许就是电影的无穷魅力所在。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评论版权属于作者唱诗 ,并受法律保护。除非评论正文中另有声明,原创评论采用创作共用(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协议发布。转载评论(包括blogger转载自己的作品)以来源处的版权声明为准。

影片信息 . . . . . . (回到影片页面)

片名:
镜 
导演:
马翔 
编剧:
马翔 
上映年度:
2007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主演:
杨睿, 马静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评论

TramiyahEppe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