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几位电影人关于徐童作品《算命》的解读

2009-09-13 12:57:39   来自: fanhallfilm
  在刚刚顺利闭幕的第四届北京独立电影展上徐童导演的新片《算命》举行了首映。这是继《麦收》后徐童导演又一部力作。相比于《麦收》,《算命》在纪录片的创作方式上对其不仅有所继承,同时也做了突破和创新。对人性复杂性的关注与思考更加深入,影片采用传统的章回体形式分为十个章节,通过算命先生广泛地辐射了各类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遭遇和困境。
  
  影展期间,记者就《算命》对应亮导演、日本“中国独立电影在日本”策展人中山大树先生、柯枫导演以及哈佛博士生钱颖小姐进行了简单采访。应亮导演对此写有小文,与采访内容大意一致,且更简洁、深邃,故采用其文章内容。
  
  应亮:
  
  BIFF之前几天,借看了《麦收》的DVD,我发觉围绕这部片的所有争议都非常无聊。开幕当日,在美术馆大厅我第一次见到徐童,连忙握手致意。
  《算命》比《麦收》更生猛、更疼痛、更北方……《麦收》的痛是深深地扎在子宫里、蔓延在狭小空间的;而《算命》的痛搅动了整个躯体,辐射到公共空间,并不断放射出巨大的能量,把观众逐一击倒。
  
  在三个小时的观影过程里,我万分惊讶于徐童连同他的摄像机“加入”生活的能力,不断对他的“特异功能”发出默默的惊呼,甚至倍感恐怖。《麦收》里的性工作者是主要人物,可以想像到徐童为了达到纪录目的和完成美学表达,一定全力以赴,花尽了精力和智慧;《算命》里也出现了几位性工作者,都是非主要人物,徐童不太可能花很长时间去排除与她们间的障碍,但她们的倾诉依旧非常彻底,毫无防范。由于几位性工作者出现的时间相对短暂,这几个段落如同锋利的摆拳和勾拳,迅疾而直奔要害。
  
  闭幕夜和钱颖聊到徐童和他的片子。钱说,徐童对他的物件是没做任何道德判断的,他的片子也是没做任何道德判断的。我说对,所以我们也完全不必对徐童本人做任何道德判断,那样会很无聊。钱又提及,她建议徐童未来可考虑在片中探讨自己与物件的伦理关系。我说也许不必,如果那样做,徐童片子最可贵的感性之美、炽烈情绪、默默的温暖可能就会消褪,变得僵硬而理智。钱说是,那也许我们该提醒徐童不要改变。我说也不必,因为徐童是强大的,他不会因为外人的谈论而改变或者不改变的。
  
  在《算命》的Q&A上,观众的提问非常热烈,而徐童的回答每次都只有几个字,并且抽象。这是作者婉拒的姿态和保持距离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一些观众对他诚恳度的误解。而我想说的是:爱他就接受他的一切吧,其他的都不重要。
  
  中山大树:
  
  徐童导演拍摄能力很强,跟拍摄者沟通很好,他们愿意让他拍。一般做小姐的,可能不太愿意让人拍的,可是在徐童影片里她们很愿意的,而且很自然。
  
  那些镜头离拍摄者很近的画面不一定很好,但是这个效果挺好的,我们看起来也不觉得不好。他处理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能力很强。他也很尊重他们的,我们观众看起来也挺舒服。虽然有些镜头有点隐私的,有些导演会觉得不应该拍或者不应该放,但是他拍的东西没有这样的感觉,她们与他已经有很好的关系,他们也愿意让他拍,看起来很舒服很温暖。
  
  柯枫:
  
  我挺喜欢的是片子里那些民间智慧的东西,比如:算命的方式,谋生的方式等。他们夫妻其实是一个满悲惨的遭遇,但是他通过一个满风趣的方式来展现,它的内核非常强。
  
  我也跟徐童谈过的,如果长度上可以再精炼点更好。
  
  还有,我特别喜欢那种章回式的感觉,有很多的起伏感。我喜欢里面好几个段落:一个是发廊老板那个段落,还有傻活佛的那个段落,放生的那个段落。它其实有很多东西。
  
  我觉得宋庄这个电影节比较宽容,如果拿到外面一个电影节或者放映场所,严于律己一些或许比较好,观众一般不可能给三个小时给我们。在宋庄版以后能有一个自律性的版本也许会让这个电影受众更大点。
  
  钱颖:
  
  徐童导演两个片子《麦收》、《算命》,他都有把纪录片里面加一个小说的结构。比如《麦收》里面它有闪回,一般的纪录片从头到尾是按时间的顺序来的,但是他不是,他有闪回的。在《麦收》里面,他交代一个人物,就马上放这个人物闪回的镜头,有点像中国古代戏剧里面的亮相。它的结构跟一般的纪录片不一样,让我觉得很新鲜。同时又产生一种张力,这个人物作为一个角色被介绍,在介绍这个人的时候放映他日常生活的片段,像是一种亮相,另外一方面他不是一个角色,他就是现实中的一个人。这样的话在现实生活和表演之间有一种张力。徐童导演的两部片子都运用了这样的结构,比较有意思。
  
  《算命》他用的章回体结构,我觉得他还是没有用得很彻底。如果他更彻底的话,他的剪辑可能会更好点,章节能够更扣紧一点。不过他用章回体,也给我全新的感受。
  
  实际上我们看纪录片,我们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但是我们看那个章回的题目,就会知道下一步发生什么。这个就跟我们说书人说书有点像,这给观影带来一种全新的经验。
  
  另外,这种章回的形式使我马上想起了《水浒传》或者《金瓶梅》。正好徐童导演镜头下的女性形象也是非常强悍的,都是外面非常坚硬但是内部又是特别脆弱的那种人,使我想到潘金莲,使我想到了古代文学里那些人物。从建国到现在电影里对女性形象的描写是欠缺的,看到这样的女性形象我耳目一新。
  
  我觉得徐童导演非常善于让人对他敞开心扉,他片子里那些女性非常直截了当地在他的摄影机面前倾诉自己的命运,使我觉得他的摄影机很有亲和力。观众听了这些倾诉,也能找到感情上的发泄,找到一个比较忠实的,善解人意,有同情心的出口。
  但是这个片子有点太长了,可以剪掉点,尤其是对两个老人日常生活的片段可以简短点。
  
  此外,可能因为他本身是做摄影的,他很会在一幅画面当中体现人的困境和难处。比如集市散了那段,老两口顺着人流往外走,让我觉得他们的肉体在车水马龙之中显得特别特别脆弱。
  
  同时,看到这个画面,也使我联想起前面的镜头,那个老头有一匹木马,他通过转木马给人算命,就可以看到集市里面有很多在转圈的东西。实际上这个老人用的方式一直是一个旋回的理论,他是到家的那种方式,实际上跟它的章回也有点像。
  这里面好像有一个比较传统的旋回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现实的现代化的比较残忍的,大家都拼命地挤压着往前走的直线型过程就有种很强的对比,在他的片子里,前后的图像之间经常会产生这种对比。
  
  转载自《电影札记
  

2009-09-24 01:24:47  自定义

  电影人……
  权威不?
  我觉得还想删减的评论我不赞成,整个影片环环相扣,齿轮一样的结构,运转着整个影片的内涵和深度,删减掉任何环节都会让整个片子垮掉,我想也许只是每个人的偏好而已。我作为一个最普通的观众,我愿意把三个小时的时间拿出来给《算命》这样的片子,至少,在所有长片里,《算命》是值得为它付出的。
  
  这个片子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如果有一天能有一张《算命》的光盘可以收藏就好了。现象工作室是不是可以外借?
  

2009-09-24 21:41:18  107cine

  现象网没有权威,只希望尽量呈现观点
  

2010-09-02 18:48:09  雅典的老王

  “钱说,徐童对他的物件是没做任何道德判断的,他的片子也是没做任何道德判断的。我说对,所以我们也完全不必对徐童本人做任何道德判断,那样会很无聊。”
  
  这是一种什么逻辑?
  

2010-09-02 18:59:41  卢志新

  这得问应亮。。。。。。
  

2010-09-02 22:56:29  金鹏

  在纪录片唬人刚猛的姿态下,镜头外的一切被我们套用、拨选、组合,近而完成一种美丽亦或抽象的“现实与内在的中间物”这样一种状态:说他现实因为这不容质询,说他很内在又是确实的,所以本人认为:即使作者本人的阐述也不足以给纪录片一个确定的名义,这片子的内容会与观者的意识、社会实践经验发生各类的效果,与其说在评论纪录片,不如说是在解剖导演的社会人类学的状况。
  《算命》《麦收》这一纪录片实践现象,带出了既有的道德伦理规范与这一现象的碰撞,这超出了纪录片的范畴,而这超出与不超出的界线,到底在哪里?徐童被我们按在案板上,在各种型号的刀口下,肢离破碎。
  各种对纪录片结构类型上的解析,不足以说明徐童的特别,如果有那种挥之不去、回味久长的东西在的话,那这种东西绝非是画面上的流动的一切物象,而是背后的手持摄像机、周游在画外的作者本人,而正是这个人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及为什么会这么个样子存在?何以能存在?伴随着这些疑问再结合纪录片本身,这种东西就弥漫开去,播及久远。
  

2010-09-02 23:14:37  金鹏

  道德伦理与纪录片的“感性之美、炽烈情绪、默默的温暖”如何个比法?
  
  “但是这个片子有点太长了,可以剪掉点,尤其是对两个老人日常生活的片段可以简短点。”
  “我也跟徐童谈过的,如果长度上可以再精炼点更好。”
  “爱他就接受他的一切吧,其他的都不重要。”
  ……
  这些话语全是纪录片唯度上的,兼或牵连着些微的现实,作者交出了纪录片,纪录片中的人物交出了“坦诚的私”,我们交出了“评理意义上的道德假设”其实我们也看到了那不该看到的“坦诚的私”,我想无论如何《算命》《麦收》还只是在小圈子中周转,那更多的人将会给出什么?我们其实在纯碎的道德高度上都是不干净的,亚当与夏娃不可能再向上帝要回尊严与自由的权利了,因为上帝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人是有行动的自由的”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