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的心理按摩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评论版权属于作者夜的蘑菇 ,并受法律保护。除非评论正文中另有声明,原创评论采用创作共用(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协议发布。转载评论(包括blogger转载自己的作品)以来源处的版权声明为准。
影片信息 . . . . . . (回到影片页面)
- 片名:
- 德兴坊
- 导演:
- 江宁
- 编剧:
-
- 上映年度:
- 1992
- 制片国家/地区:
-
- 主演:
解说词后呈现的是德兴坊内的生活景象:小朋友在弄堂内追逐玩耍吹洋泡泡,老人或看报或摇着蒲扇晒太阳,主妇们忙碌着一天的烧饭洗衣工作,出生不久的宝宝在大人的怀抱里,纯真的黑眸子好奇着打量着镜头,开始了一生最初的童年记忆,马路上来往车辆的喧哗与弄堂内的脑忙的沪语相得益彰铺成了一天生活的背景乐。
这些景象是上海弄堂生活的缩影,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亲密无间也是弄堂生活的一大特色,这样的特色延续了邻里之间的友善交往,同时也给清贫年代的生活中流入了一脉温情。虽然摩擦时有发生,随着岁月的老去也都成为了回忆的乐趣之一。
依据官方介绍,《德兴坊》具体采访了三户人家,央视版本注重剪辑了2户人家。并且,导演将镜头主要对准了这2户人家中年迈的阿婆。女性视角的讲述让这部透过石库门变迁反映城市变革的纪录片有了一种温暖的抚慰。
德兴坊建于1929年,之前是老式房子,居住条件更为艰苦,而王凤珍阿婆就是在此地出生且居住了一辈子,当年是从二房东的手里租住了现在的房子,讲起这些历史王阿婆笑着对采访人摆摆手说,那伐懂额。(这些历史你们是不知道的。)阿婆一共有三个女儿,结婚后住在了家里,阿婆说她每天晚上都在外面兜一圈等到小夫妻睡觉了才回来。透过阿婆的描述可以看到弄堂狭小的私密空间下,人们生活中的包容与体谅。王阿婆喜欢每日提着菜篮子为全家人买菜烧饭,这对她来说是一件顶开心的事情,几十年下来从未觉得辛苦。看着镜头中王阿婆在菜市场忙碌的身影,观者或多或少都会想起自己的外婆,菜篮子、蒲扇、白兰花、烧得一桌子好菜等都成为了上海阿婆的典型特征。
面对搬迁,王阿婆的态度也是不愿意搬离里弄,对于工房生活也不向往。亲戚与老邻居,这些熟悉温情的人情网络早已经根深蒂固得扎根与阿婆的生活中,与年轻儿女们改善生活条件的价值观相互冲撞。透过王家阿婆一家的生活状态,可见90年代初里弄居民的生活方式在城市改革下所面临的新旧碰撞。阿婆最终没能住进新工房,病逝了。
影片在老人逝世后跟踪采访了三个女儿在浦东新工房的生活,大家族的聚会上重新播放了老人在世时的拍摄记录,在缅怀老人的同时子女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浦东开发后的新生活。王阿婆的讲述到此结束,老一代人的生活在此画上了据点,下一代的生活还在不断得改变与书写着。
与王凤珍阿婆家并驾齐驱的第二个拍摄对象也是一名为王明霞的老人,老人家里的房子很小,为了给儿子一家三口腾出居住地方,自己在晒台上搭建了一个小房间,白天用作厨房,晚间就是一个简陋的卧室,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王阿婆是宁波人,家里逢年过节仍保留了宁波人的传统。搬入工房后,这样困难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全面的改善,用王阿婆的话来说,她已经经历过了5代人的生活,如今能住进工房已经顶适宜了,非常知足了。一个知足,足以道尽老人一辈子坚持和信守的观念。
影片最后采访了一位居委会的居民,篇幅不多,居委会是里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协调和管理着里弄家庭的大小事宜。在影片结尾的时候,面对拆迁,镜头里让德兴坊的居民集体发声,表达了对合法公平拆迁的愿景。记录到此,可以说是元素丰富视角客观了。
老百姓的声音最后在即将消逝的弄堂中渐渐褪去,城市的变迁在俯瞰的全景镜头中呈现,老式居住与生活方式在城市变革的必然中也随将随着弄堂的消逝而成为历史。拆迁必须经历的阵痛与折腾也在城市不断进步的进程中逐渐淡去,新的废墟上兴建的地标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的象征,而曾经的历史不知还有多少人再会提起,还有多少人经过此地后回想起这里曾是“德兴坊”。
一代一代的人老去了,一段一段的传奇散落了,一座一座的弄堂消失了,影片最后将德兴坊拆迁前的生活剪影重新回放,配着轻松的音乐,给怀旧的观者做了最后的心理按摩。
原文地址:http://www.oldshanghai.cn/?p=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