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林鑫的《同学》

2009-07-09 23:36:28   来自: wangy  评论 同学
  摘自:http://sinoreel.com/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251
  
  文/王杨
  
  瞪大了眼睛,怀着难以平复的愤怒。在好几部猛片之后,我们发现了《同学》。在令人窒息的社会批判声中,《同学》显得过于繁杂,视线散光,而洋洋洒洒。林鑫在谈到创作时也说他不仅仅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同学,也是为了展现像他这样年纪一代人的群像。同样具有社会学目的和倾向性意涵。《同学》所散发的魅力,并不是勇敢直言或者独立批评。这是一种发自于情,止于情的节制的清白。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身姿。《同学》以及它的作者是本届影展最大的发现。(第六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
  
  林鑫出生于1960年,到今年已将近五十。他的本职工作是陕西省铜川市一家银行的职员,并且兼任工会出纳。早年学画,后写诗。他的状态,以及他今天已经取得的成绩,使其成为这个时期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一种典型。褪去导演的光环,剥去持摄影机者的社会化权利、纪录片在林鑫这样的作者身边变得更加坦诚和自在。忘掉可能的一丁点工业化企图,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方式的纯粹性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同学》通过对20多为作者本人的同学的采访和他们普通一天行为的跟踪。努力地为自己和这个社会寻找答案。也因为如此《同学》这样的作品那样的平衡周正。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一条线索是感情线,是作者与同学们的感情。这份感情来自于对青春和人生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深入思索,并且于个人之口呼喊而出的友谊。另一条线索是社会线索,是作者责任的体现。这二十多位老同学也正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社会变动的个案。两条线索相互缠绕在一起,命运的无常和属于人生悲喜的参透力被构成,并且在恰当的结尾喷发。
  
  这是这一时期接近完美的纪录片,这样说的原因,不在于他的镜头、他的叙事,而是来自于他的整体性。片人合一,在这里找到了标准。在当下的中国纪录片的责任不仅仅是纪录以及提醒,对于作者而言纪录片和自己生命之间的关系正在得到体现。政治化议题必须存在,但对于生活本身的深层考量一定需要出现在纪录片之中。纪录片如果要继续发展,向心理主义的探索必不可少。
  《同学》的优点正在于其和作者之间那种情感之间深刻的联系,并且这种情感联系不但没有影响社会化的思索和独立性,反而加强了它们。他人的生活如何与自己的生活勾连?这是在现在最重要的问题。
  
  对于群像式的影片来讲,人物数量决定了其内在的力量。林鑫不惧怕繁复,不以修饰性为要素。在先后出场的二十多位人物身上,我们看到坦诚。作者本人的身份被恰当并且有效的镶嵌在整部作品之中。成为“十字路口”向作品的各个角落传送营养。《同学》之中我们无法指责其素材的取舍,因为在现在看来,哪一项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粗糙,繁杂,但不影响力量和美。这是对整整一代人的回望,也是对个体命运充满敬畏的询问。
  
  这样的影片向我们表明,中国纪录片正在走向成熟。这是一种创作观念和角度的成熟,是选取介入方式的成熟。是生产模式和独立性问题的成熟、也是制作者的成熟。最可贵的在于,它彻底告别了任何艺术性的做作和言不由衷。当代的中国纪录片不仅仅更加独立,更加有力。而且在我看来恰当的诗意正在出现。这来源于生活的诗意,不仅会稳固对于真实的信心,而且更将引领我们回归生活本身。纪录片的基础不再仅仅是社会现实投射与个体之上的那片阴影,而是开起了回头车:个人的世界观和自我尊严的地位更加重要,他们将映照外部现实。最终推动一种改变。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评论版权属于作者wangy ,并受法律保护。除非评论正文中另有声明,原创评论采用创作共用(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协议发布。转载评论(包括blogger转载自己的作品)以来源处的版权声明为准。

影片信息 . . . . . . (回到影片页面)

片名:
同学 
导演:
林鑫 
编剧:
林鑫 
上映年度:
2009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主演: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