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抵达之谜--纪录片《彼岸》浅释  来自于光

2008-11-29 02:38:47   来自: 网管  评论 彼岸
  抵达之谜--纪录片《彼岸》浅释
  
  于 光
  
  独立影像人吴文光说过,对他“很有刺激”的那种“毛糙、冲动、无所顾忌”,如今只能到圈外找,“在年轻人身上才有”。这个“圈”就是理论界人士称作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个“新纪录运动”。那的确是个“新”理想主义信仰与实践的时代,里应外合,“纪录片”成为各类“纪录片人”的新“乌托邦”。
  当一个时代开始被浪漫化的时候,这个时代就已经远去了。如今,那种激情与梦想,要么被商业大潮所消解,要么被主流话语所冲淡。大浪淘沙——剩余的经过冷静反思独立思考依旧“冲动”、“无所顾忌”的实属不多,难怪吴文光的感触。
  《彼岸》入围“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对于评委会的眼光与鼓励我并不惊奇。《彼岸》可以说属于那种“无所顾忌”的记录片,以纪实、思考的方式,将黄河流经兰州的一段水域打捞尸体的故事呈现出来——它是历史的存在,却不被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时间跨度也可以用两个时代来衡量。魏老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做这件事,动机与目的简单实在——将尸体捞起,或供人认领,或埋入黄土。他愿那些灵魂安息,河水干净。魏老汉不收取费用,不索要钱财,我们可以将这行为称为义举。通过访谈,通过魏老汉的讲述,影片指涉了一个时代——人的朴实单纯(魏老汉的个人行为),和一个集体的苦难记忆(文革时期增多的投河自溺、恶性抛尸的事件)。影片并没有刻意强调一个“历史真实”,而是将一个时代“曾经发生的事”通过一个讲述,还原为人的各自的认识。
  2000年以后河上出现一座大坝,作为象征一个时代已然逝去的隐喻符号似乎来得晚了一些,却在现实中分割了水域,截流了河水,也截流了水中的漂浮物。魏老汉的捞尸生涯结束了。上水,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又出现一伙有偿的捞尸群体,他们将其视为一种赚钱的营生。在此,影片没有简单的褒贬时代,而是围绕“坝”的符号意义,带出两个时代、两种行为意识的对比。通过片中人物存有时代差异的朴素、现实的访谈,力求在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在各自的话语及实践方式中,展示双方合情合理的存在,寻觅潜在的价值诉求与思索。片中有一处新捞尸群体的头头简单的“辩解”拍得恰到好处,没有道德评判,影片捕捉到了一种客观真实,回报一个真诚。
  这部纪录片,让我嗅到一种新史学的意味。它从微观叙事的角度,关乎的是个人的、普通人的命运与事件,这个构成历史的元素,以前是被主流话语的宏观叙事所不屑而忽略掉的。对于独立影像人来讲,能反思一个“运动”疏离一个“中心”,从边缘关注自己的问题意识,是很重要的。边缘地带不是结束的地方,而正是阐明自己的地方。
  两年前,周渔跟我说,他要拍一个家乡黄河上捞尸人的故事。去年他拍完素材又跟我说,片名叫《彼岸》。当时我就感觉到了他所关注的问题意识。这个故事并不必然指向这个意识,有些难度。作为本片的文学统筹,我围绕这个意识撰写了几段文字,剪辑完后看了成片感觉整合的不错。既有时代的故事性(魏老汉的访谈)、当下的纪实性(新出现的捞尸人船上守夜、值班、随意而真诚的谈话),又自然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的关注与生命的关怀,影片的问题意识得以提出,一个真实的故事得以展现。
  与其说真实是纪录片的本体论,不如说问题意识是纪录片的灵魂。纪录片的历史正是对“真实”观念的不断理解与修正的历史,这也正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任何呈现都是一种文本,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主观意识的表达。表达的基础是真诚的态度和独立的见解,《彼岸》一片对待捞尸人的故事是真诚的,而通过这个故事表达的见解也是独到的。独立影像应该具备这样一种品质:不以主流话语、意识形态的“真实”为真实,不应和权力不迎合时尚。
  许多年前先锋文学讨论过一个问题,写什么重要还是如何写重要。换到拍片来说,就是拍什么重要还是如何拍重要。当今不再受制于主流话语宏大题材与叙事的情形下,这个问题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彼岸》一片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显示更多的困惑,而在拍什么的问题上显示了独特性。看完片子,你会被触动会联想到天底下流经城镇的河都会发生这样的故事,而恰恰是《彼岸》反映了,这不能不承认独到的眼光与见识。还有,片子没有滥用故事本身吸引眼球的性质,没有哗众取宠,而是严肃认真的阐释了生命与死亡的意义。
  小川绅介说过:“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尽可能呆在现场”。《彼岸》一片以几个时间点、时间段,记录、阐释一个时代显然是不够的,然而却贴切的进入了具体事件。“船舱里的守夜、打牌、数钱、聊天”,自然的拍摄,摄像机与被摄人物活动之间没有紧张感,没有疏离,也没有制造出来的融合。长镜头以缓慢耐心的速度推进,显示了影片的现场感与纪实的美学风格,使观众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方式融入了事件的现场体验。而《彼岸》的表现手法含蓄、节制,一个平实的叙述进程,自然过渡到片尾捞尸人划着羊皮筏子拖着一具死尸,由远而近驶来,一种震撼、压迫随之轰然产生——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死亡与禁忌。这是全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圣经《启示录》20章14节里说:“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中国古老的文化观念中虽然缺乏“彼岸”意识,却也崇拜祖先敬畏鬼神。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原因,这些打捞尸体的人毕竟是在做一件与生死相关的事情。而那些被打捞出水的死人,无论什么原因溺水,无论是否能抵达彼岸,他们都应该是记录在册的。至少在现实层面,彰显一种对于死亡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昭示一种对于生命的关怀。这是《彼岸》通过一个故事传达给我们的。
  物质世界的彼岸,是一条河流的对岸,与此岸相对的另一方。又可引申为死亡是生命的彼岸,而人的死亡是应该被记住的。这是人类文明的终极关怀,是彼岸的意义所在。有此岸方有彼岸;有此岸,人类避免不了对于彼岸的想象与关照。而佛教认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此岸,超脱生死的境界(涅槃)好比彼岸。影片没有形而下的就事论事,也没有空唱高调的教化人去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人是否能超脱生死去往涅槃之境,我们不得而知,也许这就是河的第三条岸——逝者如斯,不舍昼夜,顺流而下的抵达之谜。
  

2008-12-02 20:58:18  胡蝶 (北京)

  赞!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评论版权属于作者网管 ,并受法律保护。除非评论正文中另有声明,原创评论采用创作共用(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协议发布。转载评论(包括blogger转载自己的作品)以来源处的版权声明为准。

影片信息 . . . . . . (回到影片页面)

片名:
彼岸 
导演:
周渔 
编剧:
 
上映年度:
2008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主演: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