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逝>:冲破语言的桎梏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评论版权属于作者尤普生 ,并受法律保护。除非评论正文中另有声明,原创评论采用创作共用(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协议发布。转载评论(包括blogger转载自己的作品)以来源处的版权声明为准。
影片信息 . . . . . . (回到影片页面)
- 片名:
- 车逝
- 导演:
- 书亚
- 编剧:
- 书亚
- 上映年度:
- 2007
- 制片国家/地区:
- 中国
- 主演:
- 成泰燊, 王珞丹
看了几次影想放映,但没看过这么多观众的影想放映。也许是王珞丹、成泰燊带来的人气,反正我是冲着导演书亚来的,我就是想看看,在《看电影》专栏中把《PTU》剧本分拆成七零八落的精密零件的人,他自己的剧本将如何来建树。
电影放完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这是一部具备了金基德式人物关系设置、伯格曼式灵光乍现的片段、戈达尔后期电影的探索精神和库斯图里卡式结尾的电影。这不是在贬低导演的“借鉴”,而是在说,自第六代以降,独立电影正生活在“现实主义”的阴影中不能自拔时,终于有一部冲破第六代“精神压迫”的电影了。
1. 反语言
通过与导演本人的接触和阅读其博客,可以发现书亚导演是一位文学功底非常深厚的人。尤其是西方文学。也许有这种背景的导演,往往会把对文学的思考代入其影像中。《车逝》就是试图以反语言的形式来建制一种新的电影语言。这也许是导演的苦心。(从大量的文字叙述和“自相矛盾”的闪回中可以看出)这种追求与戈达尔后期电影的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2. 真实VS幻想
《车逝》为了增加其多义性,故意强化了其模糊真实与幻想、过去与现在的剪辑风格。相信影片的完整版是一个相对容易解读的故事。但如果照着故事的脉络去剪辑,就会失去导演对整个电影的控制,失去了导演探索电影语言的初衷。看完影片,我对“电影是剪辑的艺术”这个论断突然通透起来。举个例子:片中有个片段,美美在公车上手淫,下一个镜头突然剪到 郝岩冰欲与美美做爱遭到拒绝,这个拼切非常耐人寻味,也许是美美在拒绝自身的欲望,也许它原本就是一个性梦。这样的剪辑瞬间扩大了故事本身的意义空间,令人对电影的新语言不胜向往。
3. 表演
现场的观众对美美这个角色的塑造十分满意,这也许是导演一手操控的。其实我认为:导演自身对美、对语言、对真实性的探索都是主要寄托在美美这个人物身上的,当然了,王珞丹的外形与表演的确令人赞叹。在影像世界中,一个女性,尤其是用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性,更容易去表达一个抽象的命题。王珞丹已顺利完成了任务。但片中三位男性的表演就相对逊色些。其中达叔是比较抢眼的一个,让人不得不佩服香港老牌演员的功力。也许是角色和表演时间的限制,我非常喜欢的两位演员成泰燊和蒋中伟就相对令人失望一些,尤其是蒋中伟,他所演的戏一定被导演删去不少,但这是角色决定的,是蒋不得不做出的牺牲。
4. 缺憾
我个人认为,导演在最后的剪辑中有三点需要改进:首先是,片头有些冗长,并不是说片头的长镜头长,而是说,大量的文字叙述、又加上长镜头、尔后又是缓慢的演职员名单,这种缓慢的推进妨碍了观众迅速沉入本片的语境之中。建议片头再简洁一些。其次是音乐,感觉本片的配乐,在风格上不太统一,钢琴乐、宗教音乐、人声哼唱音乐等等,烦乱而驳杂,为配乐而配乐。也难怪现场观众会把公车追逐美美那场戏看作MV,的确很像,尽管导演可能很满意那几个镜头。建议简化一下配乐,令配乐风格更加统一。最后是剪辑,导演的剪辑的确出神入化,但似乎阳春白雪到高处不胜寒的境地,我也不知道问题出现在那,就是感觉剪辑尚不完善,不能给人一种观看“杰作”时的流畅感,七次剪辑对于处女作来说远不是终点。此外,我认为导演没有实现其创作剧本时的“孤岛意象”,这也许也是导演的一个遗憾。
结尾,我要说,我敬佩书亚导演的文学修养与对探索电影语言的野心与执着,但是在这个连艺术家也纷纷犬儒的年代,我担心这种探索将持续多久、进行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