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普通DV也玩专业电影景深

2009-07-29 20:06:33   来自: 35mm转接器 (江苏)
  但凡拿着DV拍过几部片子后,就会不由自生地做起“电影梦”来,而随着越来越多高清数码摄像机的出现,这个梦也变得越来越真实。在很多论坛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好多帖子讨论“怎样能把DV拍得更像电影”这个话题。虽然在很多成名的大导演眼中,“DV就是DV,不能和电影混同”。但是,对诸如笔者这种草根阶层而言,我们没有钱拍电影,但却从不缺乏拍“电影”的激情和创意,因此如何用手中有限的设备,发挥其最大作用,在视觉效果上最接近于电影,便成为了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比电影,DV到底缺少些什么?
    我们都知道,拍摄一部电影的成本远不是拍摄同样的DV能够比拟的,这是因为前者采用的是胶片,而后者采用的是磁带。成本的高低也就决定了拍摄电影的都是专业人士,而拍摄DV的大都是些爱好者。从播出的很多DV来看,大都存在光线布局业余、拍摄手法稚嫩、画面稳定性不足等显得比较随意的毛病。
    当然,这也是很多电影人的成长之路,毕竟经验和知识大都是在拍摄中积累起来的。为了将来自己拍摄的电影能够在电影院中放映,除了要不断积累技术外,还得不断熟悉电影的特性。那么,电影和我们拍摄的DV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1,画质的差距可以忽略
  
   在画质上,我们用的DV是没法和胶片相比的。理论上,胶片成像是卤化银感光,然后冲洗出来成像。以35mm(1,316:1 Full Aperture Cine)胶片为例,其分辨率(在非线性剪辑系统上)可以达到4096×3112,70mm的可以达到4096×1862,制作成DVD还原分辨率可达到880×400,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宽银幕”电影而不是“彩色遮幅”电影。
  
    DV是通过CCD或CMOS把光转换成数字信号(好一点的3CCD机分别把红蓝绿三种颜色分开储存,然后播放的时候还原),一般分辨率为720×480(NTSC)和720×576(PAL),而高清视频可以达至01280×720(720P)和1920×1080(1080i),虽然比标清视频的分辨率有很大提升,但是相对于胶片,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考虑到我们的最终成片仍然只是在电视上播放,720×576的分辨率对一般纯平电视来说已经足够,而1980×1080对应高清平板电视也能胜任,因此,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基本上以忽略不计。
  
  2,胶片味儿也能调出来
     
    与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的成像一样,同样的场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到底是用电影胶片拍摄还是摄像机CCD成像的——色彩的饱和度和深度是它们的最大差别,DV在这个环节依然不是电影的对手。
  
  在以前电脑性能还不够强劲的年代里,很多朋友都采用镜头前加滤镜或者手动白平衡的方式来调节画面的色调,这些都是可行方案,但是一旦没有校准,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影片的整体色调不统一,后期想改掉也很不容易。而现在,电脑CPU、主板、显卡等的性能越来越强,硬盘容量也越来越大,内存价格更是媲美“白菜”,因此大可以在没有特别需求的情况下,不要加任何有色滤镜,拍摄的时候也使用正确的光圈、快门、白平衡,尽量把真实的色彩表现出来,并在后期剪辑渲染时予以调节——最新的Adobe Premiere已经足以满足我们的要求。
  
  ①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虽然没有胶片的质感,但是通过后期软件处理后可以达到或者接近电影的效果
  ②以《黑鹰坠落》里的镜头为例,这几个画面都是用中焦镜头拍摄的,有的是特写,有些是人物在前景,有些是人物在中景,但景深控制到位,主体清晰,其他区域是虚化的,这样的画面不但引导了观众的注意力,而且能将某些潜在的意图或者情绪表达出来
  
  其实,一部电影拍摄完成,毛片(未经加工过的原始胶片)的颜色也不是很好,但在最后冲洗过程中,加上了一些技术上的处理(或是后期调色),出来的颜色才是我们最终看到的效果,如今,图像处理软件已经能让我们在后期加工出“胶片味儿”,其中对比度、颜色饱和度等的调节是使DV作品看起来“像”胶片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会直接影响一部作品的视觉效果。但是无论你在后期怎样调色,前期拍摄的东西,画质一定要尽可能是最好的。
  
  3,根本原因还是在景深
  
     所谓景深,简单的理解就是镜头清晰成像的范围,也就是最远的清晰成像点到最近的清晰成像点的距离。我们知道,在被摄体的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景深取决于两个因素: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即焦距越长、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
     从实际拍摄来看,一台DV和电影胶片机拍出来的画面景深则是完全不同的,即使用民用高端机索尼(Sony)PD190P或者高清摄像机FX1E来拍摄,也很难拍出电影的景深效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两者的镜头焦距不同。
    在数码相机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相当于35mm相机焦距xx”这样的字眼,这是因为和全画幅相机相比,普通数码相机或者非全幅数码单反的CCD/CMOS要小些,为了方便理解而折算出的焦距数值。将35mm相机镜头装在佳能(Canon)400D或者尼康(Nikon)数码单反上时,视角会变小,镜头焦距数值会变大。 
  同样的道理,一般DV(包括专业DV、便携式高清等)的CCD/CMOS普遍不超过1/3英寸(即使广播级摄像机也不过2/3英寸),远小于35mm胶片,要获得相同的视角,摄像机镜头的焦距会比电影机要短。因此,即使在同一个场景,机位、光线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你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是胶片机拍的,哪个是DV拍的。
  
  接35mm镜头,像电影一样控制景深
  
     用景深控制拍摄对象的主次关系已经成了最基本的电影语言之一,人们也已经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所以,一旦自己动手拍片,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这种镜头语言。可是,当使用摄像机拍摄的时候,人们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用浅景深来虚化画面中的前景和背景,“电影感”非常缺乏。于是,为了让景深尽可能小,我们就必须增大光圈、拉长焦距,这给拍摄动态影像带来很大的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想出了更换镜头的方法,但这并不是个好方法,因为CCD/CMOS尺寸不改变,景深的差别就永远存在。终于,有人从相片翻拍中受到启发,让35mm镜头成像在聚焦上,再让DV翻拍聚焦屏上的画面——这思路有点类似于电影院里**影像再去做D版的感觉。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原来是什么样的DV机,都可以拍到浅景深的画面。
    在2000年时,德国P+S Technik公司就曾经按照上述的想法开发出一款型号为Mini35mm的转接器,它允许在佳能XL1上接驳一个电影胶片机的35mm镜头,然后成像在DV的感光系统上,从而在画面上产生出35mm镜头的景深——DV终于借壳上市成功,摇身变成了“电影机”。但是,这套转接器价格却要7500美元,再加上一个最便宜的ARRI的35mm电影镜头差不多2900美元,整套下来,也要将近10万元人民币了,虽然效果很好,但价格却也高高在上。
    正所谓“穷则思变”,更何况转接器的思路并不复杂,于是在总体思路不变的基础下,诞生了包括“旋转聚焦屏幕”的M2和“震动聚焦屏幕”的LETUS35在内的不少产品,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们的价格比上面说的P+S Technik Mini35要便宜很多,而且表现惊艳,有的甚至不亚于16mm胶片拍摄的效果。对于有一定预算,但还不够上高清或者胶片,而又对画面有一定需求的独立制片群体来说,DV/HDV+转接器+35mm镜头的组合无疑是个好选择。至于画质和价格,就看你自己如何去平衡了。
    但是对国内的消费者来说,这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首先它们的出产地在国外,运费和购买就很不方便;其次,相对国内朋友的消费购买力来说,价格仍显昂贵,以目前在美国大受欢迎的M2为例,成套产品带到国内的价格要近3万,确实非学生和一般发烧友能承受。
  ④P+S Technik Mini35占据了高端转接器的大部分市场,如果再用上蔡司(Ceiss)CookeS4系列镜头,对于低成本运作的独立制片群体来说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会声会影,Edius,Premiere,Vegas,After Effects,Combution,DFus⑧Redrock Micro M2是这一两年风头颇劲的转接器,在使用操作上非常类似电影机,因此得到相当多独立制片用户的追捧。以下是国外用户用该系统配合松下(Panasonic)HVX200,转接35mm,85mm、135mm和180mm镜头拍摄的视频截图,可以看出它对景深的控制已能够媲美电影机了
    拍摄DV片,从来不缺乏DIY的精神
  
    既然购买多少有些不太现实,那我们就自己DIY一套设备吧。转接器的核心就是聚焦屏透射成像,因此聚焦屏的品质至关重要。而个人制作,无论旋转还是振动方法,实施起来都有一定难度,制作静态聚焦屏更值得考虑。目前大部分自己DIY转接器的朋友使用的都是类似“NIKONFocus Screen”的聚焦屏,一般200元左右。
    聚焦屏确定后,接下来则是卡口环和近摄镜的选择。目前国内生产的卡口环已经非常成熟,配套的也很多,价格大都在40元~30元左右。而近摄镜方面,一般+8的近摄镜已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国产便宜的需要几片叠加,价格总共不超过100元,国外世纪光学的近摄镜虽然成像优秀,但却要价1200多元。
  
     至于相机镜头,我们可以在二手市场上找到一些定焦而且光圈很大的上等品,性能不错,价格也非常便宜(老式的佳能FD镜头F1,4光圈的大概才200多元)。选择购买时要挑光圈大的镜头,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虚化背景;另一个方面是为了尽可能增加聚焦屏影像的亮度,以拍摄出最佳效果。
    基本上,自己DIY一套35mm转接器的原料就差不多了,再加上两片固定聚焦屏的UV镜头和一些必要的卡环,总价格不足1000元。
    诚然,尽管有这样或是那样的不足(比如画面会稍显白、1~2档的亮度损失、画面会有稍许颗粒感),但是35mm转接器仍旧是一个能够给我们更大发挥空间、更多创作思路的好东西。
    其实,说了那么多,并非要刻意混淆DV与电影的概念,小机器自有小机器的优势,特别是对独立影像的创造者而言,作品的灵魂在于创作者的思想,重要的是摄影机镜头后面的那个头。一切的辅助工具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出心中的画面,而精美作品的诞生则永远属于那些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作者们!
  
  ⑤革命的力量大无穷,自己动手也能成事。这是一个爱好者自己制作的35mm转接系统,接上相机镜头后同样有模有样
  ⑥SGpro是一款和M2非常相似的转接器,效果也差不多,但价格却要便宜不少,只是没有那么多制作
  ⑦配置了承重轨道系统、跟焦器的Redrock Micro M2派头十足,给人很强的专业感.
  
   当然,我还是不建议咱们中国的爱好者花好几万去购买国外的产品。
   你们要知道,中国是世界工厂,这个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有更多的国外企业转向中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目前印度阿三的都是仿制的,价格太水!!!
   美国风头正劲的L全是MADE IN CHINA,M也在转战中国,不要花N万买回个MADE IN CHINA.
  联系笔者,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会为您免费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QQ:807288572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35mm转接器

ylLlTlZloeHRN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