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上海国际电影节:没有电影只有节
2009-06-25 14:46:00 来自:
我不喜欢
转载转载
本届上海电影节交出的获奖名单被认为是重视年轻电影人,其实无论新与老、好与坏,整个竞赛单元一直就不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奖项归属的无意义充分暴露了上海电影节的问题所在,名为电影节,实际上没有电影只有节。而在我们收集到14份调查名单里,业界人士与记者均认为虽然上海电影节看起来表面风光无限,但实际上还不算重要的文化事件,因为竞赛片质量的差距,以及真正参与的国际电影人与公司的欠缺,也在国际化的方向上相去甚远。
上海电影节的组织者们一向喜好与其他国际电影节相比,试图在某些方面寻得一致性,但就国际电影节的规律来看,上海只学得戛纳的皮毛,徒有市场。而这个市场,也更多地在针对华语电影,还只是表面热闹。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与合拍片项目洽谈是上海电影节最引以为傲的特色项目,但这两个单元只有一天的洽谈时间,相较其他电影节的相关3天的洽谈时间来说。据上海电影节官方资料透露,“最终入围的40个项目吸引了315位投资人、买家现场洽谈,共有3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而据往年的参与者称,所谓的达成合作意向,有的仅仅是感兴趣而已,留下了联系方式,但往往会在几封电子邮件之后就不了了之。
以戛纳为例,市场就是市场,大师班就是大师班,这些地方的成绩战果是不会被拿到台面上来宣传吆喝。威尼斯,竞赛就竞赛,一点也不担心只有电影会不会太单调,没有其他环节关注度会否减少。上海电影节想全面发力,不愿作出取舍,结果是自我特色难以形成,游移不定,电影节堕为国内各大电影公司的服务部门,只能“一声叹息”。
多数来到上海电影节的媒体记者扑在了形形色色的发布会上,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看过竞赛片,进入电影院的次数也非常有限。在我们针对第12届上海电影节作出的调查中,记者一致反映没有时间看片,只能奔波在各类发布会上,但这些发布会都是一些尚在拍摄中的电影,就时效性和关联性来说,和电影节关系不大。尤其是在14日当天,自早上9点开始,直到次日凌晨,举行了包括《叶问2》、《机器侠》、《风声》、《花木兰》发布会在内的22个活动,记者难以分身,纷纷抱怨组织者安排失当。来自TVB的Karen向新浪娱乐诉苦,“我们都来了四个人,加上在内地的驻站一共有5个,三组人都跑不过来,比戛纳、威尼斯都要辛苦很多。为什么不安排在15号呢?15号之后事情不多呀。”
作为电影节与受众之间的媒体,在一个电影节上居然不看电影尚属稀奇,但深究起来竞赛片与各类特色展映片之间的差距太大。据参与组织者透露:是因配额制与电影审查制度所限。在中国影院的大银幕上,必须要出现一些不太色情、不太暴力、不太与我们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电影,而哪怕参与竞赛,但难以在中国的主流院线上映,又在电影的国际发行公司那成为极大症结,因为白忙活白宣传一场,到头来无法捞得真金白银,索性不去。因此,上海国际电影节每年的竞赛片要不就是质量堪忧,要不就是新人扎堆。
就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及上海国际影视节公司总经理提供的选片组委会的名单,竞赛单元的业务总和负责各个地区影片征集与联络的其他负责人,都不像威尼斯的马可-穆勒,戛纳的福里茂和克里斯蒂-琼一样具有国际知名度。据参与过诸多国际电影节的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制片人称,“这说明,上海电影节的国际性是有限的,行政工作人员无法用特别艺术与专业的眼光完成筛选影片的工作,更谈不上去与其他电影节抗衡竞争优秀影片”。 在主办方看来,他们年年在努力,打下了众多环节单元的基石。可竞赛片很难翻身,这一块短板充分印证了木桶理论。
本届的上海电影节的确聚集了国内绝大多数的明星,也能邀请到著名导演做客出席,但是这些嘉宾却起不到更多的作用。因为成本的原因,其他国际电影节不会过多邀请与电影节参赛、展映等各大单元关系不大的明星为他们助阵、为红地毯增添星光。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频频露脸的皮特与朱莉夫妇、乔治-克鲁尼等均是为了自己参赛的电影撑场,才在红地毯上走一遭的。被邀请来参加上海电影节的好莱坞或欧洲艺术电影系统内的明星,往往会被附加地领取由组委会给予的奖项,但也还不足以说明上海电影节已经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很顺畅。
但据了解,制度、资金、人员的限制都成为组织者的困难,偌大一个电影节,只有27个人来完成全部的组织工作,在我们看来难以想象。上海电影节为上海与周边城市争得了旅游的人群与消费的机会,为什么不能够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注入更多的资金与扶植,让它既有电影又有节呢?木卫二 赵静/文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9-06-30 16:41:01
孤岛
(北京)
木卫二眼神太犀利了!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电影节广场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上海国际电影节
wdURxKl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本届上海电影节交出的获奖名单被认为是重视年轻电影人,其实无论新与老、好与坏,整个竞赛单元一直就不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奖项归属的无意义充分暴露了上海电影节的问题所在,名为电影节,实际上没有电影只有节。而在我们收集到14份调查名单里,业界人士与记者均认为虽然上海电影节看起来表面风光无限,但实际上还不算重要的文化事件,因为竞赛片质量的差距,以及真正参与的国际电影人与公司的欠缺,也在国际化的方向上相去甚远。
上海电影节的组织者们一向喜好与其他国际电影节相比,试图在某些方面寻得一致性,但就国际电影节的规律来看,上海只学得戛纳的皮毛,徒有市场。而这个市场,也更多地在针对华语电影,还只是表面热闹。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与合拍片项目洽谈是上海电影节最引以为傲的特色项目,但这两个单元只有一天的洽谈时间,相较其他电影节的相关3天的洽谈时间来说。据上海电影节官方资料透露,“最终入围的40个项目吸引了315位投资人、买家现场洽谈,共有3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而据往年的参与者称,所谓的达成合作意向,有的仅仅是感兴趣而已,留下了联系方式,但往往会在几封电子邮件之后就不了了之。
以戛纳为例,市场就是市场,大师班就是大师班,这些地方的成绩战果是不会被拿到台面上来宣传吆喝。威尼斯,竞赛就竞赛,一点也不担心只有电影会不会太单调,没有其他环节关注度会否减少。上海电影节想全面发力,不愿作出取舍,结果是自我特色难以形成,游移不定,电影节堕为国内各大电影公司的服务部门,只能“一声叹息”。
多数来到上海电影节的媒体记者扑在了形形色色的发布会上,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看过竞赛片,进入电影院的次数也非常有限。在我们针对第12届上海电影节作出的调查中,记者一致反映没有时间看片,只能奔波在各类发布会上,但这些发布会都是一些尚在拍摄中的电影,就时效性和关联性来说,和电影节关系不大。尤其是在14日当天,自早上9点开始,直到次日凌晨,举行了包括《叶问2》、《机器侠》、《风声》、《花木兰》发布会在内的22个活动,记者难以分身,纷纷抱怨组织者安排失当。来自TVB的Karen向新浪娱乐诉苦,“我们都来了四个人,加上在内地的驻站一共有5个,三组人都跑不过来,比戛纳、威尼斯都要辛苦很多。为什么不安排在15号呢?15号之后事情不多呀。”
作为电影节与受众之间的媒体,在一个电影节上居然不看电影尚属稀奇,但深究起来竞赛片与各类特色展映片之间的差距太大。据参与组织者透露:是因配额制与电影审查制度所限。在中国影院的大银幕上,必须要出现一些不太色情、不太暴力、不太与我们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电影,而哪怕参与竞赛,但难以在中国的主流院线上映,又在电影的国际发行公司那成为极大症结,因为白忙活白宣传一场,到头来无法捞得真金白银,索性不去。因此,上海国际电影节每年的竞赛片要不就是质量堪忧,要不就是新人扎堆。
就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及上海国际影视节公司总经理提供的选片组委会的名单,竞赛单元的业务总和负责各个地区影片征集与联络的其他负责人,都不像威尼斯的马可-穆勒,戛纳的福里茂和克里斯蒂-琼一样具有国际知名度。据参与过诸多国际电影节的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制片人称,“这说明,上海电影节的国际性是有限的,行政工作人员无法用特别艺术与专业的眼光完成筛选影片的工作,更谈不上去与其他电影节抗衡竞争优秀影片”。 在主办方看来,他们年年在努力,打下了众多环节单元的基石。可竞赛片很难翻身,这一块短板充分印证了木桶理论。
本届的上海电影节的确聚集了国内绝大多数的明星,也能邀请到著名导演做客出席,但是这些嘉宾却起不到更多的作用。因为成本的原因,其他国际电影节不会过多邀请与电影节参赛、展映等各大单元关系不大的明星为他们助阵、为红地毯增添星光。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频频露脸的皮特与朱莉夫妇、乔治-克鲁尼等均是为了自己参赛的电影撑场,才在红地毯上走一遭的。被邀请来参加上海电影节的好莱坞或欧洲艺术电影系统内的明星,往往会被附加地领取由组委会给予的奖项,但也还不足以说明上海电影节已经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很顺畅。
但据了解,制度、资金、人员的限制都成为组织者的困难,偌大一个电影节,只有27个人来完成全部的组织工作,在我们看来难以想象。上海电影节为上海与周边城市争得了旅游的人群与消费的机会,为什么不能够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注入更多的资金与扶植,让它既有电影又有节呢?木卫二 赵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