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我黨我國統治了全球了?難道國外媒體也都變成殃視?
马屁文:这届上海电影节够疯狂
2009-06-25 21:10:00 Neveronline (戰國)
2010-06-17 17:17:36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最新作品《夜店》,放映过程中观众爆发了近百次笑声和掌声,编剧导演都是他”
看电影没笑,看这个笑了
“以及即将出现的创作井喷”
哈哈,写的太雄壮了
看电影没笑,看这个笑了
“以及即将出现的创作井喷”
哈哈,写的太雄壮了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真的让人惊喜不断,甚至不得不相信,也许金融危机下,电影真的是最受益的板块。现如今连世界三大影展都闹明星荒,赞助商削减预算,很多本来能请能来的也都纷纷歇了。可今年上海大不一样,开幕式红毯秀足足走了快两个小时,四十多个剧组,很多参展的外国小片根本就轮不上走红毯,这跟几年前,必须弄几张外国人的脸彰显国际性大不一样了。中国这些年造星的速度大大提高,中国制造的大片更是云集了国内观众喜闻乐见的走红艺人,为了推广宣传,这些剧组扎堆上海,自掏腰包也要来此吆喝。
我有几个切身感受。第一,大家没那么在乎国际影星了。以前,电影节经常为邀请某个国际级的影星到沪颇费心思,媒体也特别在乎,好像不来几个总显得不国际,所以去年汶川大地震,主办方不想大肆操办,只能把章子怡当国际影星的代表,还是颇让人诟病。今年,哈里•贝瑞依旧被安排压轴红毯,但是风头却不见得比《麦田》、《非常完美》这样的剧组更抓人眼球。各大媒体最重要的版位还都是给了本土明星。最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克里夫•欧文在上海做了一次新闻发布会,还安排了他主演的片子全球首映,结果我们的记者在诺大的厅里给我发短信,说怪事,只有稀稀拉拉十来个记者。想当年,这都是得挤破脑袋的。记者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同时,中国有个八零后导演在做自己的电影首映,这部低成本电影是中国电影传媒大奖的开幕式影片,因为该奖是由记者评选电影节的最佳国产片,所以记者就这么抛弃了欧文先生。
第二,我越来越相信中国电影是绝对的藏龙卧虎,后继有人。刚才说的这个八零后导演叫杨庆,最新作品《夜店》,放映过程中观众爆发了近百次笑声和掌声,编剧导演都是他,只花了250万人民币,电影7月中旬上映,我看极有可能小兵立大功,大家都说这个人是宁浩第二。参赛影片《白银帝国》曾是柏林的参赛片,这是第一次正式在国内亮相,当晚也是一票难求,导演也是处女作,但这个处女作豪华得令人瞠目,明星阵容不说,更云集了张叔平、董玮、陶经等幕后强手,浩浩荡荡的片尾字幕更让人见识了原来处女作也可能这么夸张。内容先不说,单制作水准是绝对没得挑,喔,掌控大资金玩大片,也不是某几个导演的专利嘛,导演姚树华,你听说过吗?还是女导演。没听说过的人还很多,彭家煌原来也没听说过,后来看了《走路上学》,真是眼前一亮啊,朴素的故事,动人的情感外加极其精致的画面,到底没白拍这么多广告,不给亚洲新人奖是不对的。刚才说的这三个人,一个拍喜剧、一个玩大片、一个艺术片,三部处女作让人见证了中国电影的三种势力都不乏人才。投资商真的不必着急,钱不会用不出去,我们是该离开三大导一统江湖的时代了。
第三个感受,就是够疯狂够热闹。这次的论坛真是天天有爆炸性新闻,张国立质问美剧导演,你们看过我的电视剧吗?我了解你们比你们了解我们多得多,生生把两个外国人弄得当即跪地请安;更猛的还有王小帅“低调”地当面批评陆川、宁浩、魏德圣票房是好的,但是作为导演是失败的。搞的气氛万分紧张,以往所谓的交锋不过是推手,这回是真的剑拔弩张,打起来了。说白了,大家为什么这么敢说了?一方面一部分人更有底气了,这一部分人也生生得把其他人给逼疯了,不得不起义了。好在真理越辩越明,问题抛出来,大家来思考,比各自憋一肚子酸水强多了。
无论如何,六月,2009走了半程,我们也大致窥见了中国电影在这一年的些微样貌,可以说,电影产量和质量增长不成问题,票房过亿只是进入排行榜的基本前提,新人辈出,商业片势头喜人,港人继续深入内地走合拍路线,美国人基本不用再奢望提高进口影片的数量,其它国家就努力争取吧,中国电影现在如果有问题,也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快速拓宽市场,深入二、三线城市,建立终端、培养观众,以便更好的消化国产片的巨大产能,以及即将出现的创作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