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黄儒香:我要先处理好作为一个人的状态
2009-05-31 13:14:22 来自: fanhallfilm
“现在我觉得纪录片没那么重要,我能在家安安静静的做一顿饭和老公一块吃,这个很重要;我觉得每天要获得内心平安的生活,更重要。”“我诚实的讲,通过纪录片,我很难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
“我有意识往后拉,漂亮的镜头,刺激的事情,我全部剪掉,毕竟我有那么多素材,有些事件比较刺激,但是我全部剪掉,对我来说,那些只是个味精,我觉得我就是给你个有营养的东西就可以了。”
“十年前,我可能理直气壮,我就是要表达意义,我就是有责任感。现在我觉得很幼稚。现在我要先处理好作为一个人的状态……”
“我对历史事件本身不做探讨,原因是我不在场,即便我在场,我也了解不到历史的真相;”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影像,包括过去的很多作品,能够构成实质性的改变,我觉得要有根基;如果有影响,可是这个根基是错的,那就更糟了。”
“我想做影像语言内部的探索调整,这是我个人现在调整的方向。”
《
山之上
》剧照
记者(以下简称“记”):《
山之上
》总共有多少素材?
黄儒香
(以下简称“黄”): 40分钟一盘的磁带,总共有300盘。
记:你是用什么样的思路去组织这些素材,并最终呈现出这样一部影片的?
黄:我一直希望从生命本身,或者说生活本身去寻找剪辑结构方式。因为他们比较特殊的背景,加上他们群体的信仰的原因,这两件事本身就比较难以结构,用一个半小时,很难把这两个东西讲清楚,所以不管是拍摄还是剪辑的重点都主要在他们的生活状态,生命本身的变化,那就是我的结构方向。从一开始,他跟女儿的生活状态,后来一系列的事情,到最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我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来剪辑结构的。
记:最初是如何介入这个题材的?
黄:不是说我主动找到这个群体。大概9、10年前,我刚到北京,因为朋友关系,偶然认识了老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聊到说他住在平谷山里面,买了个农民房,我觉得这也很普通,就问他生活状态如何,他说每天要从平谷到王府井上班,往返将近6个小时。我是从成都来的,就觉得一个人每天花6个小时在路上这么长的时间去上班,很难理解。那时候,我只是对这个感兴趣。知识分子会有田园情节嘛,知识分子到农村买房子,农民拿到钱后就到城里买房子,是个正城市化过程和逆城市化过程,当时我还想了个名字,就叫“在路上”,呵呵。我觉得,这6小时会有个生命的变化,农民也会有个变化,我当时出发点是在那。
当时还没有机会了解他的背景和信仰层面。后来我提出到山上去看看他们家,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在练毛笔字,抄金刚经。后来影片里呈现的状态,在当时对我来说也是完全未知的,之后经常到他那去玩嘛,去拍村落啊,后来慢慢熟悉了,成为朋友了,慢慢也就认识他周围的朋友了。通过聊天,慢慢才知道他的背景,知道他有些信仰上的变化。
我是无意中被带进去的。纪录片的魅力就在这,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你会尊重明天发生的事情。我一步步跟着他,就进入他的生活,进入他朋友的生活,进入到他信仰的那个团体里面去,这样一步步跟随着。
记:跟随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是?
黄:我觉得每天都很刺激。因为他比较特殊嘛,他那个群体也比较特殊。他的生活在我过去的生活经验以外,对我来说是很意外的,是我个人的生活经验不能想象的,想不到的,所以我觉得每天都很刺激。他们很奇怪的,就是一到某些时候,他们就会有些紧张,莫名的有些情绪;真的不是我过去生活经验的,我会觉得很吃惊,包括他的婚姻,我也觉得好像确实不太一样。
记:你怎么看老朱这个人?
黄:我觉得他很可爱,很真实。
记:老朱好像很容易和别人争执,即使谈话对方没有什么特别的回答,他还是会一直争执,就是一直都很焦虑,你觉得这种状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黄:因为过去那一种特殊的经历,过去整个架构的理想主义的东西,年轻时的理想,一生的理想,以前积累的生活方式,突然就崩塌了。那一群人在精神生活层面都是充满焦虑的,会和各种事情发生争执,因为过去几十年的东西全部坍塌了,也没有发泄口的。
记:他当年的理想是怎样的,八九之后又是怎样的?
黄:八九之前,作为那代知识分子,还是很想这个国家好的,这个出发点肯定是那一代人,知识分子,包括现在的我们,肯定是希望我们国家好。但是那个事情对他来说,肯定就是要重新思考,不是说思考里面的事情,而是重新思考自己生命的状态,因为那个事情,对他的冲击很大;那个跟自己内在的理想没有关系,是跟外在的关系,因为他会失去工作,他会离婚,从过去稳定的生活,多少还有菁英的意识,认为可以为国效力的,忽然间变成边缘化了;生活很困难,没有什么出路,谈不上报效国家,国家也不知道给不给机会,一直是在那样的状态中,我想,对一个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我想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缓过来,毕竟不是一个人摔了个跤,伤口好了,就可以重新站起来,他那个摔的跤太大了,他可能一生都缓不过来。
记:你自己在这个拍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吗?
黄:透过他们,弥补了我的很多想法,很多间接经验,因为有些经验我没办法自己去经验。通过拍摄他们,我从别的角度,认识真实的社会,重新去思考。
拍完这个片子后,我在很多地方说过,我现在暂时的决定,我以后不会再去拍这样的片子,我会暂时放下,会告一段落,我会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前我会觉得家庭生活没那么重要,工作很重要,纪录片很重要;现在我觉得纪录片没那么重要,我能在家安安静静的做一顿饭和老公一块吃,这个很重要;我觉得每天要获得内心平安的生活,更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是这个事情改变了我,不是这样一一对应的;这些年,我自己也经历很多别的事情,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吧。
记:从拍摄《回家》到《山之上》的这么多年来,纪录片在你的生活里占据多大的比重?
黄:我想占了我80%的时间。但是,我诚实的讲,通过纪录片,我很难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我过去拍《
张博士
》,自己很功利;因为自己在电影学院学的电影,想做导演,可是没有条件做导演,想别人投资你拍片,想通过纪录片先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所以就那么拍了。
到了《山之上》,其实我是比较被动,因为开始我并不知道是这样的事情,但是纪录片就是这样,跟着那么几年就过来了。这几年,我觉得纪录片是一种磨砺,会让你等待,等一个结果,等一个成片;然后说:啊,这个片子做完了;这样一种感觉。实际上精神上的愉悦很少,满足感很少。有时候我想,我今天没事,我就在家里泡壶茶,一个人坐两个小时,这种愉悦和幸福感是纪录片给不了我的。
记:那为什么会坚持拍下来?
黄:性格使然。一个事情做开了头,我希望有结尾的,并且一定要有个说法,我比较固执;我不想没有结尾,我喜欢事情有始有终。
记:就是这样的性格让你拍了7、8年?
黄:其实,我时常埋怨怎么没完,不想拍了;就像我过去登山的经验,我爬山的时候,每天都在骂,说我该死的干嘛到这,呵呵,又没水喝,没东西吃,又累,出汗又没地方洗澡;当然,登顶后拍张照片,回来我就炫耀,说,你看,我登上了5千米的高山,我登顶了,你看我多厉害。
纪录片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我一直在爬山,我背个背包,我觉得很累,我没有什么拍摄的愉悦感,也没办法去顾及周围的风景,就是累,很辛苦,哪天我做完了,我就去炫耀,你看,我又做了一部片子。仅仅是一种虚荣心吧。就是这样的。
记:你现在还在拍片子吗?
黄:没有,我现在打算继续做这个片子(《山之上》),因为这个还没有做完,这次是要参加这个电影节,比较赶,有些声音还没有处理,所以还要再处理下。还需要两个月吧。
记:以后不拍片子的话,你会做什么呢?
黄:我刚才说了,我不会放弃影像,我不想被动的生活,以后我可能会更关注影像本身,影像本身内部的语言。我可能会调整到那个方向,而不是题材,不是很刺激的内容。现在,我更喜欢影像内部的语言方式;
记:这种想法有没渗透到之前的片子?
黄:后期已经有了这样的变化,从《张博士》到《山之上》,虽然拍片子还是比较被动,但还是有很大的变化。做《张博士》时,我很在意镜头,机位,在意故事的完整性,用力的方向在那边。我有的时候对自己很残忍,因为我不摆拍,不偷拍,都是很自然的硬拍,所以有时候为等一个镜头,我可能会等很长时间。
到《山之上》就不再考虑这个了,我放弃了漂亮的镜头,那些外在的漂亮。在剪辑上,也不再追求故事的完整性。这次《山之上》放映之后也有朋友说,和《张博士》不太一样,他们很期待就是有和《张博士》一样很完整的故事啊;但是我说,那个对我来说,至少现在,不再是我的追求。本身视觉,本身内容,就非常靠前,随便一个人来拍,一个事情,一个视觉,就像电视机开着,你能一直在看,因为那个视觉很刺激人。
在结构剪辑上,《山之上》,我有意识往后拉,漂亮的镜头,刺激的事情,我全部剪掉,毕竟我有那么多素材,有些事件比较刺激,但是我全部剪掉,对我来说,那些只是个味精,我觉得我就是给你个有营养的东西就可以了。这个大概和《张博士》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未来,凡是往前靠的,内容占先的东西我也许会完全放弃掉,如果没放弃掉,可能是我能力不够,呵呵。
记:《张博士》和《山之上》都是讲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个人的生活状态的冲击改变,有很多关于关于普世价值的理性思考;现在你说更喜欢“能在家安安静静的做一顿饭和老公一块吃”或者“在家泡壶茶,一个人坐着”这样的感性状态,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转变?
黄:我觉得不是转变,是一致的。普世价值是什么,普世就是每一个人嘛,就是每一个人要过得很好。文革时大家都苦大仇深的,可是每个人还做些说些相同的形而上的东西,其实那个是不真实的,每个人都过得很没有人性。所谓普世的东西,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个价值出来。
我对历史事件本身不做探讨,原因是我不在场,即便我在场,我也了解不到历史的真相;更别说我通过所谓媒体甲,通过看一本书,在学校学到的那些,那恐怕已经复制的……,对于历史本身,我不是说不愿意去做探讨,而是因为觉得我个人无能为力,但是我关心事件之后的人。
说到那两个片子都有涉及到重大的历史事件,拍《张博士》,和文革有点关系,《山之上》和六四有点关系,也只是因为赶上了,确实是没有专门设计过的。《张博士》那个,是因为当时我就在川大嘛,刚好想到这么个人物。我关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之后对人的伤害,这种伤害是一个社会的集体的伤害;其实,很多片子也有涉及到这样的。我们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之后,才能弥合那种伤害,不但是对一个民族的,也是对个人的伤害。个人有时候甚至要付出一生的代价。
不是说我们没有经历,就没有伤害,整个社会民族的伤害会影响到你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其实都在受伤害,我关心的是这个,而且这种关心并没有改变。我觉得作为纪录片导演,你自己要有责任感。
别人讲说文以载道,我不支持这种说法,如果非要讲文以载道,也要先说清楚,到底什么叫作道,载的是什么道。但是,某种意义上,我的理解,其实目前说文以载道,这个道无非是政治,即便是有些良知的知识分子,顶多那个道就是德。可是,无论是民族的,社会的还是个人的德,它是随时都在发生改变的,因为缺乏根基。所谓“道、德、法、器”,我们的文化层面一直在“德”的层面,可能老子曾经触摸到“道”。但现在社会已经沦落到恐怕“德”已经没有了。有法吗?然后就是“器”装防盗门,防盗锁,婚前财产公正。。。。那你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不支持文以载道。
作为一个导演,一个知识分子,你想通过一种方式,想去表达自己的立场,我觉得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要放弃意义,因为个人不产生意义。为什么接下来我不要做那样的片子了(《山之上》),不是我放弃纪录片,放弃影像;而是因为我不支持这个,表达意义,表达真理,因为我个人觉得他根本不产生这样的东西。
十年前,我可能理直气壮,我就是要表达意义,我就是有责任感。现在我觉得很幼稚。现在我要先处理好作为一个人的状态,我作为一个女人的责任。我可能需要把家庭打理好,和丈夫,和父母,和工作,和社会的关系。我不相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觉得生命的印记还是要很踏实的经过。我接下来要拍些5分钟,10分钟的短片,因为我觉得很惭愧,拍了两个长片,我觉得我还没有触摸影像的本性。
记:能不能说你觉得之前两部作品产生的社会意义和影响是不足够的,文不足以载道,因而干脆放弃意义,调整方向,去寻求影像语言内部本身形式上的东西?
黄:我觉得探索影像语言内部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东西。就像跳舞的,业余的和专业的,他们的差别多大,我想他们的真诚度不会有差别吧,我内心的那个纯洁度也许还更干净,说不定我比你还更有思想。那你想那个差别在哪里呢,其实也许就差在那么一点点,通俗讲就是技术,最后你要完成的,就是那么一点点的东西,其实没什么。我们的教育传统,一下就会给你一些崇高的意义,非常抽象的,进入文学抽象的领域里,我个人觉得那个方向会不会偏一点,我想偏回来点,我不是说我现在就对,我想做影像语言内部的探索调整,这是我个人现在调整的方向。
另外,我这个人比较封闭,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影像,包括过去的很多作品,能够构成实质性的改变,我觉得要有根基;如果有影响,可是这个根基是错的,那就更糟了;我现在在想这个,因为我觉得那个真理不在我这,自己还没想清楚的话,就很不好。一个有良知的导演,用力用错方向了,十几年后回头看发现方向错了呢?
记:你找到这个根基了吗?
黄:找到了,那就是我的信仰。
记:刚才你说以前纪录片占了你80%的时间,以后影像工作会占你多少时间?
黄: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工作方式吧,工作八小时上班,该陪老公,该陪父母,就是很正常的生命状态,以前就是好像就纪录片这么个事情了,我觉得好像不太对吧,呵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电影节广场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中国纪录片交流周
TramiyahEppe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我有意识往后拉,漂亮的镜头,刺激的事情,我全部剪掉,毕竟我有那么多素材,有些事件比较刺激,但是我全部剪掉,对我来说,那些只是个味精,我觉得我就是给你个有营养的东西就可以了。”
“十年前,我可能理直气壮,我就是要表达意义,我就是有责任感。现在我觉得很幼稚。现在我要先处理好作为一个人的状态……”
“我对历史事件本身不做探讨,原因是我不在场,即便我在场,我也了解不到历史的真相;”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影像,包括过去的很多作品,能够构成实质性的改变,我觉得要有根基;如果有影响,可是这个根基是错的,那就更糟了。”
“我想做影像语言内部的探索调整,这是我个人现在调整的方向。”
《山之上》剧照
记者(以下简称“记”):《山之上》总共有多少素材?
黄儒香(以下简称“黄”): 40分钟一盘的磁带,总共有300盘。
记:你是用什么样的思路去组织这些素材,并最终呈现出这样一部影片的?
黄:我一直希望从生命本身,或者说生活本身去寻找剪辑结构方式。因为他们比较特殊的背景,加上他们群体的信仰的原因,这两件事本身就比较难以结构,用一个半小时,很难把这两个东西讲清楚,所以不管是拍摄还是剪辑的重点都主要在他们的生活状态,生命本身的变化,那就是我的结构方向。从一开始,他跟女儿的生活状态,后来一系列的事情,到最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我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来剪辑结构的。
记:最初是如何介入这个题材的?
黄:不是说我主动找到这个群体。大概9、10年前,我刚到北京,因为朋友关系,偶然认识了老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聊到说他住在平谷山里面,买了个农民房,我觉得这也很普通,就问他生活状态如何,他说每天要从平谷到王府井上班,往返将近6个小时。我是从成都来的,就觉得一个人每天花6个小时在路上这么长的时间去上班,很难理解。那时候,我只是对这个感兴趣。知识分子会有田园情节嘛,知识分子到农村买房子,农民拿到钱后就到城里买房子,是个正城市化过程和逆城市化过程,当时我还想了个名字,就叫“在路上”,呵呵。我觉得,这6小时会有个生命的变化,农民也会有个变化,我当时出发点是在那。
当时还没有机会了解他的背景和信仰层面。后来我提出到山上去看看他们家,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在练毛笔字,抄金刚经。后来影片里呈现的状态,在当时对我来说也是完全未知的,之后经常到他那去玩嘛,去拍村落啊,后来慢慢熟悉了,成为朋友了,慢慢也就认识他周围的朋友了。通过聊天,慢慢才知道他的背景,知道他有些信仰上的变化。
我是无意中被带进去的。纪录片的魅力就在这,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你会尊重明天发生的事情。我一步步跟着他,就进入他的生活,进入他朋友的生活,进入到他信仰的那个团体里面去,这样一步步跟随着。
记:跟随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是?
黄:我觉得每天都很刺激。因为他比较特殊嘛,他那个群体也比较特殊。他的生活在我过去的生活经验以外,对我来说是很意外的,是我个人的生活经验不能想象的,想不到的,所以我觉得每天都很刺激。他们很奇怪的,就是一到某些时候,他们就会有些紧张,莫名的有些情绪;真的不是我过去生活经验的,我会觉得很吃惊,包括他的婚姻,我也觉得好像确实不太一样。
记:你怎么看老朱这个人?
黄:我觉得他很可爱,很真实。
记:老朱好像很容易和别人争执,即使谈话对方没有什么特别的回答,他还是会一直争执,就是一直都很焦虑,你觉得这种状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黄:因为过去那一种特殊的经历,过去整个架构的理想主义的东西,年轻时的理想,一生的理想,以前积累的生活方式,突然就崩塌了。那一群人在精神生活层面都是充满焦虑的,会和各种事情发生争执,因为过去几十年的东西全部坍塌了,也没有发泄口的。
记:他当年的理想是怎样的,八九之后又是怎样的?
黄:八九之前,作为那代知识分子,还是很想这个国家好的,这个出发点肯定是那一代人,知识分子,包括现在的我们,肯定是希望我们国家好。但是那个事情对他来说,肯定就是要重新思考,不是说思考里面的事情,而是重新思考自己生命的状态,因为那个事情,对他的冲击很大;那个跟自己内在的理想没有关系,是跟外在的关系,因为他会失去工作,他会离婚,从过去稳定的生活,多少还有菁英的意识,认为可以为国效力的,忽然间变成边缘化了;生活很困难,没有什么出路,谈不上报效国家,国家也不知道给不给机会,一直是在那样的状态中,我想,对一个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我想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缓过来,毕竟不是一个人摔了个跤,伤口好了,就可以重新站起来,他那个摔的跤太大了,他可能一生都缓不过来。
记:你自己在这个拍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吗?
黄:透过他们,弥补了我的很多想法,很多间接经验,因为有些经验我没办法自己去经验。通过拍摄他们,我从别的角度,认识真实的社会,重新去思考。
拍完这个片子后,我在很多地方说过,我现在暂时的决定,我以后不会再去拍这样的片子,我会暂时放下,会告一段落,我会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前我会觉得家庭生活没那么重要,工作很重要,纪录片很重要;现在我觉得纪录片没那么重要,我能在家安安静静的做一顿饭和老公一块吃,这个很重要;我觉得每天要获得内心平安的生活,更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是这个事情改变了我,不是这样一一对应的;这些年,我自己也经历很多别的事情,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吧。
记:从拍摄《回家》到《山之上》的这么多年来,纪录片在你的生活里占据多大的比重?
黄:我想占了我80%的时间。但是,我诚实的讲,通过纪录片,我很难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我过去拍《张博士》,自己很功利;因为自己在电影学院学的电影,想做导演,可是没有条件做导演,想别人投资你拍片,想通过纪录片先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所以就那么拍了。
到了《山之上》,其实我是比较被动,因为开始我并不知道是这样的事情,但是纪录片就是这样,跟着那么几年就过来了。这几年,我觉得纪录片是一种磨砺,会让你等待,等一个结果,等一个成片;然后说:啊,这个片子做完了;这样一种感觉。实际上精神上的愉悦很少,满足感很少。有时候我想,我今天没事,我就在家里泡壶茶,一个人坐两个小时,这种愉悦和幸福感是纪录片给不了我的。
记:那为什么会坚持拍下来?
黄:性格使然。一个事情做开了头,我希望有结尾的,并且一定要有个说法,我比较固执;我不想没有结尾,我喜欢事情有始有终。
记:就是这样的性格让你拍了7、8年?
黄:其实,我时常埋怨怎么没完,不想拍了;就像我过去登山的经验,我爬山的时候,每天都在骂,说我该死的干嘛到这,呵呵,又没水喝,没东西吃,又累,出汗又没地方洗澡;当然,登顶后拍张照片,回来我就炫耀,说,你看,我登上了5千米的高山,我登顶了,你看我多厉害。
纪录片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我一直在爬山,我背个背包,我觉得很累,我没有什么拍摄的愉悦感,也没办法去顾及周围的风景,就是累,很辛苦,哪天我做完了,我就去炫耀,你看,我又做了一部片子。仅仅是一种虚荣心吧。就是这样的。
记:你现在还在拍片子吗?
黄:没有,我现在打算继续做这个片子(《山之上》),因为这个还没有做完,这次是要参加这个电影节,比较赶,有些声音还没有处理,所以还要再处理下。还需要两个月吧。
记:以后不拍片子的话,你会做什么呢?
黄:我刚才说了,我不会放弃影像,我不想被动的生活,以后我可能会更关注影像本身,影像本身内部的语言。我可能会调整到那个方向,而不是题材,不是很刺激的内容。现在,我更喜欢影像内部的语言方式;
记:这种想法有没渗透到之前的片子?
黄:后期已经有了这样的变化,从《张博士》到《山之上》,虽然拍片子还是比较被动,但还是有很大的变化。做《张博士》时,我很在意镜头,机位,在意故事的完整性,用力的方向在那边。我有的时候对自己很残忍,因为我不摆拍,不偷拍,都是很自然的硬拍,所以有时候为等一个镜头,我可能会等很长时间。
到《山之上》就不再考虑这个了,我放弃了漂亮的镜头,那些外在的漂亮。在剪辑上,也不再追求故事的完整性。这次《山之上》放映之后也有朋友说,和《张博士》不太一样,他们很期待就是有和《张博士》一样很完整的故事啊;但是我说,那个对我来说,至少现在,不再是我的追求。本身视觉,本身内容,就非常靠前,随便一个人来拍,一个事情,一个视觉,就像电视机开着,你能一直在看,因为那个视觉很刺激人。
在结构剪辑上,《山之上》,我有意识往后拉,漂亮的镜头,刺激的事情,我全部剪掉,毕竟我有那么多素材,有些事件比较刺激,但是我全部剪掉,对我来说,那些只是个味精,我觉得我就是给你个有营养的东西就可以了。这个大概和《张博士》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未来,凡是往前靠的,内容占先的东西我也许会完全放弃掉,如果没放弃掉,可能是我能力不够,呵呵。
记:《张博士》和《山之上》都是讲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个人的生活状态的冲击改变,有很多关于关于普世价值的理性思考;现在你说更喜欢“能在家安安静静的做一顿饭和老公一块吃”或者“在家泡壶茶,一个人坐着”这样的感性状态,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转变?
黄:我觉得不是转变,是一致的。普世价值是什么,普世就是每一个人嘛,就是每一个人要过得很好。文革时大家都苦大仇深的,可是每个人还做些说些相同的形而上的东西,其实那个是不真实的,每个人都过得很没有人性。所谓普世的东西,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个价值出来。
我对历史事件本身不做探讨,原因是我不在场,即便我在场,我也了解不到历史的真相;更别说我通过所谓媒体甲,通过看一本书,在学校学到的那些,那恐怕已经复制的……,对于历史本身,我不是说不愿意去做探讨,而是因为觉得我个人无能为力,但是我关心事件之后的人。
说到那两个片子都有涉及到重大的历史事件,拍《张博士》,和文革有点关系,《山之上》和六四有点关系,也只是因为赶上了,确实是没有专门设计过的。《张博士》那个,是因为当时我就在川大嘛,刚好想到这么个人物。我关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之后对人的伤害,这种伤害是一个社会的集体的伤害;其实,很多片子也有涉及到这样的。我们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之后,才能弥合那种伤害,不但是对一个民族的,也是对个人的伤害。个人有时候甚至要付出一生的代价。
不是说我们没有经历,就没有伤害,整个社会民族的伤害会影响到你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其实都在受伤害,我关心的是这个,而且这种关心并没有改变。我觉得作为纪录片导演,你自己要有责任感。
别人讲说文以载道,我不支持这种说法,如果非要讲文以载道,也要先说清楚,到底什么叫作道,载的是什么道。但是,某种意义上,我的理解,其实目前说文以载道,这个道无非是政治,即便是有些良知的知识分子,顶多那个道就是德。可是,无论是民族的,社会的还是个人的德,它是随时都在发生改变的,因为缺乏根基。所谓“道、德、法、器”,我们的文化层面一直在“德”的层面,可能老子曾经触摸到“道”。但现在社会已经沦落到恐怕“德”已经没有了。有法吗?然后就是“器”装防盗门,防盗锁,婚前财产公正。。。。那你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不支持文以载道。
作为一个导演,一个知识分子,你想通过一种方式,想去表达自己的立场,我觉得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要放弃意义,因为个人不产生意义。为什么接下来我不要做那样的片子了(《山之上》),不是我放弃纪录片,放弃影像;而是因为我不支持这个,表达意义,表达真理,因为我个人觉得他根本不产生这样的东西。
十年前,我可能理直气壮,我就是要表达意义,我就是有责任感。现在我觉得很幼稚。现在我要先处理好作为一个人的状态,我作为一个女人的责任。我可能需要把家庭打理好,和丈夫,和父母,和工作,和社会的关系。我不相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觉得生命的印记还是要很踏实的经过。我接下来要拍些5分钟,10分钟的短片,因为我觉得很惭愧,拍了两个长片,我觉得我还没有触摸影像的本性。
记:能不能说你觉得之前两部作品产生的社会意义和影响是不足够的,文不足以载道,因而干脆放弃意义,调整方向,去寻求影像语言内部本身形式上的东西?
黄:我觉得探索影像语言内部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东西。就像跳舞的,业余的和专业的,他们的差别多大,我想他们的真诚度不会有差别吧,我内心的那个纯洁度也许还更干净,说不定我比你还更有思想。那你想那个差别在哪里呢,其实也许就差在那么一点点,通俗讲就是技术,最后你要完成的,就是那么一点点的东西,其实没什么。我们的教育传统,一下就会给你一些崇高的意义,非常抽象的,进入文学抽象的领域里,我个人觉得那个方向会不会偏一点,我想偏回来点,我不是说我现在就对,我想做影像语言内部的探索调整,这是我个人现在调整的方向。
另外,我这个人比较封闭,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影像,包括过去的很多作品,能够构成实质性的改变,我觉得要有根基;如果有影响,可是这个根基是错的,那就更糟了;我现在在想这个,因为我觉得那个真理不在我这,自己还没想清楚的话,就很不好。一个有良知的导演,用力用错方向了,十几年后回头看发现方向错了呢?
记:你找到这个根基了吗?
黄:找到了,那就是我的信仰。
记:刚才你说以前纪录片占了你80%的时间,以后影像工作会占你多少时间?
黄: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工作方式吧,工作八小时上班,该陪老公,该陪父母,就是很正常的生命状态,以前就是好像就纪录片这么个事情了,我觉得好像不太对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