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大水》导演董钧访谈

2009-05-31 00:40:41   来自: fanhallfilm
  黄:首先想请您先讲一下自己的经历。
  董:也没什么好说的,和大多数人一样。就是在西安美院上附中,上大学,然后留校当老师。
   
  黄:那您以前是画画的,为什么会开始做纪录片呢?
  董:喜欢,从02年开始拍纪录片、包括录像,因为我在学校读的是摄影系,就是从附中上大学后上的是摄影,然后主要做图片摄影,后来就去做纪录片。
  
  黄:图片摄影和纪录片是两种不一样的工具,您更喜欢哪一个?
  董:都好,就是需要相互调节。拍纪录片的同时就去拍照片了,基本上都是在同时在进行,因为图片这边跟长征空间有合作。我觉得就是媒介不一样,没有什么本质不同。虽然工具不一样,但是后边的眼睛和脑子是一样的。就是要看这个内容是适合拍纪录片,还是适合拍照片,不同点在于你选择用什么方式去讲,用哪种媒介去做而已。
  
  黄:《大水》这个片子也是同时两种方式都在做吗?
  董:是的,也有拍照片,后面可能会做装置、还有活动的影像、现成品都会有。可能会在长征空间展览,但是什么时间不知道。
  
  黄:这两者是在当时拍摄时同时在做吗?
  董:对,我在这几年中收集了很多的原始资料,包括当年的录像、诗歌的草稿、皮影材料等等,期间也画了些草图,整个记录的过程,在那个过程中都会有。
  
  黄:这两者侧重点会不一样吗?
  董:是的,纪录片就是一个很单纯的东西,它就是一个纪录片。而这个(展览)就是一个很综合性的一个事了,里头涉及到的东西会很多,包括呈现方式,包括材料、比例,都会有。
   
  黄:您画画的经历对您做纪录片会不会有影响或有帮助?
  董:就是你对视觉的东西肯定比普通人要敏感些,比如画面,这肯定是比没有学过画的人然后又不是搞摄影出身的人,可能……我先学画,后来又搞摄影,对于视觉的东西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的标准,然后会有一些自己的价值取向。
   
  黄:有时候会不会反而成为一种制约?
  董:不会,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种审美的取向,一些价值观包括社会的一些信仰并不因为我之前学过画画,就会改变我什么,因为内容大于一切。当我的叙事需要的时候,画面是为叙事服务的,没有一个画面是能单独成立的,它一定是要有因果关系,有前后的那种逻辑在里面,它不可能是孤立的,不可能是这个画面很美就孤立存在。
   
  黄:那您觉得就交流方式来说。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董:其实不是,那比如我在长征空间的个展,有很多普通观众看过以后,非常感动,长征空间他们会有一些反馈给我,说很多人想要你的联系方式,这种也很感动啊,然后包括在纪录片这块,它放完以后,也有观众不是这个专业的,当然也有这个专业的,然后他会给你打电话,或者他今生都不会跟你见面,这种感动就是最打动你的,让你坚持往下做的原始动力,这种不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客套话,那种东西是最真实的东西,都会有感动。
   
  黄: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就是最想给谁看的问题?
  董:最想给普通人看,小孩、老人,中年人,农民,工人,知识分子,都可以,只要他们愿意。
   
  黄:为什么?
  董:当然这是每个人的倾向不一样,就是如果你要做得很象牙塔,很金字塔,我拒绝别人,那也可以,你可以做得很形而上。那么其次就是我做这些东西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来看,能够参与进来,不论是好的语言或者是批评的话,赞同的不赞同的,都是一种回应,我觉得是需要有这种回应的,不一定……因为这个事情不可能做到完美,而你不可能做到我这个片子一放完,100个人都喜欢,也没有担忧这种片子做完了以后会怎么样?它必定会有人喜欢,绝对的,而且会有人特别喜欢,肯定是这样。
   
  黄:那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董:可能暂时不拍纪录片。
   
  黄:诶?为什么?
  董:我会回去再拍照片。
   
  黄:为什么?
  董:因为三年都没回家过年了。
   
  黄:啊,就是因为一直在拍纪录片吗?
  董:对啊。因为过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间节点,他们在怎么样生活,我的过年都是和被拍摄者一起生活的,多数都在农村。所以现在就想休息一下,因为这个题材也很大,很累人,我挺疲惫的,我觉得需要休息,需要再重新的积累,需要再重新的反思。
  
  记者 黄骥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