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第6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 基本信息

2009-05-14 17:05:05   来自: fanhallfilm
第6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
城市:
北京 
报名开始日期:
-0001-11-30 
报名截止日期:
-0001-11-30 
开幕日:
2009-05-24 
闭幕日:
2009-05-30 
官方网站:
http://fanhall.com/g/cdff 
选片范围:
中国,纪录片 
概述:
本届交流周除了中国纪录片竞赛单元、非竞赛单元、特别放映等外,还有日本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土本典昭回顾展,以及比利时的亨利-斯托克Henri Storck回顾展等重要的单元。此外还将有北京的青年打工艺术团的音乐演出,预计来自国内外的众多重要的导演、电影节代表、评论家,制作发行人士也将出席参加这一纪录片年度盛事。

本届交流周竞赛单元的评委会三位成员名单:
崔子恩 独立导演/编剧/制片人/作家
Shelly Kraicer 作家/影评人/电影策展人
内藤雅行 导演/制作人
 
是否需要报名费:
否 
  
  

2009-05-15 23:05:33  表象(刘寻)

  两张相关图片:
  

  

  

2009-05-20 13:56:27  107cine

  土本典昭回顾展片目
  《蒸气火车驾驶助理》彩色/35毫米/37分/1963年
  《在路上》黑白/35毫米/54分钟/1964年
  《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黑白/35毫米/167分/ 1971年
  《不知火海》彩色/16毫米/153分钟/1975年
  《水俣日记》彩色/DVCAM/103分/ 2004年
  在次回顾展中,将安排其他日本导演的三部影片
  《奶酪和蛆虫》日本/彩色/录像/98分钟/ 2005年 导演 (Director):加藤治代(Kato Haruyo)
  《电影就是记录生命-土本典昭的工作》日本/彩色、黑白/DVCAM/94分/2006 导演(Director):藤原敏史(Fujiwara Toshi)
  《奶奶的老房子》日本/彩色/16毫米/80分钟/2006年 导演(Director):山本起也(Yamamoto Tatsuya)
  
  土本典昭介绍
  
  

  1928年,生於日本岐阜縣土岐市。1956年與巖波電影制作所簽署合約開始電影工作。導演處女作是國鐵的宣傳電影《蒸汽火車駕駛助理》(1963年)。隨後成為自由職業者,拍攝了《在路上》(1964年)、《西伯利亞人的世界》(1968年)、《遊擊隊員前史》(1969年)。70年代開始拍攝《水俁——患者們及其世界》(1971年)等有關水俁病系列的電影。到最後一部《水俁日記》(2004年),共拍攝了17部有關水俁的電影。同時,他不滿足於單純的制作,還帶著水俁的電影,在1975年橫斷加拿大進行連續100天的旅行放映。1977年,以“不知火海•巡海電影班”的名義,在全國的65個地方,計100天,召開了76次上映會。除了水俁系列作品之外,土本作品還有:僅以報紙為素材拍攝的描寫原子能發電問題的《原子能發電剪報》(1982年),與大津幸四郎采訪北方四島而成的《危急存亡之際的鄂霍次克海》(1994年)等。此外,1989年采訪阿富汗制作了《復活吧坎兒井》。創立電影同人工作室。著作有《電影就是記錄生命》《逆境中的記錄》(未來社)等。2008年6月24日因肺癌去世,享年79歲。
  

2009-05-20 14:01:20  107cine

  亨利斯托克回顾展,北京,2009
  
  

  亨利斯托克一生之中不愿丢掉任何一片纸张。在于柯尔他最后的家中,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个人档案资料。我想引用一段比利时作家Michel de Ghelderode的话,这位作家同斯托克有着同样的情结(在他的公寓和工作室着实变成一座博物馆):“艺术是保存我们本能的最好证明。”
  
  1938年,亨利斯托克成为比利时电影档案馆的创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电影和纪录片的保存管理工作,并于1988年创立了“亨利斯托克基金会”,一个非盈利制作组织,用于保管亨利斯托克以及与他相近的导演作品,如Luc de Heusch, Charles Dekeukeleire, Ernst Moermans, David McNeil, Pierre Alechinsky 和Patrick Van Antwerpen。他们的电影和文档(照片与资料等)都对公众开放。为了让这些导演的作品能够更好的为人所了解,基金会组织并参与这些导演与作品相关的各种回顾,展览,庆典以及出版活动。
  
  
  本次筛选出参加回顾展的11部电影均是亨利斯托克的经典之作。在影片中,我们将看到奥斯坦德和北海的旖旎风光 (《奥斯坦德的影像》),叹为观止的登山记录(《绳索上的生命》,,对冶炼行业歌剧般的描绘(《火之魂》),斯托克和伊凡思最著名的影片((《伯利纳奇的苦难》),三部政治和揭露式电影(《苦难之家》, 《无名士兵》,《生命的交叉路口》),一部反映比利时1942-1944年农民变革的影片(《农夫交响曲》),一部探讨艺术的影片(《保罗德尔沃的世界》),以及一部民俗纪录片 (《班什的痴人“吉乐”》).
  
  本届回顾展还将上映两部获得过亨利·斯托克奖的纪录片,分别为2005年,Maria Mandy 导演的《》和2007年,由 Richard Olivier导演的《永远的爱斯黛尔》。
  

2009-05-20 21:29:12  107cine

  据说这是新的CDFF LOGO
本帖上传图片:

  

2009-05-22 09:45:14  卢志新

  本届评委
  
  崔子恩
  

  独立导演/编剧/制片人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研究员。已经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论说著作16部。代表著作《桃色嘴唇》《舅舅的人间烟火》《玫瑰床榻》。
  影像作品
  《丑角登场》(ENTER THE CLOWNS)2002,80min,原著/编剧/导演
  第32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RIFF) 等
  《旧约》(THE OLD TESTAMENT)2002,74min,编剧/导演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PANORAMA参赛/TEDDY长片奖提名作品 等
  《脸不变色心不跳》(Keep Cool and Don't Blush)2003,70min,原著/编剧/导演
  第2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
  《哎呀呀,去哺乳》(FEEDING BOYS,AYAYA),2003,80min,编剧/导演
  第8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PIFF) 等
  《夜景》(NIGHT SCENE)2004,73min,编剧/导演
  第34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RIFF) 等
  《死亡的内景》(An Interior View of Death),2004,61min, 编剧/导演
   2006 新加坡亚洲电影论坛 等
  《雾语》(The Narrow Path)2004,73min,编剧/导演
  第23届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VIFF)
  《星星相吸惜》(Star Appeal)2005,90min,编剧/导演
  第6届意大利罗马Asiaticafilmmediale电影节 等
  《石头和那个娜娜》(Shitou and That Nana)2005,92min,编剧/导演
  2005巴西Mix国际电影节(Festival Mix Brazil )
  《WC呼呼哈嘿》(WC Hu Hu Ha Hee!)2005,81min,编剧/导演
    2007 德国杜塞尔多夫Made in China电影节 等
  《少年花草黄》(Withered in a Blooming Season)2005,90min,编剧/导演
  第3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 等
  《短句》(Duanju),2005,14min,编剧/导演
    2006 德国柏林 Made in China 艺术节 等
  《副歌》(Refrain)2005,109min,编剧/导演
   第59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IFFL) 等
  《我如花似玉的儿子》(My Fair Son) 2007,92min,编剧/导演
  第2届意大利罗马电影节(LFF)
  《独生子,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左向右》2007,70min,编剧/导演
  第12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PIFF)等
  《我们是共产主义省略号》2007,94min,导演
   2008 柏林亚洲热门电影节
  个人获奖记录
  《舅舅的人间烟火》(小说),德国之声文学大奖(DW-LITERATVRPREIS),2001/05
  美国IGLHRC绯利帕(Felipa)奖,2002/0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议会奖(California Stat Assembly),2002/05
  美国纽约赫尔曼/哈梅特(Hellman/Hammett)国际文学奖,2007/01
  个人影展
  A.2003/06/21~29 崔子恩专题影展 2500里文化传播中心(北京)
  B.2003/10/07~11/06 美国10所名校电影巡展: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州大学艾尔文分校(UCI)、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西方学院(OCCIDENTAL COLLEGE)、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纽约大学(NYU)、纽约市立大学(CUNY)、耶鲁大学(YELE UNIVERSITY)、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放映影片有《丑角登场》《旧约》《脸不变色心不跳》《哎呀呀,去哺乳》《夜景》《雾语》《死亡的内景》
  C.2004/01/02~01/10 崔子恩专题影展 东大名艺术中心(上海)
  D.2005/04 崔子恩酷儿专题影展 美国夏威夷大学(檀香山)
  E.2006/05 崔子恩主题影展 美国加州大学三所校区——UCLA.UCSB.UCSC
  F.2006/10 对话崔子恩专题影展,第50届英国伦敦电影节(LFF),放映影片《星星相吸惜》和《少年花草黄》
  G.2006/10~11 崔子恩主题影展,第11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PIFF),放映影片《星星相吸惜》、《少年花草黄》和《副歌》
  H.2007/04崔子恩主题影展,第22届意大利都灵GLBT电影节(TGLBTFF),放映影片《少年花草黄》和《副歌》
  
  Cui Zi’en
  Chinese film director, critic, producer, screenplay writer, activist, novelist, and professor. Currently a deputy researcher at the Film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DV Film: Director/Scriptwriter/Producer
  Meat and Three Veg. (2008, 84 minutes)
  We Are the … of Communism (2007, 94 minutes
  Only Child, Upward, Downward, Forward, Backward, Rightward and Leftward (2007, 70 minutes)
  My Fair Son (2007, 90 minutes)
  Refrain (2006, 109 minutes)
  Withered in a Blooming Season (2006, 90 minutes)
  Duan Ju (2005, 14 minutes)
  WC Hu Hu Ha Hee (2006, 80 minutes)
  Shitou and That Nana (2005, 92 minutes)
  Star Appeal (2005, 86 minutes)
  The Narrow Path (2004, 73 minutes)
  Night Scene (2004, 75 minutes)
  An Interior of Death (2003, 61 minutes)
  Feeding Boys, Ayaya (2003, 80 minutes)
  Keep Cool and Don't Blush (2002, 70 minutes)
  Enter the Clowns (2002, 80 minutes)
  The Old Testament (2002, 74 minutes)
  
  Individual Screening Events
  ----. 2003/06/21~29, Films by Cui Zi’en, 2500 Miles Communication Center, Beijing.
  ----. 2003/10/07~11/06, Screening Cui Zi’en at ten American top universities includ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Los Angeles, and Irvine), CalArts, Occidental College, University of Oregon, New York University,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and Harvard University. Films screened include Enter the Clowns, The Old Testament, Feeding Boys, Ayaya, Night Scene, Keep Cool and Don't Blush, The Narrow Path, and The Inside View of Death.
  ----. 2004/01/02~01/10, Films by Cui Zi’en, DongDaMing (DDM) Art Center, Shanghai.
  ----. 2005/04, Queer Films by Cui Zi’en, University of Hawaii, Honolulu, U.S.A..
  ----. 2006/05, Films by Cui Zi’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anta Barbara, and Santa Cruz.
  ----. 2006/10, Dialogue with Cui Zi’en and His Films, the 50th London Film Festival, England. Films screened include Star Appeal and Withered in a Blooming Season.
  ----. 2006/10~11, Subject Cui Zi’en, the 11th 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PIFF), South Korea. Films screened include Star Appeal and Withered in a Blooming Season, and Refrain.
  ----. 2007/04, Screening Cui Zi’en, the 22th Turin Gay Lesbian Bisexual and Transsexual Film Festival, Italy. Films screened include Withered in a Blooming Season and Refrain.
  

2009-05-22 09:46:21  卢志新

  本届评委:
  
  Shelly Kraicer:
  

  
  作家、影评人及电影策展人,现居北京。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毕业于耶鲁大学。曾为《村声》、《银幕》、《Cinema Scope》、《Positions》、《Cineaste》等杂志撰写电影评论。2007年起担任温哥华国际影展亚洲单元之选片人,以及威尼斯影展、意大利远东电影节、迪拜电影节、鹿特丹影展之选片顾问。
  Shelly Kraicer is a Beijing-based writer, critic, and film curator. 
  Born in Toronto, Canada, and educated at Yale University, he has 
  written film criticism in Cinema Scope, Positions, Cineaste, the 
  Village Voice, and Screen International. Since 2007, he has been a 
  programmer of East Asian films for the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nd has consulted for the Venice, Udine, Dubai, and 
  Rotterda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2009-05-22 09:50:56  卢志新

  本届评委:
  
  内藤雅行
  

  
  出生于1948年,父亲是日本舞蹈家,母亲是演员。是家里的第三个儿子。
  1948年作为儿童演员主演电视电影。高中没毕业就中途退学成为图片摄影师助手。其后,跟随被称为怪兽电影之父的円谷英二导演学习光学摄影,参加奥特曼系列等电影的拍摄。
  1969年作为摄影助手拜日本著名摄影师濑川顺一为师。
  1973年拍摄纪录电影处女作《円空》(松川八州雄导演)。
  随后,拍摄加拿大NFB制作的《日本》系列,电视纪录片及剧情片等。
  参加与中国合拍的IMAX大型影像《长江》的拍摄。
  2000年,用自己在少年时代拍摄的8毫米胶片,制作了《纪录片游戏》,并与少年时代主演的胶片版电视电影《铁人28号》一起剧场发行。拍摄山本起也导演的《健身房》、《奶奶的老房子》等纪录电影。其中,《奶奶的老房子》于2008年西班牙“观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获让•维果奖。
  目前正在策划和导演融合了戏剧和电影元素的“戏剧式电影“。
  
  
  
  Naito Masayuki
  Born in 1948, as the third son between a dancer of classical Japanese dance and an actress.
  Stared in a TV film as a kid actor in 1958.
  Dropped out of high school and became an assistant of still photographer.
  Later, learnt optic photographing from Director Tsuburaya Eiji who was called “father of monster film” and took parts in Ultraman and some other works.
  Became the private pupil of cameraman, Segawa Junichi in 1969.
  Got established as a cameraman with Director Matsukawa Yasuo’s documentary film Enku in 1973 and shooted Japan series (by CANADA NFB), TV documentaries, fiction films from then on.
  Took part in filming of IMAX large-format arena Yangtze River, with China Film Co-production Corporation.
  Produced and released Game of Documentary, which was based on an 8mm film shooted by himself in his childhood.
  Shooted documentary films such as Director Yamamoto Tatsuya’s Gym and Her Dear Old House. Her Dear Old House got the Prize Jean Vigo in Punto De Vista, 2008, in Spain
  Now planning and directing a form of “theatrical cinema”
  

2009-05-23 19:20:59  107cine

  转摘一下:)
  
  
  朱日坤評審感言
  
  我謹代表第6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組委會,以及電影節的主辦機構栗憲庭電影基金歡迎來到北京宋莊參加本屆影展的電影導演、評委、評論家、學者、觀眾以及我們所不能盡知的其他朋友們。
  
  多年來,這個電影節一直致力於促進獨立紀錄電影的發展,拓寬中國記錄電影創作的寬度和深度,並擴充我們對於紀錄電影的認識。這項工作,無論是對電影工作者,還是對於眾多的觀眾來說,都是意義極大的。因為這麼多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略比過去良好的創作和交流的情況。不少新的電影創作者從前人的作品裏面看到新的可能。這是一件值得慶倖的事情。
  
  我們深知所有的一切都不容樂觀。在一個黑暗和依然充滿恐懼和威脅的年代裏,紀錄電影依然和這個社會的一切一樣,無法獨善,並在充滿問題和危險中前進。這些問題來自外界,同時也存在每一個創作者以及我們的中間。我們所有的懦弱,對自身的放縱,以及以藝術的名義的對他人的剝奪,道德上的淪落,都是跟這個社會息息相關的。有人數次問過我對中國的獨立電影,包括獨立電影人的看法時,我幾乎都這樣回答:他們,我們,其實就是這個社會的一個部份而已。當這個社會有了絲毫的變化的時候,這個方面的作品,以及人,也同樣在相應的變化中。
  
  這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所能做的一切。這呈現的似乎豐盛的節目,代表了一些人對歷史、現實、他人的觀察和看法。其中也包含著一些大事記。在一個壞的年代裏出現好的作品是不出奇的事情。這似乎包含著一種邏輯或者價值判斷:再差的年代,也有一點好的東西的。但願這是其中之一。
  
  朱日坤
  
  栗憲庭電影基金藝術總監
  
  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節目總監
  
  On behalf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for the 6th China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and Li Xianting’s Film Fund, I would like to extend our sincere welcome to all the directors, judges, critics, experts, audience and some unfamiliar friends to Songzhuang, Beijing for film festival this year.
  
  Over the years, this film festival has always been committed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film, increasing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documentary filmmaking in China, and expand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documentary film. This wor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ilm workers, as well as a large number of viewers. Meanwhile, we get a better situation of creativity and exchange today because of the efforts of so many people. Fortunately, a lot of new film producers see new possibilities in predecessors’ works.
  
  We are keenly aware that the whole thing allows no optimism. In a dark era still full of fear and threat, documentary films have no difference with other things in society, can not go alone and have to proceed onward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y and danger. These issues come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s well as every creator and ourselves. All of our weakness, self-indulgent, depriving others of all their rights under the name of art and moral degradation,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community. I was asked several times about independent film in China, including the views of independent filmmakers, my answer is always the same: everyone, in fact, we are all part of our society. Once the society makes the slightest change, some related works and workers will act accordingly.
  
  As a pessimist, that’s all I can do. Richly exhibited, this program represents the observations and views of some people to history, reality and others, also including a number of big events. No wonders to see an excellent work in a bad age. It seems to implicate a kind of logic or value judgm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good things, even in the worst age. I hope this will be one of them.
  
  Zhu Rikun
  Li Xianting’s Film Fund /Art Director
  China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Program Director
  

2009-05-25 10:19:37  107cine

  推荐栗宪庭电影制作学校

  

2009-05-25 12:49:52  我不喜欢

  传说中的排片表

  

2009-05-25 22:48:47  4444 (八卦是抵达真实的最佳途径)

  我更关注坚硬和疼痛的生命本身
  ——吴幼明对《风花雪月》阳建军的采访
  2009年5月25日
  现象工作室
  吴:你为什么做独立电影,而不去继承祖业做风水师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阳:刚才王宏伟也这样建议。我也想我是否应该回去,向我爷爷学习几年风水。做风水先生比做纪录片挣钱。那些民间传统文化很有意思,儒家的和佛家的东西,在民间就靠我爷爷这样的人来传承。我弟弟和堂弟虽然继承了祖传的风水学,学会了背那些经文,但他们只是把它当成一门手艺,他们没有真正弄懂经文的意思。我爷爷总是骂弟弟念错字,不会断句。弟弟的岳父、弟弟和堂弟出去做法事时都是笑嘻嘻的,很不严肃,经文念得含糊不清。但死者家属也很高兴,只要完成仪式他们就心满意足了。我爷爷就非常认真,经文念得声嘶力竭,力图让人听清每句经文,所以总是弄得死者家属大哭。这在佛教来说,可能是不好的,佛教讲人死不应该哭,应该笑着送死者走,因为他解脱了。我回去跟爷爷学可能会比弟弟他们学得好,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了。
  
  吴:你是为什么要拍下父亲病危即将死亡的那一幕?这是不是有些残忍?
  阳:父亲卧床不起之后我只拍了他三个镜头,片子里就用了两个。其它时间我都忙着照顾他。那时候正是农忙,大地震之后,我弟弟忙着领导村民抗震救灾,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伺候我爸。拍摄之前我就非常清楚,父亲临终的那一刻是不能拍的,每次剪片都得面对一次这个素材,重新经历他的死亡,我心理承受不了。昨天看了赵亮的《上访》,我想,我们的现实很坚硬,但生命本身也很坚硬,不管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不管由哪个政党来领导这个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这些生命中很坚硬的东西。在一个底线之上,我必须对自己也对父亲残忍一点,才能表现生命的坚硬和疼痛。他一直看着我拍,并没有阻止我。
  
  吴:你说拍摄时必须要残忍一点,但我看影片感觉有很多温柔的地方,比如小孩出生、小孩学说话、学步,还有你弟媳摘花。
  阳:我生在风水世家,从小时候起,几乎每两天就有人到我家里来说谁死了,请爷爷和父亲去做法事,我会比一般人更能体会到“人生是一场空”。但虽然“人生是一场空”,中国人也照样快乐地活着,这就是所谓的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吧?所以我保留了那些观众会认为温柔的片段。我弟弟和弟媳虽然是经人介绍结婚的,但他们比那些因为爱情而结合的夫妻更恩爱,当然这只是说现在,以后如何谁也不知道。
  
  吴:影片一直没有音乐,最后用了一点,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阳:父亲去世以后,爷爷为他选择坟地,他漫山遍野找了很多地方,最后选择了父亲出生的地方。那个地方是我家的老屋,老房子扒掉后变成了一块地。这个选择精确到那个坟地就是当年父亲出生的房间。这个太有意义了,于是我写了一幅挽联贴在门框上:“哪里来哪里去何人知晓来去路;忽然生忽然死凭谁窥破生死关。”这不一定合乎格律,但也无所谓。我想我们没人能看透生死,不过我们还是快乐地活着。片尾音乐其实是一首佛教音乐的几个乐句,一直反复吟诵“南无阿弥陀佛”。曾经有人问为什么不把《风花雪月香赞》在片尾重复一次,我说,祝福死者比感叹人生是一场空更重要。我想用音乐来祝福影片里所有的死者。
  
  吴:你母亲为什么会说你父亲死了之后会下地狱?
  阳:我拍了三次她说这话,其中一次是在饭桌上,我弟弟问她父亲上了天堂还是下了地狱,她说下了地狱,然后拿出一个日记本,里面是父亲如何对她不好。有一次,我妈走进房里对我爸说:你应该念佛,念阿弥陀佛,佛祖就会保佑你。当时我用注射用的针筒给我爸喂水,他就用针筒扔向我妈。他根本不想见到我妈。我有意识地用镜头语言来表现他们的感情,不让他们出现在一个镜头里、一个空间里。剪进片子里的这一次对话,她终于说,可以放一个焰口,把父亲从地狱里拯救出来。
  
  吴:你的片子制作资金是怎么来的?
  阳:我的DV磁带钱是导师张献民提供的,剪辑的机房是艺术顾问,也是老师甘小二提供的。摄像机是佳能公司和《南方周末》提供的。这是他们的一个项目,叫“全民乱拍”。我本人只出了来回路费等很少的费用。得感谢这么多支持我的老师和机构,我才能完成它。
  
  吴:你这部片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的,做了多久?
  阳:2007年的10月31日,弟弟的孩子出生,2008年6月3日,父亲去世,6月5日拍完他的出殡就停机,这是前期,一共拍了47小时素材。后期从2008年7月到2009年5月,前几天才完成。之前在云之南放了个100分钟的版本,这次剪短了12分钟。
  
  吴:你对这部片子满意吗?
  阳:《风花雪月》是我的第一部纪录片,虽然有很多遗憾,但我自己还是挺满意。我是学电影编剧的,所以很自然地用剧情片的思维来拍摄和剪辑,讲究内容的呼应、事件之间的关联、对白的精炼、声画对位等等,而且也一直坚持用三脚架保持画面的稳定。结构上我按照生、老、病来结构影片,而以死亡来贯穿,整个影片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剪辑的。
  
  吴:你下一步会做什么题材的片子?
  阳:我想做的太多了,但我可能不会太关注现实的、政治经济层面的东西,或者说批判现实的纪录片。在当下,做《上访》这样的影片需要勇气,有时候生命都会有危险,我很佩服这些导演。也许可以说我会退一步,去关注生命本身的坚硬和疼痛。
《风花雪月》现场放映状况
  
阳建军导演与观众进行交流
  

2009-05-26 00:44:04  Silence on Set (北京)

    在“打工青年艺术团”主唱沙哑、极具穿透力的歌声中,我们仿佛听到到来自社会基层打工者的心声,他们在说,说很想家;他们在唱,唱自己的理想;他们在搏,搏自己的未来......在掌声和欢呼声中,打工者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他们的城市生活......
5月25号晚上打工青年艺术团演出现场
  
月25号晚上打工青年艺术团演出现场
  

2009-05-26 01:37:53  Silence on Set (北京)

    中午时分,嘉宾在咖啡厅休息,交流。气氛惬意温馨……
嘉宾在咖啡厅休息
  

2009-05-26 02:05:28  Silence on Set (北京)

  这是开幕前一天23号拍的现场照片,志愿者在布置放映现场……
    他们是一群来自各地的自愿者,他们的年龄参差不齐,有的只有20,有的已有30好几,有的甚至已满头白发,让人不忍心问他的年龄……
    他们无所求而来,无所得而去,只为来体验一次异样的生活。
    人员拥挤的时候他们在栗宪庭电影基金打地铺,饭菜不够的时候他们仍旧在充满热情地干活,不论凌晨几点,只要有嘉宾的班机,都抢着争着去接送…… 这就是我们的志愿者。
志愿者在工作
  
志愿者在工作
  
志愿者在工作
  

2009-05-26 03:24:21  Silence on Set (北京)

  25日下午在放映完土本典昭的《不知火海》后,紧接着举行了土本典昭研讨会,嘉宾是石坂健志、大津幸四郎、冯艳、秋山珠子。
  研讨会内容,《电影札记》网站近期将会整理公布出来,静待佳音。
石坂健志、大津幸四郎、冯艳、秋山珠子
  
大津幸四郎答观众提问
  

2009-05-26 04:03:28  Silence on Set (北京)

  25日晚上在现象工作室放映厅展映了《伯利纳奇的苦难》《苦难之家》、《无名的士兵》、《人生的交叉路口》、《牧神的午后》等纪录短片,放映结束后,亨利斯托克回顾展策展人杨洋主持了讨论会,并邀请了嘉宾Vincent Geens、Heuschc参与。研讨会全文《电影札记》网站近期将在会公布,请多多关注。
讨论会现场
  
朱日坤、Vincent Geens、Heusch、杨洋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