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活动]城市之光第一回“雕刻时光”

2009-04-03 09:52:16   来自: 向阳花
活动详情
地点:
深圳 城市客栈华侨城店7楼咖啡餐厅(地铁华侨城站A出口,深南大道民俗村对面)
开始时间:
2009-4-4 19:30
结束时间:
2009-4-25 22:00
活动描述:
“城市之光”免费电影沙龙第一回

“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世界

题记:4月4日清明节,恰逢已故前苏联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77年诞辰。选此为题,既不为纪念他的生,也不为悼念他的死。我们无需借此为由。塔可夫斯基已把生死交给了充满哲思与诗意的宇宙。他的一生是电影史上永恒的时光,在人类心里的银幕上,不停地回放。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每周六晚19:30-22:00
活动地点:城市客栈华侨城店7楼咖啡餐厅(地铁华侨城站A出口,深南大道民俗村对面)
活动形式:电影+沙龙论坛
活动费用:活动免费,消费自愿
交流影片:
4月04日《伊万的童年》
4月11日《镜子》
4月18日《乡愁》
4月25日《牺牲》

影片简介:

1962年《伊万的童年》:这是塔可夫斯基的第一部电影长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影片讲述了一个12岁名叫伊万的小男孩,他的父母在二战期间被杀害。伴着失去全部亲人的苦难,他加入了苏联红军成为一名小侦察员,进行秘密的侦察活动。战争胜利后,中校在敌人的材料中发现了伊万的档案……

1974年《镜子》:这是塔可夫斯基的自传性作品,也是他最为诗意、最为个人化的作品。影片完全抛开情节线索,通过少年的回忆来呈现其成长时童真的迷失、对家人的回忆、对亲情的召唤。幼年时的塔科夫斯基通过亲戚家一面陌生的镜子审视着自己,而成人之后的塔科夫斯基通过影片《镜子》,通过记忆进行了自我认知。

1983年《乡愁》:这是塔可夫斯基在意大利拍摄的作品,获得嘎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讲述了一位俄国诗人周游意大利,追寻18世纪俄国作曲家的生活。在一座古老的温泉镇,他遇见了一位疯子。诗人看到了疯子行为中的一些深意,并被这个疯子所吸引。在一系列梦中,诗人对他祖国的乡愁及其对妻子的思念、以及她的祖国的矛盾感受与他对疯子的似曾相识的感受相互纠缠。

1986年《牺牲》:这是塔可夫斯基的生前绝唱,获得嘎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影片讲述了亚历山大和年幼的儿子种了一棵枯树,期待它生出绿色的枝叶;亚历山大年满50岁了,可他感到自己仿佛在期待什么;他的儿子做了喉部手术,在静默中期待着能开口讲话;亚历山大的妻子和女儿日复一日地过着死水一样绝望而无期待的生活;亚历山大怀着拯救“世界末日”的愿望,放火烧了自己的房子,他期待世界的新生、自己的新生。塔可夫斯基用最后的力气来表明心迹,传达着他对爱、人性和信念强有力的信心和憧憬。
参与名单:
已有0人加入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城市之光

活动图集 . . . (更多)

上传更多活动图片 . . . . . .

欢迎在加入此活动后,上传活动的图片
OQHKADLgmwv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