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产量上升的背后
2004-07-25 13:28:46 来自:
发达阿姨
产量上升的背后
张江艺
最近屡次在多种媒介上看到类似这样的报导,“在2003年电影产量实现140部的基础上,2004年的电影产量大幅度跃升。截至6月底,电影审查委员会已审查通过混录双片106部,达到了电影产业化政策实施以前全年的生产水平,今年全面产量有望达到200部,从而实现了电影产量的历史性突破。”
乍一看,似乎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呀,似乎中国电影的创作欣欣向荣,很快就要迎来中国电影史上的第四个创作高潮了;似乎中国电影很快就要走出低谷,要跨越式发展了,要走向全面复兴了。
显然,这是一种假象。产量当然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比如,这样的数据可以说明社会资金的流入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可以说明电影人员的流动还在继续。这些显然也很重要。
可是市场上反馈回来的数据却大大让人担忧。
2004年1至4月期间,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票房重镇国产新片投放的数量同比去年大幅度增加,其中北京上映新片30部,去年同期14部,增加114%;上海上映新片21部,去年同期12部,增加75%;广州上映新片34部,去年同期13部,增加162%。但是,与新片投放数量的增加很不协调的是,三个城市的观众人次和票房收入却同比去年明显下滑,北京下降34。33%,上海下降21。98%,广州下降32%。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数据受到了非典的严重影响,因此这样的下降足以引起重视。我们发现,电影主管部门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电影产量大幅上升,一方面是电影市场的总体空间没有变化(并且空间结构也没有多大变化)。也就是说,在产业的总效益不变、产量增多的情况下,单位效益是下降的。
而企业的赢利模式应该是产量效益双赢,这才是最佳选择,也才是真正竞争力的体现(质量必须单说)。可如今中国电影的状况却是产量的腿迈得快,效益的腿跟不上,其结果只能有导致身体变形的危险。这才是关键的问题,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势必会越来越打击电影投资的积极性,同时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
问题出在哪儿?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影片质量的原因。
这是个毫无疑问的首要的问题。综观现在的国产电影,真正能满足观众的国产电影在故事、情节、视听效果等方面都亟需提高。甚至是《十面埋伏》这样的影片,从观后反应来看,很多观众都对《十面埋伏》的故事、情节提出了质疑,更别说是其他的影片了。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观众一年也就看看几部大导演(如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的影片,其他影片要想有较好的市场预期,首先必须过质量关,这样才能从口碑上弥补创作人员票房号召力不足的可能性。
二是发行环节原因。
细算一下,我们现在有多少真正过得硬的发行公司?根据统计,目前拥有国产影片全国发行权的国有制片单位31家,民营发行公司10家,拥有发行放映院线经营权的电影院线公司35家。其实真正算起来,具有较强发行经验、发行网络建设较完善的国产电影发行公司并不多,我们姑且算作6家。那么,如果这10家公司每家每年发行10部影片,它花大力气进行宣传、推广的应该是4部左右(这也已经很多了)。这样,也仅仅有24部左右能有幸得到重视。然后,我们再从质量上来考虑,这24部影片中,质量好和质量一般对半开(这已经把很好的估计多了),那么至多有12部能够有点影响。
想想,单从发行环节立马就砍掉了很大一片。其结果只能是大部分拷贝放在库房或者直接走电影频道和国外电视台了。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做好国产电影的发行,需要发挥那31家国有制片单位的发行作用,因为只要他们起作用了,目前处于零零散散、一盘散沙状况中的二级影院市场才有可能被激活,国产电影也才能在面上被发行方所激活,而去年的《暖春》已经提供了这方面经验。同时,35条院线的整合问题也必须提上议程,这样院线的发行潜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也才能发挥作用。
三是影院环节的原因。
首先是影院是被动的,没有选择权,院线给排片表,你就按上面的进行选择,堵杀了一小部分国产影片直接走影院的可能性;其次是单拷贝指标定得过死,一般为15—18万指标,一般小影院是不可能的,那他也就不选了,从而使许多国产电影丧失上片机会;第三是票价依旧过高,看电影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依旧不是个轻松的事儿;第四是电影院建设问题,目前全国影院多厅的还不多,大部分还是单厅影院,市场接纳度极为有限。
电影行业的所有环节都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因此我们回过头来说产量上升的背后时,也必须将之放在整体中来考虑,如果是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果是再靠简单的行政行为,都可能会使近年来稍好的改革措施全功尽弃。因此,这也需要主管部门有长期的耐心和长远的考虑,同时具备窥之全豹的能力,才有可能解决好它。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4-07-26 01:42:34
Neveronline
(戰國)
发行需要大大加强啊。
其实质量这东西很难说的。约束还是太多了。
2004-07-26 09:45:04
雨不亭
(北京海淀)
产量上去也是好事啊
越多越好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张江艺
最近屡次在多种媒介上看到类似这样的报导,“在2003年电影产量实现140部的基础上,2004年的电影产量大幅度跃升。截至6月底,电影审查委员会已审查通过混录双片106部,达到了电影产业化政策实施以前全年的生产水平,今年全面产量有望达到200部,从而实现了电影产量的历史性突破。”
乍一看,似乎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呀,似乎中国电影的创作欣欣向荣,很快就要迎来中国电影史上的第四个创作高潮了;似乎中国电影很快就要走出低谷,要跨越式发展了,要走向全面复兴了。
显然,这是一种假象。产量当然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比如,这样的数据可以说明社会资金的流入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可以说明电影人员的流动还在继续。这些显然也很重要。
可是市场上反馈回来的数据却大大让人担忧。
2004年1至4月期间,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票房重镇国产新片投放的数量同比去年大幅度增加,其中北京上映新片30部,去年同期14部,增加114%;上海上映新片21部,去年同期12部,增加75%;广州上映新片34部,去年同期13部,增加162%。但是,与新片投放数量的增加很不协调的是,三个城市的观众人次和票房收入却同比去年明显下滑,北京下降34。33%,上海下降21。98%,广州下降32%。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数据受到了非典的严重影响,因此这样的下降足以引起重视。我们发现,电影主管部门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电影产量大幅上升,一方面是电影市场的总体空间没有变化(并且空间结构也没有多大变化)。也就是说,在产业的总效益不变、产量增多的情况下,单位效益是下降的。
而企业的赢利模式应该是产量效益双赢,这才是最佳选择,也才是真正竞争力的体现(质量必须单说)。可如今中国电影的状况却是产量的腿迈得快,效益的腿跟不上,其结果只能有导致身体变形的危险。这才是关键的问题,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势必会越来越打击电影投资的积极性,同时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
问题出在哪儿?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影片质量的原因。
这是个毫无疑问的首要的问题。综观现在的国产电影,真正能满足观众的国产电影在故事、情节、视听效果等方面都亟需提高。甚至是《十面埋伏》这样的影片,从观后反应来看,很多观众都对《十面埋伏》的故事、情节提出了质疑,更别说是其他的影片了。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观众一年也就看看几部大导演(如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的影片,其他影片要想有较好的市场预期,首先必须过质量关,这样才能从口碑上弥补创作人员票房号召力不足的可能性。
二是发行环节原因。
细算一下,我们现在有多少真正过得硬的发行公司?根据统计,目前拥有国产影片全国发行权的国有制片单位31家,民营发行公司10家,拥有发行放映院线经营权的电影院线公司35家。其实真正算起来,具有较强发行经验、发行网络建设较完善的国产电影发行公司并不多,我们姑且算作6家。那么,如果这10家公司每家每年发行10部影片,它花大力气进行宣传、推广的应该是4部左右(这也已经很多了)。这样,也仅仅有24部左右能有幸得到重视。然后,我们再从质量上来考虑,这24部影片中,质量好和质量一般对半开(这已经把很好的估计多了),那么至多有12部能够有点影响。
想想,单从发行环节立马就砍掉了很大一片。其结果只能是大部分拷贝放在库房或者直接走电影频道和国外电视台了。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做好国产电影的发行,需要发挥那31家国有制片单位的发行作用,因为只要他们起作用了,目前处于零零散散、一盘散沙状况中的二级影院市场才有可能被激活,国产电影也才能在面上被发行方所激活,而去年的《暖春》已经提供了这方面经验。同时,35条院线的整合问题也必须提上议程,这样院线的发行潜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也才能发挥作用。
三是影院环节的原因。
首先是影院是被动的,没有选择权,院线给排片表,你就按上面的进行选择,堵杀了一小部分国产影片直接走影院的可能性;其次是单拷贝指标定得过死,一般为15—18万指标,一般小影院是不可能的,那他也就不选了,从而使许多国产电影丧失上片机会;第三是票价依旧过高,看电影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依旧不是个轻松的事儿;第四是电影院建设问题,目前全国影院多厅的还不多,大部分还是单厅影院,市场接纳度极为有限。
电影行业的所有环节都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因此我们回过头来说产量上升的背后时,也必须将之放在整体中来考虑,如果是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果是再靠简单的行政行为,都可能会使近年来稍好的改革措施全功尽弃。因此,这也需要主管部门有长期的耐心和长远的考虑,同时具备窥之全豹的能力,才有可能解决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