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首届巴勒斯坦电影节前三天活动预告(2月7日——2月9日)

2009-02-03 23:25:00   来自: ahmad
    主办:Bin-Ahmad巴勒斯坦资讯网,赞赞小店咖啡馆
   主会场:赞赞小店咖啡馆(牛街礼拜寺后门)
   分会场(筹):三里屯Dareen Cafe
   
   时间:2月7日 18:30
   播放影片:《加沙与死亡》
   嘉宾:半岛电视台北京分社社长伊扎特、经济观察报记者刘波
   
   
   片名:Death in Gaza
   译名:加沙与死亡
   导演:詹姆斯·米勒 James Miller
   主演:詹姆斯·米勒 James Miller 赛拉·沙赫Saira Shah
   类型:纪录片
   片长:77分钟
   对白:阿拉伯语、英语
   
   
   
   影片简介:
   
     詹姆斯·米勒的纪录片《加沙与死亡》(Death in Gaza)记录的对象是几名生活在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儿童——艾哈麦德是个12岁的男孩,活泼好动,酷爱踢足球,他的生活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有一天,他的好朋友在他眼前被以色列狙击手射杀,从那一刻起,艾哈麦德彻底改变了,他变得沉默寡言,并且开始偷偷留意附近的一些民兵军事活动,他变得一天比一天激进,整天热衷于和别的男孩一起制作他们用来攻击以色列军队的武器——弹弓……在城市的另外一边,16岁的娜佳每天都要目睹以色列的军队推倒巴勒斯坦人的家园建立军事缓冲地带,在这个地方,任何一个对以色列进行自杀式攻击的人都会被当成英雄,而孩子们自小接受着来自父辈们的教育——和以色列人同归于尽是种至高无上的光荣……
   
     而这部影片本身,也成了战地摄影记者同时也是电影人詹姆斯·米勒的悲剧纪录,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他不幸被以色列军队枪击致死,我们将在电影界的第一天为大家呈现这部米勒用生命换来的作品。
   
   详情请见 http://www.palesino.org/news/html/?609.html
  

2009-02-03 23:25:24  ahmad

    时间:2月8日 18:30
   播放影片:《天堂此时》
   嘉宾:巴勒斯坦国驻东南亚巡回大使、前巴勒斯坦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日尼
   
   
   片名:Paradise Now
   译名:天堂此时、天堂咫尺
   导演:哈尼·阿布阿萨德 Hany Abu-Assad
   编剧:哈尼·阿布阿萨德 Hany Abu-Assad
   主演:卡伊斯·纳塞夫Kais Nashef 阿里·苏里曼Ali Suliman
   类型:剧情
   片长:90分钟
   对白:阿拉伯语
   
   
   
   奖项:
   2005年荷兰电影节金牛奖(最佳影片、最佳剪辑)
   2005年美国国家影评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2005年第55届柏林电影节大赦国际电影奖、欧洲电影蓝天使奖、“柏林晨报”读者评审团奖
   2005年德班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5年达拉斯-沃斯堡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2005年埃姆登国际电影节第三名
   2005年第18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编剧奖
   2006年第63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6年黄金预告片奖最佳外国戏剧奖
   2006年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6年温哥华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提名:
   2005年第55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2005年荷兰电影节金牛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2005年荷兰电影节影评人奖
   2006年第78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6年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6年德国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优秀故事片奖
   2007年阿根廷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非西班牙语影片)
   
   
   
   影片简介: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而怎样的活着以及怎样的死去,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萨德和卡莱德对此有更深的体会。
   
    萨德和卡莱德是两个巴勒斯坦年轻人,他们从小就是很好的朋友,一起在修车厂工作,萨德还遇到一个喜欢的女孩。本以为,日子就会这样风平浪静的过下去。可是有一天,他们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他们被选中做人体炸弹,目的是炸毁特拉维夫的一处军事设施。
   
    “我们没有飞机大炮,所以这能选择这样的方式来抗争。”这就是他们对使用人体炸弹的解释,听起来就像是他们只是使用炸弹而没有“人体”两个字一样。但这就是他们的选择,仅仅由于他们在军事装备上的劣势,他们就只能牺牲自己,用这种以一换十的方式来进行斗争。
   
    在他们行动前,都要拍照和录像留念,为了能在他们就义后将他们的英勇事迹流传下来。“你们这是要去天堂,真主阿拉会保佑你们的。你们是为自由而战的。”这就是支撑他们的信念,驱使他们行动的动力。他们是斗士,为了自由而战,为了巴勒斯坦而战,为了家人而战。他们甚至很高兴自己被选中,认为这是光荣和高尚的事业,认为他们的牺牲可以换来迈向胜利的一步。
   
    在行动进行过程中,这对好朋友被以色列边境分开了,随之而来的孤独感,让两人都对自己的自杀行为产生了疑惑。难道就没有别的方式来进行抗争吗?他们在问自己,导演在问观众,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现在很少有人能象甘地一样用不抵抗政策来对抗英军的暴行,很少有人在武力面前还能保持镇定与理性。但是,战争就是唯一的出路吗?炮火就能解决问题吗?看看那些无辜惨死的百姓,看看那些残砖断瓦的废区,都记录着战争的种种罪恶,而不是美好的明天。
   
   详情请见 http://www.palesino.org/news/html/?609.html
  

2009-02-03 23:25:42  ahmad

    时间:2月9日 18:30
   播放影片:《相约战火蔓延时》
   嘉宾:巴勒斯坦留学生哈勒顿、拉米等
   
   
   片名:Promises
   译名:相约战火蔓延时、美丽天堂
   导演:B·Z哥德堡 B.Z. Goldberg、卡尔罗斯·博拉多 Carlos Bolado、贾斯汀·夏皮洛 Justine Shapiro  
   编剧:B·Z哥德堡 B.Z. Goldberg、卡尔罗斯·博拉多 Carlos Bolado、贾斯汀·夏皮洛 Justine Shapiro   
   类型:纪录片
   片长:106分钟
   对白:阿拉伯语、希伯来语、英语
   
   
   
   奖项:
   2001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观众奖和最佳电影奖
   2001年慕尼黑电影节言论自由奖
   2001年耶路撒冷电影节特别奖
   2001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2001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观众奖,最佳纪录片奖
   2001年温哥华国际电影节观众大奖,多样性的精神奖
   2001年汉普顿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2001年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2001年巴利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2001年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2年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
   2002年艾美奖杰出背景分析奖
   2002年NBR自由言论奖
   2002年第74届奥斯卡奖最佳纪录片奖
   2002年迈克尔兰登社区服务奖
   2003年同一世界广播基金奖
   
   
   
   提名:
   2002年第74届奥斯卡奖最佳纪录片奖
   艾美奖最佳编剧
   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纪录片奖
   美国独立精神奖最真实影片奖
   
   
   
   影片简介:
   
    有三位分别来自美国、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导演,合作拍了一部纪录片。听到这样的组合,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敏感?这个敏感的关系,正是这三位导演想要呈现的焦点。这部纪录片的背景是耶路撒冷。圣地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必争之地,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共同生活的复杂地带,而这部纪录片呈现的,就是耶路撒冷附近,孩子们的故事。这群导演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和30几位孩子相处,这30几位孩子里,有信奉犹太教的孩子、有信奉天主教的孩子,也有小穆斯林。
   
    3位导演分别找了以色列小孩和巴勒斯坦小孩,两边小孩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认识,倒不是因为他们相隔遥远,相反的,他们住得很近,然而他们彼此互不相识,从来不曾和对方有碰面说话的机会,阻隔他们的是宗教信仰及种族战争。
   
    两个彼此间有种族仇恨的民族,他们的孩子怎么当朋友呢?
   
    影片中,导演分别访问了两边的小孩,问他们耶路撒冷是谁的地盘?以色列孩子拿着圣经,指着耶路撒冷说:“这是耶和华,我们的神,许诺给年老的亚伯拉罕的圣地。”而巴勒斯坦的小孩,则拿着一把旧钥匙,和祖父的祖父留下来的地契说:“我爸说这块地方是我们的!你看,我有这块地方的地契,这是我们原本住的地方,我们是被赶出来的。但是我还会这把钥匙再传给我的儿子,总有一天再回到我们祖先住的地方。”有意思的是,原本互不往来的两群孩子,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三个导演的有意安排下,渐渐在电话里聊起了天、当起了朋友。从不认识到渐渐熟悉彼此,以色列的孩子渐渐了解,为什么巴勒斯坦人会气得要去当“恐怖份子”。
   
    后来这两边孩子相约碰面。以色列孩子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他们要去拜访巴勒斯坦小孩,以色列爸爸回说,「我情愿你去巴黎,那还安全点,他们可是巴勒斯坦人呢!」
   
    不过,在导演刻意的促成下,两群孩子们后来真的碰面了。一开始双方有点尴尬,渐渐地平时的电话聊天的熟悉感回来了,他们一起踢足球、聊天、玩耍,然后,在他们的对话中出现了“小孩有什么错”、“增加双方的了解,才能彼此尊重”,而到最后,孩子们要道别时,一位孩子流着眼泪说,“纪录片导演走了之后,一切又会回复原状。”
   
    这部影片的中文片名是《相约战火蔓延时》,后来翻译成《美丽天堂》。曾经被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旧金山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为最佳纪录片。很多人说,这部纪录片呈现的观点很纯真,对比强烈的剪接方式,把人在民族仇恨里的无奈和矛盾,表现得非常成功。也有人批评这部纪录片,认为这是美国人在卖弄肤浅的和平梦想,玩弄小孩纯真的感情,因为──和解是不可能简单降临的,导演只是加深了孩子们更多的失望与痛苦。但无论如何令人信服的是,透过孩子的眼看到的世界,是远离童年的大人难以想像的另一种真实。
   
   详情请见 http://www.palesino.org/news/html/?609.html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巴勒斯坦电影节

wdURxKl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