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一位张迷的观影(十面埋伏)感受

2004-07-17 03:23:47   来自: 篮球飞象 (原始森林)
  两相比较,我还是觉得《英雄》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它的美术/摄影/叙事方式/强烈的形式感,很东方。但是《书面埋伏》最大的败笔是没有一个合适的节奏。节奏非常重要,不能一口气喘到底。我是张迷,我看《英雄》的时候没有大多数人那种感受,那真是一部很另类的片子。但是眼下这部电影在叙事上显得很无力,我对张艺谋期待很高。当然,这部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在特技方面中国导演又学到了新东西,而且是和传统结合。这也是张导个人的进步。但是,我觉得一部大片,不应该如此一口气跑到底。我不喜欢这种轻飘飘、没有历史质感的电影。既然是唐朝,张导演就应该发挥自己驾驽历史的长项,至少要有一些大场面吧。比如,最开场的时候,通过一两个大场面让观众沉浸到历史当中,虽然要很多钱,但我觉得应该花。这是给影片定调子。比如,如何反应唐朝的盛大和文物繁盛,由这种气氛再引出故事。其次,张导说要让影片充满动感,但是实际上,我并没有感受到那种强烈的动感。而且,把整个故事安排在乌克兰大草原和四川竹林,外景还是过于简单了,这些外景不足于撑起整个故事。牡丹坊一场,绝对是美工的败笔,搭这样一个舞台虽然美伦美奂,但是它看上去多像一个舞台呀,太假了。几个妓院气派也不能比皇宫还气派吧,而且关键是这个空间看上去真的就是舞台剧。第三,台词。台词可以说是所有张导电影中最失败的地方。这个李冯太有责任了。这样一个标榜为新生代的文艺作家,竟然在台词上如此不考究,说出来的话还没有聊天室里的话精彩,如何吸引观众,而且竟然说语言风格是古龙加海明威式的。我真的很遗憾,台词竟然有这样的问题。相比英雄,那部电影总体还是非常棒的。第四,影片在节奏转换上没有找到合适的叙事方式,真是一个背离张艺谋风格的憾事。张导的电影的特点有两个:叙事形式感很强,对情感喜欢用大写意的手法,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张导一旦在电影中“浪漫”时,真是非常漂亮非常过瘾,非常能打动人。这部片子花海采花那段就非常漂亮。说叙事方式有问题是指影片没有鲜明的段落。影片叙事,段落很重要,要么是结构上的(比如《活着》分年代叙述),要么故意为之的,比如章回体(分段落加小标题,比如陈凯歌的《刺秦》和昆汀的《杀死比尔》),《十面埋伏》如果在叙事结构上完善一下(每个段落以一个人物为主线叙事),那么将会非常有张力,悬念将更悬,全部都是第一人称,非常有自传感。而且在时空上可以拉得更长一些,甚至可以跨度几十年的时间,因为既然是爱情戏,那么三秒种的爱情也算,但是短促的爱情只有跨度几十年还能被人回忆那才是非常棒的爱情。可以说张导和李冯编了一个很不错的故事,但是李冯在台词和结构上没有非常独到的地方,我觉得张导如果想在武侠片上有突破,最好还是结束和李冯的合作。王斌应该还行,因为《活着》的成功很能说明问题。最后,发现一个现象,这好比足球,往往是最超级的明星组合,并不一定能赢球。十面埋伏就是如此,这么多优秀的人凑一块,但是大家并没有拿出足以撼人的爱情故事,真是更加说明这一点。建议张导以后不必请这么多名气很响的人,这些人说不定因为功成名就已经在创新上出了问题。而且,好作品是需要内部冲突的。这些人都说张导好、张导主导电影,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的个人分析:张导这部片子是部商业片,他个人一再说,他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拍摄过程异常艰难,遇到了很多意外,这些意外按道理是不能发生的,发生之后就无法挽回了。梅艳芳这个角色是不能少的,怎么改都不行。遭遇大雪也是不应该的,那场大雪毫无意境,显得非常突兀。另外就是商业投资人,这部影片张导说了,有很多遗憾,我觉得最大的遗憾是在这样的商业社会中,张导必须妥协。其实,按我的理解,这部片子完全可以再晚半年出来,哪怕就是为了等草重新变绿,但是预算肯定要超支。将来要收回成本很难。我的想法只是出于电影本身,如果时间再晚一些,预算再增加一些(做一些有历史质感的大场面),那么这部电影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再少一些意外,那么将是非常精彩的。但是,张艺谋无法左右这些东西。我依然尊敬他,但是,我觉得真正成熟的武侠片他还没有拍出来。先拍文艺片,真是很有必要。依然期待,但是在期待中,我写下了上面的话。
  ——菜籽儿写于上海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