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易扮演的”二叔“后来真的良知苏醒了吗?如果我没有看错,他们还是准备要对那孩子下手的,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先被做了。
不知道是电影蒙蔽了你的眼睛,还是你的眼睛看不到人性黑暗!
不小心找到了良知!——《盲井》之拙见!
2003-10-25 15:41:52 雨不亭 (北京海淀)
2003-10-26 18:53:53 范坡坡 (北京东城)
[quote]下面引用由雨不亭在 2003/10/25 03:41pm 发表的内容:李祥易扮演的”二叔“后来真的良知苏醒了吗?如果我没有看错,他们还是准备要对那孩子下手的,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先被做了。不知道是电影蒙蔽了你的眼睛,还是你的眼睛看不到人性黑暗![/quote]
你如果这样看——那么这个世界的人性都是丑的了!
可是,如果一部电影力图反映人性,我觉得只看到丑的一面,而把美的一面忽略,这部电影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即便是《大逃杀》中也有人性美的体现!
“雨不亭”先生,如果不同意,可以自己拍一部纯粹黑暗的电影!
可是,如果你仔细看一下“二叔”最后的表情,你会有所发现的(如果现象再放一次,希望你能再仔细看一遍,你会知道他们为什么自相残害),这也是对你看不起表演科班的挑衅,李易祥实际上是他们中最好的!
你别生气呀——房囚说的不错呀!看法不同而已!
你的那篇当然也是你的诚挚观点——有很多我也赞成!
你如果这样看——那么这个世界的人性都是丑的了!
可是,如果一部电影力图反映人性,我觉得只看到丑的一面,而把美的一面忽略,这部电影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即便是《大逃杀》中也有人性美的体现!
“雨不亭”先生,如果不同意,可以自己拍一部纯粹黑暗的电影!
可是,如果你仔细看一下“二叔”最后的表情,你会有所发现的(如果现象再放一次,希望你能再仔细看一遍,你会知道他们为什么自相残害),这也是对你看不起表演科班的挑衅,李易祥实际上是他们中最好的!
你别生气呀——房囚说的不错呀!看法不同而已!
你的那篇当然也是你的诚挚观点——有很多我也赞成!
2003-10-26 20:34:15 zy69
看完《盲井》跟同学交流了一下,大家都觉得不错。
我感觉要好过《任逍遥》或者《安阳婴儿》。
故事讲得紧凑而有节制,镜头和剪辑都能见出水平。让更多的观众看得下去,才能震撼更多的人。
也许电影需要性和暴力的元素(对于我们还要加上政治),但感觉片中的性(找小姐)和政治(唱歌)等细节加得比较刻意,感觉有点过。
那小孩子读课本和借钱捐助的细节也不太自然。
结尾不错,不知原小说是否这样写。
我感觉要好过《任逍遥》或者《安阳婴儿》。
故事讲得紧凑而有节制,镜头和剪辑都能见出水平。让更多的观众看得下去,才能震撼更多的人。
也许电影需要性和暴力的元素(对于我们还要加上政治),但感觉片中的性(找小姐)和政治(唱歌)等细节加得比较刻意,感觉有点过。
那小孩子读课本和借钱捐助的细节也不太自然。
结尾不错,不知原小说是否这样写。
2003-10-26 22:21:42 雨不亭 (北京海淀)
[quote]下面引用由fanpopo在 2003/10/26 06:53pm 发表的内容:
你如果这样看——那么这个世界的人性都是丑的了!
可是,如果一部电影力图反映人性,我觉得只看到丑的一面,而把美的一面忽略,这部电影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即便是《大逃杀》中也有人性美的体现!
“雨不亭”先 ...
[/quote]
呵呵,不好意思,我的留言只是表达以下自己的观点,用词可能不妥,但只是表达观点而已。
我自己的观点是:人性是恶的,这恶是掩藏起来的,有了条件这恶就会被挖掘出来。我自己也是。可以参考我在本论坛里发的另一个电影评论《活着,人一样的活着》
你如果这样看——那么这个世界的人性都是丑的了!
可是,如果一部电影力图反映人性,我觉得只看到丑的一面,而把美的一面忽略,这部电影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即便是《大逃杀》中也有人性美的体现!
“雨不亭”先 ...
[/quote]
呵呵,不好意思,我的留言只是表达以下自己的观点,用词可能不妥,但只是表达观点而已。
我自己的观点是:人性是恶的,这恶是掩藏起来的,有了条件这恶就会被挖掘出来。我自己也是。可以参考我在本论坛里发的另一个电影评论《活着,人一样的活着》
2003-10-28 20:39:05 房囚 (北京海淀)
[quote]下面引用由冰孩子在 2003/10/27 08:36pm 发表的内容:学中文的人就是喜欢分析内容,呵呵知道我是谁吗????[/quote]
怎么感觉这话有点针对我啊,老实说,我可是很久没用脑子分析了啊
怎么感觉这话有点针对我啊,老实说,我可是很久没用脑子分析了啊
对于我来说,《盲井》的故事相当有吸引力:害人谋财的伎俩、人性的丑恶与美、自我发现……小说的作者刘庆邦,已经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情节,基本来说,我看了故事简介,就会说,这部电影只要资金齐了,想把它拍差了都难!一方面,我是在赞赏导演的眼光,挑到这么好多小说来改编;另一方面,我又替他悲哀——他在电影中的作用大大削弱,电影作者发挥的空间已经很小了!所以很少看到有另人惊喜的、有创意的镜头!
但其实李杨导演可以在他的长片处女作中把视听语言表达得如此老练——难得,我相信这是起码导演本人不断的磨练中得到的,是我们上多少节视听课都补不过来的——经验很重要!
电影一开始,在为我们讲述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谋财方式,塑造两个良知泯灭的人物;接下来困难的是,要表现他们逐渐的、甚至是不小心的发现了自己的良知……这个过程,导演把握得非常成功:由前一次害人,引出关于孩子,由别人的孩子引出自己的孩子,引出孩子上学、学费……又由现实在车站遇到的孩子,引出孩子上学、学费……这两个线索汇合的时候,骗子产生了同情(而后一直在增长)自己上次害掉的人,这次竟然有要害他的孩子——这一戏剧性的安排是一个高潮:“那不是要断人家的后嘛!”我觉得,这已经是一次致命的刺激,在加上一根稻草都可能导致山崩的结果!果然,他在“找小姐”的事件中看的到孩子的可爱,在给乞丐钱的行为中看到他的善良,在还钱的行为中看到他的真诚,在买鸡的事实中更看到了这个孩子对他本人的感激……这样的积累,甚至导致这个本来人性恶极的人的同情,使他“迫不得已”、“不自觉”的发现了自己的良知!电影中的另一个骗子一直顽固的守着自己的恶性,甚至最后向同伴下手……暂且不议了!
假如这部片子换了另外的一个人导演——比如我,就会很可能用很多长镜头,而且我会让摄影机活动起来(这种做法充分表现在贾樟柯的《小武》和《任逍遥》里)其实这是电影获得质感的一种方式(当然我并没说这是一种固定模式),不过导演应该是获得了充足的资金,不用做得粗糙了,蒙太奇很流畅,摄影机也挺安分的,但——还是很喜欢贾樟柯的感觉:粗得很踏实、土得很过瘾!
还有一点,肯定是很多人的共同感觉:我在看的时候特别“入戏”被细腻的手法感动得五体投地,在结尾的时候,本来准备还哭出来的(没出息),谁知——一下子“跳了出来”,算是有点失望吧!也许会像导演所说,这样的处理有它的特殊作用,但作为观众的我感到的是:对这部电影的中心人物,一对非常有意义的罪人,他们的火葬,只用一个极短的镜头轻描淡写的划过……还是有些费解!
当然——蛮好的一部片子,在这里用哲学上“矛盾”的观点来分析了!不对的地方就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