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怎么没见有车四十四的评论呀?

2002-10-25 01:14:19   来自: patch (北京朝阳)
  那个片子我觉得挺不错的,是真正"震撼"的感觉.
  一个这么短的片子,拍的这么精致,镜头与剪辑完全是成熟的大片风采,与后来那些短片真是天壤之别.(当然了,钱,没有钱不行)
  看片首汽车行走的大全景,贴地的车轮近景,车内全景,车内人物近景,等车小伙近景...
  镜头一个一个娓娓道来,犹如生动的摄影课程,让我这样的门外汉真是受益呀
  还有那个最凄惨的情节,两个人被蹂躏与欺凌,用的俯拍的全景,镜头慢慢摇起,把震撼力推到了极点.
  这个,是经典电影语言的杰作吧
  略感不足的是,我觉得结尾可以再简短,把小伙下车后汽车决尘而去做为最后的镜头.我想,很多人都是这个时候已经想到结局了.是不是可以加个电视新闻话外音之类的尾巴,点出结局,因为我对片尾小伙那微笑实在难以忍受.一个更开放式的结尾是不是更有意思呢?
  

2002-10-25 11:43:19  Neveronline (戰國)

  同感。
  我不觉得“微笑”的结局有多好。
  那个观众的总结虽然也许就是导演的意图
  但是也许还有其他更好的结尾的选择。
  

2002-10-28 13:39:40  发条鸟 (北京海淀)

  因为很少看这样的短篇,所以觉得《车四十四》挺有意思,导演其实把握的还不错,这个片子也只能拍称这样一步短篇,如果长了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虽然看完片子还有人不明白为什么女司机要把那个乘客赶下车,但这个片子其实很简单,意义却不可谓不深,它反映了人性的光辉可以在如此平凡的躯壳之中,它反映人性的阴暗可以被一把如此没有杀伤力的小刀轻易暴露,它还反映了路见不平,不拔刀相助可能会遇到车祸,小命不保,以及诸如此类你能想到林林种种解释,我觉得这对这样一部短篇,已经非常足够了
  其实对《车四十四》我最大的困惑的是为什么非要把“BUS 44”称作“车四十四”而不是“44路巴士”或者“44路公车”或者其他类似大家一眼能看懂的名字,可能是因为导演比较喜欢这样的形式,另一部片子“东二十二条”似乎做了一点证明,不过有人喜欢把这两个片子称为“车二十二”和“东四十四条”估计不在导演的计算之中.....
  这个片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是,那个男乘客被赶下车后,拦了一辆吉普车,按照我的看电影的小人之心,我以为那辆吉普车不会停,但是它停了,这反映了这个世界还是有不少好人,虽然我们连司机长什么样都不清楚。
  关于结尾那个笑容,个人看法是很失败的,其程度大致与狗尾续貂相当。人的表情有很多种,我想任何一个理智健全有正义感的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来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笑容,他笑的可能性有两个,第一,他一时悲痛或震惊过度,得了失心疯;第二,他和那位不知道为什么赶他下来的老兄一样,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这显然不是导演的意图。
  个人的建议是,如果导演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应该来个面无表情,所谓“开放式”结局,就是让观众无法猜透导演的意图(纯属个人意见,如有雷同,并非抄袭),为导演自己无法取舍结局自行设计合理的解释,如此而已。
  在这里,并不需要“开放式”的结局,因为我们都已经明白了这个故事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了,当然,加上一个黯然的眼神或一颗浑浊的泪珠都能很好地煽动感情、烘托主题、升华思想,而不需要扯淡的蒙娜黎莎式笑容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