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电影传奇——李维的裤子

2004-06-20 18:08:05   来自: 烦糕
  李维的裤子:
   一百多年前,在美国的淘金热中,在成千上万从世界各地涌来的淘金者中,有一个名叫李维的二十岁的德国小伙子。面对满山遍野的淘金人,李维想:这么多淘金的人,一定会有很多生活消费。于是这个后来名扬全球的李维,用10美金的本钱开起了"李维"杂货铺,淘金人所用的、吃的他全卖,小铺一天比一天红火。有一天,一位淘金工指着他的帐蓬对李维说:"李维,我的裤子总是爱破,你能不能用这种布为我做一条结实的裤子,而且尽可能多做几个口袋。"李维就用做帐蓬的帐布为淘金工做了一条口袋很多的裤子。这条裤子受到了淘金工人们的极大欢迎,每天都有很多很多人来买,"李维的裤子"一下在金矿区成了人人必购的热门货。
   后来李维对"李维的裤子"做了改进,不仅用一种比帆布软得多的法国布料来做,而且在每一接合部都打上铜钉,在关键部位还加用小牛皮,在裤子之上还配了有很多口袋的背心。改进后的"李维的裤子",不仅比原来穿起来更舒服,而且对于矿工、对于机修工、对于终日骑在马背上的牛贩子和牛仔们都极适用。于是,"李维的裤子"销路越来越广了。
   1895年,电影问世。它问世后不久,有一美国青年忽发奇想:如果用电影来"写"一个故事,也许会吸引很多人来观看,那么就会发财了。于是他想出一个故事:一对老夫妇有一个美丽的女儿,一个歹徒路过家门,见女儿美丽异常,于是把美人儿抢走了。一牛仔赶着一群牛从此路过,见老夫妇悲痛,上前询问,得知是歹徒抢走了女儿,于是拍马挥枪追去。牛仔追上歹徒手起枪响,歹徒扔下美人儿飞逃而去。牛仔把美女拉上马背送回老夫妇家,二老千恩万谢。当牛仔欲拍马远去时,美人儿冲上前去抱着牛仔亲了又亲……
   这是世界有电影以来最早的有故事的电影中的一个,它的放映时间不足十分钟,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已是极新奇的玩艺儿了。影片完成后,在各地巡回放映,看的人越来越多。制片人发了财自不必说,看完影片的人们还纷纷去争购"李维的裤子",这却是制片人事先没有怎么想到的。
   制片人借钱拍片时,为了给这位"电影英雄"一个光辉的形象,曾为他穿什么衣服费了一些心思。他到牛贩子那里去考察,发现一位年轻的牛仔穿了一身新的衣服十分好看又十分神气,一打听是李维公司出口的淘金装。于是制片人到了李维公司,向公司负责人说明自己购衣的用途,希望把这套衣服制做得不仅特别漂亮,而且样式也能独树一帜。为此,李维公司精心设计制做了一套"淘金装"赠给制片人作为拍片之用。影片完成后,各地一放,看了影片的小伙子们无不打听这英雄牛仔的衣服何处可以买到,连少女们择友对着"淘金装"的小伙也格外青睐。
   放片人于是心中一动,到李维公司订了一批"淘金装"存放在放片的大蓬车中,每次放完片子就卖裤子。于是放片卖裤双丰收:"李维的裤子"也从此以"牛仔服"而声名大噪。
   这部小影片(当时是大电影)使制片人发财之后,有牛仔、有美人儿、有歹徒的一批影片相继问世,不仅开了美国电影西部片的先河,而且也为后来称霸世界的美国电影奠定了构架样式。近百年来,美国电影发展中的样式不论怎样翻新,内容不论怎样变化,其电影构架却一直离不开"英雄、歹徒、美女"这三位一体的基本样式。而身着"李维的裤子"的牛仔,近百年来,也一直成了美国主流电影的基本构成。随着美国电影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全球流动,身着"李维的裤子"的英雄牛仔形象,成了世界各地人们心目中的美国人的典型,就连大量的美国产品广告,也无不以着牛仔装的青年男女为基本内容。
   到底是牛仔装的魅力造就了美国电影,还是美国电影给予了牛仔装以冲击世界市场的魅力?半个多世纪中,这成了经济行为学界的一大争论话题,但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自电影中有了牛仔服之后,美国电影和牛仔服都成了全球市场中的主体。当今世界,全球电影商业市场的年销售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美国电影占有80%的份额,高达160亿美元之巨。同时,在当今世界,牛仔服的全球年贸易总额达150亿美元之巨,居一切服装之首。
   做过电影明星的前美国总统里根,在他竞选总统之时,美国很多选区都出现过成群着牛仔服的男女青年,他们手举"选喜欢穿牛仔服的候选人做总统"这样的标语。
   ,尽管美国的牛仔服已十分盛行,但在各种庄重的场合仍然不能穿牛仔服。里根做了总统后,把牛仔服穿进了白宫。从此,牛仔服不仅可以在美国进入一切大雅之堂,而且自里根之后的各届总统选举,竞选人都会在一定场合中身着牛仔服出现在选民面前以争取支持。
   19世纪末,一个商人把自己的产品赠给拍电影的人,由此竟造成了近百年中全球商界大舞台上的两大消费主流。可以这么说,当今世界对消费行为影响最为有力的东西就是电影。李维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曾在该公司的年会中对下属讲:"我们一切部门的负责人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电影是什么?电影就是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李维裤子的好东西!"
  

2004-06-21 08:44:37  我以前叫桔生 (北京海淀)

  对中国电影来说,这只能是个美丽的童话,因为这两点都比不过中国特色这一点。
  

2004-06-22 12:02:15  房囚 (北京海淀)

  所以说是传奇了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