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不逝的烟花——《V字仇杀队》.

2006-05-13 16:28:21   来自: 火雀
  《V字仇杀队》果然和我期待中的沃氏印象符合:抽象至符号的外在表现,具体无所不指的人物影像。看到全民皆V的时候十分惊奇,忽然理解为什么让《骇客帝国》里的史密斯先生做这部电影的主角了。沃氏兄弟似乎想在这部电影里廷续着他们的病毒复制,似乎在影像上传达了这种意识:人人都可以变成V怪客?这只是随便想想。这部电影,非常难得,要玩电影?学学沃氏吧。
  V:存在的符号
  有学究多次就影像符号的问题说过:电影里不存在符号!这和影像记录的都是真实事物有关。文字和影像不同,文字不存在逼真性,因为文字只是对真实事物的符号表达。
  《V字仇杀队》这部电影偏偏就是以符号为基础,大大的玩了一把影像符号。
  V这个字母是符号,无论它出现在文字上或是电影里,它都是符号。这个事实谁也没法改变。如同文字是我们对真实事物的符号记载般,在观看《V字仇杀队》这部电影后,‘V’字,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符号印象。这种心理的出现十分有趣,我不可以说V字可以代表电影里所有的人物及花花草草,但这部电影所突出及表现的,在观完电影后,就是一个‘V’可以概括。这正是‘符号’有趣的地方,在没有具体诠释认知之前,它没有任何意义,如同不认识字的人那般,文字对他们来讲就是一坨屎。但一部电影来诠注一个字母时,并给它加上诸多意义后,这部电影已可以抽象成这个符号了。也就是观看过这部电影,并以这个符号为这部电影认知记号的观众,已对这个符号形成了共识。
  这又是沃氏兄弟玩的一个影像游戏,和《骇客帝国》里把万物化为代码那般,但这次玩得更尽。我不知之前有没哪个导演玩过这种把电影内容全部压缩成一个符号的影像游戏,但这种符号玩法的出现,也向电影同行炫耀,电影还可以这样玩滴。他俩也不止是可以拍一部《骇客帝国》就晾高收渔。
  在电影里,V可以是代表为‘V’的制度。整部流溢着哥特之美的《V字仇杀队》,仅是对专制不满的革命过程,在全民皆V,洪水般跨过已受‘V’影响的防暴警察时,迎来的仍是重塑后的制度。‘V’的那个面具,在‘V’戴着时,就仅仅代表‘V’,当所有人都戴上时,革命开始成功,制度也已经完成。对于人民来讲,并没有多大意义。那个面具,他们谁也不能戴一辈子。形成的,是由‘V’所创的制度。这个由恐怖手段形成的制度并没有什么新意,但你可以叫它‘V’。V也是主角‘V’本人,当他在街上对女主角的那段演讲开始,在女主角点头说我愿意时,‘V’的影响无论从影里影外,正在散发开来。以至到最后的全民皆V。
  无论V字在电影里代表着什么意思,到最后,给观众的结论就是,‘V’代表这部电影。这和‘人’由许多属于‘人’的器官组成那般,电影里表现的正是属于‘V’的器官。电影就是偏偏在向观众诠释‘V’字的各种存在形式。并以这个符号代表这部电影。编导这种极端简化的影像心理玩法,提供了影像心理的一种新玩法。估计说影像不存在符号的学院派们,会对这部电影抓狂,这部以符号为支撑点,并令观众因此对某一符号形成共识的电影,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符号’。这种有趣的心理过程,正是具体事物化为符号的过程。在咱们慢慢把电影与‘V’划上等号时,沃氏兄弟可能正在乐不可支地数着因为他俩而受这部电影教化的人数。
  因为这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影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符号。特别这部电影,已把这种概念玩得淋漓尽致。
  标志:11月15日
  《V字仇杀队》没有《骇客帝国》那般塑造一个可改变观众世界观的故事,在我心中也已没有能超越《骇客帝国》的电影。《V字仇杀队》和《骇客帝国》完全不同,把这两部摆在一起来讲,是我觉得《V字仇杀队》只差那么一点点,就可以和《骇客帝国》平起平坐了。这‘一点点’区别在给观众挖掘解读的限度上。《骇客帝国》在电影上,如《易经》在文字上。所以我认定了《骇客帝国》在前无古人之时,也必定后无来者。(偶说的《骇客帝国》不包括二三,嘿嘿)。奇怪的是,在《V字仇杀队》里面,并没有细细讲清楚四百年前的11月15日那个在绞架上死去的革命分子与四百年后在爱人怀里死去的‘V’有着什么物质上的联系。‘V’是在效仿1605年的盖伊·福克斯?至少像我这样没看过原著的人搞不清楚里面有着什么联系。共同的一点就是:他俩都是与政府对抗的革命者,死于11月15日。
  用现在的观念套在主角‘V’的身上,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恐怖分子。电影在革命者已死于四百年后,主角‘V’出场的同时,女主角艾薇也跟着出场。这两人之间的承载相连,在出场时这个两人之间的镜头切换中已表明无遗。从‘V’听着电视演讲戴上他的面具开始,向右横向平移的镜头里出现了正在化妆的女主角艾薇。这里给观众的错觉就是,这个镜头是在同一个分场里拍成的!叹服剪辑功力的同时,进行着的电影仍是在不停地交替转换着‘V’与艾薇。颇有意味的镜头语言在传达着这两人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当两人一起出街,这时转换着平移跟踪脚步的镜头,更加显得有意思了,虽然影片风格属于酷酷的哥特时代风格,在平移跟踪脚步时,却有种黑白电影千言万语隐于其中的感觉。和《巴尔塔扎尔的遭遇》跟踪着小驴脚步的镜头同出一则。在这有趣的镜头转换中,故事就在这里开始。
  ‘V’用着他那具堆着笑容可掬的面具,以女主角为影响据点,慢慢扩大成为全民式偶象的过程中,他攻占了电视台发表他独立自由的演讲,他杀了在传媒界颇有影响的政府高官,他杀了有孪童癖的教会主教,他杀了晓得他身世的老护士。‘V’杀人后的特征就是:难寻死因,死者身上有一朵鲜红的玖瑰。张扬却令政府部门难觅其踪的‘V’,在电影里是一个‘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绝对英雄。在电影里,独裁政府在‘V’面前更像是弱势群体。民众对‘V’的支持,正是对独立自由的渴望。在爆炸烟火中摘下面具的民众,是不是没有因为‘V’的到来或死去,得到过什么?
  当民众戴着面具跨过防暴警察时,那刻过后,已不能再用苍白言语表述得失了。
  ‘V’在继续。
  女主角给‘V’设局关入监狱受苦的那段十分警人。在女主角受尽各种形式的折磨之后,发现入狱居然是‘V’设下的局,很容易令咱华人观众想起老孟那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在明白缘由之后,对‘V’这种令女主角突破心理障碍的手法十分欣赏,老套是老套了点,但实用。这里也是整个影片的转折点,就是太不显山不露水了。女主角在狱中读到女狱友传递的信里,有一处影像拍得令我惊为天人:信里所说的两个女恋人相遇正要接吻时,夕阳的余光在两人的口间闪烁不定,吻下去时,天地无光。这个接吻是本世纪来最美的一吻。
  这部电影看得十分过瘾,动作戏及场面就不细说了。动作仍是沿续着《骇客帝国》的风格,快慢镜切换,只是不大明白,为什么在港片里用到烂的慢镜动作,会成为西方动作经典。呵呵。八爷真会忽悠。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zvAIoVaVe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