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冬去春来》与荀子的《性恶》

2005-12-13 20:28:35   来自: 火雀
  看这部电影时油然想起荀子那篇在当初专门来拍砖孟子说‘人之学者,性本善’的《性恶》。荀子的这一篇文章认为人一生出来时的天性就是‘好利’,‘疾恶’,‘贪声色’等恶端。这些恶性只有通过人为的改造才能控制住,毕竟人是理性通灵的动物,可以接纳为‘善’的礼仪道德。而荀子所说‘善恶’的分别就由先人定下的礼节与人世的道德来作判断。
  荀子与孟子都由后世人归为儒家,除了各自的入世理论外,主要原因是他们定‘善恶’的标准均为《仪礼》。而他们的‘性本善’与‘性本恶’之争,虽然在观点上各持已见,但两者合一,才是一个整体。当儒术在中国渐渐无人问津,几成废物时,却在那比邻的异邦大放异彩,成为他们的国学。相信金基德在拍这部电影前应该有看过荀子的著作,在电影上用四季的反复只是喻意人生或历史的重复,导演从一而终讲的只是一个道理:性本恶。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听着外国人反过来向我们讲着一个我们祖先讲给他们听的一个道理,并听得津津有味由他教化时,我心里生出几分悲凉。金基德这部电影能在康城得奖,让作为一个生长于儒术出处的中国人,感到又喜又羞。
  不可否认的是,金基德是一个玩电影形式的高手,但在这部影片里所有的形式,都只是为‘性本恶’这一个道理来做包装。
  如果说近年来作者意识最浓,能完美说出主题的一部电影。就是这部《冬去春来》。虽然导演在一些情节的处理上仍会露出他那按捺不住的匠气,但完全不伤大雅。整部电影的形式设定与剧情表达,相辅相成,就如美女身上的肉那般,多一份嫌多,少一份嫌少。
  导演在电影里分为五段:春,夏,秋,冬,春。把地点放在一个无人可至的深山内,并且是位于湖中的寺庙。把主角定为和尚。这些都只是为了能纯粹讲‘性本恶’这一天性而设定的形式。金基德把人生喻为四季,仅是想讲‘年年相似,岁岁重复’这个道理。而一个人的一世与另一个人的一生,若都用几语数词来表达,无非是生老病死,没什么区别。金基德在这部电影里的四季就是对人生的一切涤尽繁琐,留下人人相似的骨骼。而把地点放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人不再受环境影响时,是否就会纯洁无暇?把人物设定为和尚,使上面那个问题更为尖锐:无欲无求的僧人在一个不受环境影响的地方,会不会更为纯洁?
  用以上来作包装的主题却是:性本恶。在电影喻意为人生的春夏秋冬四段里,把荀子在数千年前那个拍砖贴的大意,重复了一遍。电影没在说佛家的佛偈,僧人只是一个幌子罢了。人家在宣传儒术哩,却一直没人去点破这个。是不是说破了令国人脸上无光?电影与文学无关,已有权威这样说过。那么,就说这部电影与哲学有关吧。这样一个主题,却让导演拍得温情平和,画面颜色也由始至终给人暖暖的感觉。
  在第一段春的大门推开时,镜头平视湖水而进,满眼清凉。原野的声音让观众平息了燥动的心,安静地来观看这出人生恒古不变的演义。在湖的中间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在这个地方里,小和尚天天跟着老和尚拜佛诵经,在香火的陶熏下,他该是如一张纯洁的白纸,凡世的恶习都远远的离他而去。但他却在玩耍时,给小鱼和青蛙绑上了石头,并以此为乐。有意跟踪在身后的老和尚明显知道人初之‘恶’,只有给予教训才会晓得‘善恶’之别。所以在晚上小和尚睡着时,老和尚也在他身上绑上了石头,让小和尚在第二天走动时知道给小鱼和青蛙绑上石头后的感同体受。那小和尚拖着绑在身上的大石去小河边解开绑在小动物身上的石头,当他发现小鱼已死去时,那在空谷里回响的哭声让我阵阵心酸。在这‘春’这一段时,导演表达了荀子在他《恶论》里的思想:因为人的恶劣天性,所以才需要不断学习分辨好坏。
  第二段夏的大门推开时,小和尚已长成了少年。庙里接来了一位前来治病的小姑娘。两个同在青春期的少年,佛语与戒律都不能阻俩人的相爱。本来两情相悦无可厚非,却因和小和尚僧人的身份,突出了问题。‘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在色欲引诱下,文礼道德仅是一面薄纸,一捅即破。数千年来的恒久言论,导演用唯美的影像来作交待。老和尚看到这种情形,只有让小和尚跟那姑娘去了。
  第三段秋的大门推开时,小和尚已成了一个满脸胡须的青年,一身暴桀之气回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庙。他是杀了与人通奸的妻子逃亡回来。而杀人的原因无它,就是因为妒忌憎恨。这是人性的又一劣根。荀子称为‘疾恶’。老和尚在那两个警察要带小和尚走之前,仍是用他之前的方法,让小和尚用刀子刻下佛经时,化去他一身的暴桀之气。当警察把小和尚带走后,老和尚在小船上的自焚令我泪流不止。导演用老和尚自焚的方式说出:恶劣的人性,并不会因为教育而消除。老和尚从一开始,就是充当这场人生演义的教育角色。他的自焚,代表着导演本人的绝望。
  第四段冬的大门推开时,小和尚从监狱里出来回到小庙里,已是一个中年人了。他把小庙的香火再度续上,安心的做回一个僧人。在一个夜晚,一个妇人带着她的儿子前来投靠。而和尚却态度冷淡。使得妇人在半夜已身偷偷离走,想留下儿子在庙里。但走过湖面的冰时,却掉入湖中丧命。在这一段对人性恶性的刻划着墨不深。留下那个小孩仅是为了电影第五段‘春’的开始作铺垫。但从和尚对妇人那冷淡的态度来看,明显有着‘好利’这一恶性的浮现。
  第五段春的开始,又是一个春的到来。如斯反复。
  《春去冬来》这部电影里那平静如同入惮的镜头里,讲的却是儒家道理。当由金基德的镜头来表现时,只能说,这不是生活,这是电影。仍不可与杨德昌的《一一》比,虽然金基德十分的尖锐,但这部电影只是一部工整并且匠气十足的哲学诗。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