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心情如水

2005-10-19 04:38:11   来自: 野猪林 (上海)
  [watermark]  这些天没有看什么电影了。其实,前天和女友去看了《神话》,但走出电影院就觉得这部电影和我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在心里留下什么。模糊有点印象的是,成龙的年纪大了,成式武打还在继续,尽管有金喜善的美女策略,但故事却并没有什么特别动人的地方,生硬的衍生出一个千年之恋,我看着不象神话,只当是一个笑话。想起张艺谋和巩利主演,程小东导演的《古今大战秦俑情》,至少在影像上营造出了那种历史感,那还有点象神话。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在我的脑子里能留下的东西越来越少,是我健忘,还是电影的健忘。上次和老烟吃饭时聊起,从当下的情形看,艺术已经变成了一个束之高阁的东西,即使在国外也只能通过吃政府的救济生存下去,当然包括电影在内。而我们在做的一些事情是否是逆潮流而行的呢?我说,其实,对于未来我们很难去揣摩,揣摩也是无效的。既然我们身处时代,其实,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就是未来的原料。尽管我们心里灼灼不安,但行事却目标坚定而明确。团结一些人,影响一些人,来做一些事,这就是现在我在做的事情。
   多元,意味着分流,所以,象小时侯那样一个村子的人搬着板凳到另外一个村子去看电影的情形不再有,那时,夜色中的田野里一条火龙蜿蜒蠕动,场景蔚为壮观。如今,这样的场景只在记忆里,相信现在的孩子在脑子里只有电脑游戏,或者,麦当劳吧。这就是不可逆转的时代烙印,每一代人都会不同,而我们总希望有一天会回归,也许这希望其实是一种奢望,因为时间总是往前流走,不会后退。其实,现在的中国是充斥了模仿的,这在电影《世界》里,贾樟柯已经用他的电影语言向我们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可是,悲哀的是,这样的电影进入院线却没有观众,惨败的票房说明了什么?绝不仅仅是电影的惨败,电影并没有赔钱,对于贾樟柯来说,欧洲票房已经把电影的投资收回,但他内心在面对媒体对于票房的质问时,其实是可以大声的说,我的电影票房的失败,其实,这是中国人的悲哀。因为我们的民众已经彻底麻木,在追求金钱和感官娱乐的路途上,洋洋自得,这样的民族难道不是一种悲哀?
   我们不能改变什么,在时代的流走里,任何人都是渺小的。我一直有一种莫名的念想,似乎人不过是宇宙的一个原子,在宇宙的演变中,人所能左右的东西微乎其微,所以,现在所做的有些事情是徒劳的。比如,科技,比如神六,其实,不过是在为人类的宿命寻找一个答案,而实际答案已经存在,不是人所能改变。那么,这样的命题中,我们究竟应该做什么?耶酥找到的答案是上帝,孔子找到的答案是成圣。科学狂人开始要和宇宙的演进赛跑,哲学家则悲观地找到其实存在本身最重要,宗教变成了慈善机构,世界变得混沌和无序。我则在电影里寻找避难所,但与生俱来的孤独怎么也无法消除,孤独的人可耻的,在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意味。孤独的人并不可耻,而是光荣的。我知道在电影里的避难是徒劳,不过,这种徒劳有点象苏格拉底,欢愉的徒劳着。
   还能有什么心情?没有心情,平静如水,激越如水,冲动如水。
  [/watermark]
  

2005-10-19 13:51:32  伤心的茄子 (四川成都)

  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艺术的创造、艺术的消费更是如此。
  我们相信,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以后,对精神生活的重建时代必须来临,
  这一定是我们的机会。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100多年前狄更斯就这么说,
  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有那么多人创造了历史,
  而我们正在那历史的尘埃当中……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