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沈阳--铁西复兴(2007.10)

2008-04-26 02:42:56   来自: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策划:王玲玲
  记者:隆学武 邵振伟 谭  论 李继春 李素平  陈  曦  朱宏力
  执笔:谭  论 邵振伟
  2007年8月2日,对于东北地区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批复同意《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一时间,东北地区再次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
  8月20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张国宝主任率宋晓梧、刘铁男副主任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围绕东北振兴的种种关心和提问,他们做了精彩解答。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首次提出了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勾画了建设“四个基地和一个保障区”的设想,提出了努力将东北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的战略目标。在目标定位中,首先要打造的就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此前在沈阳举行的一次揭牌仪式。
  2007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揭牌仪式在沈阳机床集团新厂区研发大楼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和辽宁省委书记、辽宁省人大常委主任李克强共同揭牌。
  这次揭牌仪式对于沈阳铁西,对于中国工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对于铁西,意味着国家对其过去5年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果的肯定,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于中国工业,意味着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有了极具示范价值的实践路径。
  铁西素有“东方鲁尔”、“共和国工业装备部”的美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装备制造业振兴“全国看东北,东北看辽宁,辽宁看沈阳,沈阳看铁西。”那么,积淀百年工业底蕴的铁西在过去的5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在“双示范区”的光环下,铁西又将去向何方?
  为探秘铁西,《装备制造》杂志采访组一行8人,奔赴沈阳铁西,进行了一周的考察和采访,亲眼见到了铁西的变化,亲耳聆听了各位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有关“铁西复兴”的诉说。
  东方鲁尔”变革之路
  与德国的鲁尔区改造为工业观光游览区不同,“东方鲁尔”——沈阳铁西区的改造则实现了凤凰涅 式的浴火重生。
  清爽的微风拂过蓝天白云下的碧水绿树、幢幢新居民楼,明丽的阳光照耀着欢声笑语、精神焕发的人们,车水马龙行驶在平直宽阔的大道上,接二连三的填补国内空白或成为国际先进的自主创新成果从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新厂房运向国内国际市场⋯⋯
  这是沈阳,这是沈阳铁西区!这是《装备制造》杂志记者组2007年秋天在沈阳铁西目睹的景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铁西这片中国最壮观的“工业丛林”茁壮成长的季节。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凤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很自然地,我们想到用凤凰涅槃来形容铁西的再造、铁西的振兴、铁西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标志着国家对铁西复兴的肯定,标志着铁西已走出沉重的阴霾,站在崭新的历史天空下。
   
  老铁西与新铁西
  让我们把目光回视到5 年前,即2002年。
  这一年,有位叫王兵的DV爱好者用自己的摄像机拍摄的一部长篇纪录片《铁西区》杀青,该片实录了沈阳铁西区1999年到2001年间的情况。一座座烟雾蔽日、轰鸣如雷的工厂停产关闭,一群群下岗的产业工人无精打采、无所事事地游荡街头,一道道蓄着臭水的沟池滋养着苍蝇蚊子、包绕着破旧拥挤的小区民居⋯⋯       
  这一年,香港《苹果日报》用《下岗之城满愁容》的大标题、以整版的篇幅讲述沈阳的困境,而铁西区正是“愁容”最多的地方。某外国考察团面对眼前的情形说道:“这座老工业城市的病太重了,简直无可救药!”
  铁西区是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聚集了中国工业领域的一大批行业排头兵企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当年,装备制造业集中的铁西区,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
  上数百个第一。
  1990年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铁西区曾经陷入困境,成为‘东北现象’的典型代表。”张国宝对《装备制造》杂志记者说道。铁西老工业区90%的国有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500亿元的国有资产闲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0%,负债总额达260亿元;30万产业工人中有13万人下岗。铁西区北二路作为沈阳装备制造业发展史的地标之一,曾见证了沈阳工业的光荣与梦想,此时却成了“亏损一条街”,整个铁西区被起名“工人度假”村。铁西人脸上曾经的荣耀被愁容覆盖,曾经发自内心的自豪成为了怨气和哀声叹气。
  也是2002年,时任沈阳市市长陈政高在6月18日的沈阳市干部大会上,宣布了沈阳市委和市政府关于张士开发区与铁西区合署办公的决定,宣布要在铁西建设先进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陈政高说,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中国对先进装备的需求、沈阳自身积累的条件来看,沈阳如果不抓装备制造业这个机遇,就什么也别说了,而抓装备制造业就是要改造好老铁西,建设一个新铁西。
  5年峥嵘岁月过去了。
  “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全市干部群众的努力,取得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基本完成,二是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初具规模。”现任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的陈政高总结道。
  铁西区以及以铁西区为核心的沈西工业走廊,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已经成为沈阳、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亮点,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2006年,铁西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43亿元,是2000年的5.4倍,相当于2002年整个沈阳市的工业总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6亿元,是2000年的4.2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是2000年的8.1倍,装备制造业总产值485亿元,是2000年的5.9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15亿元,是2000年的4.6倍。
  “要说这几年沈阳的变化、铁西的变化,可以借用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的一句话,那就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现已退休的王老师对记者说。
  2007年2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考察了沈西工业走廊和一些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一路走来,吴邦国眼里的笑意越来越浓:“东北现象”在沈阳已经成为历史;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经过努力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007年6月9日,张国宝在授予铁西“双示范区”仪式上说:“今天的铁西,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正在焕发勃勃生机”,“铁西区的变迁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
  
  变革从理念和体制开始
  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个世界性的难题。难在哪?难在要解决“产业怎么摆,企业怎么改,包袱怎么甩,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5大难题。德国的鲁尔、美国的“锈带”、英国的道克兰等老工业区用了10至30多年才解开这个“死结”,而铁西只用了5年。
  铁西之变,始于沈阳市委、市政府从理念和体制着手进行变革。沈阳市委、市政府深入领会中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比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决定进行一场综合变革,而且首先是进行“发展理念的革命”。
  1986年到2002年的16年中,国家曾有240亿元投资到铁西,但铁西并没有因输血改变衰落的命运,反而跌入“不改造等死,改造找死”的泥淖,深层次问题始终未解决。因为工业是铁西绕不过去的高山和根之所在,而以前考虑问题时总是在工业这个圈子打转。
  由于老工业基地企业负担普遍较重,设备陈旧、资金匮乏,企业改造多半在添置设备、翻盖厂房的范畴进行,这种单体、单一的改造方式很难提高企业的整体装备水平和竞争力,企业仍然在旧体制、旧机制的羁绊中负重前行。有的不堪重负,倒下了,如原沈阳第三机床厂,它的破产曾引起巨大轰动。
  老工业基地改造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方式、新突破。沈阳市委、市政府2002年做出历史性决断:铁西区与沈阳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组成铁西新区,并赋予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规划审批、土地出让、配套费收缴等市级管理权限,第一次解放了铁西的手脚。
  沈阳市委常委、铁西区委书记李继安对《装备制造》杂志记者讲道:合署办公“打破了行政区划的束缚,整合了两区体制、资源、开放和人才等优势,构建了组织领导、规划布局、资源配置一体化的全新管理框架,使企业搬迁、土地规划出让、项目引进、施工建设等得以顺利推进;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为铁西筹措改造资金提供了可能。这是政府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
  合署办公这个重大举措是一个分水岭。“让铁西的存量优势移入开发区,老企业就有了巨大的再生空间。让铁西改造跳出一厂一议的窠臼,以整体搬迁为手段,断而重新洗牌,使企业脱胎换骨。”铁西区区长、沈阳经济技术研发区主任李松林这样概括铁西改造的新思路。
  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模式,采取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的改造方式,铁西走出了一条搬迁与改造、并轨与就业、改革与保障三措并举的改造振兴之路。
  
  “东搬西建”大手笔
  合署办公使拥有上千亿元工业资产、聚集了全市45%科技人才、25万产业工人的铁西区,与成立十几年、有政策、开放、体制、资金和空间优势的国家级张士开发区融为一体。
  2002年老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以后,全区企业按照“搬迁、并轨、改造、升级、就业”的方针,对企业进行系统性改造。突出搬迁与改造、并轨与就业、改革与保障并举,一揽子地解决问题。共搬迁214户规模以上企业,拆迁面积达595万平方米。
  通过“东搬西建”,利用土地级差收益,辅之以扶持政策,铁西区获得土地收益140亿元,其中50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35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55亿元用于偿还债务。满足了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异地建厂和技术改造所需的资金,解决了冗员、债务等问题。13万下岗职工基本实现再就业,实现养老、失业、医疗保险100%参保。
  5年间铁西214户企业搬迁到开发区,其中装备制造企业127户,腾迁面积达595万平方米,盘活资产500亿元。沈阳机床、沈鼓集团分别获得15亿元的改造资金,建设了74万平方米和70万平方米的新厂区。
  “东搬西建不是企业简单的位移和复制,而是通过搬迁改造搭建一个产业升级的新平台。”铁西区主管工业的副区长董峰向记者解释说。
  搬迁前铁西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32家,2007年低将达到700家左右,企业实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年年均增长38%。形成了占地53平方公里的现代装备制造业聚集区。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增强,铁西开始了持续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铁西老城区也焕然一新,东西长达10公里的“亏损一条街”成为“汽车一条街”、东北最大的汽车贸易集散地,老城区被提升为商贸物流和住宅区。
  

2008-04-26 13:23:01  临津河

  铁西老城区也焕然一新,东西长达10公里的“亏损一条街”成为“汽车一条街”、东北最大的汽车贸易集散地,老城区被提升为商贸物流和住宅区。
  

2008-04-26 13:26:28  临津河

  晕倒。
  我是想说,里面的人怎么想不得而知,但从城市景观的变化来看,上面那句话说的是对的。
  

2008-04-27 13:30:28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这一年,有位叫王兵的DV爱好者用自己的摄像机拍摄的一部长篇纪录片《铁西区》杀青,该片实录了沈阳铁西区1999年到2001年间的情况。一座座烟雾蔽日、轰鸣如雷的工厂停产关闭,一群群下岗的产业工人无精打采、无所事事地游荡街头,一道道蓄着臭水的沟池滋养着苍蝇蚊子、包绕着破旧拥挤的小区民居"
  这一段写的比较到位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