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范.德.库肯作品集1-2》(全6碟) 荷兰当代著名艺术家约翰.范.德.库肯的纪录片作品集,去年获得第二届DVD奖最佳DVD套装奖 英/法/荷3语发音,英文字幕,全长571+535分钟。 收录以下10多部纪录片: 《阿姆斯特丹地球村》(Amsterdam Global Village) 《工作 》(Temps/Travail,范德库肯为2000年法国他的作品展创作的一段录象短片) 《杜桑图片社》(To sang Fotostudio) 《镜头底下生活》(Vivre avec tes yeux) 《面具》(Le masque) 《我爱美元》(I love dollars) 《拂晓中的巴黎》(Paris at dawn),是已故荷兰纪录电影师约翰.范德.库肯(Johan Van Der Keuken)的第一部学生作品,约翰.范德.库肯(1938-2001)是影史公认的继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之后荷兰最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同时他也是欧洲享誉盛名的摄影家之一。这部短片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他当时只有19岁,正就读于著名的巴黎IDHEC电影学院学习摄影,这是他和同班同学James Blue(后来也成为电影导演)共同拍摄的作品。1957年,荷兰纪录电影先驱伊文思在巴黎拍摄了著名的《塞纳河畔》,以优美绝伦的影像纪录了塞纳河畔人们生活嬉戏的一天,而作为伊文思在IDHEC最好的学生之一的库肯,在看过老师的作品后,也产生了拍摄一部关于巴黎的纪录短片的想法,这部短片从1957年开始构思拍摄,直到1960年才得以完成,3年间,库肯用摄影机纪录下每天从凌晨4点到8点之间所有属于巴黎的美丽晨景,在量的素材中精选而剪辑出这部只有10分钟的短片,在库肯的镜头中,似乎所有静止的东西都有了生命一样,或者潜藏着无穷的活力,正待苏醒直至完全醒来。。。影片用从平缓到逐渐轻快的镜头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城市从沉睡中慢慢苏醒的过程,影片构图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展现出库肯惊人的摄影功底,镜头剪辑流畅而极富韵味,背景音乐选取的是法国爵士乐师Derry Hall的小号,时而悠扬时而奔放音乐韵律与流畅的剪辑和优美的影像相得益彰,结合得完美无缺。在影像风格上影片体现出深受伊文思所代表的早期欧洲先锋纪录学派的影响,我在观看时联想起伊文思的名作《雨》,两者有很多共同点,同样是打破了传统的平铺直叙和客观纪录的手法,用一种新颖的笔触来描绘普通的事物,通过特别的拍摄角度和剪辑,使影像具有了如诗一般的优美情调。可以说,《拂晓中的巴黎》是一部能和《雨》媲美的先锋纪录片杰作。
《拂晓中的巴黎》(Paris at dawn),是已故荷兰纪录电影大师约翰.范德.库肯(Johan Van Der Keuken)的第一部学生作品,约翰.范德.库肯(1938-2001)是影史公认的继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之后荷兰最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同时他也是欧洲享誉盛名的摄影家之一。这部短片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他当时只有19岁,正就读于著名的巴黎IDHEC电影学院学习摄影,这是他和同班同学James Blue(后来也成为电影导演)共同拍摄的作品。
《约翰.范.德.库肯作品集1-2》(全6碟)
荷兰当代著名艺术家约翰.范.德.库肯的纪录片作品集,去年获得第二届DVD奖最佳DVD套装奖
英/法/荷3语发音,英文字幕,全长571+535分钟。
收录以下10多部纪录片:
《阿姆斯特丹地球村》(Amsterdam Global Village)
《工作 》(Temps/Travail,范德库肯为2000年法国他的作品展创作的一段录象短片)
《杜桑图片社》(To sang Fotostudio)
《镜头底下生活》(Vivre avec tes yeux)
《面具》(Le masque)
《我爱美元》(I love dollars)
《拂晓中的巴黎》(Paris at dawn),是已故荷兰纪录电影师约翰.范德.库肯(Johan Van Der Keuken)的第一部学生作品,约翰.范德.库肯(1938-2001)是影史公认的继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之后荷兰最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同时他也是欧洲享誉盛名的摄影家之一。这部短片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他当时只有19岁,正就读于著名的巴黎IDHEC电影学院学习摄影,这是他和同班同学James Blue(后来也成为电影导演)共同拍摄的作品。1957年,荷兰纪录电影先驱伊文思在巴黎拍摄了著名的《塞纳河畔》,以优美绝伦的影像纪录了塞纳河畔人们生活嬉戏的一天,而作为伊文思在IDHEC最好的学生之一的库肯,在看过老师的作品后,也产生了拍摄一部关于巴黎的纪录短片的想法,这部短片从1957年开始构思拍摄,直到1960年才得以完成,3年间,库肯用摄影机纪录下每天从凌晨4点到8点之间所有属于巴黎的美丽晨景,在量的素材中精选而剪辑出这部只有10分钟的短片,在库肯的镜头中,似乎所有静止的东西都有了生命一样,或者潜藏着无穷的活力,正待苏醒直至完全醒来。。。影片用从平缓到逐渐轻快的镜头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城市从沉睡中慢慢苏醒的过程,影片构图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展现出库肯惊人的摄影功底,镜头剪辑流畅而极富韵味,背景音乐选取的是法国爵士乐师Derry Hall的小号,时而悠扬时而奔放音乐韵律与流畅的剪辑和优美的影像相得益彰,结合得完美无缺。在影像风格上影片体现出深受伊文思所代表的早期欧洲先锋纪录学派的影响,我在观看时联想起伊文思的名作《雨》,两者有很多共同点,同样是打破了传统的平铺直叙和客观纪录的手法,用一种新颖的笔触来描绘普通的事物,通过特别的拍摄角度和剪辑,使影像具有了如诗一般的优美情调。可以说,《拂晓中的巴黎》是一部能和《雨》媲美的先锋纪录片杰作。
晨雾笼罩的塞纳河,不时掠过河面的鸟儿,停靠在桥洞内的排排小船,桥上凝望着远方的老人,静静矗立着的钢铁吊车,冒着烟的烟囱,微风吹过,河面泛起点点涟旖。。。一切都是那么的平缓而安静。。。身穿风衣的男人,悄悄地步入镜头,他的背影让我看不到真实面容,镜头跟随着他的脚步,和着舒缓浪漫的音乐,徐徐展开了一幅拂晓巴黎的美丽景色。河面上盘旋觅食的飞鸥,远方一缕青烟缓缓升起,水中的巴黎是那么的优美而安详,不会说话的雕塑静静地注视着这个正在苏醒中的城市,绵延远方的铁轨上,一列火车缓缓经过,太阳升起来了,虽然依旧不是强烈,但却意味着万物的苏醒,音乐变得轻快了,蜘蛛开始结网,河面上波光粼粼,水中雕像的倒影是如此的闪烁而美丽。。。船儿出来了,汽车出来了,商店开门了,人们也出来了,迷濛的晨雾散去,整个城市迎接新一天朝霞的美丽,男人的脚步也加快了。。。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回眸一看,原来是他!
《拂晓中的巴黎》(Paris at dawn),是已故荷兰纪录电影大师约翰.范德.库肯(Johan Van Der Keuken)的第一部学生作品,约翰.范德.库肯(1938-2001)是影史公认的继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之后荷兰最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同时他也是欧洲享誉盛名的摄影家之一。这部短片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他当时只有19岁,正就读于著名的巴黎IDHEC电影学院学习摄影,这是他和同班同学James Blue(后来也成为电影导演)共同拍摄的作品。
1957年,荷兰纪录电影先驱伊文思在巴黎拍摄了著名的《塞纳河畔》,以优美绝伦的影像纪录了塞纳河畔人们生活嬉戏的一天,而作为伊文思在IDHEC最好的学生之一的库肯,在看过老师的作品后,也产生了拍摄一部关于巴黎的纪录短片的想法,这部短片从1957年开始构思拍摄,直到1960年才得以完成,3年间,库肯用摄影机纪录下每天从凌晨4点到8点之间所有属于巴黎的美丽晨景,在大量的素材中精选而剪辑出这部只有10分钟的短片,在库肯的镜头中,似乎所有静止的东西都有了生命一样,或者潜藏着无穷的活力,正待苏醒直至完全醒来。。。
影片用从平缓到逐渐轻快的镜头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城市从沉睡中慢慢苏醒的过程,影片构图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展现出库肯惊人的摄影功底,镜头剪辑流畅而极富韵味,背景音乐选取的是法国爵士乐大师Derry Hall的小号,时而悠扬时而奔放音乐韵律与流畅的剪辑和优美的影像相得益彰,结合得完美无缺。在影像风格上影片体现出深受伊文思所代表的早期欧洲先锋纪录学派的影响,我在观看时联想起伊文思的名作《雨》,两者有很多共同点,同样是打破了传统的平铺直叙和客观纪录的手法,用一种新颖的笔触来描绘普通的事物,通过特别的拍摄角度和剪辑,使影像具有了如诗一般的优美情调。可以说,《拂晓中的巴黎》绝对是一部能和《雨》媲美的先锋纪录片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