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云之南在上海,纪录片巡展 <<三里洞>>林鑫作品

2007-10-09 05:26:56   来自: 新伟
  

  

  三里洞,陕西省铜川市一个煤矿,是新中国西部第一个现代化的煤矿,1955年12月,这里突然热闹了起来,318名上海来的年轻人,从一列火车上下来,走进了三里洞煤矿,50年后,当这群曾经的年轻人面对镜头,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我们发现,原先鲜活的面孔多了太多的沧桑。 纪录片《三里洞》徐徐拉开了序幕,第一个片断,讲述的是一个在40多年前去世的人,作为三里洞煤矿第一个牺牲的上海青年,戚国其的生命,被那些已过古稀的人们提了起来。导演通过不同人对戚国其的叙述,充满张力的矿场的空镜头,让观众对戚国其,对矿难有所了解,戚国其的离去对上海青年们是一个很大的震撼,震撼的不只在于此。而是绞车工顾龙祥的一句话:“那件事对我们的震撼很大,矿上也很重视,后来,时间长了,发生事故多了,矿上也就那样一回事了。”后面的片中,作为生产矿长的陆荣初说:“从上海来的318人,我担任矿长的时候,有140人留在了井下。”  
   煤矿是矿工工作的地方,却也是矿工丢掉生命的地方。而灾难降临到矿工的头上时,却是那样的简单。50年以后,当那些已经退休多年的老矿工们,被子女问题,健康问题,房子问题所困扰的时候,他们发现“组织”,他们一生服务的“组织”却将他们遗忘了,或者说,当他们为煤矿奉献了一辈子,拥有一墙一墙的奖状的那些老矿工们发现,他们的晚年,却是那样的凄凉。可是,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去了。  
   在50年代,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下,一群上海青年,离开上海的家,离开上海的家人,来到了陌生的西北,陌生的铜川,对于未来,他们不知道,只是因为自己年轻,只是想闯荡一下,结果发现,他们离不开了这里,离不开了煤矿,他们没有继续去悔恨什么,他们把青春,把人生奉献了出来。作为矿工的儿子的导演林鑫,为了寻找黑色的记忆,05年拿起了摄像机,原本自认为熟悉的矿工生活,当他拿起摄像机的那一瞬间却是那么的陌生与沉重,它记录下了一幅又一幅的生命的雕像,他记录下来了,318名上海年轻人最后的20几位。记录了在那一个特定历史下的个体,在那个时代是如何生存下来。不同的人,不同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让我们不得不产生一种回到那些已经久远的时光中的感觉。  
   导演林鑫在做影片的后期处理时,将影片进行了黑白的处理,林鑫认为黑白准确地反映了《三里洞》这个题材。前田兄也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林鑫为什么要进行黑白的处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作为一部记录矿工过去的影片,运用黑白处理让影片增添了一种历史感,作为描写矿工的片子,林鑫曾经说过,矿工在井下是见不到蓝色天空的,我想这个也是一个原因,最关键的我认为是,煤炭,矿工采出的煤炭,就是黑色,在井下,矿工活在一个黑白的世界里,他们自己也变成了黑的,成了煤炭的一部分。  
   影片最精彩也应该是高超的地方应该是是讲述林鑫的父亲朱永生的生前故事的时候,导演将镜头切到在一只在草丛中的蚂蚁上,讲述部分的画外音继续,在镜头跟着在草丛中的蚂蚁时,林鑫用了一个拉镜头,我们发现,林鑫是把镜头架在了一座山上,蚂蚁-草丛-山头-山后面三里洞煤矿的全貌。最后的定格是三里洞煤矿的全貌,从一只蚂蚁拉出了三里洞煤矿的全貌。简直漂亮极了。一个镜头,表现出了蚂蚁所代表的个体和三里洞煤矿所代表时代的关系。没有比这个镜头更好的了。
    林鑫在他的导演阐述里这样说道:“2005年,我怀着对父亲的一份歉疚,寻找着那些活下来并依然生活在这里的老矿工,记录下他们的生命肖像,并以此作为纪念。”让我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吧。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