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镜像中国:南京五日-有关CIFF (宁二 文)

2007-05-29 11:23:17   来自: 帮主
  Posted on Tue 29 May 2007 by admin (21 reads)
  这五天怕是能入围本人2007年度最幸福的日子之前10位了。并不是电影个个精彩,也不是因为金陵风光满街靓女,而是一种纯粹的群体观影状态,一种久违了的独立气场。每天没有什么事情干,起床之后便是坐两站公车到一个民间美术馆的艺术空间去看片子,中午回来匆匆吃些饭小歇一会,立刻又去赶一点半的场子。晚饭也是同样的,六点半开始放映,基本没时间好好吃饭。该空间的条凳太矮也无靠背,坐一会腰就疼,某天实在太累,下午场一完,跑到宾馆蒙头就睡,6点半居然还能爬起来,迷迷瞪瞪饿着肚子跨过秦淮河往美术馆赶的时候,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精神啊?——而作为一个记者的工作,譬如积极的打招呼积极的换名片积极的套近乎,似乎忘记了——其实是排斥。只想看,只想做一个幸福的观影者,至于电影背后的事情,哈哈,管它呢。
  猛犸说,再也不想看那些粗糙的DV影像了,而我不然。这些片子与我们是如此密切相关,他们的粗砾几乎就是我们的粗砾,有什么理由拒绝?可惜的是纪录片只看了一部,因为三个场馆放映重时间。《三里洞》差不多就是我一直想拍的那部,一个经历过矿区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人以通过采访他人的方式重寻父亲——关于矿区和时代的灾难性变迁,倒并不重要了。导演年级挺大,大胡子,放映之后上讲台,忍不住又抽泣哽咽。我差不多能理解他的心情,但三个小时实在太长,中间要逃走,半路无奈被人拉回,三个小时啊,全部是面对面的采访(基本属于重复性的话题和叙述)与矿区废墟空镜头(基本也可视作重复性的)的交替剪辑,空镜头与叙述画外音的叠合尤其让人绝望。最后关于父亲的小节作为电影肯定是失败的,导演那时已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了,他并不是在拍一部尽量成熟和完美的电影,而是急于把自己最后一点因童年的困苦和父爱的缺失而造成的压抑给倾泄出来。这当然能够理解。和大多数从事独立电影制作的人来说,他拍这片子本就不是为了当大师。
  老人们急着寻找父亲,年轻人却忙着弑父杀母,或者自杀。这样的片子太多了,《马乌甲》在某种隐约透露着侯孝贤《童年往事》的调子里最终杀死了看起来含辛茹苦的母亲,《沸点》是煤矿里无所事事的儿子打“不争气没有钱”父亲,《西海村》用一个惊人的三十分钟运动长镜头表现沉海自杀,而《背鸭子的男孩》在粗糙中闪烁着成熟,利落地用刀捅死了离弃他们娘俩的亲爹并最终成长为男人。这些导演的年龄基本和我差不多,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什么想到要杀父?难道只是青春期的杀父情结作祟——可我们的青春期早就过了吧?片中的理由个个坚实可靠,却又个个让人生疑,我们的生活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这次看到的青春片里,如果不杀父,那一定包括这样几个元素,游荡,然后是邂逅,然后想发生爱情,有的隐约发生了,有的却没有发生,而最终,那发生的,其实也没有结果。我在想,如果不是生活出了问题——这些影片几乎无一例外的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那就是我们认知生活的方式出了问题。为什么一定是无有意义的游荡?本雅明的游荡者概念能不能解释这种当下的密集出现的情绪?事实上,在看这些片子的时候,我常常想起加缪那个局外人的形象,可这所有的影片中的人,似乎又比那局外人更孤绝,更空虚,特别是当它们的背景都放置在这绝望的中国村镇县乡的现实之中。
  影展最好的片子,在我看来,是《举自尘土》。这个教徒、导演和河南人以国内罕见的勇气表达着“主”在时下中国的存在,而他又用了最大气力来克制自己的宗教情感,只给乡村的救赎抹上一层淡淡的精神意义,不传达福音,而呈现福音在中国的存在。至于信仰,不过是通过镜头和表演自然地孕育出一种强大的内在张力,而这恰恰又是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这是他的第二部长片,不只我一个人认为,这比他的第一部成熟了太多,几乎让人叹服——我怀疑,他一定比我还热爱伯格曼。关于这部影片,以后应该还有细说的机会。
  《草芥》的导演也有电影学院背景,于我而言,价值在于技术——他如何用PD150拍出那样完美,几可匹敌胶片的电影质感?同样是一个关于民工和妓女爱情的故事,却因为文学和音乐的诗意介入看起来与其他同母题dv电影明显不同,导演一定是一个诗人或者热爱诗歌的人,他甚至自己上场扮演了“海子”。关于主角最后的死亡方式,一旦把它与电影中处处存在的文学青年情绪结合,很自然的,便会想起自沉的戈麦。表演的问题大些,前半部是纪实,后半部却变成了舞台剧,男主演夸张的肢体语言实际上已经飞了,已经陷入了自己的发泄,而忘记了这其实是在拍摄一部电影——有时候我想,这恐怕也正就是不成熟的迷人之处,失控的状态虽然缺少电影的理性,却有其自然的生活的非理性。
  纯粹民间的影展另有一个好处,没有几个腕儿。最有名的小武虽然在南大的校园里被频频认出,并被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一些年轻导演当作偶像,拉来摆pose合影留念,总的却还是和电影里一样低调。年轻人是多数,没有几个大佬或者潜大佬来拿腔拿调,也没有多少个朋客摇滚客来晃他们的铁链子、小屁股、格瓦拉和汗脚臭(仅有两三个)。而那些真正值得敬佩的人,被有限的资金和乏力的组织所胁裹,几乎忙的一塌糊涂。譬如爱穿花衬衣的张老师,除了要在《举自尘土》里扮演垂死的肺矽丈夫,还需要蹲在南京大学阶梯教师的黑暗小角落里盯着荷兰剧情片捣鼓字幕。有一天晚上导演们自发开讨论会,发起者本是想通过个申明感谢主办人,不知不觉却又讨论回十年前便已经讨论过的老问题:什么是独立电影?对于还不独立的人来说,独立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赶紧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无须扯太多的。
  记忆最深的是一个傍晚,导演们大概都去吃饭喝酒去了,我没去,一直在外面等着看一部纪录片,坐在场馆外面的台台上等的时候,便有人招呼,“朋友,你也是来看电影的?”很自然的,坐下边等边聊,那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热爱电影却没有考上电影专业研究生,一个正在究竟应该找一份挣钱的工作先挣钱还是应该先进影视技术培训班学电影制作这二者之间迷茫的年轻人,随后又来了几位,是从合肥来专门赶来看电影的大学生。多好啊,偶然的相遇之中,其他的事情都无关紧要,只是扯着那些自己喜欢的电影,说着那些让人崇敬的大师,也没有成年男人身上常见的玩世不恭、目空一切和不屑表情。而当那些其实近在咫尺的名人的名字从他们口中真诚的不无羡慕的常常又是犹犹豫豫的说出时——我异常激动,仿佛找到了5年前的年轻的自己。
  感谢镜像中国!
  http://www.sinoreel.com/www/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06
  

2007-05-30 16:38:40  紫苏扇子 (北京朝阳)

  唉唉大家显然没经历过宋庄的幸福生活嘛,才对那个小硬板凳心满意足.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wdURxKl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