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摘录] "儿科”作者汪浩访谈

2007-04-18 08:09:24   来自: 帮主
  冷静地观察,向真实的方向靠拢
  采访者:樊娇娇
  被访者:汪浩
  采访时间: 2006年9月22日晚上
  采访地点:北京电影学院
  
  问:你对纪录片如何理解呢?
  我觉得人对纪录片的理解都是基于自己的生活,基本上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因为我是在纪录别人的生活,当然是尽可能的保持生活的原貌为好。我觉得做纪录片先不要去想什么真理、深层含义,首先你要确保你的拍摄方法所得到的东西是别人能相信的、能理解的。我在拍摄时首先考虑的是方法。我要怎么拍才能保证真实。在剪辑上也一样,我不用理性蒙太奇,不制造意义或是比喻,生活本身是多义的复杂的,你在制造意义的同时势必会抹去别的意义。我通过发现、鉴别、或揭示埋藏在时间中的故事来找出其中隐藏的含义和真相。我个人只是要求自己拍的东西别人可以不喜欢,但不会怀疑它。我的作品从拍摄的内容到作者的意图你只有接受,根本置疑不了。
  
  问:那你在纪录片拍摄中如何做到尽量接近现实的?
  在我们的纪录片拍摄中,对于真实的表达和实现,总是更倾向于后期的制作阶段。其实,对于一部纪录片真实的把握,首先需要完成的是前期的把握,包括采访、拍摄,还有此前对被拍摄人物和事件的了解,而且前期所获取的素材本身与原本人物或事件的接近程度,是决定反映真实度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如果在这一原始阶段进行掠夺性的摄取素材,对原生态造成毁坏,也就导致不真实的根本之源,记录自然会出现偏差,就已经不可能实现真实的表达了。后期只有是呵护,或最大化的保持所获得的真实内容,而非创造真实。前期素材的不真实性或非原生态,也就难以完成真实的描述。
  我在拍摄《儿科纪事》前,曾在这个科室工作过一个月,在决定选题前,又去科室和医生护士交谈,并问该院其他医生。以最大限度的了解儿科的人员关系、组织结构、工作环境和医生的状态。这样在拍摄前心里对可能出现的状况有所准备,对拍摄地点和对象有明确的了解。在拍摄时容易捕获到有价值的细节和事件。在开拍前告知所有医护人员这次纪录片拍摄的时间、范围和制作目的,征得他们的同意。拍摄伊始,我总是首先考虑到机位、景别等问题,在拍摄时不停的追求多机位多景别。经过几天的拍摄发现,这样做失去了对事件的完整纪录,因为生活是无从预料的,在改变景别的同时拍摄对象的状态可能突然就发生了改变。如果连事件都不能完整纪录的话,要探求事件下的真实更无异于缘木求鱼。我在随后的拍摄中就放弃对机位景别的刻意追求。只是依据自己对事件的观察和注意力的转移,自然的变更景别和机位。摄影机成为了观察的眼睛,以求尽可能不遗漏每个细节。
  在每天拍摄时,不让对方知道摄影机是否开动,在有事件发生时则呆在不影响事件进程的地点,不干涉、不促成事件发生。在跟拍那个脑炎患儿的急救时,摄影跟随医生穿过走廊,医生进入病房后随手关上了房门,此时我就停在门外拍摄。因为直接推门会影响抢救。在医生出来后,得到许可,再和他一起进去拍摄。严格保持摄影机在焦点外,尽可能置身事外。以便最大限度的摄录到科室的日常状态。实际上,在拍摄公共机构的纪录片时,当制作者尊重被摄对象,取得被摄对象的信任后,只要拍摄时距离保持在正常社交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摄影机存在对拍摄者的影响,就能拍摄到真实的事件和行为过程。因为我选择的医生这个被摄对象,本身就是工作在大批第三者的包围中,他们早就习惯有旁观者。在拍摄科室的早会时,我总是呆在办公室的一角,处于围坐在桌边的医生护士们以外,摄影机大多置于和桌子大致水平的位置,避开他们的注意,只要不让他们感到受干扰,整个早会都是在自然状态下正常进行的,避免了被拍摄者在摄影机前非自然的表现,纪录到了比较真实的工作状态下的人和事。
  

2007-04-18 20:03:08  胡书记在哪里

  呵呵,这个是电影学院的为评估做的一项工程。是拿部分采访和学生毕业论文混编出来的
  

2007-04-18 22:33:49  帮主

  剪辑得不错,没看出来。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