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吴文光《流浪北京》
2003-03-22 04:59:18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片子记录了五位自由艺术家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生活。五位人物是:写作的张慈、拍照片的高波、画画的张大力和张夏平以及戏剧导演牟森。他们户口所在地分别是云南、四川、黑龙江等,他们放弃老家的工作来到北京、或者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自动留在北京,途径不一,但目的大致相似,即在北京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这部时长七十分钟的片子,从头到尾都弥漫着一股"人肉的味道",艺术家们绚丽的理想在阳光中闪闪发光,而现实却如沼泽一般。作为艺术家,他们不断地创作,充满期望,作为卑微的人,他们在生活的巨轮前无力地挣扎。唯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只是他们的梦想。
吴文光的话
八八年四月的一天,在北京靠写作谋生的张慈在她租住的小四合院里告诉我,她准备结婚出国。张慈的对象是个美国人,叫乔治,一头银发,张慈叫他作"我爷爷"。我当时想,我们这群自八十年代初满怀艺术梦想,抛弃职业和户口约束盲流在北京的人或许不久都会以各自的方式结束自己"流浪北京"的历史,我应该动手拍点东西来记录下来。拍摄方式是朋友帮忙,在各个剧组"蹭"不花钱的机器。张慈之后,张大力、高波、牟森、张夏平又以朋友的身份陆续进入到我的镜头前。九零年初我在昆明老家的一个朋友管的机房里剪出这部片子,当时才想到这个名字"流浪北京"。我和片子里的人物有过类似的生活,希望过也失望过,痛苦过也快乐过,幼稚过也疯狂过。把中国这么一群特殊艺术族记录下来是我当时的简单想法,同时也想第一次不受任何约束和干扰地把自认为"真正的记录样式"玩一把。这部片子完成之后,整个八十年代这一页已被翻过。对于一类中国青年来说,也许是一种浪漫的梦想主义时代的结束,以及进入的九十年代会完全是另一种面目,即便是《流浪北京》里的人物,他们操行的"艺术人生"也可能会变成"人生艺术"。当然这都是我此刻在这么想的,而当时拍摄过程中,我只是想着如何老老实实、如一个真正的旁观者那样把他们记录下来。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rtvPgiHsWCeJT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这部时长七十分钟的片子,从头到尾都弥漫着一股"人肉的味道",艺术家们绚丽的理想在阳光中闪闪发光,而现实却如沼泽一般。作为艺术家,他们不断地创作,充满期望,作为卑微的人,他们在生活的巨轮前无力地挣扎。唯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只是他们的梦想。
吴文光的话
八八年四月的一天,在北京靠写作谋生的张慈在她租住的小四合院里告诉我,她准备结婚出国。张慈的对象是个美国人,叫乔治,一头银发,张慈叫他作"我爷爷"。我当时想,我们这群自八十年代初满怀艺术梦想,抛弃职业和户口约束盲流在北京的人或许不久都会以各自的方式结束自己"流浪北京"的历史,我应该动手拍点东西来记录下来。拍摄方式是朋友帮忙,在各个剧组"蹭"不花钱的机器。张慈之后,张大力、高波、牟森、张夏平又以朋友的身份陆续进入到我的镜头前。九零年初我在昆明老家的一个朋友管的机房里剪出这部片子,当时才想到这个名字"流浪北京"。我和片子里的人物有过类似的生活,希望过也失望过,痛苦过也快乐过,幼稚过也疯狂过。把中国这么一群特殊艺术族记录下来是我当时的简单想法,同时也想第一次不受任何约束和干扰地把自认为"真正的记录样式"玩一把。这部片子完成之后,整个八十年代这一页已被翻过。对于一类中国青年来说,也许是一种浪漫的梦想主义时代的结束,以及进入的九十年代会完全是另一种面目,即便是《流浪北京》里的人物,他们操行的"艺术人生"也可能会变成"人生艺术"。当然这都是我此刻在这么想的,而当时拍摄过程中,我只是想着如何老老实实、如一个真正的旁观者那样把他们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