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2007 Image Tunnel每周末影视观摩研讨四月主题:记忆海上:上海回忆
2007-03-30 23:42:16 来自:
kavkalu
《影像隧道》发展至今已有多年,作为城市人文记忆的展现平台,它以研讨、对话和展映的方式和上海乃至全国的影像爱好者、艺术家和专家进行最大限度的交流,这种交流的本身是为了促进上海影像研讨的氛围,以正确地人文观和立场推进独立影像的发展,这个平台和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的独立影像研讨机构《影像现场》产生互动,这是莫干山路50号的艺术家亲和社会的一种姿态,希望大家有时间多交流,此活动的四月计划是《记忆海上:上海回忆》,这些和上海有关的影片,反映了学者、艺术节、电影人和普通人视角里上海,策划组寄希望以这样的活动推进上海影像工作者纪录城市史的自觉性和历史责任感,每个人的历史总和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
认知昨天,记忆今天,放眼未来是一种文化责任
―――――《Image Tunnel》组 卡夫卡·陆(KavkaLu)
总策划:韩妤齐
策划组:杨海燕 卡夫卡·陆 贾恺
地点: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9号楼
2007.3.31周末六晚7:00-9:30
纪录片素材《探寻老宅背后的故事》韩妤齐 朱红影
影评人:卡夫卡陆
在和韩妤齐老师探讨这一单元的时候,我建议韩老师首先放她的素材,纪录片是时间的艺术,在中国纪录片界也一再讨论关于主观取舍和客观事实关系问题。
当我们看到80后的纪录片拍摄者以极短时间过度介入拍摄出“好看”的纪录片时,韩老师这些没有修饰的镜头显得真实而可贵。
四月纪录片研讨
影评人:卡夫卡陆
2007.4.7周末六晚7:00-9:30
2003纪录片《歌舞中国(Burning dreams)》彭文淳72 分钟
《歌舞中国》,黑白的影调和爵士乐在幽暗的黎明缓缓出现。
这是外来者的上海,在他的视野里读解着这个城市的梦想,这是我出生的城市,一个被自己熟视无睹的城市却在这样的一个黎明,在一个舞者的舞蹈里让自己泪流满面。
远方是陆家嘴错落有致的轮廓线,在城市的雾里,若隐若现,逆光里的舞者自由地舞着,尽情舒展着身子,我们看不清她的脸庞,但是,我们感受着舞者的宣泄和自由,在薄雾里迸发着灼人的激情。
关于上海的影像有不少,然而除了楼烨的《苏州河》,这是唯一一部打动我的上海影像,伤怀在高楼林里的街上穿越,滑向河,滑向黎明时分波光粼粼的河面,城市升起,在河的倒影里升起,于是,有风,有人影浮过,都市醒来,在影像的上海,阻隔尘世的冰凉。
所有的人会有一天在爵士里搜寻感动,或许有一个女孩枕着你的膝和你一起做梦,或许只有你自己,细数着封存历史的旧事,在熟悉的音乐里旋动,在自我的镜中嫣然一笑。
2007.4.14周末六晚7:00-9:30
《苏州河》娄烨以及韩妤齐老师1113咖啡馆素材
纪录是一种能力,当娄烨摄影机由东向西顺着苏州河逆流而下的时候,你会想起远方塞纳河上的驳船,《苏州河》的价值在于它清晰找到了属于这个城市的语句以及作为引向本身介入的间离方式,在娄烨的镜头里我们接近人文的的上海,本片是对于上海旧式情怀最后的惊鸿一瞥。
2007.4.21周末六晚7:00-9:30
纪录片《秦关路10号》朱鹰文 42分钟
只要住过旧城的上海人就会感到一种人情的暖意,你甚至可以穿越悠长的时空闻到鸡汤的香味,一起长大的乐趣,在城市化进程里已经消失在高楼的防盗锁里 孩子在网络亲近却在现实疏远。
而大人们的兄弟情也随着老街的消失而渐渐散去
我们应该感谢所有纪录民生的纪录片工作者,他们担负起了已经缺失十年的上海城市电影没有完成的任务,这是朱鹰文的第一部片子,我特别喜欢这部纪录片里的空镜头,在那熟悉的铃声里老虎窗上一隅天空,有些落寞,有些亮
这就是乡土上海 这是真正的民生上海。
2007.4.28周末六晚7:00-9:30
纪录片高校学生眼中的上海记录片(同大贾恺博士提供的学生作品)
作为上海记忆单元,我之所以在最后一周转折贾恺博士的作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变得“麻木”还没有让纪录本身变成“娴熟”的技术,我希望大家通过他们的镜头发现别样的上海
【后记】
07年的四月是繁忙的,一方面要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工作,一方面还有谋生的工作,但是,每个周末夜晚我会来到莫干山路50号和各位专家、学人和观众一起研讨这些影片,以自己绵薄之力在韩妤齐老师的总策划下,和策划组的其他同仁做好这个工作,这是我喜欢的事情,也是社会责任。
2007年3月31日 星期六 上午07时27分 海上云间 寒鸦精舍
2007《影像隧道Image Tunnel》策划组: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zvAIoVaVe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认知昨天,记忆今天,放眼未来是一种文化责任
―――――《Image Tunnel》组 卡夫卡·陆(KavkaLu)
总策划:韩妤齐
策划组:杨海燕 卡夫卡·陆 贾恺
地点: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9号楼
2007.3.31周末六晚7:00-9:30
纪录片素材《探寻老宅背后的故事》韩妤齐 朱红影
影评人:卡夫卡陆
在和韩妤齐老师探讨这一单元的时候,我建议韩老师首先放她的素材,纪录片是时间的艺术,在中国纪录片界也一再讨论关于主观取舍和客观事实关系问题。
当我们看到80后的纪录片拍摄者以极短时间过度介入拍摄出“好看”的纪录片时,韩老师这些没有修饰的镜头显得真实而可贵。
四月纪录片研讨
影评人:卡夫卡陆
2007.4.7周末六晚7:00-9:30
2003纪录片《歌舞中国(Burning dreams)》彭文淳72 分钟
《歌舞中国》,黑白的影调和爵士乐在幽暗的黎明缓缓出现。
这是外来者的上海,在他的视野里读解着这个城市的梦想,这是我出生的城市,一个被自己熟视无睹的城市却在这样的一个黎明,在一个舞者的舞蹈里让自己泪流满面。
远方是陆家嘴错落有致的轮廓线,在城市的雾里,若隐若现,逆光里的舞者自由地舞着,尽情舒展着身子,我们看不清她的脸庞,但是,我们感受着舞者的宣泄和自由,在薄雾里迸发着灼人的激情。
关于上海的影像有不少,然而除了楼烨的《苏州河》,这是唯一一部打动我的上海影像,伤怀在高楼林里的街上穿越,滑向河,滑向黎明时分波光粼粼的河面,城市升起,在河的倒影里升起,于是,有风,有人影浮过,都市醒来,在影像的上海,阻隔尘世的冰凉。
所有的人会有一天在爵士里搜寻感动,或许有一个女孩枕着你的膝和你一起做梦,或许只有你自己,细数着封存历史的旧事,在熟悉的音乐里旋动,在自我的镜中嫣然一笑。
2007.4.14周末六晚7:00-9:30
《苏州河》娄烨以及韩妤齐老师1113咖啡馆素材
纪录是一种能力,当娄烨摄影机由东向西顺着苏州河逆流而下的时候,你会想起远方塞纳河上的驳船,《苏州河》的价值在于它清晰找到了属于这个城市的语句以及作为引向本身介入的间离方式,在娄烨的镜头里我们接近人文的的上海,本片是对于上海旧式情怀最后的惊鸿一瞥。
2007.4.21周末六晚7:00-9:30
纪录片《秦关路10号》朱鹰文 42分钟
只要住过旧城的上海人就会感到一种人情的暖意,你甚至可以穿越悠长的时空闻到鸡汤的香味,一起长大的乐趣,在城市化进程里已经消失在高楼的防盗锁里 孩子在网络亲近却在现实疏远。
而大人们的兄弟情也随着老街的消失而渐渐散去
我们应该感谢所有纪录民生的纪录片工作者,他们担负起了已经缺失十年的上海城市电影没有完成的任务,这是朱鹰文的第一部片子,我特别喜欢这部纪录片里的空镜头,在那熟悉的铃声里老虎窗上一隅天空,有些落寞,有些亮
这就是乡土上海 这是真正的民生上海。
2007.4.28周末六晚7:00-9:30
纪录片高校学生眼中的上海记录片(同大贾恺博士提供的学生作品)
作为上海记忆单元,我之所以在最后一周转折贾恺博士的作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变得“麻木”还没有让纪录本身变成“娴熟”的技术,我希望大家通过他们的镜头发现别样的上海
【后记】
07年的四月是繁忙的,一方面要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工作,一方面还有谋生的工作,但是,每个周末夜晚我会来到莫干山路50号和各位专家、学人和观众一起研讨这些影片,以自己绵薄之力在韩妤齐老师的总策划下,和策划组的其他同仁做好这个工作,这是我喜欢的事情,也是社会责任。
2007年3月31日 星期六 上午07时27分 海上云间 寒鸦精舍
2007《影像隧道Image Tunnel》策划组: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