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注意]《夜行人》之一:明镜式的心和冬雾里的明明

2007-02-15 09:08:59   来自: kavkalu
  题记:
  随意真的太难,强者往往因为自己而走向生活的反面,这《道德经》里说得明白
  ――――卡夫卡•陆(KavkaLu)
  

  
  当一个盲人说自己前夫窝囊、老实的一刻,她已经把生活当成了战场,这就是悲剧的诞生之地!
  在缺乏福利制度的地界,责任是一把刀子,当许多人认为世界冷漠的时候,我却看到了底层百姓出自本原的善意,就如
  准备贿赂。这是一个盲人的话,听得感伤,他们已经见不到光了,难道还要他们的心里也是暗无天日吗?!
  优美的歌声在盲人的口中传出,无助的辛酸却和北京的冬天一样寒凉。
  这是一个特殊家庭,有着当下许多的矛盾交差点,离异、盲人、私人借贷的经济纠纷、弱智的孩子,生活的本身就是真实的戏剧,发现,对于转型期的社会而言是纪录片工作者的使命!
  积水潭,西城的老区,黎小锋的镜头选择了一个化雪的阴天,一个艰难行走的冬天,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导演是不用阐释的,镜头的力量远远大于叙述的鼓噪!
  正如我眼中的黎小锋,纯朴而不善言辞,然而,他的镜头却很是鲜活,他和那些愤怒派不同,他没有故意去放大愁怨,而是以一份可贵的悲悯在平静里寻找平常人的感动,纪录片里有个非常诗意的镜头,夜半明明睡着了,那只老猫卧在她的被子上,一根粗壮的尾巴摇晃着,生活在真实流逝里记下导演的情怀,一种生命本体的热度和关爱!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境遇产生的知识壁垒去猜度别人的世界,以自己的生活模式去套用别人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狭隘和荒谬,但是它经常发生在你我的主观里。客观的说任何纪录片都是导演剪裁出来的,可正是这种被摄对象的特殊性蕴育了我们对于普遍世界的视觉感受,我感动于智障少女明明的“聪慧”,感动于片中她对着镜头的手势。视野之内,本片给了我们民间的善意,一个双目失明的养母和一个爱猫的智障少女在属于他们的日子里自觉建构“和谐社会”,未庄,正是在这些善良、勤劳的民众努力下获得了天时地利人和!事件的选择是导演的心态和敏锐,还有一份诚恳,在岁月的回眸里显露。
  (之一,未完待续)
  出品人:黎小锋 贾恺
  导演/摄影:黎小锋
  片中人:鲍家翔 赵明
  剪辑\录音:贾 恺
  技术:郝玉 马骏 于晓静 崔婧 宋峥
  片长:90分钟
  制作时间:2001年9月-2005年9月
  器材:SONY-PD150
  《夜行人》参赛、参展情况:
  第20届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FIFF)“纪录电影竞赛”单元
  第8届台北电影节(TIFF)“全球华人影象精选”单元
  第3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CDFF)
  2006年美国纽约REELCHINA纪录片双年展
  2006年德国柏林“Flyer:Made in China”艺术展
  2006年法国巴黎Shadows Festival
  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自然纪录杯”奖
  本片为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宋庄美术馆收藏
  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影像现场》2007首场放映 预告
  黎小锋纪录片《夜行人》(研讨和放映)
  时间2007年3月17日 下午14时
  地点:上海虹口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谢谢北京现象工作室对于本次活动大力支持!
  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影像现场》策划人:武佳敏 卡夫卡•陆(KavkaLu)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2007-02-16 14:12:30  帮主

  很遗憾,一直没看到小锋的夜行人,什么时候能给咱看看?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