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卡夫卡·陆(KavkaLu)来这里给大家介绍作品!
我和老猪谢谢你!
[原创]视卡07-01:《盛夏的果实》青少年保护的焦点
2007-02-04 22:45:54 帮主
2007-02-05 00:20:47 帮主
[这个贴子最后由帮主在 2007/02/05 00:30am 第 5 次编辑]
“……成人世界的表面关切实质的漠然以及程序对于青少年世界的隔阂”,说得好。
反过来说,青春期的叛逆做出一些事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她/他是可以被各方原谅,因为他们在成长期是允许犯错的。
没看过此片,所以我说的不是片中的那个女孩。刚好,我最近做的也是关于父子母女关系的片子。
对于现在青少年时期的一些言谈行为,我知道一点就是我姐姐说的:现在这个年纪的小孩在学校都互相比看谁骂的爸妈更狠,这样在同伴们面前就显得很COOL。这是现在美国青少年的青春反应。
中国是这样的么?让我们记录一下那些青少年哪吒吧。
“……成人世界的表面关切实质的漠然以及程序对于青少年世界的隔阂”,说得好。
反过来说,青春期的叛逆做出一些事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她/他是可以被各方原谅,因为他们在成长期是允许犯错的。
没看过此片,所以我说的不是片中的那个女孩。刚好,我最近做的也是关于父子母女关系的片子。
对于现在青少年时期的一些言谈行为,我知道一点就是我姐姐说的:现在这个年纪的小孩在学校都互相比看谁骂的爸妈更狠,这样在同伴们面前就显得很COOL。这是现在美国青少年的青春反应。
中国是这样的么?让我们记录一下那些青少年哪吒吧。
2007-02-05 00:40:15 帮主
[quote]下面引用由kavkalu在 2007/02/05 00:18am 发表的内容:
我们上海片子少,一旦我找到资金我还要麻烦两位,上海的朋友如饥似渴啊。
谢谢老猪和帮主
[/quote]
记录片不需要多少钱,买上100盘TDK才1400¥。您是要拍《我们害怕》续集吧?
我们上海片子少,一旦我找到资金我还要麻烦两位,上海的朋友如饥似渴啊。
谢谢老猪和帮主
[/quote]
记录片不需要多少钱,买上100盘TDK才1400¥。您是要拍《我们害怕》续集吧?
2007-02-06 08:30:02 帮主
[这个贴子最后由帮主在 2007/02/07 01:14am 第 7 次编辑]
你跟我说所谓的管理就是“提出一些问题、发起一些讨论,然后就是‘及时贴’”就行了,这就是你跟我说的MBA 。
我是不学武术的,我哪里有管理方面的天赋啊!所以我往往把这些统统纳入行政范围。看来我得上街买本MBA试题看看了。
补充:
(1)大家看我如竹以来,一个多月在这个板块发了24个议题,最后一把火目前截止得了749,应该是冠军吧?
(2)我倡导的自我革新、自我审视、自我创作也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吧。别的论坛哪里有这样锐意变革的板柱啊?当然看不懂就另说了。
(3)都想吃一辈子成功饭,然后再想怎么样加入“16人组合”。我不反对招安,问题是它们的电影到底怎么样?就像以前————前面一片血红,人都懵了,跟着就去杀人、抢钱……
(4)独立电影的理想和任务是让我们的思想能感受到自由的空间和独立的判断力。如果要说这种任务是一种责任,这话就跟结婚是一种责任是一个起点,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表现。我们的创作都是个体存在的,陈丹青在《非艺术访谈》说的挺好:人们都认为我应该肩负这些、那些的责任,其实我能做好自己就已经不错了。
你跟我说所谓的管理就是“提出一些问题、发起一些讨论,然后就是‘及时贴’”就行了,这就是你跟我说的MBA 。
我是不学武术的,我哪里有管理方面的天赋啊!所以我往往把这些统统纳入行政范围。看来我得上街买本MBA试题看看了。
补充:
(1)大家看我如竹以来,一个多月在这个板块发了24个议题,最后一把火目前截止得了749,应该是冠军吧?
(2)我倡导的自我革新、自我审视、自我创作也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吧。别的论坛哪里有这样锐意变革的板柱啊?当然看不懂就另说了。
(3)都想吃一辈子成功饭,然后再想怎么样加入“16人组合”。我不反对招安,问题是它们的电影到底怎么样?就像以前————前面一片血红,人都懵了,跟着就去杀人、抢钱……
(4)独立电影的理想和任务是让我们的思想能感受到自由的空间和独立的判断力。如果要说这种任务是一种责任,这话就跟结婚是一种责任是一个起点,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表现。我们的创作都是个体存在的,陈丹青在《非艺术访谈》说的挺好:人们都认为我应该肩负这些、那些的责任,其实我能做好自己就已经不错了。
2007-02-06 08:51:27 帮主
[这个贴子最后由帮主在 2007/02/08 02:14pm 第 2 次编辑]
[quote]下面引用由帮主在 2007/02/05 11:46pm 发表的内容:
早就在别的地方看过卡夫卡·陆(KavkaLu) 的很多影评,能来这里,对这个板块来说真的是好事情。
[/quote]
比如说卡夫卡·陆的影评“奥塔·伊奥塞利阿尼:灵魂之路上的游吟诗人”介绍的就比较详细,特别好,比如说:伊奥塞利阿尼的《田园牧歌》:
片名《田园牧歌(Pastorale)》1984
片长:95分钟
格式:法国二区
演员:内斯特·派皮拉Nestor Pipia、瑞宙·哈克拉许维拉Rezo Harkhalashvili
推荐指数:IMDB: 8.4/10 (20票)
题记:
森林里一匹狼想吃一头羊,于是,猎人开枪打死了狼,然后,他应该怎样处置这头羊?
【简介】
一帮格鲁吉亚城里的音乐家到乡村去度假,他们住在一个卡车司机家里,卡车司机的可爱女儿对这些城里人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这些年轻的艺术家经常在凉台上进行排练,他们的悠闲和农庄的日常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青年们也在这段日子里了解了农人的艰辛,村子里的人总是观望着这群城里人,当他们开始相互了解的时候,假期却结束了,小女孩站在土坡上向大巴上的音乐家告别,从此,音乐家留下的礼物唱片为这个小女孩开启了新的视野。而且导演成功地将一种对于土地的诗意的化成了对于体制的隐喻。
【简评】
这部导演在格鲁吉亚拍摄的电影也是反映文化对比的,影片里拖拉机的轰鸣声和乡间的田园里动物的欢唱形成了反思,背负饲料的老农和衣着时髦的城里的青年音乐的反差有着对历史真实的记录,农人们的辛苦和音乐家们的悠闲的度假成为生活的两极。导演喜欢在作品里进行人文的对比,孩子们听见四重奏的雀跃反证了农村文化的匮乏。那些民间艺人的弹唱记忆了民俗和历史也反映了导演对格鲁吉亚的热爱,大多数的台词被设计成格鲁吉亚语更加增加了交流的隔阂感,形成语境和事件的对立。音乐家问小女孩关于狼和羊的故事有着对于历史的讥讽,导演通过对比来揭示官僚制度的不平等,老农私割牧草被没收了镰刀而官员在河里炸鱼巡查员却视而不见,这种讥讽的镜头当然是为体制不舒服的。影片当年被苏联打入冷宫十分正常。
当少女送走音乐家,听着他们留下的唱片若有所思的一刻,我们看到了农村新的一代对城市的向往。
影片没有起伏的情节,只是以大量对比镜头反映城市和农村思维和认知的不同。大量农活的镜头是城乡差异的最好写照,细节化的描绘了农人的生活、争执和向往。影片记录了格鲁吉亚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在平静的四重奏音乐里透出导演对城乡差异的思考。
(帮主注:片尾最有意思的是学生们度完假期要走了,于是给老太太一家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上车前也没忘给老太太付伙食费。等钱给到老太太老太太手里,老太太说还有哪次几个鸡蛋钱没给……。导演真是给“田园”加上了他的诙谐。国内人很少知道奥塔·伊奥塞利阿尼,我只有在格雷格尔的世界电影史才能查到这个格鲁吉亚导演的蛛丝马迹。)
真的想跟卡夫卡·陆建议一下,能不能把你的一些影评多发些在现象论坛上。
[quote]下面引用由帮主在 2007/02/05 11:46pm 发表的内容:
早就在别的地方看过卡夫卡·陆(KavkaLu) 的很多影评,能来这里,对这个板块来说真的是好事情。
[/quote]
比如说卡夫卡·陆的影评“奥塔·伊奥塞利阿尼:灵魂之路上的游吟诗人”介绍的就比较详细,特别好,比如说:伊奥塞利阿尼的《田园牧歌》:
片名《田园牧歌(Pastorale)》1984
片长:95分钟
格式:法国二区
演员:内斯特·派皮拉Nestor Pipia、瑞宙·哈克拉许维拉Rezo Harkhalashvili
推荐指数:IMDB: 8.4/10 (20票)
题记:
森林里一匹狼想吃一头羊,于是,猎人开枪打死了狼,然后,他应该怎样处置这头羊?
【简介】
一帮格鲁吉亚城里的音乐家到乡村去度假,他们住在一个卡车司机家里,卡车司机的可爱女儿对这些城里人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这些年轻的艺术家经常在凉台上进行排练,他们的悠闲和农庄的日常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青年们也在这段日子里了解了农人的艰辛,村子里的人总是观望着这群城里人,当他们开始相互了解的时候,假期却结束了,小女孩站在土坡上向大巴上的音乐家告别,从此,音乐家留下的礼物唱片为这个小女孩开启了新的视野。而且导演成功地将一种对于土地的诗意的化成了对于体制的隐喻。
【简评】
这部导演在格鲁吉亚拍摄的电影也是反映文化对比的,影片里拖拉机的轰鸣声和乡间的田园里动物的欢唱形成了反思,背负饲料的老农和衣着时髦的城里的青年音乐的反差有着对历史真实的记录,农人们的辛苦和音乐家们的悠闲的度假成为生活的两极。导演喜欢在作品里进行人文的对比,孩子们听见四重奏的雀跃反证了农村文化的匮乏。那些民间艺人的弹唱记忆了民俗和历史也反映了导演对格鲁吉亚的热爱,大多数的台词被设计成格鲁吉亚语更加增加了交流的隔阂感,形成语境和事件的对立。音乐家问小女孩关于狼和羊的故事有着对于历史的讥讽,导演通过对比来揭示官僚制度的不平等,老农私割牧草被没收了镰刀而官员在河里炸鱼巡查员却视而不见,这种讥讽的镜头当然是为体制不舒服的。影片当年被苏联打入冷宫十分正常。
当少女送走音乐家,听着他们留下的唱片若有所思的一刻,我们看到了农村新的一代对城市的向往。
影片没有起伏的情节,只是以大量对比镜头反映城市和农村思维和认知的不同。大量农活的镜头是城乡差异的最好写照,细节化的描绘了农人的生活、争执和向往。影片记录了格鲁吉亚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在平静的四重奏音乐里透出导演对城乡差异的思考。
(帮主注:片尾最有意思的是学生们度完假期要走了,于是给老太太一家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上车前也没忘给老太太付伙食费。等钱给到老太太老太太手里,老太太说还有哪次几个鸡蛋钱没给……。导演真是给“田园”加上了他的诙谐。国内人很少知道奥塔·伊奥塞利阿尼,我只有在格雷格尔的世界电影史才能查到这个格鲁吉亚导演的蛛丝马迹。)
真的想跟卡夫卡·陆建议一下,能不能把你的一些影评多发些在现象论坛上。
[watermark]
题记: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不是给他们一张可以睡觉的床就能解决问题的,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家,中国至今为止对于青少年保护的法律是建构在血亲范畴的,其恶果在于一旦单亲、离异家庭的孩子出现状况,在孩子没被虐待(中国是没有精神迫害概念的)的前提下,社会力量,手足无措!
――――卡夫卡·陆(KavkaLu)
刘野作品 上海当代艺术馆
发现而不煽情是纪录片的使命,这点郭静,柯丁丁做到了,如果说当年陈为军以《好死不如赖活着》间接推动了中国的预防艾滋病事业的话,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强盛和对于民生的必然关注《盛夏的果实》所揭示的青少年社会文艺的复杂性和尖锐性,最终会促进大陆青少年保护关于单亲家庭问题的人性化立法。和柯丁丁认识已久,这部片子却是第一次见,因为涉及青少年保护,我不会出现小女生的姓名,这个早熟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将会因为一场起诉永远留进中国法制进步史,她和母亲的“共谋”成功得到了房子(在无意间的有意),而作为社区干部的朱阿姨却在工作和母亲间尴尬地扮演着角色,就像柯丁丁镜头里数次扫过朱阿姨涂过口红的嘴唇,她是这部纪录片里唯一一个压力最大的人。
柯丁丁和郭静是聪明人,在这部长达136分钟的纪录片貌似拖沓地插入了居委会琐事,他们在平实的镜头里纪录着朱阿姨和W女孩的镜中戏剧,在一些观众错会的亲密之后,女孩说过这样一句话:就当养一条小狗。她疏离于这个世界之外,她和朱阿姨的勾肩搭背是一种生存表演,这些同样在扮演角色的青少年守护者们其实早已被那个聪明女孩看穿!
那个回避的电话亭是一道鸿沟,因为我们无从知道W母亲回应,我们却能在孩子叫叔叔的口吻里听见“共谋”。
请原谅我从心理学角度的剖析,角色扮演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社会的必然选择,所有的纪录虽然经过导演的择选,但是,表情无法撒谎!
纪录片的残酷在于,在导演主观的视野里纪录的却是客体的无意识举动,片子里有个细节是说朱阿姨在招待所赶走有家难回的W姑娘的同学,这个看似保护W的善意举动却是乡愿式的,危险而充满道德虚伪,试问,倘若那个逃夜的男生那夜出了问题,谁该负责?朱阿姨在这个事件上是失职的。根据《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第25条之规定“公民有义务劝阻、制止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发现逃夜青少年,应向公安机关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报告”。作为在职的居委会干部,朱阿姨大错特错。此刻,我们似乎可以读解出柯丁丁在细节安排的用心,那个看来和W故事无关的装有线电视的细节成为了亮点,社区户籍警的失察和错位。同样,按照《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34、35条之规定,W是没有任何人可管的人,母亲因为再婚而经济能力限制“无力抚养”,父亲又卖了房子让W无家可归,“不是人的”叔叔在爷爷死后将小女生推出家门(她没有户口)。一个十四岁的少女竟然没有哭泣,或者说在郭静、柯丁丁的镜头下没有哭泣。然而,柯丁丁没有被表象的平静所迷惑,他经过女孩的首肯摘录了一些日记,以黑幕字幕的形式出现,这些以恋爱日记出现的文字不仅叙述了女孩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朱阿姨是作用似乎根本没有,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不是给他们一张可以睡觉的床就能解决问题的,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家,中国至今为止对于青少年保护的法律是建构在血亲范畴的,其恶果在于一旦单亲、离异家庭的孩子出现状况,在孩子没被虐待(中国是没有精神迫害概念的)的前提下,社会力量,手足无措!所以,朱阿姨的职务行为并不能温暖女孩冰凉的心,不客气的讲,中国的社工缺乏心理学的常识以及一颗发自内心的善心,这样的说法似乎抹去了朱阿姨的功劳,她是个常人,我们又岂能苛求,没有法律制度的完善,我们将会看到更多为了温暖而飞蛾扑火般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对于他们首先是制度保障,其次是社会真真切切的关爱,为他们找到一个有着人情和暖意的家。)
我很多次提到了马克思·韦伯的一句话:所有的罪犯都是社会造成的。
在郭静、柯丁丁平静的镜头下,我们看到的是成人世界的表面关切实质的漠然以及程序对于青少年世界的隔阂,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明天,正如本届上海人大一位代表的发言:注意青少年的成长,他们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安危与未来。
这部纪录片是残酷的,它没有血却充满了青春记忆的惨烈,我看到女孩对于情感的需求,这不是心早熟而是家庭温暖缺失后的感情移置,这种移置是给自己一个虚幻而真实的念相,犹如郭静、柯丁丁在镜头介入时用到的道具,一副拼版,这是人生未来的憧憬,这是每一次试探后的坚决,按照拍摄日期,这个叫W的女孩
我十分关心这个女孩的当下,这个早熟的可爱女孩愿她一路好走,虽然,柯丁丁在法国得奖回来后和女孩签署了一份关于肖像权的补充协议,但是,作为一个研究过青少年心理的我而言,出于对于当事人隐私的尊重,依旧隐去其名,根据心理学规则,在她的一生里这段记忆越快抹去越好,不然,会影响她的一生和她的孩子。所以,希望郭静和柯丁丁从此对她就像路人,创伤愈合从无视开始。
女孩,今夜的你愿你好梦!
【附录:纪录片资料】
《盛夏的果实》青少年问题纪录片
拍摄地:上海,徐汇区
导演:郭静,柯丁丁
人物:W,朱阿姨
片长:136分钟
注:出于对于女孩未来的考虑,题图选用的是当代艺术馆的展览上刘野丙烯、布面油画
2007年2月4日 星期日 下午21时53分 立春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