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第三把火:[原创猛帖]我们的记录还需要什么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07-01-12 13:36:36   来自: 帮主
  [这个贴子最后由帮主在 2007/02/06 06:25pm 第 23 次编辑]
  
  若干年前,我在《今日先锋》上看到贾樟柯的言论,颇为激动。他说,中国的影像对国外了解中国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非常重要(他还说世界上各个国家人的状况大体相当。(所以我就去拍美国啦))。就因为这些话,于是我开始了玩儿影像。没有哪个国家不是立体的。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同时现在也是世界上最混乱、最活跃的国家之一。我们不管有没有责任和使命,我们其实都义务的传播了中国的方方面面信息。
  就他的连续的几部作品来看,贾至现在传播的多是底层人民的生活。我们不管他的故事的虚构是否能与纪录片的真实性比较不说,他作品的人物、内容一致性,已经违背了他初出茅庐的语意,就是他传播的无法让不了解中国的人感受到中国的立体。当然我们不应该把他的作品赋予这样和那样的责任和使命,这样也就高看了艺术。什么形式都是有局限的,更何况说是艺术。我揪住不放的是他初出茅庐时说的豪言壮语,已经成为他现在的广告词(因为他那些话我买了看了他所有的作品)。而更多埋头苦干的、尤其是那些纪录片工作者深入生活、田间做了更多实际的事情,给关心中国、关心各种阶层领域的人提供了真实的依据、信息。
  不管他们嘴上说了没有,他们做的正是人们经常赞美的那个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大家也许会听一些事情会看到吃惊和荒诞。比如说,前一段炒得沸沸扬扬的伊朗制造浓缩铀
  的事情。有一些西方媒体对自己的公民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他们对伊朗的了解知之甚少(原因伊朗新闻也是不够自由)。有很多人认为伊朗人是住在帐篷里呢。我是从CCTV里面听到看到的这个。我们大可把它当作胡话。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在荷兰,一个台湾女孩就跟我说过相似的事情。他说荷兰人有很多还认为中国人还是穿着长袍、男人留着辫子(因为他们那里的中国餐馆清一色的全是中国古色古香、招牌几乎全是清朝以前的头像娄勾,比如康熙像,还有穿唐朝服的像什么的)。
  就当这些都是假话谎话,不理睬这些,我们不会丝毫的改变自己,还是各干各的。但作为这个纪录片行业必然逃躲不了它社会学、人类学这些方面。责任感和使命感自然会表现在里面。我意思是说,那些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东西不应在嘴上琅琅上口、在作品上面面都传播的是正人君子、仁义道德的理念。如果这个责任使命非要背负的话,不如把中国传播出立体的声音,而不仅关注那些什么节和会喜闻乐见的中国底层生活。
  去年,凤凰卫视里的陈文茜在她的栏目中说,她特别希望中国大陆能给台湾记者更长时间的驻期,放宽他们的采访面。她说民进党其实特别希望咱们能管的更紧,因为他们不希望台湾人更多的了解大陆。他们特别希望播报大陆那些报道的什么黑心棉啦、红黄鸡蛋啦之类的新闻,这特别有助于他们的选情,更有助于选民对台独的支持。这些原因就是因为国外对中国的报道并不是全面的(怨咱们和伊朗一样),当然也不是立体的。
  当然,新闻起到监督的作用毋庸置疑。
  

2007-01-14 16:49:19  帮主

  你看时间,16:48小白翼还在左上角飞呢,就是不敢下来。
  

2007-01-14 16:50:54  帮主

  ly88呀!哎,怎么搞的,不能写就买个DV去户外吧。
  

2007-01-14 19:18:46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暴露的还不够,还应该使劲的暴露暴露,让见不得人的事和被遮蔽的事都他妈暴露出来.
  布努艾尔以前拍了<无粮的土地>,把那个地方的贫穷和颓败如实的揭露出来,结果西班牙政府,作家,学者,电影人都谴责布努艾尔揭露自己国家的黑暗面给外国人看,满足他们的窥私欲.但是,几十年后的结果是这个地方因为<无粮的土地>这部纪录片而得到了众多社会学者,医生的关注,这个地方的医疗,经济有了质的提高.
  时间会告诉人类真相的!我操!!
  

2007-01-14 19:33:15  帮主

  沙漠鱼 NB,我喜欢!
  对要全方位的暴露!也就是全方位的让所有人去了解。
  

2007-01-16 00:00:01  帮主

  我想应该怨我文章写的不够清晰 我是说我们记录的任务应该是更多方面的 在作品选题上不应太狭窄
  

2007-01-16 01:09:37  老猪 (暫住中國)

  [这个贴子最后由老猪在 2007/01/16 01:24am 第 1 次编辑]
  
  最后一句话我是同意的。我同时认为:大家做影片不要在题材上重复,这样会浪费掉一个人的精力。其实我们并不缺乏题材去做。
  但是,这个不是叫“立体中国”。因为你的观点决定了你不是要去做那样的事情。
  

2007-01-16 02:55:31  帮主

  [这个贴子最后由帮主在 2007/01/16 12:44pm 第 16 次编辑]
  
  我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就像李敖说的那句话:“……一个正义之士,不是蓝色的、绿色的,我李敖是蓝中带绿,白里透红、独来独往……”。
  我本来很反感“记录片就应该是客观的”这句话的,但是后来发现,我叫嚣的“我的片子都是主观的”也是不对的。
  真的,为了真实,我们应该可以放弃立场和真理,这才是极端的正确道路。我们物理机械的留下来,还是让历史未来来看电影胶片、影像磁带吧。
  我堕落了这不要紧,就像一个有了感情的蚂蚁,踩死了也没人会开追悼会。但是,历史的对错牵扯到记录的对错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这就是我要说的“我们的记录还需要什么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责任不光是表达“人是一种动物”,也可以告诉“我是一个记录的机器”。
  

2007-01-17 08:59:17  帮主

  [这个贴子最后由帮主在 2007/01/17 09:06am 第 2 次编辑]
  
  不知大家素材带保存的怎样,编辑完片子可不能把它洗了呀!你想,出于功利目的也不能这样做,以后说不定还会套剪、串联很多片子。还有可能被一些研究单位所收藏,因为对他们来说咱们编的片子不重要,而重要的是——那些都是文献。
  

2007-01-20 23:42:01  帮主

  [这个贴子最后由帮主在 2007/02/06 06:16pm 第 2 次编辑]
  
  独立电影的理想和任务是让我们的思想能感受到自由的空间和独立的判断力。如果要说这种任务是一种责任,这话就跟结婚是一种责任是一个起点,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表现。我们的创作都是个体存在的,陈丹青在《非艺术访谈》说的挺好:人们都认为我应该肩负这些、那些的责任,其实我能做好自己就已经不错了。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