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被遗忘或者不会被遗忘的影像

2006-06-22 15:56:02   来自: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英与白》
  我没看过世界纪录片史上那部著名的怀斯曼的《动物园》,但是《英与白》无疑具备了一切世界级纪录片的水准。在这部片子里,熊猫英和饲养员白的心理和生活状况被编导巧妙的联系在了一起。英的孤独和矛盾没有人知道,白的孤独和矛盾也没有人知道。编导透过铁笼子以熊猫的视角拍摄了大量的电视上的画面,科索沃战争,朱镕基访美,新千年的开始……许多大事都通过熊猫的视角展现给观众。说实在的,熊猫看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正如一个内心孤寂的人也无法用这些来摆脱孤寂,不知道是政治远远的注视着人还是人在远远的注视着观众。除了本片,我还从未见谁把熊猫的日常生活表现的如此细致和深刻。熊猫会发怒,它并不是个温顺的动物;会排便,如果不吃竹子会拉稀;会手淫,数量和性格决定了他们只能如此摆脱孤独。活化石背后的辛酸没有几个人知道。饲养员白和英在一起14年,她与外界没什么联系。本片的开头编导打上了几行意味深长的字幕,熊猫的历史是1200万年,人的历史是300万年,熊猫开始独居的,现在还是独居,而人开始是群居,现在……
  
  《伴》
  湖南的一个大妈养了头2000多斤重的大猪。她每天到县中学,农贸市场给大猪捡食物。有人想买大猪,但是大妈都拒绝了。后来,大妈的腿害了病,猪也瘦了,也没几个人想买他的大猪了。编导注意了很多细节,例如大妈在吃饭的学生之间穿行捡馒头,她把捡来的馒头一块一块的到河边洗干净,然后一块一块的喂给猪吃,她一步一步地行走在铁路边……无疑这些镜头大大增加了片子的力度。大猪是大妈的精神寄托,而大妈的儿子儿媳都认为大妈是个怪人,关系搞得很僵。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人们的道德由于面临新的挑战而不得不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无力追求物质的遗老无疑是时代的最大受害者。片末,大妈向编导展示了自己的钱,还很悲伤的告别了编导们。可见摄制人员为大妈作了不少事,这种温馨的接触让纪录片这一最残酷的影像形式有了影像背后的外在的意义。
  《沙与海》
  本片把沙漠和海岛两组镜头巧妙的剪辑在了一起。不同环境不同的人类种群却有着同样的无奈和坚韧。片中有些镜头的觉得拍得很美。一个小女孩在沙丘上玩,然后从沙子上慢慢滑下。这个镜头一方面展示了这里的孩子的纯朴和天真,又表现了对贫穷和对恶劣气候的无奈。生活在海岛的渔民在海水中放养着那种叫做“海虹”的贝类。一阵大风就可以把这些东西全部吹跑。渔民说羡慕陆地上的人,有稳定的收入。不知道陆地上有稳定收入的人听到了这话会怎么想。
  《最后的山神》
  一个鄂伦春家庭的故事。这部片子拍得很朴实,但是我觉得还是存在不少遗憾的,没有多拍一些他们捕猎的镜头,狩猎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那棵刻着山神的大松树被人们砍伐了,鄂伦春男人悲伤的坐在树桩旁。现代社会的魔爪贪婪的侵入到了地球的每个角落。拍摄这些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他们的秩序地侵犯,但是纪录下这些即将消失的特别人类生活样本也是件有意义的事。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全人类都是一种生活模式,都坐在电视前,都洋洋自得的享受着物质文明的无比优越!
  《船工》
  一个固执的老头要建造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帆船。此时,三峡正在建设。大量文物和人类生活遗迹将永远湮没在水底。在这样一个飞速变幻的大环境下,老人怎能不尴尬。当然,老人没有过激的反抗扭曲的外部格局。小川先生当时拍摄与成田机场有关的纪录片时一直都站在人民的一边。这部片子的人文底蕴好像显得微薄了那么一点点。不过,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孕育了几千年的手艺人即将同大水一起消失,我们能做的,除了这些……
  
  2006-6-22
  

2006-07-02 19:16:51  刘兵

  先不论片子本身,单就这些片子在主流媒体尤其是官方的电视纪录片界所获得的声誉和地位而言,用“被遗忘的”作为题目显然不太适合吧?听一个朋友说,拍《英和白》的刘以庆在武汉电视台的工作室大得惊人,官方媒体的身份再加上这样好的工作条件,并且拍摄出来的作品也得到了主流的认同甚至是过度的赞誉,包括独立纪录片界也在一定程度有所认同,难道还有什么可为之抱委屈的么?
  如果非要说“看不见或者被遗忘的影像”,我想显然有另外一些作品更切题。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VzeIZsGqW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