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第三届纪录片交流周相关新闻与感评

2006-04-21 11:12:29   来自: 菜豆
  [这个贴子最后由菜豆在 2006/04/23 04:39pm 第 1 次编辑]
  
  “大家说我是学者,所以今晚我特意换了一身西装”这是张献民教授讲座的开场白。
   4月19日晚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了一场第三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的学者讲座。
  张献民教授在这次讲座中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纪录片的服务对象是谁?是被拍摄对象还是信息的接收者,或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第二,信息递增与信息递减。由于受众的立场、视角以及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各方面的不同,信息在由传播者到达接收者的过程中会产生递增或递减的效果。第三,传播的载体和转型。我们现在正处在由信息不足向信息过剩的转型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手段的不断转变。
   在讲座过程中,张献民教授不时地举一些我们生活中简单可见的例子,在谈到信息递减的问题时,他以我们平时在报纸或电视中经常见到的关于农民增收的报道为例,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是怎样递减的。
   张教授风趣幽默的谈吐活跃了现场气氛,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结合讲座和实际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纪录片的盈利问题,纪录片的前景等。就连一些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也积极的和老师交流,并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
  

2006-04-21 19:14:19  菜豆

  釜山电影节金智爽先生出席第三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见面会
   韩国釜山电影节自1996年开办以来,已经迎来了它的第11个岁月。
   作为本次交流的重要嘉宾之一,釜山电影节金智爽先生于4月19 日下午4点钟出现在安大图书馆,开始了他在合肥的不寻常之旅。釜山电影节这次见面会除了介绍釜山电影节的运营细节,还对釜山电影节的“PPP”计划,它与上海电影节、香港电影节以及西方各类电影节作了相关论述。
  “釜山电影节每年投资约4000万元,参与制作的人员超过20万,其中海外人士有2000名,每年10月份举办。大约有18亿的收入,社会赞助是电影节成功的重要因素。参展作品大约有300篇,其中约半数都是纪录片”。
   金智爽先生在简单介绍釜山电影节的概况后,又补充“中国很多作品也在那里得到介绍和播放,以后也将继续为中国纪录片的参展做出努力。” 作为釜山电影节中国作品的主要引进人,他每年都要来一次北京,一直致力于中国影片在韩国釜山电影节上的传播。
   我们导演章明等人的作品都曾在釜山电影节获奖,在最近的一次第十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凭借影片《芒种》获得电影节设立的唯一竞赛单元——“新潮”单元的亚洲最佳新人导演奖。
   “PPP”计划即釜山电影节亚洲电影资助计划(Pusan Promotion Plan,简称PPP),已经举办到了第八届,这个计划为入选PPP的导演和制片人、为世界范围内的发行人、制片人和投资者提供相关资助,这个旨在支持亚洲电影工业的项目,每年在亚洲地区选择20个左右的电影项目作为资助对象,被称为“亚洲电影工业的孵化器”。金智爽先生这次又隆重介绍了“PPP”计划,并补充,该计划从去年开始向大学生提供给机会。这个计划将为亚洲电影的长期发展做出努力,每年选出25—28篇作品,给他们提供交流谈话机会,每年大概中国有3篇入选。
   针对目前在韩国艺人反对韩国新出台的“电影配给制度”(受美国压力,韩国政府把原定本国电视台每年不少于146天播放本土节目的时间改为每年60到70天),金智爽先生颇含激愤的说:“好莱坞的影片占据在全球市场的85%了,已经够多了,不能再多给了,它想占据100%,这就不对了,我们的艺人还在抗议。” “希望釜山电影节独树一帜,走出自己的道路。”
   对于亚洲电影节,金智爽先生认为,与欧美一些编导可以得到大量的资金资助不同,他们的社会资助很少,所以有些人只能用简单的数码机器拍摄作品。而且中韩纪录片发展历史很短,80年代中期还只有官办的电影,即所谓“文化电影”。这样短暂的历史,使中韩制作人群体大多不是学校专业训练出来的,这样也使得他们的作品与欧美导演的作品有所区别,但保持作品的多样性是很重要的。
  最后见面会在一片掌声中结束,睿智文雅的金智爽先生走下了讲台。
  

2006-04-21 19:15:20  菜豆

  徐辛导演带你走进《房山教堂》
  弯曲的小路、简陋的教堂、祈祷的人们……2006年4月19日下午4:00,徐辛导演见面会在安徽大学第一会议厅举行,并展映其执导的纪录片《房山教堂》。
   “主啊,保佑我们;主啊,我们需要你……”随着回荡在教堂里的声声祈祷,展现在面前的是中国苏北一个偏僻的小镇——房山。纪录片以朴实无华的镜头定格住了当代中国乡村教堂的典型画面。十多年前,在一位当地人的台湾亲戚的资助下,建起了教堂,并不富裕的小镇上竟然有约800名基督教信徒。以教堂守门人为主线,结合对唱诗班领唱的访问,信徒们每日家庭聚会上的布道、每个星期的礼拜、日常生活的如实纪录,再现了中国乡村基督教徒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真实叙述的流畅,拍摄光影的对比,显示了本片的魅力。 
   展映结束后,同学们和徐导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互动。“纪录片中的采访形式是否表达作者的意图”、“怎样评价民间宗教信仰”、“为何以守门人的去世为最后场景”……同学们积极提问。徐导精彩的回答让同学们对片中所展现问题,时而会意一笑,时而深深思考。若要问同学们满不满意,看看场内那热烈的掌声和满意的笑脸就知道了。
  

2006-04-21 19:16:13  菜豆

  《大音》——我们需要的人文关怀
   千余名聋哑学生在广场上用哑语操练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进,前进,前进”他们的双手向上举起,宛如托起心中的希望。这是纪录片《大音》中另人震撼的一个画面。
   4月19日下午在安徽大学逸夫图书馆放映了李克娃导演的《大音》,主要纪录了一个聋哑学校的学生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故事。整个影片都采用黑白片的形式,影片时长30分钟,后半部分约有11分钟采用默片的形式。李克娃说,这种形式主要是为了追怀逝去的百年岁月。
  公元2005年,是中国电影百年纪念日,也是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启暗学馆”(为中国的聋哑人开办的文化启蒙学校)的百年之时。所以,导演选择中国聋哑人作为大音片中的主角——让他们用自己的手语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影片名为《大音》,其意义在于藉古示今,用中国古代“大音稀声”的美学韵致,暗示了弱势群体在当下的生存处境。
  

2006-04-21 19:17:07  菜豆

  2006年4月19号晚上7:00在安徽大学第三会议厅,身着白色休闲运动衫的贺峥导演带来了其著名的记录片《青龙路十九号》。同时一位特殊的嘉宾——著名导演王小帅的父亲出席了今天的纪录片展映。
   94分钟,真实记录了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所执导的电影《青红》的整个拍摄过程 。从女主角的不到位;外景地拒入;剧组主任遭遇车祸;道具被偷;阴天戏却遇冰雹晴天;到临关机剧组已无分文…… 如实再现了中国独立制片人的艰辛和努力。正如导演王小帅说,在拍摄过程中同时产生了两部影片,一部是我导演的《青红》,一部是我主演的《青龙路十九号》。一部是虚构的,一部是真实的,哪一部更残酷呢?矛盾的如实纪录,清晰的叙述手法,令人回味和深思。
   影片一展映完,师生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提问,例如“本片导演是作为剧组的一员还是旁观者”,“拍摄纪录片遇到的最大困难”,“纪录片的计划性和随意性如何协调好”,“拍纪录片有无‘赌’的一面”等等。贺导耐心的回答并提出真诚的建议。恬美的微笑给到场的每一位观众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2006-04-21 19:18:06  菜豆

  王兵和他的〈铁四区〉 
  王兵:走近“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
   4月20号下午,刚刚获得法国大使颁发的“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的导演王兵,带着他的代表作《铁四局》出现在安徽大学图书馆第一会议室,给第三届国际纪录片交流周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在王兵导演对本片的拍摄初衷的内容主题作了简短的介绍之后,该片现场在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放映。观众们看得十分入神。
   《铁四区》拍摄始于99年,完工于2003年,全片分为三个部分:《工厂》240分钟,《艳粉街》210分钟,《铁路》90分钟。向观众展示了沈阳最大的工业区----《铁西区》几个国营大厂衰败的历程。
    影片放映结束后,观众反应较好。随后,王兵导演还耐心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
    该片导演王兵,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1997年,电视剧《校园先锋》,担任摄影。1999年,故事片《变形记》,担任摄影。1999年—2003年,独立制作纪录片《铁西区》。2004年,完成故事片剧本《TRUSTING THE FUTURE》。
  

2006-04-21 19:19:22  菜豆

  曹斐和她的《父亲》
    4月20日下午1点30分,在安大逸夫图书馆第二会议室展放了曹斐的纪录片《父亲》,由于时间上的原因,曹斐没有亲临现场。
   《父亲》是曹斐应莫斯科三年展的邀请而拍摄的纪录作品。时值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曹斐的父亲--自称“打石人”的著名雕塑家曹崇恩,为江西省百色起义纪念堂雕塑邓小平雕像,《父亲》就是纪录了这次雕像的过程。
  本片分为两部分,一为塑像的过程,二为塑像运送到百色并安放的过程。在第一部分中刻画了父亲对艺术的严谨认真态度,充满着上一代人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在第二部分中呈现出来的戏剧般的荒诞现实性在基层人员的接待中表现出来,觥筹交错中的话语既有政治性的也有现实性的,尤其在影片中“邓小平像”落成揭幕典礼上,透露出仪式、讲话、舞蹈表演和晚宴中一些通常不会被当作主体摄入的一幕幕。
   在这部片子中,细节化的事情流畅的贯穿着,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平民化的一面。比如,因为与妻子的离异而无法继续照顾孩子,念叨着那些如烟的往事:“哎,你小的时候,我每天叫你起床”;父亲坐在汽车上疲惫地酣睡,嘴巴微微张开;父亲给远在海外的家人打电话;父亲和的士司机发生争执……
   这是曹斐的第一部纪录长片,也许也是她成长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家之后,第一次如此长时间地,亲密地,和她的父亲待在一起。
  

2006-04-21 19:20:38  菜豆

  让农民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表达自己
  吴文光座谈会印象
   14日晚,安大逸夫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的吴文光座谈会上,当有人问起吴文光这次带来的作品背后的拍摄动机,吴导一语道破。与之相伴,吴导希望观众“真实、全面、深刻、彻底地了解他们。”
  吴导剃光头,穿红衣,戴着黑边眼镜,给人一种内敛中不乏张扬的特殊感觉。他的声音浑厚,略带沙哑,言辞诚恳却不藏锋芒。
   整个座谈会大体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吴导简要介绍了他策划的“村民自治影像计划”。该计划由三个板块构成:选十个青年导演和十个农民拍纪录片,选一百个农民拍照片。从05年9月做出计划至春节前后基本完成。
   第二部分,展映吴导带来的,十个农民拍片中的三部,以及一部反映从选十个农民到拍片完成的纪录片。
   第三部分,吴导与来宾交流,回答提问。
   开头所写的一幕就出现在吴导和来宾的交流中。
   虽然吴导这次策划的行为意义重大,也引得来宾纷纷将问题聚焦于上,但是吴导强调说,他更看重农民拍出的东西本身。
   吴导不认为自己策划的这个“村民自治影像计划”对改变农民的命运有多么重要的影响,他接着补充说,这个事总要有人去做。
  在回答最后一位提问者有关纪录片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的问题时,吴导表示,不能离开具体的作品谈这些。
   在回答中,他给所有对纪录片感兴趣的人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人人都可以拍纪录片。
  

2006-04-21 19:21:42  菜豆

  “影像泡沫不时中国影像的目的”
  在安大校园长大,中文系87年毕业生吕新雨,20日晚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的身份,在图书馆第三会议室,和安大学子谈起了她所理解的中国“新记录运动”。
   作为如今中国纪录片研究的权威,吕新雨气定神闲,对中国纪录片侃侃而谈。在一个半小时里,吕新雨从共和国建立之初的影像历史,说到70年代末的相机摄像,将到80年代末的电视影像,进而谈到近年的DV影像,从历史脉络中,将“新记录运动”的“新”规定为在中国影像史上史无前例的事情。“记录”就是纪录片,特别是80年代末电视摄影兴起后出现的纪录片。之所以称这次纪录片的兴起为一种“运动”,吕新雨分析了大量纪录片的关注点、反映的社会问题以及历史内涵与厚度,认为这是许多导演共同的、不约而同的实践活动。
   报告中,吕新雨对中国第五代导演提出了批评。她认为,从《十面埋伏》、《英雄》到《无极》,已经失去了作为中国影像的本色。这些影片采取了“去中国化、去政治化、去历史化”,除了点明故事的地点是中国外,完全没有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内容。这些影片以普世的价值观--爱情,来追求票房,是商业资本的胜利。这些只剩下空洞的影像泡沫的影像,不是中国影像追求的目的。
   相反,《小武》、《城乡结合部》、《铁西区》、《三元里》、《男人》、《一个村庄的故事》等,关注现实生活,反映乡村与城市、揭示人的生存状态的第六代导演的作品赢得了吕新雨的好评。
  

2006-04-21 20:01:02  菜豆

  《小脚人家》——并不边缘的群体生活
   无声……
  沉沉的拐杖支地的声音,缓缓的拉开帷幕,静静地移动镜头,宛如影片主角两个迟暮老人的生活,一切都开始那么自然,那么真实。
  4月20日晚,安大图书馆第一会议室。
  白补旦导演用114分钟的时间,展示了山西右玉县下窑村,80多岁的白大女、刘部汉夫妻近一年的生活。 夫妻二人都因爱人去世,于四十年前带着各自三个孩子结合在一起,如今,孩子们具已成家,两位老人无人抚养,独自生活,八十多岁的高龄还要早起晚归耕种。
   这对老人,除了生活清苦、闭塞、无多依靠等悲哀老人的生活的共性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女主角是一个7岁缠足的小脚女人。所以跪在田间拔草、收割。小脚女子生活艰苦,小脚形态的畸形,小脚附带的美学、文化学、性学的文化,“她们以双足迈入历史”,所有这一切作为即将消失的历史文本被导演真实记录。使影片不止于对边缘、弱势的关注和关怀,更成了一种文化历史的建构。
  “年轻的时候苦重,不会迈步。”白大女感叹伴随一生的小脚带来的无奈。老人蹒跚着小脚,在风雨中举步维艰,追赶逃跑的马匹,到小商店购买生活用品,给儿女打电话,给老伴买药,爬陡峭的山坡。小脚畸形宛如三角,老人用这畸形的双脚支撑着自己一点点淡下去的生命。
   导演在关注被缠住的女性双足时,同样提出疑问,“男性被缠住了什么?”,老汉刘部汉对自己妻子的小脚人认为是“好好的一个人都成半个人了”。并借机会讽刺妻子的小脚,同样的,与白大女情况类似的一位老太太,不停的与白讨论死亡的办法,这样一群即将退出历史的特殊群体,也给中国延续近千年的小脚画了一个完结。 导演亦表示在当时拍摄时“始终提心吊胆,面对的是一个随时可能死亡的拍摄对象。”
   在影片结束的交流会上,光头爽直的导演白补旦用标准的山西方言回答了在场提问,他解释影片并没有所谓主题,只是出于对底层人物的同情,她们也是生命,也需要理解。从开始接触一个群体到后来把焦点对准一个老人的小脚,都是在无意识间完成的,其中老人听力不好、语言不标准等交流上的问题,更受到刘老汉的敌意。
   白导演下一部影片将以煤矿工人及其家属为题材,据白导昨晚透露该片将揭示中国最大的矿难,死亡人数高达684人。
  

2006-04-22 14:51:01  雨不亭 (北京海淀)

  经第三届记录片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举手表决,菜豆同志被评为第三届中国记录片交流周优秀新闻记者、最佳新闻评论员;建议调任中央六套2007香港金像奖颁奖转播主持。
  

2006-04-24 08:59:39  菜豆

  雨不亭近来可好!说的偶都不好意思啦!:)
  只不过像搬运工一样运了几块砖头,便得此殊荣,实在是不敢当,不敢当喔!
  

2006-08-02 23:47:58  阐明

  纪录片《小脚人家》导演 白补旦
  天津犯案大同落网
  天津犯了案,成为公安机关网上通缉犯的白补旦不想却落网大同。近日,天津民警将大同矿区四老沟街派出所民警抓获的...白补旦,男,1971年出生。作为天津滨海晚报摄影记者的他,于2003年结识天津女大学生杜某,与之谈恋爱并同居。一年间...
  www.daynews.com.cn/mag3/20040831/ca92051.htm
  希望广大妇女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看清本来面目。白补旦身边到处都是女人,白补旦天生就是和女人打交道的,很善于利用女人,让女人心甘情愿地为他付出一切,等到没有利用价值了,就一脚踢开。希望那些为他付出没有怨言从始至终的女人们,好好想想吧。对一个人的了解只有深有体会后才有感触。白补旦习惯采用极端的方式,遇到问题就逃避。谁也找不到他。难道这就是他的成功吗,他的片子的成功是牺牲多少人的代价换来的,这样的成功又有什么价值。“片子的内容”很有正义感。白补旦自己有正义感吗,他作为男人连基本的责任都不敢承担,他对身边的女人只是利用陪他睡觉的。白补旦说“片子是出于对底层人物的同情”现实生活当中被白补旦祸害的女孩难道就不值得同情吗,谁都是爹妈生的呀!被白补旦祸害过的家庭爹妈为自己的孩子操心,这就是白补旦的爱心吗?
  白补旦导演是靠身边的女人拍摄纪录片的,这部小脚人家的获奖就是白导演通过和女人的关系获得法国奖项的。白导演一直靠和女人搞关系做事情,从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他的下一部片子还是关系社会底层的,他应该问问自己好人家的女孩被他祸害的有多少。
  

2006-08-05 19:30:25  刘兵

  喽上的,无论出于什么动机,你对此事的过分热情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其他你重发的内容重复的帖子我都删除了,揭发检举请去你认为合适的"开封府",这里是电影论坛,需要清净!
  

2006-08-10 22:34:00  阐明

  致——狙 
  纪录片《小脚人家》导演 白补旦 和你很熟吗?你删有你的理由,我也有我的道理,我不想揭发、没想检举,更谈不上动机,我只是让大家知道了事实、知道了现实。一个人的表面现象并不能代表本质。
  

2006-08-12 09:42:42  刘兵

  删帖的理由我在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所以你又重发的帖子我还是要删除。至于你所谓的事实,我想在这里跟帖已经足够,没有必要让整个论坛都充斥这样的声音吧,因为毕竟大多数人可能对此事都不如你那般热心。
  另外,我和他熟不熟这就不必要向你申明了吧,因为稍有常识都会看得出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是否删除你的帖子没有直接的联系。论坛需要清净,重复开贴当然要删,就这么简单。
  

2006-08-18 10:31:17  阐明

  致——楼上
  你有你删的权利,我也有我贴的权利。我不是和你打擂台,更不是和你怎样。论坛本就是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我不懂什么电影、更不懂什么纪录片。我与此行业风马牛不相及。因贵网刊登的信息内容不符合实际、不符合事实,如果是那么有爱心的角度拍摄的纪录片,又怎让人与其人相靠拢。不要蒙蔽善良观众的双眼。既然是真实的现象网站就呈现给观众最真实的东西吧!每个人都有说真话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问题的观点。我不热衷于此事,我想让大家知道一个人的表面现象、表面文章与其背后的故事是如此的旁若两人。这可能就是影视行业所说的“演技”吧!当我看到贵网站刊登的所谓“白导演”的内容时,惊叹之极、大跌眼镜。我希望看此帖子的人能用自己的脑子去判断问题,会打一个问号。俗话说“醋打哪酸、盐打哪咸”事出都会有因!
  

2006-12-19 00:15:57  常忘了我是谁

  继续评论,阐明也可以。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zvAIoVaVe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