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葵花朵朵》(二):和杨一一起 在路上

2006-03-26 18:35:03   来自: kavkalu
  [watermark]
  题记:
  今夜,在杨一的口琴声里让我们上路,去寻找中国电影黎明的一刻,去寻回我们有过的梦想。
  ――――卡夫卡·陆(KavkaLu)
  

  
  倘若没有爱情,我们是否还会记住所有的时间,生命需要惊喜,哪怕有一个傻呵呵的疯子,在平易的日子里种下一颗好看的葵花,当然,我们还需要一个歌手,唱出感情,唱出阳光里葵田的温暖以及我们漂泊后归来的方向。
  葵花绽放影像标记生命和世界的关系,它让平易的时日有了灿烂,只要有着一抹亮光,我们就能把温暖传递到你的心上。
  栅栏外的葵花随风摇曳,一片金黄,静默的小刚没人说话,那么,青春心路上必然有着一位姑娘,羞涩的目光里。
  这是大多数人的故事,没有原因,只是因为漫漫长路我们需要一个应答,在你注视的时候,能够听到你的呼吸,你的心跳。
  王导选择的演员都不漂亮,正是这种朴实让人亲切,她就像你邻家的小妹,你不会生疏也没有距离感。
  这部电影的定位是民谣电影,杨一以全知的视角进入影像,进入那一片有些晃眼阳光,在他的路上,眼见得一切就是我们身处的真实世界。
  不要因为暂时的阴霾以为阳光不再,不要总是抱怨境遇的无奈,在王导不经意的对话里,那块有着荷花图案窗子意义深刻……
  导演曾经引用过比利时的达涅兄弟的一句话“电影好比一座房间”,那么房间里的景象就是每个观众打造的的,银幕上的光影同样寻找着你自己生活的影子。
  个体就是一朵莲,在所有的污浊去掉以后,彼岸灿烂!
  作者电影的符号化是必然的,知识让误读产生可能,影评往往是夸大的存在,影像的对面是人的眼睛。
  葵花的金黄不一定能让心感到光亮,许多和小刚有关的镜头都有栅栏的存在,当生命心存愧疚就会成为精神世界里自我的囚徒,小刚的沉默掩盖了内心。阳光和花朵的
  在这部电影里有一个镜头非常有意思,摄影机在小刚和小倩背后穿过,对面是杨一的歌唱,那么,谁是真实世界里的存在,谁是意念里的映照。更有意思的是在后面的镜头里傻子坐在了摄影机的位置。
  这是可以相互参照的段落,客体和主体之间的里,谁在陷入,谁在观望?!
  还是随着歌手流浪吧,随着歌声去找我们的家园,无论我们能否记得住电影里的人,我们记下了,阴山和葵花。
  故事从两人看电影那刻消失了,只有景象在过度曝光的胶片上等待我们的附着,事实的构成就像楼烨多年前《苏州河》里的疑惑?
  它存在过吗?谁能确确实实告示我,昨日梦中的葵叶和明年秋天的葵叶有啥不同,意念里的她和眼见的有啥不一样。
  我努力在叙事上串连的珠子,终于迷失在葵田。在绚烂的金黄里,是否真的有过一个美丽的女子晃动在你的视野,这已经增添了葵田的诗意,还需要解释吗,当一大片葵花映衬着妖娆,当意念的芬芳被刺目的阳光扩大,年轻是容易被诱惑的。
  作为警察家的小倩和作为当代性的女教师她们无法较量,男人是脆弱的
  应该承认这部电影的戏眼和《红高粱》有些类似,都是因为在田里的一次孤立事件引起的连锁反映,作为和青春有关的电影,三个人是必须的,而三个人类型的设置往往表明了导演自己对于世界的隐形认知。
  一部影片的结尾可以看到导演的控制能力,说实话我不欣赏小刚锁门后的章节,它过于陷入导演个人的思绪,不过,作为作者电影我理解这样的选择。
  流浪歌手(杨一)离开了,离开了梦一样的小镇,梦里谁也不说话!
  虽然,我们知道童年的阴影会掩遮住一些成长的阳光,可是,这不会是生命意义的全部。
  虽然,我们看到落叶开始坠落,不过冬日之后依然是春光。
  只要那把吉他还在,只要杨一不放弃歌唱,我们就会有故事,我们就能听到游吟诗人的歌唱。
  我们经历,我们倾听,我们一起在路上。
  据说上海成立了艺术院线,《葵花朵朵》是值得大家看胶片的,这样的电影是应该作为文艺电影向艺术爱好者推广的,我们能做的以研讨会的形式向大伙介绍,导演在有限的范围里叙述他的主张,我们希望更多的媒体去关注这样一部由演职人员不计报酬用心拍摄的独立电影,一部和大地以及人有关的电影。恳望在沪的媒体都来观看和参与研讨,推动中国独立电影以及中国民族电影工业的发展,让更多有思想的中国电影和观众交流、亲近,这不是几个人可以办成的事情,这需要大家的帮助和激励,这样才会有中国电影是希望。
  今夜,在杨一的口琴声里让我们上路,去寻找中国电影黎明的一刻,去寻回我们有过的梦想。
  
  【问题】
  1.警察家玻璃窗上的荷花图案和小倩的关系,打工话题的隐藏尖锐:洗头按摩是你干的营生?!
  2.傻子和摄影机位的关系
  3.阳光下葵田诗意的镜头和刻意性的目的
  4.女教师角色移位的目的以及它的现实能指
  5.栅栏的仿佛出现在小刚世界的映射性
  6.警察家小倩和教师对比的意义。
  7.纵深镜头和广角对于电影意义的补充
  8.平民史诗,杨一作为全知和《以藏》盲歌手的联系,如果全部画外会有什么改变?!
  9.葵田和自行车特写的意义
  10,炒货店斑驳墙上照相馆字样的偶然性或必然性读解的方向
  11.结尾的过于文艺化可能对于
  【附录:影片资料】
  《葵花朵朵》2005中国大陆 独立电影
  导演:王宝民、付晓红
  摄影、美指:漆锐
  音乐:杨 一
  主演:王鸣捷、孙茜、吴莹莹、杨一
  片长:98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7,欣赏性6(支持中国独立电影,虽然并不尽善尽美)
  
  支持中国独立影像,请购买正版,谢谢现象工作室提供片源
  上海2006独立影像放映将于4月23日启动以放映胶片的形式启动,到时候导演会莅临沪上和诸位讨论和电影有关的话题,具体情况请及时关注电影放映讯息。
  
  2006年3月27日 星期一 上午1时58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watermark]
  

2006-03-27 23:44:05  刘兵

  祝上海的放映顺利!
  关于独立电影,今天上课我还和一位教授小有争议。感觉现在一些研究电影的人都把票房看得很重,但是又不愿意从体制上去反思诸如审批和院线等原因,而是一味的指责创作者的心态和能力问题,不够宽容。
  

2006-03-28 01:50:01  kavkalu

  今天我看了《我们俩》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电影能够打动人的不是技术,而是她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无极》、《十面埋伏》被观众骂的原因不仅仅是编剧的糙,更重要的是它的心思不在电影本身,我甚至怀疑中国电影业已经成为了某些利益集团洗黑钱的工具,打住!
  200万的小投资打造了一部感人的电影,那些习惯于拿红包、吃白食的愚记是不会去推广的,长此以往,中国电影恒亡矣!
  感谢现象的朋友们,我们上海也在努力,不是所有的心是冷的,青年的热情需要我们点亮。我们会定一个一年的计划,感谢老朱和各位远方的朋友们。
  

2006-03-28 15:50:45  刘兵

  洗黑钱的看法前两天也有其他朋友和我说过,虽然都只是猜测,但这肯定和这里面管理操作的不透明和权力干预市场等等有关。
  “媒体造恶”,这是谁说的?
  希望真正能够长期运做下去,就这一块目前来看,能坚持下来并且有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是非常重要。
  

2006-03-28 18:58:16  行天女巫

  虽然很唐突,不过很好奇,请问楼主您是干什么的?您是上海的吗?
  

2006-03-28 19:29:35  kavkalu

  我是一个上海的爱电影的人
  回答完毕
  

2006-03-28 19:35:10  行天女巫

  呵呵,挺神秘的 :em07: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