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葵花朵朵》照出心灵的灿烂阳光 (一)
2006-03-25 21:35:25 来自:
kavkalu
[watermark]
题记:
作者电影对于电影美学的追求有时会忽略叙事,而本片导演王宝民做到了兼顾,虽然是一部散文式的电影,可是在杨一的口琴声里,在主角默默的行走里,观众感到了时间的流逝和鲜活的生活。
――――卡夫卡·陆(KavkaLu)
一个和游吟诗人有关的电影是值得关注的
葵花和烈日让大地变成金黄,苍凉的黄河承载着秋收的希望,离家的孩子马小刚终于踏上了归家的方向,西部的大地,带着粗犷的质感,你在怒放的葵花田里的行走,阳光照亮你的额头以及你不曾冰凉的胸膛。
这将是怎样的故事,稚气未脱的脸上我们看不到答案,那么,此刻,请跟着杨一上路,听他把阴山小镇的故事吟唱。
随着民谣朴实的歌声,带着人民的心境,带着不加修饰的大白嗓,带着灼人的日头,叙述我们的生活以及那一个和我对眼的姑娘。
过度曝光的高反差画面能让观众感到黄土的热度,故乡秋日的葵花装下了游子的思念和愁肠,家,是不是还是旧日的模样,爱情是否还如蜜泛着心光,他渴望答案,就像葵花籽等待农人欣喜的拥抱。
坚定与平实的步履带着黄土飞扬,依然沉默的是路边的乡党,这是一个需要用心才能体味的地方,在寻常的日子里辨别着日升日落间一瞬的灿烂。
坦诚的说,导演在这段回家路上表达了对于土地和人的看法,这种作家电影式的内省是导演视角的,能否与你的精神同行取决于你的心灵,电影在画面背后的是你的会心,这样的知会不仅由画面本身也来自歌手的演唱,歌声在远方等待找寻它的人们。
这是诗意的电影,这是需要你用心串连的故事,当滚铁环的孩子将铁环弄出声响,你的心里可有着共鸣的磁场?!古老的黄土包容下人世的流转,所有的故事都是周而复始的圆环,我们的凝望只是抓住记忆的一个点,随后和歌声一起飘散,间或明天又有相同的思想,可是你的姑娘不再是昨天的姑娘。
在盛放的葵花边,谁是那个孩子?滚动着铁环,就像转动着时间的轮子连接着小刚的往事和未来。
沉默寡言是中国底层百姓(特别是农人的形象),他们只有在蓝天白云下才感觉踏实,阳光的味道让他们充满丰收的期望。
派出所的戏里屋外的行人向镜头观望,这让影片有了一种不经意之间产生了间离,电影学博士出身的导演对于新浪潮有着必然的继承,他们时刻提醒观众和叙事之间的距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认为电影是虚构的艺术,一种复杂的表达语言。完全向现实投降并不能出来好作品。”
同样,作为作者电影标记的还有那个滚铁环的小孩,如果说第五代的诸多影像里以疯子表达他们内心的苦闷,那《葵花朵朵》里的孩子脚踩着大地奔跑就有了积极的意义,铁环的声音就像儿时的鸽哨响彻你的一生。
或许,你不再记得他(她)的面容,可是,你会记下这清脆的声音,它属于历史,也提醒着你一生的行走,犹如美术馆外的杨一,他将世界背在了身上。
那个孩子没有海,可是,他同样在向远处奔跑,这好像属于所有电影人的梦,向着极远,跟拍的镜头里,几许心伤,几许惆怅。只有大地静默接纳死亡。
我们注意到,导演几乎所有涉及构筑物的镜头都是仰角拍摄的,这样的角度有着一种压迫,这种压迫来自于我们和世界的关联。
王宝民不承认自己是第六代,确实,在他的影像美学和剪接里我们看到的是新浪潮的风格,和第六代MV式的繁花筒剪切不一样,导演在小刚第一次炒瓜子的段落显示了理性的掌控能力,跳切,特写,固定机位镜头的交替使用可见导演的场面调度功底,一个好的导演必然对于电影语言能够熟悉掌握,而大量的影片观看是捷径之一。
在那有着栅栏的窗外,葵花摇曳,而流浪艺人(杨一)的口琴声余音未了,作为电影的叙事人,他进入了小刚的世界
悠扬的口琴声里,我们真正领会了“在路上”的意义,那样的自由,和葵花茁壮成长一样。
【问题】
1农人的队列
2派出所的外面 间离
3碗的特写
4小刚第一次炒瓜子的段落 镜头语言分析
支持中国独立影像,请购买正版,谢谢现象工作室提供片源
上海2006独立影像放映将于4月23日启动,到时候导演会莅临沪上和诸位讨论和电影有关的话题,具体情况请及时关注电影放映讯息。
【附录:影片资料】
《葵花朵朵》2005中国大陆 独立电影
导演:王宝民、付晓红
摄影、美指:漆锐
音乐:杨 一
主演:王鸣捷、孙茜、吴莹莹、杨一
片长:98分钟
(之一,未完待续)
2006年3月26日 星期日 上午5时33分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6-03-26 12:53:54
行天女巫
哈哈,看来王老师要到上海来了,欢迎欢迎,期待葵花朵朵!
2006-03-26 15:55:27
hooxi
(庄)
谢谢卡夫卡·陆。谢谢行天女巫。
2006-03-26 22:07:21
行天女巫
对了,时间定了请问地点定了没有,到时好去看(:
2006-03-27 02:34:17
kavkalu
本周四公布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题记:
作者电影对于电影美学的追求有时会忽略叙事,而本片导演王宝民做到了兼顾,虽然是一部散文式的电影,可是在杨一的口琴声里,在主角默默的行走里,观众感到了时间的流逝和鲜活的生活。
――――卡夫卡·陆(KavkaLu)
一个和游吟诗人有关的电影是值得关注的
葵花和烈日让大地变成金黄,苍凉的黄河承载着秋收的希望,离家的孩子马小刚终于踏上了归家的方向,西部的大地,带着粗犷的质感,你在怒放的葵花田里的行走,阳光照亮你的额头以及你不曾冰凉的胸膛。
这将是怎样的故事,稚气未脱的脸上我们看不到答案,那么,此刻,请跟着杨一上路,听他把阴山小镇的故事吟唱。
随着民谣朴实的歌声,带着人民的心境,带着不加修饰的大白嗓,带着灼人的日头,叙述我们的生活以及那一个和我对眼的姑娘。
过度曝光的高反差画面能让观众感到黄土的热度,故乡秋日的葵花装下了游子的思念和愁肠,家,是不是还是旧日的模样,爱情是否还如蜜泛着心光,他渴望答案,就像葵花籽等待农人欣喜的拥抱。
坚定与平实的步履带着黄土飞扬,依然沉默的是路边的乡党,这是一个需要用心才能体味的地方,在寻常的日子里辨别着日升日落间一瞬的灿烂。
坦诚的说,导演在这段回家路上表达了对于土地和人的看法,这种作家电影式的内省是导演视角的,能否与你的精神同行取决于你的心灵,电影在画面背后的是你的会心,这样的知会不仅由画面本身也来自歌手的演唱,歌声在远方等待找寻它的人们。
这是诗意的电影,这是需要你用心串连的故事,当滚铁环的孩子将铁环弄出声响,你的心里可有着共鸣的磁场?!古老的黄土包容下人世的流转,所有的故事都是周而复始的圆环,我们的凝望只是抓住记忆的一个点,随后和歌声一起飘散,间或明天又有相同的思想,可是你的姑娘不再是昨天的姑娘。
在盛放的葵花边,谁是那个孩子?滚动着铁环,就像转动着时间的轮子连接着小刚的往事和未来。
沉默寡言是中国底层百姓(特别是农人的形象),他们只有在蓝天白云下才感觉踏实,阳光的味道让他们充满丰收的期望。
派出所的戏里屋外的行人向镜头观望,这让影片有了一种不经意之间产生了间离,电影学博士出身的导演对于新浪潮有着必然的继承,他们时刻提醒观众和叙事之间的距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认为电影是虚构的艺术,一种复杂的表达语言。完全向现实投降并不能出来好作品。”
同样,作为作者电影标记的还有那个滚铁环的小孩,如果说第五代的诸多影像里以疯子表达他们内心的苦闷,那《葵花朵朵》里的孩子脚踩着大地奔跑就有了积极的意义,铁环的声音就像儿时的鸽哨响彻你的一生。
或许,你不再记得他(她)的面容,可是,你会记下这清脆的声音,它属于历史,也提醒着你一生的行走,犹如美术馆外的杨一,他将世界背在了身上。
那个孩子没有海,可是,他同样在向远处奔跑,这好像属于所有电影人的梦,向着极远,跟拍的镜头里,几许心伤,几许惆怅。只有大地静默接纳死亡。
我们注意到,导演几乎所有涉及构筑物的镜头都是仰角拍摄的,这样的角度有着一种压迫,这种压迫来自于我们和世界的关联。
王宝民不承认自己是第六代,确实,在他的影像美学和剪接里我们看到的是新浪潮的风格,和第六代MV式的繁花筒剪切不一样,导演在小刚第一次炒瓜子的段落显示了理性的掌控能力,跳切,特写,固定机位镜头的交替使用可见导演的场面调度功底,一个好的导演必然对于电影语言能够熟悉掌握,而大量的影片观看是捷径之一。
在那有着栅栏的窗外,葵花摇曳,而流浪艺人(杨一)的口琴声余音未了,作为电影的叙事人,他进入了小刚的世界
悠扬的口琴声里,我们真正领会了“在路上”的意义,那样的自由,和葵花茁壮成长一样。
【问题】
1农人的队列
2派出所的外面 间离
3碗的特写
4小刚第一次炒瓜子的段落 镜头语言分析
支持中国独立影像,请购买正版,谢谢现象工作室提供片源
上海2006独立影像放映将于4月23日启动,到时候导演会莅临沪上和诸位讨论和电影有关的话题,具体情况请及时关注电影放映讯息。
【附录:影片资料】
《葵花朵朵》2005中国大陆 独立电影
导演:王宝民、付晓红
摄影、美指:漆锐
音乐:杨 一
主演:王鸣捷、孙茜、吴莹莹、杨一
片长:98分钟
(之一,未完待续)
2006年3月26日 星期日 上午5时33分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