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HDTV拍摄技巧

2004-06-03 18:15:19   来自: xzfd
  温文杰先生接受《现代电视技术》 的杂志采访
  美国先河影视制作公司    摄影指导/高清制作顾问 温文杰先生
  
  高清漫谈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来到北京,跟大家分享我的一点经验。程序表上,这一环节是由海外专家来讲解高清的拍摄技巧,如果这个海外专家指的是我,我不敢当。这不是传统中国人的谦虚惯用语,高清实实在在的是一个新科技,高清的产品、高清的整个制作模式,对创作人员、对技术人员来说,根本上是一个革命。在我的美国经验中,直到去年为止,如果有谁跟你说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完全了解每一个环节,他绝对是骗你的,这是我自己的个人经历。 举个例子,在2000年,Sony的CineAlta产品刚刚出来不久,整个行业谈到用高清的产品来拍电影时,大家都很兴奋。当时有一家很庞大的美国器材制造商发表声明,推出一个很便宜的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剪接用24P拍的电影。我当时非常高兴,因为要应付我即张开拍的第一部高清电影《午夜曼哈顿》(MANHATTAN MIDNIGHT) 。我就马上买了这套设备,但发现它有很多问题,我告诉她们的工程师、总设计师所发现的问题,他们说暂时还不能检查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公司里面根本就没有Sony的HDW-F500 CineAlta录像机。
     另一个例子,当这个电影拍完以后,要转换成胶片来作电影院放映,我就联系纽约和洛杉矶几家磁转胶公司。她们大部份都说自己很有经验,会做得非常好,叫我尽管拿来母带做转胶。我先拿一分钟的样片让一家公司实验一下,他们反向我借高清录像机来做,可见她们的经验有多少,做出来的效果更不用提了。过去一年半,我采用高清系统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类似的事情。磁转胶也是直到去年五、六月,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试用不同的配置,不同的Gamma参数,才弄出比较象样的片子来。这部电影于去年六月出来的时候,后期制作公司非常感谢我们,感谢我们付他钱,让他们做实验,给他们完成第一个高清片子的机会。
     我的经验说明了什么呢?科技愈来愈新,所牵涉的范围又非常广,没有一个人能非常透彻地了解整个高清科技。实际上,到了今天,高清24P的系统虽然已经出来两年了,设备还是非常不完善,Sony公司算是能推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设备来完成制作流程,其它公司在设备上、技术上还没有完全追上,使工作起来更加困难。我觉得很多高清的问题,包括老外所经历过的问题,都是先从摄像部份出现。去年有一个大规模的好莱坞的电视系列片,尝试用高清拍摄,雇用了专业水平很高、很有经验的胶片摄制人员,用的设备很好,但是一开始两天所拍出来的片子都很暗淡,曝光严重不足,头两天的片子都泡汤了。这就说明了,高清技术掌握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我是拍电影出身的,近五年,我认真地研究录像的科技和摄像的问题,而且我所投资的设备都是能拍24P逐行扫描的摄像机和录像机系统,所以我今天要讲的问题基本上是针对电影工作者、电影创作人员、电视电影或电视剧业务的人,这些经验可能不通用于新闻摄影、多机广播车、现场清谈节目等制作。
  
  如何获取高清最高画面质量
  一、曝光问题:
     曝光是摄像的基本问题。无论你是用传统的胶片拍照片、拍电影,用胶片来拍电影还是数字摄录机来拍电影,又或者是拍数字照片,都要面对曝光这个问题。过去二十年的电影工作中,我大概拍了两、三百万英尺的胶片,也就是八、九十万米左右,对曝光的控制也不敢说绝对掌握。现在使用高清摄像机有另一些曝光的特性,我发现很多人刚开始接触高清摄像机的时候,都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傻瓜机一样,因为它有自动曝光功能,很多新闻纪录片的摄像师比较喜欢用自动光圈的镜头,这种自动光圈的镜头所提供的光圈数值,不太能满足电影、电视剧摄影的需要。原因很简单,因为机内置的自动光圈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式测光表,它就像拍照片的近代照相机里面的反射测光表量度画面的亮度,给你提供一个平均数值,这个数值会随画面内容变化,测光表总不能代替人的思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提供的光圈数值常常是错的,不是最好的曝光数值。所谓最好的曝光数值,就是从暗部到亮部,把我们想重现的亮度都能重现,想保留的层次与色彩都能还原,站在摄影的角度来说这是最理想的。反射式测光表如果看到大部分的画面是黑的、暗的时候,就是说这个环境很暗、很黑,所以就把光圈开大了,相反,对着天空来拍,大部分的画面都是很明亮的,它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说这个画面很亮,这个环境非常明亮,所以把光圈缩小了,这是最基本的机械思维。我们拍新闻片的时间非常紧张,最主要是抓住事发当时的情境,没有时间考虑其它事情,自动曝光是无可厚非,内置测光表是非常好的工具,但是制作电影和电视剧这一类制作比较慎的节目时,反射测光表给你的曝光量可能有偏差。虽然Sony的摄像机已经有所改善,在数字摄像机的几个型号里,有不同的敏感部位测光表让使用者挑选。使用者可以挑选画面中心一小块,可以是下半部、上半部或整个画面来进行测量,提供一个平均值。这是一个进步,是一个补救的方法,但是对我们来说,好处还是不大的。到了HDW-F900高清摄录一体机出来以后,因为它是针对电影制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光学机械部分精密度更高的高清镜头,镜头上去掉了电子部分,没有自动光圈功能,所有曝光量都得靠摄影师自己去决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曝光的参考工具就剩下示波器、斑马线、监视器和独立的手持式测光表。四种工具都各有应用,有时候人们把它们混在一起使用。示波器对很多工程人员来说是绝对重要的,是他们唯一的参考工具。很多时候,工程师都建议我使用示波器,但是在我个人的经验中,在拍摄电影或电视剧时,示波器给我的帮助不大。如果给摄像机一个灰条,无论是11格或者是9格的,从黑到白的不同灰条,示波器可以帮助我们怎样达到标准的光圈,比如说百分之一百的IRE,最黑的部分如果按美国的标准0%IRE,这个光圈值就是标准了,示波器只能够是这样给我一点点参考。但是如果要拍一个远景、一个中景、一个有特殊气氛的夜景、一个黑人、一个白人、一个黄皮肤的人,光圈到底是怎样才是标准的呢?作为一个创作者,作为一个导演,作为一个摄影师,对某个环境一定有特定的要求,有自己预想的视觉效果,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效果,这是示波器无法给我们提供的。
     美国广播法律中对亮度和彩度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传输图像超过某一个亮度和彩度的话,会视为非法传输信号。示波器和VECTORSCOPE可以分析一个画面的技术数据,但不能为创作用曝光决定提供多少参考。斑马线在观景器显示画面中达到某一亮度 (例如70% IRE或100% IRE) 的部位,是个很重要的参考,但对于整个画面的明暗控制,仍未足够。有些摄像师在拍夜景的时候,为了达到统一的效果,会使用手持式测光表,可以是普通拍电影时用的入射式测光表,也可以是单点测光表,他们先用示波器把摄像机的敏感度量一下,再转换成ISO或者是ASA数字来反映敏感度,其做法已有不少人发表过。
    Sony 近年生产的数字摄像机的基本敏感度在没有滤光片的情况下,就是 3200 K 的色温标准下,大概是320度ISO/ASA到 400度左右。但我个人对这个方法有点保留,因为从技术上考虑,CCD的敏感度会随着做白平衡以后会有轻微变化,不同的滤光镜组合、不同的环境会有轻微的变化。连机器开机使用的时间长短,热量升降变化也会使CCD的敏感度有偏差,所以我觉得这也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我不用测光表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觉得采用高清来拍电影、电视剧是从胶片的束缚中解放,为导演和创作人员带来了很多弹性,有各种好处。但是,如果我们为了控制曝光,要回到胶片的时代,拿着手提测光表来量度,每一点一点地去量,然后去决定你用什么光圈的话,我觉得这是一种倒退,是我们没有把数字制式的工具、科技应用得好。
     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监视器,跟大家都熟识的标清工作方法一样,你可以把摄像机接到监视器上去看你的画面构图、亮度、彩度、彩色的还原等。它的好处是你拍的时候,已经预知到你将来所得到效果的90%到95%左右。因为我拍的东西,大部分都转换成胶片,然后进行放映,其中要经过很多可以出错漏和变化的工序,所以现场监视器所看到的画面也不能完全还原。监视器的质量以及本身还原的程度、清晰度、彩度,都跟胶片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监视器里的画面和最后在银幕上放映的拷贝会有偏差。尽管如此,对电影人来说已经是一大惊喜。现场监视器对于拍电视节目的人来说,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但是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说,过去我们一直用监视系统,画面都不清晰,有一些甚至是黑白的,所有亮度和反差都是不能准确反映出来。现在,我们从高清得到信号,接到高清的监视器上,就马上可以准确地看到构图的全部,基本的反差和色调,整个画面的气氛,甚至于对美工、道具和表演的要求,都可以通过24英寸的监视器看到。这对于摄像师来说,也少了一层估计的过程,是非常好的方法。当然,其中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每一次转换机器角度的时候,要拉一大堆的信号线,工作上虽有不便,但是好处绝对比缺点要多。
     在标清时代,监视器的设定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很难找到标准。大概十年前,我开始接触高清电视,以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科技,应该是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案,来设定监视器的亮度、彩度、反差等。结果,我的愿望并没有达成。今天我们从模拟标清过渡到数字高清,我们摄像师、导演还是面对着这样一个没有绝对标准、没有绝对参考值的现实,可能在电视台的控制室里,厂家派来的专家用昂贵的仪器,可以把监视器设定标准,但是对于拍外景、拿着单机拍摄的人来说,监视器的设定是一门学问,是一个没办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在目前困难的情况下,基本的技巧是我们通过彩条、灰条,设定一个比较接近正确色调的标准。摄像机上的观景器是黑白的,如果拍24P图像的话,图像转换成每秒48场隔行扫描来显示,观景器的闪烁度比我们PAL制式的闪烁度还要大,所以这对摄像师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再者,我们也不能从黑白的监视器上看到彩色的效果,所以现场的监视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大小最好不要小于20英寸。
  
  二、 光学问题:
     今天摄像机用的镜头几乎全是变焦镜头,而且是高倍率的变焦镜头,这是因为电视行业的传统习惯,当然也有其工作上的实际意义。法国安琴(ANGENIEUX)镜头的设计师对我说,设计变焦镜头基本上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制作镜头时,只能选择某个焦距或某个距离作出最佳光学纠正,其它范围就要作相对的牺牲。虽然,今天的HD高清的镜头清晰度的线数已经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是实际上高倍率变焦镜头如16倍、20倍等,严格来说影像还是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其它缺点。最常见的例子如广角镜头,现在流行的9倍、10倍广角变焦镜头,广角端的桶状变形非常严重。此外,长焦距端光圈会变小,反差及锐度下降也很明显。在标清的世界里,这些缺点都会被隐藏起来。高清用的变焦镜头产量少,富士、安琴以及佳能公司各只生产了几款,而且设计是由标清产品延伸过来,质量还未能完全显示高清的威力。反过来,定焦镜头的质量比变焦镜头好得多,如果我们打算用高清拍摄电影或电视剧,将来作高倍率放大的话,可以考虑用定焦镜头。定焦镜头的光圈较大,锐度较高,而且变形纠正较好,耀光控制甚佳,只是涵概范围固定,不能在拍摄中途变换,当然不适合很多其它类型电视节目制作。目前只有富士和佳能生产这类产品,美国PANAVISION公司也设计了一套给他们改装的Sony高清摄像机使用的镜头,但并不出售。德国ZEISS公司将会于今年NAB发布一套新的、为B4接环高清摄像机而制的定焦镜头。此外,法国安琴公司则做了一个转换器,把35毫米用的电影摄影机镜头用在B4接环的摄像机上。
     在测距的问题上,我们习惯了标清的方法,就是简单地把镜头推到长焦距处,对一下焦,然后拉开,在取景器或监视器上看一看,没有问题,就算是对好了,其后主体移动也不会有精密的跟焦操作。今天,我们电视机平均的尺寸是25英寸、29英寸,但是在将来高清的世界里,我们很容易找到投影机来放映片子,在这样放大比例的情况下,加上高清本身极为清晰的图像特点,画像焦点稍微有一点不准确,观众都会看出来,这也是很多制作人说高清拍摄会使成本增加的原因,因为成本增加不单在于设备和器材租金支出,而是在整个制作环境、制作态度等方面,都要严谨。对美工、道具、服装、化妆、头套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像标清一样做法。因为所有东西都是清清楚楚地重现出来,所以制作各个环节都要更加认真。当然,高清制作的节目带来的潜在额外收益是制片人考虑应否投资的最重要因素。
     在标清环境看背投射电视、投影机等,但是由于内在基本的结构还是720乘586像素(PAL制式),就是放映的画面再大,我们也只能看到这么多数据量,但是到了高清世界是1920乘1080像素,整个图像的感觉和清晰度都不一样,光学上的种种缺点都会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对焦是我们更加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后焦点。它会令操作人带来不便,甚至出错。用胶片摄影机拍摄时,摄影机和镜头的 FLANGE FOCAL POINT一经调好,不会轻易出现偏差,就会得到绝对清晰的画面。可是摄像机的后焦点是会随着温度、使用时间有轻微的变化,也可能是因为这种变量,镜头厂家提供后焦点调节环,使我们在现场拍摄的过程里可以调整。在标清的年代,我们每天出发拍摄之前调一下,便可用一天了,因为轻微的偏差是不明显的,但是高清的观看环境都是大屏幕的,后焦点的准确性就变成非常关键。后焦点可能每三个小时或每半天就要调一次。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普通的9英寸、14英寸的监视器上根本看不出来其中的毛病,我建议如果制作环境允许的话,用大一点的监视器。
     至于景深的问题,高清摄像机的CCD尺寸比超16毫米底片的尺寸还小,跟35毫米底片的尺寸差距更大,两者产生的景深效果是不同的。如果”底片”大,成像的画面大,景深就会浅,相反”底片”小,成像景深就会大,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物理定律。这对电视创作人员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用所谓“2/3”英寸CCD 高清摄像机来拍摄电视剧影响不大,景深效果与标清摄像机差不多。但是,在国外比较流行用35毫米胶片拍摄电视系列片,创作人员都不习惯景深大很多的高清画面。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就只能用一些补救措施,例如改变光圈的大小和镜头的焦距来获取相近的效果。对于35毫米的摄影机和镜头来说,高清的“2/3”英寸CCD的景深大概相差了2 2/3档光圈。
     举个例子,我们在同样的距离、用相应的镜头焦距拍摄同一大小的画面,如果电影摄影机用T4光圈,高清就要放大到 T1.6光圈,才能得到相近的景深效果。正因为摄像机本身就比35毫米电影摄影机的景深大很多,其中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把光圈开大2 2/3档,这样做整个打光的控制要改变,打光亮度要降低。在室外拍摄时要加多一些密度镜。另外一个补偿的方法就是用较长的焦距镜头,如果我们用电影摄影机的50mm镜头、距离1米拍摄一个特写,为了要获得相似的景深效果,现在要把摄像机挪后2 2/3倍的距离,用摄像机的50mm 镜头拍摄(同焦距的电影镜头涵盖角约是摄像镜头的2 2/3倍)。当然我们这样做,两者的透视效果会不一样,这是目前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中的一个补偿方法。德国P+S Technik公司生产了一个转换器,把普通35毫米电影摄影机镜头,转换到家用DV的摄像机上使用,保留了原镜头的景深和透视的效果,将来这个半专业产品的技术如果能改良到高清的摄像机上使用,就可能会突破今天的局限。
  三、 灯光问题:
     高清和电影胶片的反差已经拉近。如果在一个非常理想的环境里,大家都操控准确,在敏感度曲线的中间部分,电影胶片和录像的表现几乎是一样的。但电影底片的好处,就是如果有偏差的时候,尤其是曝光过度的时候,电影胶片比录像的补救幅度和弹性要大。在中间直线部分的时候,高清录像能够提供的色彩还原,反差层次非常好,至于在暗部,它提供的层次比大部分的胶片,甚至高速底片还要好、还要明亮和通透,但是在处理高光、高亮度的部分,尤其是曝光过度的时候,整个曲线往上挪时,录像带不管是标清还是高清,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还原的能力颇低。
     就我个人的经验,录像不管是标清还是高清,尤其是高清,暗部的还原率是非常强的,整个画面如果犯了错误,暗淡了,假如我们拍摄的时候拍了暗一档或者是两档的光圈,通过调色,其还原能力是非常强的。电影胶片如果超过一档的曝光不足,还原之后就会导致颗粒变粗和灰度提高等恶劣视觉效果。同样地,高清的画面曝光过度的话,也会有非常大的问题,亮部就会损耗,而且这个损耗是不能还原的,不像电影胶片一样,电影胶片是一种模拟的、非线性的东西,感光度与银粒的堆积不是按直线增进,在亮部处会慢慢变成曲线的变化。在高清中,按所谓”正常”设定,亮度和画面的光位的层次,基本上就是一个反向的直线变化,即细节量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减少,没有压缩能力。所以我强调曝光准确的重要性。也因为这个原因,我用监视器去作为我的曝光参考,暗部和亮部自己去控制。虽然监视器的还原能力还不到百分之一百,但是已经是非常好的出发点,如果我们能够按照高清的特性,透过调整摄像机内的电子线路把反差控制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高清录像机纪录下来的图像,是绝对不会比电影胶片差。
     去年11月,我协助电影电视学会 (SMPTE)香港分会和电影摄影师学会(HKSC)做一个高清拍摄工作坊,他们想掌握高清拍摄的基本功,但把灯光的反差控制在对电影胶片最理想的环境下,把高清摄像机和电影摄影机放在同一个位置一起拍摄,高清摄像机内的图像处理器亦未有适当的调整,得到高清的画质不如胶片效果好的印象。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太科学,因为两种媒体有不同的特性,用来作为创作工具,我们要掌握它的特点,发挥它的长处,如果我们喜欢胶片在8:1光比下的表现,但硬把高清摄像机放在这里同拍,单单因为它的还原情况跟胶片不一样,就说它没有胶片好,缺乏亮部层次。我觉得从亮部、直线部分、暗部去调节灯光或机内电子信号处理器去达到理想的效果,才是比较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高清或者任何一种新科技。
  有关对高清的误解及其他注意事项
     我在国内听到一个说法,说高清亮度要比较强、曝光比较高,才有比较好的图像。但如前所说,曝光过度是对高清的一个致命打击,应小心处理。我也听过在国内有一个试验,就是把50i隔行拍摄的图像播放,然后用逐行格式录像,这样就可以把一个隔行节目变成逐行节目,效果是一样的,我对这个做法有一点保留。隔行拍摄,从性质来说两场的时间有差距,不可能有逐行拍摄一次过扫瞄的效果,如果影像是有动态的东西,两场合成一帧的话,影像里面应该有一点模糊、有一点损耗。如果图像打算转为胶片作为电影来放映,或是大屏幕放映,我还是主张使用逐行扫描的方法来拍摄。
     美国ATSC核准的高清制式有多种,但我比较喜欢1920乘1080制式,因为我的出品主要是在大屏幕投射用的,我觉得在拍摄时就损耗了清晰度有点可惜。当然,设计1280乘720的制式是有原因的,因为它的数据量比较少的话,可以快一点达到60P的拍摄速度,诚然,60P是拍摄体育节目一个非常好的制式。
     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清16:9宽银幕画面和标清的4:3画面会作同时广播,也会带出很多新的创作和后期制作问题。在后期制作方面,我们今天面对宽银幕的电影或其它电视节目,如果是两个人在同一画面里对话,当高清构图很好时,标清上只看到每个人脸的一部分,这个问题如何来解决?是不是所有节目都要拍两个版本呢?现场直播是不是需要两个摄影师、两个导演,两套摄像机?另外,还有字幕问题,16:9的美工概念跟4:3的概念很不一样,如果想省事少做一套的话,是不是干脆集中在4:3的画面内呢?那么在高清画面上的字幕就不会很好看;相反,迁就高清后,把左右都切掉一点做标清播出,效果也不会很好;那么现场播映是不是要做两套字幕?动作片的镜头要有力量感,所以我们把镜头推得很近、很大,如果高清推到够大,在标清里可能会切掉一部分,在标清里推得很大、很有力,可能在高清里就会有很多虚的地方。还有,剪辑喜剧时演员的出入镜框的时间,演员做反应的时间,以至于拍摄体育运动节目时摄像机摆放位置等等,都会因为高清和标清同时广播,出现这种16:9与4:3的问题。这些都是将来在4:3广播没有完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我们同业还要面对的问题。中国的情况还比较好,因为国内的电视观众比较接受宽银幕节目以上下加黑条的方法在4:3的电视机上展示,不像北美洲观众对“信箱”这种画面那么反感。
  如何用CINEALTA系统重现电影胶片的视觉效果
     很多人都希望通过高清这个比较方便的工具,去模仿电影胶片的效果。人们试验过不同的方法,例如加滤光片,在软件上下工夫,希望通过软件生成,加颗粒和拷贝花损的视觉效果,把高光部分延伸,把暗部压缩做成胶片的感觉。这样做,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可能要三、四个星期才能完成,不太实际。我们知道,从数字时代开始,摄像机菜单就已经有一个绘图 (PAINT)的菜单。里面有几个选项,可以让我们把画面的感觉,变成比较接近胶片的效果。当然,如果我们打算把完成的节目转换成胶片的话,胶片颗粒的问题根本不需要担心,转成胶片的时候,本身就带有颗粒。
     我先谈谈胶片的视觉效果。欧美创作人对电影有特殊的敬意,很想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仍获得胶片的视觉效果。胶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什么叫做“胶片的视觉效果”?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感觉,没有人能够完全界定视觉上,什么叫胶片,什么叫录像,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但是我们又能看出来哪是胶片拍的,哪是录像的。如果用科学一点的方法描述两种画面有什么不同,在图像的表面清晰度方面,胶片比较柔和一点,渐变的过程比较柔顺,层次比较丰满一点,高光部分保留的层次比较丰富,低光度、暗部分层次会压缩一点。所以,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对高光、直线部分到暗部分的GAMMA值等选项加以控制、调节摄像机内的数字图像处理线路,令摄像机对光的反应,对图像的还原效果比较接近胶片的特性。
     Sony高清摄像机的五个菜单里,PAINT比较重要。例如HDW-F900里PAINT的第一页第一项是FLARE,把因光从三棱镜到CCD过程中产生反射而导致影像模糊或变灰的现象压抑,激活后能像胶片一样获得较纯的黑位。下一项是GAMMA,主要是控制直线部分的反应,GAMMA值要是降低一点,彩色的浓度就会加强一点。BLK GAMMA主要是控制暗部的颜色和层次,这是电影胶片所无法做到的。另一重要工具是KNEE,控制及延伸高光位。WHT CLIP让我们控制最高、最亮的部分,主要针对广播讯号亮度的法律问题亮度的控制。今天,我们拍电影的人欢迎多一点亮部的层次。有了这三项的独立控制,就会达到近似胶片的效果。DETAIL指轮廓,是为电视画面生产增强信号的电子线路,使你感觉增加一点虚假的锐利度,对电影工业绝对不适合。最后一项,MATRIX是很重要的参数低线。
     我提供一些资料给大家作为起步点,再按个人喜好作进一步调整。如果我们想拍胶片的感觉,首先要把DETAIL关掉,它完全是一种虚假的电子增益,把亮度和暗度两个反差很大的色块,中间加一个线框,令我们视觉上觉得更清晰。我们转为胶片时不希望有虚假的增强效果,如果在拍的时候不放进去,后期制作时仍可以加入,但是一旦加进了母带、而且加过量了,后期制作就无法将之完全拿走了。就像我一直强调的,录像曝光不足,还可以通过调光、调色部分纠正过来,但是曝光过度了,所有的亮部层次都抹掉了,无法恢复过来。
     SKIN DTL是一个有趣的线路,通过它,我们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颜色,控制某一种颜色的锐利度,对拍演员或受访问者,这是一个有用的工具。你所拍的环境都不变,艳丽的程度都不变,只是你选择人的皮肤肤色,或者是其它任何你指定的颜色变成比较柔和顺眼。
  
     我的习惯是拍不同的电影,不同的场景,都会按实际创意有不同的参数,所以没有一个绝对的数值。一般来说,在第一页,我建议开启FLARE、GAMMA、BLK GAMMA、KNEE和MATRIX,关掉DETAIL、LEVEL DEPEND和SKIN DETAIL。第二页VIDEO LEVEL可以把MASTER GAMMA调到负25,其它为0。
     在GAMMA的页上,我们一般设定为负25,这也是Sony公司厂家预设的数字,0.45是比较适合拍电影,因为0.45是根据 ITU-709这个标准来设定的,这是国际公认的高清色度标准,日后做磁转胶时色彩会比较准确。TABLE习惯用5号。下一页的BLK GAMMA,我们把RANGE设定为 15%,下面的Y LEVEL则可设定在15,RANGE是25%,并不动LOW KEY菜单。再下一页的KNEE是控制高光的部分,非常重要。第一项的POINT是控制从哪一点开始,从哪一个亮度开始,把高光部分的直线开始扭曲、压缩,一般从负10开始。SLOPE是扭曲的比例,我建议用负20左右。WHT CLIP的RGB都设定在11。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不是绝对的标准,但应该是个不错的出发点,从这里大家再慢慢调节,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参数值(画面效果)。
       关掉DETAIL不用,并把DETAIL的 KNEE APERATURE菜单关掉,SKIN DTL菜单关掉USER MATRIX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打开,PRESET也要打开,选项为ITU-709,暂时把USER MATRIX和MULTI  MATRIX关掉。这个机器出厂的时候应该是预设为SMPTE-240M,现已不合时宜,应以ITU-709代替,这是我们拿到新机器的时候要注意的。提一下快门速度的问题,用HDW-F900摄录一体机时,如果我们设定每秒 23.98桢来拍摄电影,或用24P时,要打开快门,选择1/48秒,不打开快门速度时,是1/24秒,拍摄出来的动态会和电影不一样,必须注意,但好处就好象电影摄影机的角度开大了,给你多一档的光圈相似,在一个非常暗的环境里,你需额外的一档光圈时,十分有用。
     希望以上的讨论和建议对初次接触高清单机拍摄的同业有帮助,更希望日后有机会再与各位交流,再见。
  

2004-06-04 02:29:23  xzfd

  数字电影制作及拍摄技巧
  美国先河影视制作公司 温文杰
  温文杰先生简介: 温文杰,美国先河影视公司总裁,是首位投资 24P 高清前后期制作器材并出品高清影视节目的华人。去年完成的高清的电影有 MANHATTAN MIDNIGHT 及 OUT OF THE DARKNESS等。
  其中温文杰先生亲自掌机的首部 24P 高清动作片《午夜曼哈顿》转成胶片参加第二十四届费城国际电影节,赢得“最佳故事片”及“最佳摄影”两项大奖。
  创立先河影视之前,温文杰曾任摄影指导拍摄电影四十余部,包括港产片《精武英雄》及《黄飞鸿之龙城歼霸》等等,曾拍摄的美国电影、电视系列片在 HBO 及 FOX 等全国电视网上播放。导演作品包括电视电影,广告片,纪录片及专题片等等。
  温文杰具有俄亥俄大学电影制作硕士学位,曾在香港及美国的电影院校任教,近年致力於边际学科研究。力图贯串影视的艺术创作与技术实践,在胶片与数字科技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发挥桥梁作用。
  2003 年先河影视除了在纽约摄制一个以另类医疗为题材的英语节目外,还打算在中国开拓高清设备顾问业务,同时以高清制式在国内摄制广告、专题片,电视剧及电视电影,推动这一影视高新科技的普及化。
  ----------------------------------------------------------------------------------------------------------------------
  
  各位好,首先感谢Sony公司给我这个机会,来到北京跟各位国内电影界的朋友见面,交流在高清方面的心得。交流是双向的,并不是我一个人给大家带来信息,希望大家的讨论能够多提出问题,介绍你们的经验,让我也带一点心得回去。
  高清晰度电视在国外的最新发展状况
  高清在美国已经发展好几年了,但是年初的时候,我们还担心高清的广播会夭折。原因有很多,诸如市场和经济因素。因为广播电视界不愿意播放高清节目,观众也因此不愿意买高清电视机,没有高清电视机,广告商就认为没有观众看高清节目,所以也不愿意多投钱做高清节目,这样几乎扼杀了广播电视高清生存的可能性。
  这一年的变化非常大,突然间高清红火起来,这是基于各方面的因素,是一个连锁的反映。首先,政府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相当于国内的广电总局)大力推动高清的广播业务,建立了新的标准,并规定未来几年的电视机要带高清机顶盒接收器,这样高清广播的气氛就烘托起来了。从制作人的角度,《星球大战》推出后,又有好几部高清电视片相继推出。制作成本大大降低,效果非常好,所以突然间高清就红火起来了。据非正式统计,会有44部黄金时段的电视剧采用高清设备拍摄,其中有一些可能到最后不会播放,但是总的趋势是急剧向上的。
  我们过去以为采用高清技术来做电影是为了独立制片人省钱的一个方法,是一个代用品,后来发现连大的片场都已经开始用这项科技了,最新的一部是《间谍小子-2》,这种趋势发展非常快。在这大半年里高清电影在美国非常红火,欧洲的情况也是这样。欧洲没有高清广播制式,没有广播标准,但是欧洲的制片人都认识到高清制作的优势,纷纷改用24P的格式来拍摄。
  与国内的情况不同,美国的制片人觉得用高清能省钱。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黄金时段的节目大部分是用35毫米胶片来拍,从这个意义来说,改用高清,确实在生产成本、拍摄成本方面省了很多资金。同时,更大的好处是制作时间大大缩短了。因为用了高清拍摄,我们已经不需要等洗印厂洗底片,不需要印成毛片,或者通过胶转磁的过程变成磁带,然后剪接,最后还要套声音。理论上来说,用高清拍摄一面拍,一面可以剪接,马上可以从录像机输入到计算机里面去,当然这样说有点夸张,在现实中可以做到上午拍,下午剪,而且是带着声音的。电视片不需要做现场的电影放映,所以不需要担心转成胶片的成本和工艺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从监视器上面看到是怎么样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将来的成品。对150万美元一集的电视片来说,改用高清就省了很多资金,这是美国制片人采用新科技的一个原因。欧洲虽然没有开始高清广播,很多节目仍然是用数字BETACAM,BETACAM的来拍的,但是由于高清的成本已经开始降低,并且目前只有高清提供24P逐行扫描的格式,而它是一个国际承认的交换节目标准,他们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契机,也渐渐开始使用。由于现在高清拍摄成本已经接近标清成本,很多纪录片、电视剧、少部分电影都是用它来拍摄,他在美国和欧洲正在蓬勃发展。
  高清电影制作的工艺流程
  先讲一下高清制作的工艺流程,这跟拍摄电视剧没有太大的区别,关键在于后期,最大的不同是要不要做成胶片来放映。拍摄的程序,灯光、效果要根据每一个制作组自己的要求,如果觉得你追求的是电影感、胶片感的效果,灯光方面恐怕也不能像拍录像的方法一样简单,会跟电影或者传统的电影胶片的拍摄基本差不多。
  很多时候,广告宣传会带来一个误解,认为用高清拍摄会省钱,拍得很快,可以用很少的灯光,但这与现实并不相符。用高清省了胶片的钱,省了洗印的钱,胶转磁的钱,套台词的钱,后面套底片的钱,翻正和翻底的钱,但是从灯光的数量,从工作人员队伍,灯光组、摄影组的数量来说不见得会特别少,特别省。如果产生这个误解的话。如果用高清拍后期用数字BETACAM制作,成本比较低的电视节目的拍摄方式也是可以的,但是就不能追求广告或电影拍摄那种比较细腻的灯光效果。灯光的数目基本上差不多,同一个摄影师的风格,假如拍电影胶片用20个灯,拍高清恐怕也要18、19个灯来。但是由于高清的敏感度、灵敏度,对暗部的反应比较好的缘故,灯可能会小一点,,不需要同样大小的灯光来做补光。高清摄像机的成像器件对某种颜色的灯光,对某种角度照过来的灯的反应跟胶片不一样,可以用小一点型号的灯。如果要做同样的效果,要在同一个地方放灯,灯不会少,不会因为用了高清可以少打一半的灯,因为这样出来的效果不一样。这是我个人和其他摄影师的一些理解。
  制作人员也有同样的情况,用高清拍摄不见得摄影队人会减少很多,比如在美国可能是少了一个装片的和打板的第二助理之类的人。但是同时,要考虑到由于目前的高清摄像机的取景器是黑白的,不是看得很清楚,摄影师、摄影指导能发挥的最大作用是站在监视器前面,与导演一起研究镜头,指挥灯光师和助理把机器架起来,布好灯光。拍摄的过程中,如果看着摄像机的观景器,黑白的图像有时候看不清楚,灯光效果是否最好,演员的表演是否最好,机器运动和演员走位的搭配是否最理想,都不会看得很清楚。所以理想的环境是需要一个掌机的人,其他什么都不管,就是摇机器,这方面可能会加多一个人。摄影师、摄影指导兼顾掌机也可以,但效果并不好。
  作为制片人,在新技术环境之下,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第一,成本。如果不需要转成胶片的话,成本一定是相对降得很多,如果原来准备用胶片拍,只是要效果,而不需要重新转换成胶片的话。如果将来打算用胶片拷贝,在电影院放映的话,就考虑成本,从前期节省的资金是否补贴了后期制作的成本。不知道国内的价格是怎样的,在美国平均一个九十分钟的片子,好一点的设备的话,平均价格是7万美元。成本的节省就看原来投放在电影胶片的总成本衡量一下到底有没有降低。制片人、监制除了看钱以外,还要看科技给大家带来的可能性。由于用了高清设备,我们拍摄的过程不一定加快,在速度问题上,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拍高清会快了,跟拍录像带一样,在某些意义上是快了,不用经常换胶片,只是五十分钟的一盘带子,成本是65美元左右,非常好。但是,我刚才说了,需要灯光、需要排练,需要跟摄影机走位,所有这些都不能省。把摄影机架起来的过程,要拉一堆线,连接监视器,过去独立的录音机不用了,直接录到了录像机去,就如同数字BETACAM的拍摄方法,又要拉一堆线。实际上不见得一定会很快,但我们觉得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做特技的时候,今天通过这个方式做特技,成本会降低,速度会加快,从高清带子直接采进电脑,马上编辑,之后就可以马上出片子,这样会快许多。到目前为止我看过四部高清的电影,一部是《星球大战之二》,第二部是《午夜曼哈顿》,第三部《间谍小子之二》,还有一部法国惊险片《VIDOCQ》。除了《午夜曼哈顿》以外,其它都是利用高清科技的都是特技方面的影片。
  就导演而言,最大得好处是不用换磁带,换胶片,不用打断演员的情绪,可以多拍而不需担心和胶片相关的成本。更大的好处是能看到监视器,今天的技术已经达到监视器显示的基本上是将来得到效果的90%或95%,如果是直接播出用的,不打算转胶片的话,是95%,如果打算转成胶片的话,有90%的准确度,从色彩、对比度、亮度等等方面来考虑,都是非常好的。现场马上和摄影师进行沟通,可以跟美工沟通,这里太亮,那里太暗,这里太空,那里太虚,可以跟副导演和道具马上沟通。真正做到IT界所说的“所见即所得”,几乎是这样,很方便沟通,也不用事后来补救,或者猜测。摄影师告诉你,这个镜头拍出来,一定很暗,气氛一定很好,但是你不知道,这“气氛”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直到影片洗印出来才能看到效果,这是最大的进步,对很多导演来说这是最大的吸引力。至于胶片与录像带的比较,我带了两个片子,一个是我没开拍以前做的一个实验,两种拷贝片不同的效果,我们一会儿先放片子,看一下高清的带子没有经过校色处理的,做出来的影片,大家可以看一下校色前后的区别,另外是《午夜曼哈顿》的片花,是经过大量的校色处理,尽量模仿电影胶片出来的效果,我们看看这个片子,大家可以有比较,高清是怎么样,胶片是怎么样。这是两年前做的片子,可能今天做出来的效果会比当时更好。
  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
  简单介绍一下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的区别,哪一类节目内容比较适合哪种方式。这是Sony美国公司提供的一些资料。
  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的应用
  逐行扫描 隔行扫描
  电视电影 现场演出
  电视片 体育节目新闻杂志
  黄金时段情景喜剧 现实生活特别节目
  独立电影 自然风光历史素材
  小连续剧 肥皂剧
  纪录片  
  美国的电视电影就是为电视而拍的,不一定合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大家比较多采用数字BETACAM来拍电视电影和电视片,所以也许高清对你们的吸引力可能不大。但是对于美国常用胶片来拍的人,高清的好处对他们十分有利,尤其是电视片。电视片跟国内的连续剧不一样,每个星期只播放一集,46分钟,主要人物是相同的,但是故事是独立的,传统来说都是胶片拍摄的。黄金时段的情景喜剧也是用胶片拍的,还有独立电影,就是几百万美金,投资较小的电影。我个人的意见认为从50万到几百万美元的电影,高清对它的帮助和节省是最显著的。如果是两三千万美元的电影,就不在意节省了。这是经济上的节省,创作上的节省是一定的。小的连续剧就是小电视片,美国有一些四集、六集的连续剧,好一点的记录片以前都是用胶片拍摄,现在都用高清了。24P的格式,好处是全球共同承认的一种节目交换的方式,比如欧洲人过去用50i的数字BETACAM拍的片子,不好交换,拿到美国去卖,变成N制的,转制式时图像质量的损耗太大,现在如果用24P的格式来交换的话,就非常容易,就好像电影胶片转换成磁带的效果一样。
  高清录像工程师的重要性和任务
  刚才我提到摄影组人手的安排,美国有一个新的制作模式,就是加了一个高清录像工程师在现场,这个人的任务非常繁重,而且只有到了高清设备才会用到的一个人,在国内的情况恐怕有一些不一样。这样的人工资通常很高,应为受过培训的人不多,很难找。如果真的要使用这个人,成本会增加,这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就高清录像工程师的任务可能会变成摄影师或者由摄制组、摄影助理、租器材的公司、后期公司大家合起来分担这个角色。美国分工比较细,摄影师要兼顾创作部分,灯光部分,需要懂一点数字图象的制式,其他都可以交代给一个录像工程师来做。但是,在小规模、低成本的环境下,在国内,在国外没有培训那么多录像工程师的情况下,今天新一代的摄影指导需要重新定位、重新学习,就好像我自己一样,重新来掌握录像的科技、数字的技术。高清工程师或者高清电影摄影师面对的问题很多,这是过去胶片拍摄时代所没有的。过去我们掌握了胶片的性能、光学、化学特性就可以完成你的任务,灯光效果做得好,创意方面有自己的风格就可以了。今天要掌握这个机器,把高清摄影机掌握得好的话,恐怕从片子没有拍之前就要定下来,首先要定格式,是24P还是23.976P,这个问题国内人不关心,因为国内标清是用50i的制式,美国很关心,因为只有从23.976拍出来的东西,在今天的技术中才能下变换成N制的图像来做离线编辑。
  光学滤光片与软件滤光片
  我们拍电影的时候,会准备滤光镜,这在数字时代有新的冲击。今天要考虑新的摄影机到底是用光学的滤光镜效果好,还是用电子的滤光镜效果更好,再新一点,后期的滤光镜每天都在不断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今天我讲话以后,明天又有新的东西。我讲话没有讲稿,就是因为我一直把我的讲题研究到昨天晚上,看看有没有最新的东西加上去。我们发现科技的变化,数字时代,不光是高清,数字电影,还包括其他后期的工作的工艺流程,连柔焦镜,平面摄影中上面的插件,已经很多能够用进电影电视里面了。到底哪一个给你最好的效果,从经济利益来说是最好的效果,从技术角度来说是最好的效果。如果今天加了玻璃的滤光镜、光学的滤光镜,可能以后调不回来了,就柔焦镜来说,传统拍电影,加一个黑幕或者是其他五六种的滤光镜,是在镜头前面加呢,还是在摄像机的电路上加呢?摄像机已经带有一部分这样的效果了,还是在后期加呢?这个已经不是很新鲜了,过去Da vinci就可以做这样的事情了,现在连家用的电脑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了。颜色的操控也是这样的,可以加滤光镜在镜头前面,把画面变成橙色的、夕阳西下、或者蓝色的,我们在过去加一个滤光镜,整个画面就变成彩色的了,数字科技允许进行局部的调色。如果还不满意,可以后期来做,把这个工艺流程推后的好处就是可以恢复,光学的滤光镜恢复的机会不大,而且信号已经受损了,在摄像机上加的话,也是录到磁带上面了,推到后期做,通过Da vinci做,还是家里的电脑做,做的话会增加多少成本,掌握一个平衡。掌握了这个平衡,就需要你对科技从头到尾的了解。过去的工作比较好干,今天的工作比较复杂,原有的电影技术全要掌握,电影语言的知识也要掌握,电子、数字完全不能代替人的创意,只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地方令你混淆、混乱,令你想的更多,可能性更多。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升,不断掌握新的格式和新的经验。所以我觉得,摄影师的任务已经跟过去不同。
  刚才讲过。高清刚刚流行的时候,电影人都建议用光学滤光片,尽量减少用摄像机带的滤光片,这样质量会好一些,稳定度高一些,事实是否是这样,有待于大家研究。今天面对着更大的可能性,就是软件滤光镜,从校色的角度,从效果的角度,不一定用光学的滤光片,都有简单、成本低的软件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拍摄的时候是不是还是坚持用光学滤光镜,或者是机身上面的滤光片呢?有待于大家探索。
  电影人在数字时代的新机遇与挑战
  我刚才说到工程师的作用,是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交给摄影助理来分配,摄影助理怎么测试一个摄像机好不好呢?摄影助理需要重新学习。今天拍电影常用一两个变焦镜头,一套定焦镜头,高清的环境原来不太理想,跟任何产品一样,开始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器材可以用,今天越来越多了,这方面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开始的时候只有变焦镜头,然后大家看到高清的可能性,生产了几个在原有录像镜头基础下变出来的电影专用的镜头,就是光学特性没改,还是用摄像机的高清镜头,外壳改了,齿轮改了,方便我们加调焦的功能,加伺服器变焦,方便了刻度读出和精密性。经过两年的发展,我们有了四套、五套定焦镜头供大家选用。今天我们重新比较定焦镜头有什么好处,变焦镜头有什么好处。筹备拍摄的时候是从成本考虑,今天的定焦镜头非常昂贵,租金也是相当贵。变焦镜头的缺点在哪里?能不能接受?就以《午夜曼哈顿》来说,两年前拍摄的,当时什么器材都没有,只能拿一套不太完美的镜头来拍,一会儿大家会看到它的缺点,今天如果重新拍的话,很多工具会改变,很多事情会好办,效果也会不一样,会重做很多事情,今天要演示的不是它的成功,是看一下如果再做的话怎么样重新弄。今天比较幸福了,最起码器材方面,佳能出了一套,富士出了一套,蔡司出了一套,蔡司的效果是最好的,Panavision有专用的镜头,只能连着它的机器一起用,效果宣称是最好的,《星球大战》用的是它的东西。还有一个代用品,安琴的专用的接环,把原有的电影镜头,35毫米的镜头改变光学程序,加到B4的节环里面,用在摄像机上,这是一个代用品。但是接环成本太贵,而且成像是倒转过来的,这样要生产一块电子放大器重新反相一次,反相之后,可能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很多工艺和技术的问题都需要大家了解。
  新时代摄影师的任务和角色是不一样的。在现场要选择,一方面要研究镜头怎么运用,同时要考虑调参数,达到胶片的效果,在现实的环境中,以前我们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在摄像机中看,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要转成胶片试试看,整个过程可变的因素太多,在你的操控之下,把很多变数降低,每一个实验都掌握得很准确,磁转胶的机器有不同的科技,不同的参数,用什么底片来做磁转胶是一个因素,而且磁转胶转成以后,用正片来印又是一个因素,我刚好做了一个实验,两个正片效果是不一样的。
  我的经验比较痛苦,走得太快,两年前什么都没有,做的经验比较少。摄像机一出来,我就买了。我留意高清科技大概十年的时间了。两年前,24P设备刚出来我就去买,因为我觉得这个产品比较成熟了,可以投资。当时有一个片子要拍,原来是打算用35毫米的,我说考虑用高清,导演认为很过瘾,因为看到了很清晰的图象,跟我们常用的设备相差很多,清晰度、彩色度都无法相比,导演非常高兴,监制非常愿意试,但他说我投资三百万美金,怎么说也要看一看成片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我们马上开始做,我拿了摄像机,也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怎么拍,Sony派了工程师给我做介绍,花了一天的时间,最起码把最基本的程序搞定,然后拍,然后拿磁带交给一个公司做,这个公司刚刚买了一个激光的磁转胶机器,他说还没有搞好参数,但是如果你要用的话,就给你。你能否把录像机借我一下,他们连录像机都没有,我就把我的机器抬过去,就转一分钟。印片也不知道用什么片来印,随便他们乱搞,搞了一大堆以后,两三天以后我们去放映间看,一看以后,监制和导演马上起身走了,说不要拍了,还是拍胶片,因为大家没有掌握这个工艺,摄像机没有设定好,磁转胶的机器没有设定好,大家没有磨合,应该用什么样的伽玛值来搞,用什么底片,正片来做这个片子;灰蒙蒙一片,没有黑的地方,没有白的地方,惨不忍睹,我差点就丢掉这桩生意。几天以后,我跟索尼的工程师再谈,那时候产品太新,没有其他人在用,别人有一点建议我们就采用了。于是,我们重新拍了两分钟,交给另外一家。他们磁转胶的历史比较长,用CRT的磁转胶的机器,掌握的时间比较长,过去从标清转胶片已经做的不错,就成了今天的一会儿要看的第二次测试片子,是否很理想呢?也不是,最起码把导演和监制留住了,感觉这个科技还不成熟,还需要发展,一面拍一面研究。整个片子拍完了,从高清合成完了以后,经过了三四个月不断磨合,做成最后的片花和整个片子,整个片子出来不是每一版都完美,还要不断修改。当时没有经验的时候,是需要不断磨合。作为摄影师和导演,还是要试不同的东西,如果大胆尝试新的技术,要做更多的试验,不是光拿着人家的经验来用,要找出自己的出路。
  因为数字技术发展的缘故,整个角色都不一样了。磁带拍完了,就今天的科技来说,还是下变换到标清进行离线编辑,再拿EDL套高清的片子,今天高清的非线性已经成熟了,对编也可以,因为电影大部分经脱机编辑的,这样都可以。拿着声音做好的带子交给胶转磁的公司,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有利于电影工作者的工序,就是校色,如果大家有做胶转磁的经验的话,就不需要我多讲。今天Da Vinci也好,其他软件也好,做到校色的这一部分,是过去电影不可想象的,过去拍电影和胶片只能在红绿蓝某一个颜色里调整,要么是全画面来调,要么是亮一点,暗一点。一旦运用了数字科技,高清制作环境里面,可以调的范围非常宽,非常大,可以选择性地调整,选择某一个色来改变,改变某一个密度,某一个亮度,可以整个改变,可以局部改变。改变的可能性非常大,大家看看广告的胶转磁和MTV的效果就可以明白了,这是过去电影所不可想象的。
  数字中间片
  既然今天讲数字电影,我也不想过多停留在高清话题上。电影界,最起码在好莱坞有一个新的趋势已经开始实行了,经济上能不能普及,将来能不能推开呢?这一点还不知道,要看发展趋势。就是数字的中间反转片,什么意思呢?今天大家拍底片,把底片全部转成数据电脑文件,在文件里处理,编辑、配音,在文件中进行校色、多层次的合成,各种特技,成本相当贵。硬盘的存储量要求非常大,不是每一个独立制片人所能承受的。我们要看趋势,美国的大片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就是我刚才说的可能性,特技的可能性,剪辑的方便性,但是校色这一块,特技的好处非常大,最后在电脑数字环境中完成电影,再从文件转换成为胶片。由于是文件,色彩的带宽完整;原来是胶片输入进去的,彩色的带宽比较宽,是一个不压缩的过程,校色的过程非常方便,宽容度非常大,就等同于有胶片一样,就等于用胶片进行胶转磁一样,这个趋势肯定要发展,但是有多少人支付这个费用是一个问题。完成影片,用电脑文件变成胶片,肯定是传统的工艺在清晰度和透亮度方面不能相比拟的,底片转成正片,然后又转成反转底片,才印成拷贝,这样的图象质量就差得多了。
  无论怎么说,作为监制,作为导演,特别是摄影师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我刚才说数字反转片的科技趋势和工艺流程,如果用了16毫米拍摄,转换成高清,然后变成35毫米,这也是一个可能性,效果如何,留待大家探索和试验,或者是16毫米拍变成电脑文件,然后变成35毫米拷贝出去放映,都是有可能性的。但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摄影师,新时代的电影人对这方面的科技不能完全不懂,需要进一步了解。
  以转成胶片为目的的高清摄像机“最佳”设置
  下面讲我们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怎么用高清摄像机做到像底片和胶片的效果,伽玛是怎么一回事,留待王亚明先生跟大家交流,他可以从技术角度、工程角度跟大家介绍伽玛的用处;我讲的是从用户的角度,不是工程师的角度。这是Sony一份半内部的文件中的简单介绍。
  我们回到刚才的题目,新的科技发展了,我们需要的知识和经验更多,过去我们拍电影就拍,就上电影院,回来就胶转磁,卖录像带,做DVD。今天要求不一样了,到底拍的东西,将来最大可能性是做广播还是磁转胶,或者是数字影院,大屏幕投影,数字影院用哪一个品牌投影机,用哪一种技术,是DLP的还是其他的都可能就影响到你的设定。但是无法照顾这么多设定,这一关就留待Da Vinci和校色那一关的工作人员来把握。
  不同应用的摄像机设置
  广播用 磁转胶用
  最低色彩校正 中立比色法
  中度轮廓增强 调低GAMMA值
  纯黑调 调低拐点
  黑GAMMA上调
  大屏幕数字投影,应该有什么样的伽玛值和什么样的参数效果才是最好的,把原来的创意保留,都有不同的方式。美国的摄影师提出很多意见,新的工作流程中提出让他们参与后期工作,让他们有权掌握最后节目或者影片在不同的环境播映、放映的视觉效果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要求有这个权力来参与创作。很多老片子,经过十五、二十年以后重新发行,可能经过修改,可能经过弥补,整个过程没有摄影师的参与,交给另外一些人来掌握,色彩、对比度、亮度都会改变,因为是另外一个人的心意。所以摄影师希望尽量争取参与这个过程,自己掌握最后的视觉效果。
  在投影上面的调整都是简单的做法。根据Sony一份文件,如果是广播用,不希望大家用太多的校色,最低色彩校正、中度轮廓增强电路、尽量把黑色保留。如果是磁转胶用,用中立比色法、调低伽玛值、调低拐点、黑伽玛上调(数字上调,其实是压下去的意思)。在摄像机中可以操控增强胶片感的地方,主要就是在PAINT菜单里面。第一页是STATUS,这些纯粹是参考值,不是一定要这样做才会像胶片,纯粹是个人的喜好。黑伽玛要开,拐点要开,WHITE CLIP要开,轮廓增强要关掉,SKIN DETAIL基本关掉,MATRIX要打开。FLARE是一种电子线路,在镜头里面来避免杂散光的,把摄像机里的杂散光压掉,尽量把色彩保持较黑的一个电子线路,所以我们建议打开,把高光压掉。黑伽玛是管暗部反映的曲线,如果从胶片的角度来考虑,就是用暗部的曲线,就是趾部。拐点是最重要的一环,拐点是如何把高清或者录像尽量接近胶片的效果的重要一环。今天说高清,用电视技术拍摄,可能没有胶片好,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般是认为有关高光、高亮度部分太过直线,太过线性,超过一点,就把画面洗掉了,全白了,没有层次和内容了。胶片不一样,胶片是非线性的,最起码在肩部是非线性的,很多光落在胶片上面,胶片还可以保留它的相对的一些层次,这不是线性的,不是多一点光密度就增加很多,密度再增加就全白了,不是这样的,是慢慢地变很多光进来,慢慢变,变成多一点层次。我们希望通过更改拐点,把高光部分,非常亮的部分压下来。IRE是NTSC制式的单位,百分之百的IRE就是纯白,录像带无法记录的部分。通过这个电路,就可以改变拐点,最起码把超过10%的高亮部分压下来,压到录像带可以记录的范围。所以希望通过改变拐点,高清的科技比较接近胶片。VIDEO LEVEL,我们建议伽玛值降低20%,每一项可以调红绿蓝三个颜色,如果需要每一项都要压下去的话,可以独立,但是实际生活中需要不大,而且要非常小心,如果过头的话改不回去。伽玛菜单,红绿蓝三个颜色,如果改变的话,会强调某一个颜色,有点像摄影机里面的校色,是否这样做是按自己的意愿,留到后面做比较保险,摄影机提供这个可能性。纯粹追求电影感的话,只是把MASTER GRMMA调低就可以了。电影的胶片在暗部的反映不太敏感,到了暗部层次就慢慢消失了,为了模仿电影的感觉,我们把黑伽玛压缩,MASTER值应该是25左右。这个是靠通过看监视器来判断。LOW SAT KEY这一块没有太大的用途,除非你有很奇怪的想法,因为它主要是改变暗部的色彩,很多时候我们是想追求纯黑的时候,不会碰到这个,所以关掉。下面是拐点,POINT就是拐点发生的位置,SLOPE是压的程度,WHITE CLIP用于限制信号亮度,可以把它提高。转胶片不用面对合法不合法的问题,不需要关心电视界关心的问题,他们要彩色、亮度是否是合法的,也可能会超亮度,超标,我们可以不管,所以可以把亮度提高,把高光位,高亮度的层次再增加一点。DETAIL,刚才说到轮廓增强,这是电视的一种电子线路效果,在高反差的位置,给你一条白线或者黑线,视觉上就会感觉好象是锐利一点、清晰一点。但这对于磁转胶是非常不利的,这个用得多的话,就好象有一点虚假,前景的人物或主体就好象贴在背景的剪贴图案,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少用,甚至不用,把它关掉。如果看看失败的经验,可以看刚才说的电影《间谍小子之二》,就是用高清的摄像机来拍的,但是估计它用了太多的轮廓增强,看上去很多画面是剪贴的人物在后面,也可能是后期的抠像做的不好,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实现“胶片感”的参考设定
  STATUS  
  FLARE: ON
  GAMMA: ON
  BLACK GAMMA: ON
  KNEE: ON
  WHITE CLIP: ON
  DETAIL: OFF
  LEVEL DEPEND: OFF
  SKIN DETAIL: OFF
  MATRIX: ON
  VIDEO LEVEL MENU
  R G B M
  WHITE 0 0 0 0
  BLACK 0 0 0 0
  FLARE 0 0 0 0
  GAMMA 0 0 0 -20
  V.MODE 0 0 0 0
  FLARE: ON  
  V.MOD: ON  
  TEST: OFF  
  GAMMA MENU  
  R G B M
  LEVEL: 0 0 0 -25
  COARSE: 0.45
  TABLE: STANDARD 5
  GAMMA: ON
  TEST: OFF
  BLACK GAMMA MENU
  R G B M
  LEVEL: 0 0 0 0
  RANGE: 15%
  Y: OFF
  LEVEL: 15
  RANGE: 30%
  TEST: OFF
  LOW SAT KEY  
  R G B M
  LEVEL: 0 0 0 0
  BLACK CLIP: 0 0 0 0
  OFF
  TEST: OFF
  KNEE  
  R G B M
  POINT: 0 0 0 -10
  SLOPE: 0 0 0 20
  WHITE CLIP: 0 0 0 40
  KNEE: ON
  KNEE SAT: ON
  WHITE CLIP: ON
  TEST: OFF ABS
  DETAIL  
  M WHT BLK
  LEVEL: 0 0 0
  LIMITER: 0 0 0
  CRISPEN: 0
  H/V RATIO: 0
  FREQ: 0
  DETAIL: OFF
  LEVEL DEP: OFF
  DETAIL 2  
  KNEE APERTURE: 0
  OFF
  SKIN DETAIL  
  SKIN DTL: OFF
  SKIN GATE: OFF
  USER MATRIX  
  MATRIX: ON
  PRESET: ON
  PRESET: ITU-709
  USER MATRIX: OFF
  MULTI MATRIX: OFF
  MULTI MATRIX  
  MATRIX: ON
  PRESET: ON
  PRESET: ITU-709
  USER MATRIX: OFF
  MULTI MATRIX: OFF
  SHUTTER  
  ECS: ON
  1/48
  S-EVS: OFF
  SKIN DETAIL是Sony公司一个很有趣的科技,可以让你用这个摄影机拍选择一到三种颜色,改变每一种颜色的柔化的程度,而不影响全部画面的所有其他颜色。比如说,有两个主角,一个黑人,一个白人,把镜头推上去,你觉得两个人的皮肤太粗糙了,需要柔化一点,再推近一些,选择两个人的皮肤,确定柔化多少。其他的背景、布景都不会改变,只是皮肤改变。这个不一定完全关掉,需要用的话可以打开试试看。我还是建议大家用得轻一点,不要用过了头,用过了头就回不去了。当你拿到这个机器以后,里面有一个彩色矩阵,我拿到机器的时候比较早期,还是日本的高清标准,是SMPTE—240的标准。现在国际标准应该是ITU—709。最起码从这里开始,跟其他的设备的配置和交换会比较准确,建议大家回去检查一下,最起码要设定在ITU—709。MULIT MATRIX不一定要关掉,它的作用USER MATRIX是红绿蓝三个颜色,可以独立增强、改变。摄像机里面的校正,如果不知道出来的效果怎么样,不要碰。如果你认为以后没有钱做校色,这个戏出来以后就直接做磁转胶的话,可以试试看。USER MATRIX打开以后,是要改变红绿蓝三种颜色。MULIT MATRIX打开以后,让你改变16个颜色,每一个局部颜色可以调整22.5度角范围,技术上多少是22.5度角,你自己试试看,我不是Da Vinci高手,也不知道是多少。关于快门速度,如果大家拍24P,厂方的建议,行业的基本是用1/48,把快门打开,才可以调到1/48秒。如果不打开的话,速度是1/30。
  刚才给大家的数字是一个起步点,可以在上面再按自己的要求来做。关键在于,做高清的拍摄或者录像拍摄有它的好处,在监视器上基本上可以看到你要求的东西。我最大的困难是监视器标准的定位问题,摄影师、摄像师要懂得最基本的设定高清监视器或者任何录像监视器的方法,具体做法我不说了,Sony公司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培训。既然要依靠这个作为你的校色的标准,首先第一步就把自己的参考的工具做好,里面有一个固定的程序非常简单,非常重要,把它校正,用眼睛来校正是否是绝对标准呢?也不是。再精密一点,厂方有一个探测器放在屏幕上,通过屏幕射出来的光来校。如果没有钱,暂时不要谈这个。首先用人的眼睛来校正。如果条件允许,用大一点的监视器,可以有1920×1080的分辨率,小一点的监视器,彩色画面问题不大,锐度差一点,我的解决方法是拿一个放大镜,把每一个像素放大看。如果要看到全部的分辨率还是建议尽量大的监视器。摄影师,摄影助理要面对的还有很多问题,今天不能全讲,比如后焦距的调整,这是电影工作者会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很多传统技术留下来的局限,今天的高清也好、标清也好,镜头有一个调整后焦距这一环,后焦距调不好,镜头拉远了,广角的时候会虚,这一点在标清看得不是很清晰,因为标清不是很清晰,但如果是高清的话情况就比较严重,看得非常清楚,最讨厌的地方还是后焦点会随着温度变化,后焦点会不一样。跟胶片电影摄影机不一样,精密度是保证了基本上后焦点在生产镜头的时候定好了,以后不用动,但是高清不是这么一回事,大家要非常注意后焦点的问题。有一个误解,或者说神话,一部分人认为高清是2/3”CCD的,景深非常大,搞得我们创作的时候感觉从前到后都非常清晰,所以就不太注意调焦。虽然景深大了,但是焦距还是需要非常准确,将来拿到大屏幕上来放,虚的地方还是能显示出来。焦点的调节这一环是不能忽略的。
  时间有限,我先讲到这里,先放一下高清版的片子,这是一个测试,拍摄的时候灯光没有什么特别的调校。
  (放映磁转胶测试片)
  首先是高清版,没有经过特别的处理,只是设定到ITU—709,比第一个测试要准确。
  这是24P拍的,现在是录像机放的,通过BARCO的投影机,23.976的,放映机变成48i的。以我的经验来说,1080×1920分辨率,清晰度是没有问题,足以应付大屏幕放映的要求,各位可以自己判断。
  从这个测试来看,高清放映比胶片放映的锐度要高。高清是F900拍的。大家觉得刚才两种正片哪一种比较喜欢呢?我个人比较喜欢前面第一种,第一种的黑位的浓度比较强,灰度比较低,但是我最喜欢还是高清放映,清晰度比较高,色彩也比较准,还是有差距,高清和转成胶片的还是有差距的。层次上,胶片损失了一些,尤其是暗部。第一种正片是柯达的Premier,第二种是柯达的2383。
  刚才的设定有两种不同的用途,如果已经搞到像胶片了,然后再过一次胶片,我觉得可能暗部的层次会压缩得太厉害,已经压了一次,然后又变成胶片,又压一次,因为胶片本身就是压缩,暗部的地方层次就缺少了,可能就需要有两套的校色的标准。如果打算电视广播的,就压成这个样子,人家看上去就像一个胶片拍的,可能看不出来是什么。等一会儿看看片花,这是刻意压缩了,大量的彩色校正,或者是彩色校歪,那个看起来更像胶片。如果打算转成胶片的话,是不是彩色校正的过程不要做得那么多?甚至于摄像机的设定应该怎么样,这是一个课题,大家日后用摄影机的时候可以继续研究。
  1080P与720P
  下面谈一下新一代的摄影机,松下720P的产品出来了,可能多一个选择,到底应该用1080P的设备,还是用720P的产品,谈一下1080P与720P高清格式比较。现在市面上能用的高清摄像机除了Sony的F900,逐行24P,记录图象的高清摄像机还有松下的DVCPRO HD的720P。这两个机器最大的区别是分辨率,一个是国际标准的1920×1080,松下的是1280×720像素。就表示垂直和水平的分辨率都要比Sony的低,总的像素,一个是200万多一点,一个是100万不到。每一个像素体积都要比Sony的大,理论上来说,分辨率非常低,可以说只有一半少一点,但是有好处,好处是像素大的时候敏感,感光度比较好。但我们作为电影工作者不太关心敏感度,多给我一档光圈,少给我一档光圈问题不大,因为我们都是要打光的,靠现场光拍摄录像的工作方式不太适合我们故事片的创作。所以我们反正都要打光,今天打光的灯具已经这么成熟,有这么多的器材可以用,敏感度多一档,少一档不是很重要。Sony的高清摄像机,F900,24P的格式下,1/48秒的快门速度下,如果定在3200K的白平衡的话,敏感度是ASA或者ISO 320,就等于320度的胶片。松下的敏感度高一档或者不到一档。我们关心的是分辨率和清晰度,到底清晰度有多大的区别。很抱歉,我没有看过松下的摄影机转成胶片的效果。投影就看得比较多,有很多展览会、演示会,上个月的BIRTV也展示了他们投影的效果。在监视器上,在投影机上看作为广播用途的话问题不大,很难看出区别来。这个表里面是几个数据,带宽、码率都是公认的数据。压缩比就有争议,人们比较同意的压缩比,Sony是4.4:1,松下是6.7:1,码率缩减是7:1和9.94:1。从数据上来看,松下的明显比Sony的差一点。但如果从监视器上看,不见得有什么特别的问题。
  1080P与720P高清格式比较
  索尼HDCAM 松下DVCPRO HD
  分辨率 1920x1080 1280x720
  码率 144MBPS 100MBPS
  带宽 24MHz 21MHz
  压缩比 4.4:1 6.7:1
  码率缩减 7:1 9.94:1
  色彩深度 3:1:1 (16.5:6.5:6.5) 4:2:2
  应用范围 高档后期和广播业务 广播业务
  35mm胶片代用品 16mm胶片代用品
  特点 高图像质量 稍高的色彩深度
  垂直分辨率高于DVCPRO HD 可变速拍摄率
    有所谓胶片GAMMA
  有一个参考,当时卢卡斯拍《星球大战之二》的时候是用Sony的摄像机,1080P的,但是拍的是宽银幕,是2.35:1的。高清的宽高比是16:9,等于1.78:1,裁成2.35:1的,上下要裁一点,《星球大战》最后磁转胶成宽银幕电影,用了整个画面的800条线左右。在访问后期工作人员的文章中也提到,Sony的机器分辨率很高,他们只用800线的基础上再放大一点,做后期的过程。比如不满意每一个镜头的构图,感觉可以再放大一点,可以放大20-30%。从这个思路来说,是不是表示松下的格式也可以接受呢?但是《星球大战之二》的有些做法非常过分,也可以说是数字电影科技给大家的自由。过分到什么程度呢?比如两个人对话,拍的时候,是中景,拍的时候没有问题,拍完了,导演感觉讲话的节奏不好,不够紧密,在数字的环境下还可以再搞,过去的电影中就无法再搞了,因为是一个中景。它把画面按照某一条线切开,把另外一半画面挪前、挪后,合成一张新的画面,这样可以把讲台词的节奏感进行改动。720P是一个比较廉价的,低成本的产品,我自己个人感觉我还是比较希望能达到最高的质量,比较信任1080P的效果,如果看到720P转胶片的以后可能会改变我的看法,暂时没有其他数据的情况下,我对Sony的1080P比较有信心。
  高清拍摄的调速问题
  松下这个机器有两个优势是Sony没有的,可以从每秒4帧调到每秒60帧。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首先两种图像可以在后期混在一起,有一些后期的设备可以兼容不同分辨率的档案文件,可以在同一个剪接线上做。某一部分要调速的话,可以用松下的机器来拍,或者胶片的机器来拍,通过胶转磁转成高清的画面,但是这些都不太实际。我们用Sony的机器,主要是在后期,有两方法,第一,摄影机本身可以拍30帧的逐行,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慢镜头,意义不大。但是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下,也是一种方法,每秒可以给你六张画面的解决方案。还有一种是用60i的方式来拍,拍完以后,把每一场取出来,然后把场加上像素变成1帧,可以变成每秒60帧的慢镜头。这样做的缺点就是每1帧的垂直分辨率低一点,因为我们实在没有真正的1080线,每一次只是拿一半的,另外一半是补上去的,是假的,所以分辨率受损,但是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Sony的后期编辑系统Xpri用简单的步骤可以做到把1帧的两场分开,变成独立的1帧,也就是60场变成60帧的方法。
  另外最普遍的做加速或减速的方法,最传统的是录像的放带子的过程中放快一点,放慢一点,是传统的对编的方法来做调速。效果一般,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比一些非线性系统做得效果还可以接受。一些高端的剪接软件,他们用软件做的变速,已经做得非常之流畅,过程非常好。比如拍24P,变成48帧,加一倍的话甚至于加一个不是倍数的,加成36帧,加成47帧,或者反过来变成21帧,拍动作片常用的那个速度,已经做得非常流畅。关键是这种解决方案,必须承认,跟原来用胶片、用电影摄影机拍摄的慢镜头是不一样的,某些情况基本是可以乱真的。比如只是把动作减慢,减慢的过程由于软件的成熟,动态已经很柔滑,这一帧图像手在这里,那一帧图像手在那里,中间要加两帧的话,不会降低分辨率,整个动作的过程也非常柔滑,非常顺。但是解决不了一个问题,如果太高速,太慢速,为的是要在同一个时间里多录一些素材和资料,比如拍一个爆炸的场面拍150帧/秒,我以前拍过一场戏,爆破电视机,用每秒100帧来拍,从完好无缺的电视机,到支离破碎,过程只有4帧,如果用高清每妙24帧拍摄的话,就连这4帧的变化都看不到了。如果真的要看这种变化,这就不是软件或者是通过放机的调速可以改变的。一定拍的时候拍多帧,时间上的分辨率的提高是无法代替的。
  电影伽玛
  松下最近提出一套新的伽玛值,电影胶片的伽玛值,我也没有机会看到没有这套伽玛值以前什么样子,加了伽玛值以后是什么样子。我觉得从目前,做CCD的工艺里面还是有相当大的局限,这一套胶片伽玛值的升级,是否纯粹是一套软件的升级,还是在CCD局限,在录像科技的限制之下搞一些小的变化,就好象我们刚才搞的拐点、伽玛一样。有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有没有拿索尼这部机器的使用手册?打开里面的伽玛值,里面有几个预设的数据,有一栏是6,没有注明是什么,在机器上面没有注明,在小册子上是用白纸贴住的,我拿它在灯下面照,上面写着:胶片123456,在菜单上面是空白的一行。是不是表示Sony原来预设好胶片伽玛值,后来又觉得预设的想法不太好,所以决定去掉?可能Sony的摄像机有类似的功能,只是没有预设为胶片伽玛值,留待用户通过拐点、伽玛、黑伽玛来设置。
  D6500K的用途
  HDW-F900摄像机里面有几个功能,大家可以用得上。有一个D5600K,这个可以打开,可以关掉。我过去忽略了,最近因为筹备这个讲座,我重新看了一次。我过去拍摄是从电影的思路出发,你给我一个最原始的设定,没有滤光片是3200K的,是所谓的灯光片,我拿这个来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大家都说不要用Sony机器里面的滤光片,用光学的滤光片,比如设定3200K,就是AB两档,要拍日光的东西,就加一个85的滤光片,这是传统的思路。我有时候没有时间这么做,条件不允许的话,就用他们的C和D档的滤光片,这也是一个解决方案,是录像工作者很常用的手法。最近看到D5600K开关,就算在AB档,原来是灯光的白平衡的情况下,打开的话,马上就会变成日光的白平衡。有什么好处呢?Sony说,如果这样拍,会得到较好的信噪比,对图象有好处。但作为摄影师得好处还有一点,如果打开这个功能的话,没有影响敏感度、感光度,感光度还是保持在3200K时一样,这是最高感光度的一档,如果改成C、D滤光片,4300K,或者5600K,6300K,感光度会降低,真正里面是有一个滤光片插在前面的。如果用电子信号,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感光度,但是有日光的白平衡,这是作为摄影师的一个好处,你需要多一点点的敏感度的话,这个就可以提供,大家日后用可以参考,对比一下,是否真正有比较低的噪波,使图象有改进。
  快门速度
  HDW-F900拍电影时有一个电子快门设置,不打开的时候是1/30秒左右。我想提出一些新的设想,从拿到摄影机的头一天Sony就告诉我,要拍电影就设定成1/48秒,就像电影摄影机了。后来让我有一个挑战1/48秒的思考,我的第一个测试,根本没有设定成1/48秒,就拍了磁转胶测试片,从动态感觉的效果来说不太坏。第二,日后在拍摄过程中,实在亮度不够,我不想推增益,打到3dB还好,到6dB的话明显看到了噪波。我没有办法了,就关掉快门,在Sony来说,关掉快门就是还原成原来的样子,明显多了一档的光圈,虽然不是1/24秒,还是多了一档光圈。关掉,拿去磁转胶,某几个镜头看了以后,不觉得图像有什么特别的拖尾,特别的虚。所以提供这一点,让大家参考,如果真是光线亮度不够的话,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不一定要用1/48秒的快门,原来的快门速度也可以临时用一下,可以增加一档光圈,这是非常之有利的。
  电子快门里面有一个很好用的东西,叫CLEAR SCAN,我们最常用的是用来调节电视机或计算机显示器的闪烁频率,在PAL制式国家,拍电视剧问题不大,场景里面有电视机的话,因为是每秒25帧,录像机用每秒25帧来拍的话,可以消掉它的滚动。用电影摄影机每秒24帧来拍,因为不同步的缘故,会看到画面闪烁,很不自然,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会看到显示器会闪烁。电子快门可以调速,调成一个频率,跟显示器的频率是同步的,每一台电脑的板卡、VGA的卡的表现不一样,设定不一样,你就可以利用这个快门,消掉这个闪烁比较自然一些。但是有问题要注意,这样拍,画面里面不能有动的东西,摄影机也不能横摇,是一个有局限的用法。一旦用了CLEAR SCAN的快门来调,里面的人物不能动,摄影机不能横摇,可以拍远景,中景,不大摇动和运动就没有问题,监视器和显示器上面的图像非常清晰。如果你的戏里面人要动,机器要动,就不能用这个电子快门。如果动的话,图像就断裂,人的身体摆动不同步。
  24P或25P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PAL制的国家,有没有考虑用25P来拍摄呢?在整个长度的控制上,或者是作为电视用的话,影片的长度的控制就不会改变了。我们用24P,主要是针对电影胶片、磁转胶,转换以后放映,一帧的高清转换成一帧的胶片,非常同步。从N制60帧变成24帧非常难看,24帧转成24帧就非常好。如果银幕放映的话,24P没有问题,24P放到PAL制的节目中,一般的做法是运行速度快一帧,每秒运行25帧,整个片子短了4%,声音高了4%,声音可以通过处理器把音频调低一些,可以补救,但是速度快了4%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如果你的片子将来只是在电视机播出的话,可以考虑25P的设定,绝对保证声音和速度是同步的,日后在电视广播中播出的时候不会短了或者长了。
  HD SDI与SDTI
  下面谈谈HD SDI与Sony独有的SDTI的传输。我们往往以为面对数字的传输是绝对的克隆,从一版拷到另一版,事实上无论是数字BETACAM,还是D5,都不是绝对的克隆,这个过程中HD SDI的传输,或者是SDI的传输,里面都有一个压缩和解压缩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比较拷贝的损耗和谬误。用示波器来看的话第三,四版就可以看出,如果是长期搞后期工作的人的眼睛,大概到第五六版可以看出。普通人要到第十版以后才能看到。HD SDI或者SDI传输数据,从一个带子拷到一个带子,不是克隆的观念,是解压,重新压缩的观念,这个过程中会出错,会增加失真。大家做后期的时候,任何一种制式都是压缩的观念,不是简单的传输。工艺流程后期制作部分,怎么拍,拍了以后要做多少工序的事情,要剪接还是要加什么特技,最后控制在三版里面,质量就会得到保证。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解决方案,Sony有一个SDTI的传输,是真正的数据流的传输,从一个带子传到另外一个带子,或者传到一个硬盘里面,理论上,这个传输不会损耗,全部要是Sony自己的配置才能有这个好处,把HDCAM自己的加压解压的程序建立在里面,所以能够进行编辑。从这个渠道去交流,从带子到硬盘,从硬盘回到带子,均无损耗,或者是两台高清的录放机都有SDTI的板卡,可以用数据流的方式来真正克隆一次。这是质量保证的一个方法。
  监视器的使用问题
  监视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导演,尤其是摄影师,今天控制一个高清图象的拍摄,尤其是亮度、色度,最好的工具,虽然有非常多的麻烦和困难,还是一个图象的监视器。我们处在一个过渡期,从胶片过渡到数字和磁带。电影摄影师习惯用测光表,所以就有人花心思测量摄像机的敏感度有多少,比如算出来是320,300左右,但这是非常不稳定的数据。不稳定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的测光表是按胶片的敏感度,胶片对光的反映来建立的一个标准。对红绿蓝三中颜色的标准,基于胶片特性,把胶片感红光、绿光、蓝光,放在不同的层次平衡三种颜色。测光表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所以量度的是基于胶片的特性。CCD的反映是相反的,一个是对红光敏感,一个是对蓝光特别敏感,所以测光表对我们今天设定的320度不一定能代表,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很多工作过程里面,因为热的反应和机器老化的缘故,因为很多其他因素,例如,因为我们要搞白平衡会完全改变机器的敏感度。如果用3200K的A和B的滤光镜,如果变成C和D的滤光镜敏感度会降低。如果不改,保持3200K,用B的滤光镜,但光源是3800K,经过白平衡,敏感度跟白平衡之前不一样了,所以测光标的参考作用不大。另外一个最准确的工具是示波器,看到现在进来的亮度到达多少个电平,用N制来计算是多少,百分之多少的IRE,从0到110。这个标准是让你看到最亮部分有没有超标,中间部分有没有太黑,挤在一起看不出层次来了。对于创作人员来说,没有多大的好处。真正能帮助我的还是图像的监视器,图象的监视器很困难,因为不同尺寸的图象监视器亮度不一样,监视器观看的环境对判断理由很大的影响。我们眼睛对颜色不停地调校,不停的改变,怎么样定一个标准看监视器还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希望日后Sony提供一个方案给大家定一个标准,这个产品要在什么环境下看,小一点的型号亮度高,大屏幕的话亮度很低,但是颜色准确,分辨率高。尽管有各种问题,我还是比较相信监视器,如果设定准确,判断打光,亮度、色彩,90%左右可以按照监视器给你的感觉来进行。
  高清下变换时的轮廓补偿问题
  高清拍完以后,很多时候因为工作需要,不能在高清的环境做后期或者看带子,都会下转换成标清。在F500里面,下转换的过程中可能会无意之中增强了轮廓信号,Sony有一份参考材料,下变换的时候,如果轮廓增强线路会令抠像工作程序非常困难,所以如果下变换的时候,希望注意一下这几项的设定,尽量中立化,不要加强。下变换,我用的环境是N制的,在PAL制里面有没有这个问题,大家跟王亚明先生研究。
  HDCAM下变换参考设定 (HDW-F500)
  754 ASPECT RATIO  
  766 PAN & SCAN  
  767 DETAIL GAIN: 18
  768 DETAIL LIMITER: 21
  769 CRISPEN: PRE
  770 LEVEL DEPEND: PRE
  771 DETAIL FREQUENCE: 4.6
  772 H/V RATIO: PRE
  773 GAMMA: -15
  注意增加轮廓补偿会令抠像效果显得不自然。
  未来高清科技发展的几个趋势
  l CMOS与 CCD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成像器件,专业的,业余的,都是建立于CCD的基础上,直到最近开始有一个改变。我们对CCD不满意,CCD里面有拖尾的问题,有记录红绿篮三色图象的问题,不能让图像最清晰,还是有马赛克。还有其他各种噪波,不能达到电影胶片的效果。但我看到,在未来一段日子里面,就会有新的科技发展。首先,CMOS是用过去不受人重视的一种成像器件的科技,过去表现不好,成本低,没有什么人用,因为各方面都有问题,尤其是传输速度有困难。今天已经不是这样了,经过改良已经把CCD上面很多的问题解决了,而且达到了1920×1080左右的解像度,可以提供每秒30帧逐行拍摄,或者60i隔行拍摄的可能性。看来CMOS会在未来一段日子里取代CCD,图像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l Quad HDTV 成像器件
  从电影的角度看,用惯了35毫米的摄影机的人,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就是景深的问题,因为现在用的摄像机就是2/3英寸的小晶片。光学镜头在这个基础上,所给我们的景深非常大,大概是35毫米胶片的两倍半左右。这就表示要达到同样的景深效果,同距离,同样的裁剪大小尺寸,景深前后的效果跟胶片一样,要开大两档半的光圈。这是物理上没有办法解决的,没有办法拉近的一个问题,不管是用Panavision的镜头,用富士的镜头,用松下的摄像机,无论什么样的搭配,物理的定律是不能改变的。我们电影人员习惯了35毫米的光学系统,习惯了那种镜头感觉,希望前后很虚,要模仿这种效果就得把摄影机挪后,用长焦距拍同样的画面,或者光圈开大两档半,我们平常拍电影的时候用T1.9光圈或T2.0光圈的感觉,哪里还有两档半的光圈开呢?所以现在高清用的定焦镜头特意在这方面下功夫,针对美国和欧洲市场非常成功,因为欧洲、美国传统老一套的摄影观念还是停留在T4光圈、T3.2光圈左右,最好的、最理想的拍摄环境,甚至T4.5光圈左右的拍摄环境,光圈开得很小。新一代做出来的,蔡司、佳能、富士的定焦镜头,针对光圈全开的情况下,分辨率很高,变形率很低,这是跟传统的光学设计不一样的。我们以前用的镜头,胶片用的镜头光圈在中间的位置,T5.6,T8左右是最理想的,现在新一代是全开,T1.9的时候,光学纠正最好。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了电影的景深效果。
  现在新一代的CMOS的晶片出来了,一家叫PVS的公司跟JVC合作的,设计生产了一种CMOS叫 Quad HDTV的成像器件。Quad就是四倍的意思,这块CMOS的成像器件,水平分辨率是1920像素的两倍,即3840像素。垂直是1080像素的两倍,变为2160像素。四倍的成像器件不光是分辨率方面达到4K文件的水平,而且成像器的面积也大了四倍。他的设计不是把830万的像素挤在2/3英寸的晶片里面,就好象今天的数码相机,每三个月就有四百万、五百万、六百万像素的新的产品出来,都是挤压在同一个大小的成像器件里面,Quad HDTV的CMOS成像器件的面积是28毫米×16毫米左右,相当于四块2/3寸CCD的大小。我们知道35毫米电影的片幅大概是24毫米×16毫米。也就是说,Quad HDTV比电影片幅还要大一点,如果能用35毫米电影摄影机镜头拍摄的话,景深的问题就能解决了。今天我们刚刚看过1080已经这么厉害,如果是4K的文件,2000多线的垂直分辨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图像质量会是怎样。
  l Foveon X3技术
  有一个叫Foveon的公司生产了一个CMOS,是普通数码照相机里用的一个器件,具有革命性。不像过去数码照相机里用的CCD,红绿蓝像素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的三个位置来读取色彩,每一次三种颜色进去,白光进去,由不同位置的红绿蓝三个像素读取三种颜色的光线,每一个像素读一种颜色。新的革命性在于,它的概念跟胶片非常接近,像素是垂直排列的,第一层记录红光,第二层记录绿光,第三层记录蓝光,垂直射入一个白光,只有一个点,三个像素在垂直方向上只有一个点,用“×3”表示分辨率是传统像机的三倍,现在他做的300万像素CMOS,等于人家做900万像素的效果。由于这样设计比较接近胶片,所以解决了马赛克的问题,解决了虚的问题,或者像素色彩溢出的问题,传统CCD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这个设计的概念很厉害,将来如果几个技术合并起来,就很了不起。
  l Viper数字电影码流记录技术
  汤姆逊公司即将生产的摄像机提出了新的概念,今天摄像机出来的码率、信号、素材非常丰富,最起码达到每秒2Gbps的信息量,我们只是记录了几百Mbps的信息量,不到五分之一,摄像机部分摄取的信息远远超过了记录部分所能记录的信息。今天说高清没有胶片的图像质量好,是因为我们看到技术上HDCAM,,D5,DVCPROHD都还是一个压缩的技术,不能记录摄像机输出的所有东西,从模拟的世界转换成数字的世界,转换中的很多素材无法记录。Viper的摄像机概念就是把原素材从RGB,不经过任何处理的原素材,模拟世界的光度、亮度,通过两条HD-SDI的通道,记录到硬盘里面。现在的技术是经过压缩处理以后记录到磁带,经过磁带就是一种压缩了,有损耗。可以把所有原素材记录到硬盘。这个设计虽然使用时有所不便,但是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由于不经过处理,不经过压缩,我们电影人所谓动态范围、宽容度就提高到11档以上的光圈,比过去停留在10档或者以下的录像机的局限又提高了一档半,尤其适合做后期,做抠像,做特技,蓝背景、绿背景的工作。日后怎么发展还不知道,今天总不能拖着一个硬盘出去拍电影,但是思路是非常了不起的。
  从这几个角度来看,高清未来的发展非常光明,胶片被取代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能有一点悲哀。我们用眼睛来判断,今天可以做到这样,明天能做到什么样子呢?
  l HD-D5摄录一体机/新HDW-F900摄像机/ Xpri 新硬件和软件
  HD-D5是带宽压缩比较小的格式,据说也即将可以做出扛在肩上的摄录一体机了,又提高了一步。有传闻说,Sony的HDCAM又有新的革新出来,压缩比较HD-D5更要低一些,记录图像的能力更强。Sony的摄像机又有一个改变,可能会用到单一的,大尺寸的CCD,接环与电影镜头相同,可直接使用电影镜头,那就是针对电影界的一个产品,什么时候出来不好说,今天有Sony公司的人在就不班门弄斧了。后期产品Sony的Xpri,硬件有提高,软件请了Discreet的专家来改写,我看过的演示已经又进了一步了。整个高清发展的形势,从器材和科技来说是越来越成熟了。我们作为电影人怎么用,那是我们自己的事了。
  放映《午夜曼哈顿》片花。先看胶片拷贝,再放HD CAM版本作为比较。谢谢各位!
  
  另:《墨西哥往事》是HDTV的900拍摄的,具体转胶后的效果以及景深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可参考该片。
  

2004-06-04 09:48:14  di7dai (北京)

  万分感谢。没有话语来言表!!!
  请你吃饭
  

2004-06-04 18:21:57  xzfd

  我建议你在许可的情况下, 一定要先试验一下各种可能用到的效果。因为很奇怪的是,国内的HD摄像机每台都不太一样。
  

2004-06-04 18:23:24  我以前叫桔生 (北京海淀)

  [quote]下面引用由xzfd2004/06/04 06:21pm 发表的内容:
  我建议你在许可的情况下, 一定要先试验一下各种可能用到的效果。因为很奇怪的是,国内的HD摄像机每台都不太一样。
  [/quote]
  嗯,这是啥意思?又被鬼子玩了一道? :em27: :em27: :em27:
  

2004-06-04 22:30:16  di7dai (北京)

  试的时候你别跑
  

2004-06-04 22:53:34  篮球飞象 (原始森林)

  好长~
  但是很好玩诶!
  拷下来慢慢看……
  

2004-06-04 23:33:44  我以前叫桔生 (北京海淀)

  [quote]下面引用由di7dai2004/06/04 10:30pm 发表的内容:
  试的时候你别跑
  [/quote]
  有美女吗?有我当然不跑,没有可就不好说喽! :em27: :em27: :em27:
  

2004-06-05 00:30:23  房囚 (北京海淀)

  可是美女见到你要跑啊
  

2004-06-05 01:25:34  superlco (北京海淀)

  望梅止渴
  

2004-06-05 02:49:23  di7dai (北京)

  好不容易我说点正经的还和美女拉上关系,哎!桃花害人啊
  

2004-06-08 21:23:16  xzfd

  HD的后期机房这里如果你需要我也可以帮你介绍几个朋友
  

2004-06-08 23:42:44  篮球飞象 (原始森林)

  楼主
  有空给俺们
  再讲讲后期啊~
  

2004-06-09 00:57:04  di7dai (北京)

  便宜的我都要
  

2004-06-09 01:15:45  篮球飞象 (原始森林)

  来了~
  

  

2004-11-14 02:27:31  williamhe (北京海淀)

  国内会用HDTV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几个,所以机器拍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
  另外国内作高清后期的有几个???能把色彩校正到胶片感的有么???
  我看还是漫漫长路啊。
  

2004-11-14 02:29:46  williamhe (北京海淀)

  其实在国内做hd并不是很便宜
  

2004-11-14 13:45:09  四耳洞 (北京西城)

  是的~不过我想大家研究研究
  揣摩揣摩~~早晚有一天会摸透的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JSfiwwmp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